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體的基礎知識

總結黃體的各項基礎知識,一起來學習吧。

什麼是黃體?

女性排卵後殘留的卵泡壁塌陷,卵泡膜的結締組織、毛細血管等伸入到顆粒層,在促黃體生成素( LH)的作用下,顆粒細胞和卵泡膜內層細胞分裂增生,形成富含毛細血管並具有內分泌功能的細胞團,這些胞質內有黃色顆粒和脂滴,新鮮時顯黃色的細胞團被稱作黃體。其中未受精形成的黃體組織稱做月經黃體,如果受精則稱為妊娠黃體。黃體細胞可分為粒黃體細胞和膜黃體細胞。其中以粒黃體細胞佔多數,負責分泌孕酮,膜黃體細胞位於黃體外周,細胞較少,負責分泌雌激素。

黃體的生命週期

黃體在卵巢形成,其存在時間多少,視排出的卵受精與否而不同。若卵子未受精,黃體僅維持二週左右即萎縮,被結締組織結疤所代替(即白體),然後開始下一個週期循環。從青春期開始到絕經前,正常女性每個月經週期都會有黃體形成、萎縮和排出的過程。排出的黃體就是月經的主要成分。若卵子受精成功並開始妊娠,黃體就繼續增長,並釋放大量的雌、孕激素,提供孕早期胚胎髮育物質需要。在孕11-12周左右,隨著胎盤漸漸形成,黃體開始退化,由胎盤分泌大量激素維持胎兒繼續生長,但黃體要至妊娠6個月甚至更長時間後才會完全萎縮。

黃體與黃體酮

黃體的主要功能就是分泌黃體酮(又稱孕酮),黃體酮是一種天然孕激素,為維持妊娠所必需。如果孕酮不足,容易發生不孕和早期流產。黃體酮的作用包括以下幾點:

1.在月經週期後期促進子宮粘膜內腺體生長,子宮充血,內膜增厚,為受精卵著床作好準備。

2.受精卵著床後則使之產生胎盤,並減少妊娠子宮的興奮性,抑制其活動,使胎兒安全生長。

3.使子宮頸口閉合,粘液減少變稠,使精子不易穿透。

4.通過對下丘腦的負反饋作用,抑制垂體促性腺激素的分泌,產生抑制排卵作用。

5.在與雌激素共同作用下,促使乳房充分發育,為產乳作準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