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算不算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时代呢?为什么有些人喜欢谈论三国的历史呢?

独尊宋明


三国时代不一定是最伟大的的时代,却绝对是最波澜壮阔最惊才绝艳最令人瞩目的时代。



一、数百年的积淀

汉末三国时代,是继春秋战国之后的第二个大时代。在此之前,无论秦末汉初还是两汉之交,战乱都是以较快的速度平息,未波及深远,很多世家与宗族并未受到太大株连,人口、知识、传承未有断绝。待到东汉末年,这绵延五百年的积淀,历春秋战国、两汉相延的根基是如此雄厚,以至于一分为三、战乱数十年之后,魏蜀吴三国依然能够在全力内斗的情况下,空出一只手把四方蛮夷吊起来打。。。



颍川荀家,似乎是战国荀子传承;颍川陈家,传自战国齐国王族田氏;四世三公袁家,世传孟家易学;还有荥阳郑氏起自西汉、清河崔家起自齐国……

在这个时代发力的,除了这些绵延数百年的世家,还有大大小小的无数寒门。所谓“寒门”,并不是我们所以为的家徒四壁、吃不起饭、朝不保夕的贫寒人家——这类人家连“门”都不算,他们在这个年代的唯一的出路就是成为士卒用命换取些许微功升为小吏,或者为寇作匪被招安,比如周仓廖化等等……

真正的寒门,指的是家有良田养有佃户、家有余钱练武读书、家有小吏掌有小权的中产以上阶层。这些人与世家的区别在于没有家学传世闻名,没有世居高官提供荫庇,声名不显察举难中。这些人在东汉治世同样没有显达之途,再有才有力也很难官上六百石,更不用说太守之类的两千石了。



东汉末年,平民与寒门都已久蓄力量并久积怨气,率先发难以最暴烈的方式尝试改天换日。黄巾起义虽然失败,却让天下人都看清楚了大汉强大的外表下虚弱的躯体,于是,嗅到了气息的世家入场搅动风云,天下,从此进入乱世争霸模式。

二、绝代英豪辈出

自董卓始,袁绍曹操刘备孙权一代代英主展露英姿。起于边郡威压全汉的董卓,四世三公、天下楷模的袁绍,文武双全、雄才大略的曹操,百折不挠大器晚成的刘备,换一个时代,也许都可能是大一统王朝的开国之君。



至于才俊,随便一个对历史有些兴趣的都能娓娓道来,也不必详述。如荀彧荀攸郭嘉贾诩程昱周瑜鲁肃法正庞统等一干才智之士,五子良将、关张赵马黄、甘宁太史慈等一猛将豪帅,纷纷在这个时代释放自己璀璨夺目的光芒。更不用说已经成为智慧化身、人臣表率的诸葛亮了(总有人说诸葛亮得益于三国演义的吹捧,却不知从南北朝自唐以下都有对诸葛亮的推崇,是不是因为有一本三国演义穿越过去让他们看见了?)。



三、无数经典战例

汉末三国这段历史中,有大量后人津津乐道的经典战役,不仅著于史书,亦可载入兵法。令人拍案叫绝的奇谋,细思极恐的布局,还有那一场场惊心动魄的绝地翻盘……

十八路诸侯讨董,一群乌合之众,毫无组织纪律的散兵居然将西凉霸王董卓赶出了洛阳。



官渡之战,袁绍兵精粮足被刚刚站住脚的曹操一战打崩。



赤壁之战,已经一统中原的曹操本以为已势不可挡,结果被躲在江东的黄口小儿和残兵败将的刘备一举击溃

汉中之战,刚刚稳下益州的刘备凭一己之力击败强大的曹操,加上关羽水淹七军,单挑曹操并强势逆袭的刘备瞬间风头无两,大局在握。

关张之死,暴怒的刘备携大胜曹操的王者之师兵临江东,结果被一个声名不显的陆逊烧掉蜀汉的基业。

而陆逊带领大军,欲一举擒拿刘备,又被陈到带700白毦兵挡在夷陵。。。

以弱胜强,这个在任何乱世出现一次就几乎能定鼎天下的事件在三国层出不穷。永远有无限可能,永远有一丝转机,再惊才绝艳、雄才大略的人物一疏忽就会饮恨沙场……

你问三国如何?我道他最精彩。


青云水客


从历史的发展角度看,绝对不能算,其原因是:第一,三国期间,广大底层百姓生活极其悲惨,军阀混战,在著名诗人蔡文姬的诗中有所反映,马前悬男头,马后载妇女,曹操为报父仇,屠戮徐州百姓几十万人,往往兵锋所到,十室九空,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导致北方农业生产遭到极大破坏,中原农耕文明受到极大摧残,经济重心开始南移。为什么有些人又喜欢谈论呢?因为其中的一些军阀确实是英雄豪杰,如曹操,不仅是军事家,还是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他最后统一了北方,为西晋统一全国打下基础。诸葛亮、关羽等人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典型代表,代表着人定胜天、惩恶扬善的理想人格,这些人是美好理想的化身。


天山怪客3


在我看来,三国绝对是配不上“伟大”二字,不仅如此,三国还是中国历史上最为黑暗的时代之一!



众所周知,三国群雄并起,互相征伐,几乎每天都在发生着战争。

而打仗,是要死人的!

东汉末年,历经黄巾之乱和董卓之祸的中原百姓们就已经够惨了!李傕等在关中,"时三辅民尚数十万户,傕等放兵劫略,攻剽城邑,人民饥困,二年间相啖食略尽"。

而后,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军阀混战更甚。据唐人杜佑《通典》记录,那个时候中国的人口就已经"人户所存,十无一二"。



这与长年的残酷战争是分不开的,比如曹操征徐州时,"凡坑杀男女数十万人,鸡犬无余,泗水为之不流,自是五县城保,无复行迹"。

魏国建立初期,魏国大臣陈群就曾说,此时魏国的人口,"比汉文景时,不过一大郡"。

这样吧,给大家一个数据!

在公元157年,据当时东汉政府的人口普查数据,全国人口共计5600万余。而到了公元263年的三国末期,在籍的三国人口仅仅七百多万。



这样的数字足以让人触目惊心!

当然,这其中因为连连战乱的原因,许多人为了躲避战乱,迁居山野,隐姓埋名。所以人口的统计肯定不如之前那般详细。但是,即使中间有所缺漏,这4000多万人的口子,是无论如何也补不上的。

在那个战乱年代,老百姓们到底过得有多惨,难以想象。

或许所谓的尸横遍野,荒无人烟大概指的就是三国时代吧。当毛主席读到三国时期的这段历史时,也感慨地说:"原子弹不如刘关张的大刀长矛"。



那么为何三国时代还那么的受人推崇?

因为受到《三国演义》等一大批文学作品以及民间传说的影响。

大众眼中的三国,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诸葛亮、关羽、刘备、曹操、司马懿等等,无一不是明星。在那个时代,或是热血激昂、或是兄弟情深,人们或是歌颂,或是敬佩。

简而言之:乱世出英雄!



人类尚来崇拜英雄,所以人们喜欢谈论三国!

但正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那些盖世英雄,无双谋士,不过是踩在累累白骨之上的屠夫罢了!

如果英雄都是如此造就,那么我宁愿这个世界少一些英雄。

大家好,我是白话历史君,还请多多关照!


白话历史君


但毫无疑问,三国是中国人最熟悉也最喜欢谈论的历史时期,为什么?因为只有在三国这样的时代,人才能获得最大发挥自己才能的机会。而在其余时代,中国往往因为门第、关系等各种原因,无法做到量才使用、唯才是举,极其巨量有才之士,因为没有大佬来提拔他、没有高人来赏识他,最终只能甘于贫困,这就是所谓:英雄无用武之地。

当然,三国也不是很完美,但因为乱世,各个势力的首领需要大量人才来发展壮大自己,会真正不拘一格用人。

这样的例子太多太多,譬如关羽,如果不是三国,他就是个豆腐贩子;张飞就是个小庄园主,刘备就是个卖草鞋的,诸葛亮只能在茅庐里隐居,庞统更只能继续满世界献丑,因为和平环境之下,主流世界不会给他们机会。

你可以想象一下,在科举考试的环境之下,不愿意读死书死记硬背来谋取官职的诸葛亮,很可能连“卧龙”这个外号都没有,因为人人都追捧考试英雄(实际上明清的历史证明:科举考试只能容忍普通人才,对于个性化的特殊人才是完全排斥的)。

你也可以想象一下,在用人看出身、做事看身份的时代,豆腐贩子关云长如何有机会当大将,哪有机会耍大刀?百分之九十九的可能,是被安排当一个小步兵,第一次上战场就死于乱军之中,连名字都不会留下。

更不要说,枭雄曹操,会一边舞槊一边吟诗;儒生陆逊,一上战场就重创老兵刘备;被蜀汉抓去的魏将姜维,最后会成为诸葛亮的接班人;老头子张昭,敢给主子孙权摆脸色看。。。

诸如此类,只有三国这样的特殊环境才会诞生,才会允许出现。换了别的时代,有个性的武将文人,往往难逃被迫害致死的下场(限于篇幅就不展开),没有门第关系的志士豪杰,往往终身被埋没,太多太多,就说这些。


司马路的历史会客厅


“三国”时期和中国历史其它朝代演进一样并不算伟大,它只是历史演进的一阶梯而巳。

真正对中国历史有鉴介意义且伟大的古朝代因属“秦”,它统一六国建立“中央集权制”使华夏一统勘属伟大。

而评议“三国演义”一书无人不为作者绝顶之作惊叹!!叹得是作者“通懂兵法”博古论今,深知“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及天时地利人和”之兵家

上谋、实属奇才造书“实时实事精于用兵之道贯于用兵之谋”德善好施之策,精于用兵之谋、道尽天机“取德伐奸”为轴,善小积大睿智“纵有诸葛亮神机妙算难成霸业“阿斗皇旨一道前功尽弃”终失战机败于奸雄司马懿,故有史实“扶不起的阿斗”也正是出于这一历史典故!

好书“三国”不愧为中国史书名著,人人喜读就不足为奇了冠绝古今当之无愧!!好!好!好!


梦在远方249


在本人看来,三国算不上是“伟大”的时代!

三国之所以出名,在于《三国演义》这本历史小说的经典影响,因为在这之前虽然有人整理了其他朝代的历史传记,也写过一些通俗文本,但是他们都缺乏罗贯中写《三国志通俗演义》时的小说文本架构,而且这本小说里面的人物构化和事件描述都是比较经典的!

另外,民间的一些传奇故事和戏剧传播,加剧了人民对“三国”的了解,同时,现代的影视剧和游戏传播,更进一步的加深和巩固了人们在新时代下对三国那段历史的全新理解。

而这也是人民通常谈论三国的原因。

其次,三国,著名在于有层出不穷的各式人才,有经典的火烧赤壁,舌战群儒,黄巾之乱,七擒孟获等一系列经典的案例,并且这些战役中的谋士所运用的各类谋略也是出彩的地方。

再者,三国是我们中国几千年来的第一次有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并且混乱时间之长,也是我们值得研究和探讨的一些原因。

所以,说起三国,人们注重的是哪些恢宏的战役以及各国之间的人才谋略。所谓“老不读三国”,讲究的其实是男儿心中的侠士梦和将军梦!


韶华倾梦


什么叫最伟大的时代?伟大的时代需要有伟大的人物和伟大的成就。作为古代伟大的时代很多,春秋战国,出了多少登峰造极的人物,一般的就不说了,光是老子,孔子,孙子,鬼谷子,墨子,韩非子等就足以傲视整个中国历史。另一个伟大的时代是唐朝,中国的综合国力达到了封建王朝时候的巅峰,全世界都知道唐朝的富强,纷纷来到唐朝的首都学习,比如日本派遣了很多遣唐使。李世民被游牧民族尊称为天可汗。那么三国到底算不算一个伟大的时代呢?不要从三国演义里去理解三国,得从真实的历史来看三国,比如《三国志》这本历史书籍,三国可能不是伟大的时代,但是一个中国历史上最为特殊的时代,因为这个时代关系到我们大汉民族和整个东方世界的兴衰存亡。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有的历史学家考证,三国时代整个汉族人口急剧减少,因为战乱整个华夏民族要消亡的地步了。可以说真的是危险到了极点,就像一个人大富大贵,忽然遇到了死亡的威胁,这在从秦朝到最后一个清朝,是从来没遇到过的问题,要知道,中国人,汉族从人口数量来说,一直是不缺人的,中国人今天都是人口第一大国,提起中国,那就是泱泱大国,人口大国。而只有三国的时候,中国的这个最大的特点和优势,差到了低点。从这点来说,三国是一个很特别的时代,正因为这个特别,所以被后人最为津津乐道。因为这个时代,人们都崇尚战争,是真的适者生存的时代,没有任何道理,谁的计谋和战略好,谁就是最后的王者。而其他的历史,多半还是有些道义可以讲的。英国的马尔萨斯说过,社会的一切问题都是因为人口的数量决定的。作为中国人,人海战术一直是很多中国人引以为豪的一件事情。中国人多,即便是南宋被蒙古消灭,但汉人依然可以靠着人口数量翻盘,明朝被清军消灭,汉人依然可以依靠有组织的民间团体组织,比如,天体会,同盟会,等翻盘。而只有三国的时候,中国的人口真的遇到了大问题,如果三国之后,出现了衰落的状态,或者中原周围要是有一股力量进入中原,那么汉人的文化可就是真的命悬一线了,要知道从西晋到南北朝,多少个少数民族入侵中原。最后用曹操的这两句诗结尾。

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预言说


大家好,我是文史笔记,下面说说我个人的观点。

首先回答前半句,我个人认为三国时期绝不是什么伟大的历史时代。理由如下:

一、三国时期继承了东汉末期的满目疮孔的局面,社会动乱不安。

二、魏蜀吴三国鼎立之后,为了角逐天下,时常相互攻打,导致连年战乱,百姓饱受战争之苦,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生产力也不能稳步提高。

三、三国时代本质上是一个割据时代,远不如大一统时代(汉、唐、清等)具有伟大性。

其次是现在人们喜欢讨论三国的原因,个人认为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受到文学作品《三国演义》的影响。三国演义通过艺术的手法表现出许多有趣的三国历史人物英雄和事迹,比如智慧超群的顶级军事诸葛亮等等。


大家都对他们感兴趣,经常谈论三国英雄谈得是津津乐道,尤其三国演义后来还被拍为电视剧,更是扩大了三国演义的影响,使得三国人物和事迹被更多的人所熟知。


文史笔记


三国时期,是大汉的延续,第一,虽然天下分裂,但是外族却依然不敢正视中原,除了大汉余威,还有各个诸侯实力。第二,政治方面,由陈群提出的九品中正制,可以说是划时代的进步,对后世的影响极其深远,另外挟天子以令诸侯等政治理念真的是开先河。第三,文化,建安七子名动天下,曹植一首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道尽了夺嫡的心酸,曹操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说不尽的英雄迟暮!……第四,乱世出英雄,出人才,曹操,诸葛亮,周瑜,吕布,关羽,张辽,赵云……道不尽的三国英雄!五,美女,貂蝉,大小乔,甄宓,邹氏……都是历史知名的美女,正所谓英雄还需美女配,时势造英雄!六,开疆拓土,孙权的东吴不但征服了交州,还打通了台湾!七,声望,关羽被很多行业作为祖师爷,武圣,财神爷……诸葛亮被称为智圣,三国时期太多的名人,太多的神奇,木牛流马,诸葛连弩……

风起云涌,三国时代!


大头剑客微博


首先在中国历史上,三国不是最伟大的时代!

人们至今之所以对三国津津乐道,是因为鼎立的三国,有很多有趣的人物,也有很多的故事,更有很多精彩的战事,这得益于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并作了详尽的记载流传至今!有令人喜欢敬佩的勇武将军,智勇将军,忠勇将军,长胜将军,鲁莽将军,有活灵活现的美女少妇,室妃将妻,更有忠奸勇智愚性格各异的帝王!草船借箭,火烧连营,赤壁大战,千古走单骑,失街亭,六出祁山,空城计,木牛流马远粮草等等战事,堪称神来之笔,影响深远,为后人所借鉴!关羽忠勇,民间奉为神明,出师表,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

总之,三国是个动荡的时代,更是一个精彩的时代,永远为人们所津津乐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