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如何了解初中孩子的真实内心世界?

王佳冉


一、中学生普遍的心理特征

初中是孩子由幼年期到青年期的过渡阶段,我们称之为少年期。初中生普遍的心理特征是希望受人重视,他们思想单纯,敢想、敢说、敢做、敢为。但是心智尚不成熟,还无法树立正的人生观,在他们心中对幸福、友谊、英雄、自由等观念的定义简单粗暴。此时的他们,自信心和自尊心同时增强,既非常愿意尝试挑战,又非常敏感,很容易被别人的评价左右情绪;他们热情,重感情,也存在极大的不稳定性,想法的改变只在一念之间;他们既执着又执拗,做事意志坚定但有时缺少变通的方法且不愿改变;他们精力充沛,极爱模仿,所以各种能力都在迅速提高。总而言之,这个阶段的他们心理特征冲满矛盾性,很不稳定,但可塑性极强。


二、初中孩子容易产生的心理问题

1、逆反心理

具体表现:他们对任何观念观点都持怀疑态度,并做反向思考,不愿被束缚,反而容易对消极不良倾向产生认同感。

2、厌学心理

具体表现:他们缺乏认真、刻苦、勤奋、专研的精神,不愿上进,意志力薄弱,容易被新鲜事物所吸引而无法自拔,自由散漫,组织纪律观念不强。

3、自我心理

具体表现:(1)自私狭隘,会为一点小事而跟别人闹意见,斤斤计较,并且很长时间内不能自我解脱。(2)自大自负,自以为是,瞧不起人,缺少对别人的欣赏与尊重,受挫能力差。(3)自卑怯懦,自信心常受打击,得不到应有的鼓励,不愿发言,性格孤僻,不合群,处事不决。

4、骄纵心理

具体表现:他们对父母的依赖性强,希望万众瞩目,却又骄傲自大,目空一切,处理不好同学的关系,极易产生失落感。

5、生理成长带来的心理焦虑

具体表现:情感上容易产生纠葛,产生朦胧的两性意识,情绪容易不安和烦躁,在得不到心理辅导的情况下常感到孤单、困惑和无助。

三、六种读懂孩子的方法

1、主动沟通法,父母要主动与孩子沟通,了解他们的愿望和想法。父母应正确理性的对待孩子社交,给予孩子足够的隐私空间,充分的利用茶余饭后、户外散步等时间与孩子交流,及时了解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观察他们的变化,分析他们的成长意愿,在做好榜样作用的同时,适时的梳理引导。

例:设立家庭信箱,有些问题孩子不便面对面交流,可以通过小黑板、书信、邮件等方式沟通,

以及定时早开家庭分享讨论会,定期组织家庭户外游等。

2、分歧搁置法,在与孩子在发生意见分歧时,要耐心的聆听孩子的想法和意见,充分的沟通,细心的引导,不要一发生分歧,就以家长的身份强压,要学会同孩子做朋友,适当的装傻充愣,引导孩子自主的寻找正确答案。

例:孩子到中学容易沉迷网络,家长只会认为这样不对,会影响学业也不利于身体的健康成长,孩子则觉得无所谓,一旦激发矛盾,家长的处理方式多为批评,强制关机,断网等,这会大大的增加孩子的抵触情绪。其实父母可以尝试搁置一下自己的方法,先与孩子沟通,了解孩子沉迷网络的具体原因,孩子是在网上干什么,看新闻?玩游戏?社交互动?更具不同的原因,采用不同的方法,引导孩子。

3、换位思考法,家长在教育孩子时,通常都站主导地位,以自己的经历和人生阅历来评判和教育孩子,这无可否非,但同时我们也需要与时俱进,因为孩子的成长环境已经同以前大不一样了,思想成熟更早,身体素质增强更快。我们需要站在他们的位置,根据他们的想法结合自身的经验,正确的教导孩子,在条件允许的,风险可控的情况下,甚至可以放手让孩子做决定。

例:很简单,父母蹲下,孩子站椅子上,比父母高一个头左右,仔细听孩子讲他的道理,您自然会懂什么感受。

4、过错同罚法,老话说的好,“子不教,父子过”。做为家庭教育,要有共担共享的思维,孩子犯错,家长不仅仅是批评,处罚,而更应该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和荣誉感。

例:孩子的家庭作业没完成,受到批评,家长了解后,不要急于去继续批评孩子,要帮孩子共同承担不悦的心情,告诉孩子爸爸妈妈也有责任,没有及时的提醒你;没及时的了解你做作业时遇到的困难,帮你解决等,等孩子心情平复后再一起计划或完善学习方法。

5、主动邀请加难得糊涂法,与其逼着孩子问,经常和什么人玩,玩什么,不如主动邀请孩子的朋友一起互动交流,既能通过交流了解孩子朋友的习性,还能知道孩子的兴趣爱好,特长,更能提高孩子的组织能力和社交能力。

例:一月期或者中考结束后,找个合适的理由,让孩子自己在家或者去户外搞个PART,让孩子自己组织计划,选择场地,物资筹备,时间安排等,父母负责提供资金和运力保障。你孩子计划的过程中,您就可以了解他会约哪几个朋友,在活动地点的选择和物资的筹备中你可以了解部分他们的兴趣爱好,在活动的进行中您也可以适时的参与一起玩乐,了解他们的品性。

6、家校互联,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都至关重要,父母需和老师多沟通,了解孩子的情况和变化,根据不同的状况,采用不同的引导方法,互为补充。

个人愚见,欢迎指正,希望对您有所帮助!诚邀您关注@微妙人生悟,期待与您交流探讨!


微妙人生悟


家庭教育在目前这个社会环境和教育环境下,显得尤为重要。社会上,人之间的诚信缺失,向钱看的风气,自媒体的疯狂……而学校教育大多只教而不育的现象也很突出。如何让孩子身心健康而又充满能量,的确需要家庭良好的环境熏陶和引导。初中孩子一般12左右,身体和思想都在成长,建议第一,言传身教正能量最重要。第二,放下家长威严,平等尊重,学会沟通与倾听。第三,随时了解孩子学习,思想,及时指出错误。尤其认识论与世界观。第四,叛逆期多于孩子学习外互动,增进感情。切记几点:一是高高在上霸道指责数落,尤其攀比成绩,二是错误不及时更正,尤其三大害,手机,网络和早恋。三是不尊重孩子,杜绝侮辱孩子言行。诸此等等。祝快乐。如有高考志愿填报需求或学科生涯指导,请关注新高考咨询师。



新高考咨询师


每一个家长都被动地成为青少年成长关注者,如果能从被动变主动,你就会发现,真正地了解十几岁的孩子是非常幸福的一件事。

如何更好的了解初中孩子的真实内心世界,大致有以下几个途径:

1,家长自学家庭教育内容,可以通过阅读相关书籍,参与一些家庭教育课程的学习或者参与一个或者两个家庭教育学习小组。这样可以更清楚初中生的整体状态和环境,也可以了解这个时期孩子的共性。

2,观察孩子,可以是冷眼旁观他的言行和神色,这没有必要学习相面的专业。孩子一般还不会很好的掩饰自己的心情、就是有意地去掩饰,也总有露出马脚的时候。

比如孩子放学后,如果神色坦然、轻松,那么这一天他在学校很正常,如果面色抑郁、说话爱理不理,很可能发生了不愉快的事情,如果神色飞扬,掩饰不住的嘴角上扬,那么自然是有好事情。


3,寻找和孩子的共通语言。听他多说,或者自己找话题和他讨论,多听他的意见,如果能以朋友的态度和他聊一个话题,那么这个年龄的孩子是很愿意也很能说的,不管对与不对,客观还是片面,都是他真正的意见。

4,如果实在是心理没底,对孩子在学校的情况非常想知道,就有必要和老师沟通,听老师讲一下在学校的一些情况,自己结合自己的观察就会更全面。

对于初中生,孩子们的独立性还不是那么地强,只要你真想更多更好地了解他,遵照以上四个路径,践行四个字:思考、行动,那么一定能做到!


快乐庭院


初中,如何了解孩子的真实内心世界?

事情是这样的:

要做到了解一个人的真实内心世界并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情,要做好这件事情,很明显需要两个条件:

一个是,孩子愿意敞开自己的心扉;另一个是,家长愿意进入到孩子的世界。



我们先来过第一个,敞开自己的心扉

说这个问题的时候,我想到了电影《新警察故事》里的对白,被警察逼入绝境对富二代对家人吼道:“过去,我无数次的敞开自己的心扉,可你们呢?只顾的忙工作,一天到晚都只有工作、工作!”

是啊!那个孩子在小的时候不是毫无保留的像父母敞开心扉,可在一次次的失望后,就关上了,甚至是永远的关上了!!

所以,当孩子已经进入青春期,父母就要更主动些了。



接着我们就来聊第二个问题——

家长进入孩子的世界。

我们向你推荐最有效的办法:和孩子成为朋友。

试着去喜欢孩子感兴趣的事情,比如运动、游戏、书籍等。

以朋友的姿态更容易进入孩子的世界,也就更容易理解孩子的内心。

当然这个很难,但如果我说教育本来就不容易,可能你也不乐意听。

那么,我们换个说法,有一种说法,你可能听过:就是过去损失了多少,就要花多久的时间再弥补回来。

所以,对于“了解初中孩子真实世界”这件事,要想做好,也要给自己留出一定的时间。

祝好!


也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启发。



我是石头聊家庭教育,只专注于家庭教育。


石头聊家庭教育


我认为对孩子从小严格要求,强化家庭教育特别重要。孩子从小学步入初中,也真是他她从少年,逐步转变成一个青年的最关键时期,也是孩子一生中,最佳年龄的成长和发育期,思想有简单转向复杂,对异性会有朦朦胧胧的感觉,也是孩子一生中,学业起步基础扎实与否,的奠基石关键时期,同时也是孩子提高识别能力的重要时期,总之初中时期孩子各个方面都很容易发生变化。作为父母必须全方位对孩子关注,对孩子发展必须耐心观察,回家常和孩子平等交流,发现问题耐心及时指出,已利于及时改正,並经常和班主任,和有关任课老师取得经常联系,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和思想动态,如有发生学习短板,即下措施请老师及时帮助补短。另外特别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认真观察孩子所结交的都是些什么性质的同学和朋友,格外重要。发现问题及时引导严防步入误道,我个人认为初中求学的孩子,作为当父母的特别要重点关心。因为这个时期可以说,是一个孩子一生中学习成败,基石牢固的最关键时段,这也是我对孩子教育,最最切身体会,为此我衷心真诚告戒所有当父母的千千万万别疏忽了这段关键性的大好时期。


靠山4


现在的孩子,大部分从进入初中就开始和父母的距离越来越远,有什么心事宁愿跟同学交流,也不跟父母说。这是因为孩子进入青春期,自我意识逐渐明确,也开始出现叛逆。

我觉得无论是父母还是老师,应该首先从心理上建立与孩子平等的观念,不能在孩子面前摆架子,以长者自居,跟孩子说话不能居高临下。

1.要信任孩子,不要过分干涉。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独立意识增强,实践能力也进一步提高,强烈渴望自己掌控自己的生活和学习。有些事情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做,哪怕失败了,也不要过分指责,而是和他一起分析失败的原因,吸取教训,积累经验。

2.学会倾听,不要急于判断。常听家长报怨,孩子越来越不喜欢跟父母交流,大家思考过其原因吗?一开始孩子都是喜欢跟父母交流的,很多时候,尤其是孩子做了错事想跟父母倾诉的时候,很多家长劈头盖脸一顿训斥,根本不听孩子的倾诉。久而久之,孩子越来越不喜欢与父母交流了。所以家长应该学会倾听,了解孩子最真实的想法,再慢慢加以引导。


YEHE闲云


我们都是从青春期走过来的,按说我们是能够理解孩子内心感受及想法。为什么我们会说不了解孩子了呢?

初中阶段处于青春期,寻求个体独立。而我们还停留在可以掌控孩子一切的感受中,没有一个把对方当做独立半成年人来对待。

你还把他当孩子状态会然孩子觉得你并不了解他,于是就会更少与你交流。

没有人可以在没有足够信息情况下给出极具有效建议。那么在提供建议后一定会出现风险,从而降低你在孩子心中的权威地位。从而降低对你的依靠和信任。

我们在孩子这个阶段做好两个角色第一倾听者,第二“旁观者”。这个旁观者身份极其特殊,当他有自己决定等待他成长,当他需要帮助时给他建议。当他遇到不可解决的问题你积极为他提供帮助。

想走近孩子内心,你必须把握好自己的边界。什么事情给他帮助,什么事情他自己处理你要比他更清楚。你要在更高程度给他引导,而不是指导他如何做事以满足自己对父母这个角色的期望。

想了解孩子不容易。我们很多时候不可能完全的了解你自己,更不要说了解另一个人每个想法。

但是可以走进一个人的内心,走近不代表你了解他。想走近人的内心唯一途径就是沟通。父母与孩子间保持一个良好的关系。

我很推崇一句话“孩子你去外面探索,如果你累了受伤了可以回来和妈妈爸爸说,无论何时什么事情我们都愿意陪你。”

这样也可以降低他们宁愿忍着满身伤痕,也不对你吐露半分,或更甚不愿回家的情况。

爱他们就给他们留一条归家的路,回家的门。



博雅思学教育赵小明心


为什么非要去知道孩子的全部?

为什么要把自己的孩子变成自己眼中的“透明人”?

为什么不能让孩子保留自己的隐私、秘密?

难道你小时候是这样的人吗?

我人也你的这种想法是可怕的!

我认为把孩子变成“透明”的,那么这个孩子十之八九会是一个“妈宝男”或者说是“巨婴”!

如果你值得被信任,那么孩子自然会找你沟通,如果你压根就不被接受、认可,那么就算你逼孩子孩子也一样不会愿意跟你说的!

举个简单的例子:

你从小就给孩子灌输“禁止早恋”的思想,那么孩子一旦真的开始了哪怕就是单恋也一定不会告诉你的!因为他们知道,告诉你没有点好处!反之,如果你从小给孩子的就是一种比较平等的交流习惯那么孩子可能从刚开始对某个人有好感的时候就会跟你说了——因为他相信你这里不但有分析还会有建议和指导!

给孩子保留一些属于他们的隐私吧!

我们能做的就是让孩子认为我们是值得被信任的!而这个过程并不是“孩子能做什么”,而是我们能做什么!


随便看看微笑不语


首先家长与孩子之间建立的是朋友关系,那样才有利于与孩子间的沟通。

其次家长不要过于强势,认为自己想要知道什么,孩子就必须知无不言言无不尽,那是无法达到沟通效果的,只会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再次,给孩子一定的个人空间,不要给孩子太大的压力。

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一点,当孩子不想沟通的时候,不要动手打骂孩子。


W梦可calm


和娃做朋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