開展農村集體產權改革,為扶貧開發注入新動力

(通訊員:趙瑩瑜)為進一步增強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經營活力,保護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成員的合法權益,促進農民增收,維護農村社會穩定,我鎮在縣農經辦的指導下對我鎮20個村開展農村集體資產清查和產權改革工作。

開展農村集體資產清查和產權改革工作對創新農村集體經濟運行機制,保護農民集體資產權益,進一步盤活農村資產資源,促進集體經濟發展和農民持續增收,調動農民發展現代農業的積極性,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有著重大意義。豫邊村作為我鎮集體資產清查和產權改革的試點,現已發展企業22家,村集體資產達到600多萬元;村集體依照要想富先修路的理念,依託地域內礦產資源豐富,為礦區修建多條道路和公共設備。每年靠著這項集體資產,為村裡帶來收入80餘萬元。

依靠村集體資產發展壯大的企業,吸納了本村10餘貧困戶到廠內進行勞務工作。解決了貧困戶不想出遠門,不敢出遠門的生計問題。讓貧困群眾能夠足不出戶,既能賺錢又能照顧家中老小。這種依靠村集體資產發展起來的本土企業,更接地氣,更容易吸收周邊的常住居民進廠務工,帶動了周邊區域的經濟發展。特別是扶貧工作開展以來,這種“就業扶貧”更能從根源上解決貧困問題,幫扶企業為貧困戶提供就業崗位,建設扶貧就業車間,帶動有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在家門口就業,達到穩定增收,實現精準脫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