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乌克兰那时候没有销毁核武器,俄罗斯现在还敢这样“欺负”他吗?

林壮豪1


其实乌克兰自苏联解体以来最后悔的事,肯定就是放弃核武器。

这不是木叔随口一说,而是乌克兰人自己说的。

2014年俄罗斯吞并了克里米亚,乌克兰东部顿巴斯地区也几乎成了俄罗斯的“附属国”,如今还在闹分裂。

木叔注意到,当年乌克兰国会干脆就有议员提出,乌克兰要重新发展自己的核武器。而克里米亚问题之后,进行的民调也支持这个观点,有大约50%的乌克兰人称要恢复核武大国地位。

显然乌克兰人认为核武器是他们可以对抗俄罗斯的一个利器,至少可以威慑。就类似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彼此都有核武器,保持了一种相对平衡,谁也不敢对另一方发动大规模袭击。

因此,如果有核武器的话,普京确实不太敢随便对一个核武国家发动袭击,这不是理性的政治家所为。

那么乌克兰当年为什么销毁了核武?

或许很多朋友不清楚,当年苏联解体后,拥有大量核武库的乌克兰,一度成为全球第三大核武器国家。

之所以主动放弃核武器,有三个原因:

一是国际局势使然。

苏联解体冷战结束,似乎全世界可能会进入到一个太平盛世了。这个时候很多国家都对未来世界充满热切期望,对世界和平也保持很高的期待,所以这时候还保留核武器,或许不是主流意见。

二是乌克兰的判断有问题。

保留大量核武器是要花钱的,不是说核武器放在那里就可以,要保养,要更新,甚至要销毁,当然还要避免核泄漏。

这些对苏联解体后资金捉襟见肘的乌克兰可不是小数目。而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露就是在乌克兰,该国反核声音也一直很大。

乌克兰高层也认为,目前的国际局势没必要保留核武器,未来大家都要销毁呢,美国和俄罗斯还签署销毁协议呢,乌克兰要这么多核武器干嘛?

三是大国保障。

几个核大国对其进行了安全保障,由此换取乌克兰交出了苏联遗留在该国的所有核武器。乌克兰也很放心。

具体而言,1994年,乌克兰与美国、俄罗斯、英国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签署了一份关于弃核的备忘录。

各国表示,“尊重乌克兰现有领土的独立和主权”、“避免使用武力等方式威胁乌克兰”,并且保证不对乌克兰实施核打击,也不会允许其他国家对乌克兰进行核打击。

但是2014年克里米亚事件后,乌克兰后悔了。

比如2015年乌克兰总统的国会演讲称,在国际协议中放弃一国的核武地位其实并不会带来任何安全保障。

但是后悔药可没处去买啊!


你怎么看待乌克兰放弃核武器?



木春山谈天下


乌克兰是地球上所有国家里的文艺青年,没有之一。苏联解体以后,在乌克兰遗留了大量核武器,包括176枚核巡航导弹、2500枚战术核武器、1272枚洲际导弹核弹头和170个核弹发射井。

这些前苏联的核武器让乌克兰一度成为第三大拥有核武的国家,数量甚至超过了中国。这些核武器的维护和保养需要巨大的财政支出,甚至要占到乌克兰财政预算的三分之一。这对于乌克兰是个严重负担。所以乌克兰选择向美俄提出对乌克兰放弃核武器进行经济补偿和提供安全保证。

1994年2月5日,乌克兰、美国、俄罗斯和英国,四个国家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签署了《布达佩斯安全保障备忘录》,这份备忘录约定的主要内容是乌克兰的无核化。乌克兰在备忘录中庄严承诺,正式宣布永久放弃核武器,承诺永不研制、发展和使用核武器,俄美英三国则向乌克兰提供核安全保证,庄严承诺无条件不对无核国家乌克兰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随后法国和中国也向乌克兰提供了核安全保证。

布达佩斯备忘录另一个主要内容是“尊重乌克兰现有领土的独立和主权”,俄罗斯美国英国还保证乌克兰边界和独立,不干涉乌克兰内政。美英认为这个备忘录意味着如果俄军侵犯乌克兰,美英将不会袖手旁观。如今协议几方都撕毁了协议,变成了一纸笑话,乌克兰在协议签订的二十周年时,失去了克里米亚,并被俄罗斯肢解。乌克兰人民二十多年来做的最傻的一件事情,就是放弃了核武器。


科罗廖夫


苏联解体,乌克兰得到了大部分前苏联的核武器,什么图15战略轰炸机和撒旦洲际核导弹,成为了世界第三核大国,可谓牛气冲天,只是在美俄的干扰下,乌克兰销毁了核武器,可以说是自废武功,也许当年不销毁核武器,现在就不用被俄罗斯欺负,这只是想当然的说法,现实情况远不是那样!

乌克兰就算有核武器,它想用也用不了,乌克兰没技术没资金,核武器对当时的乌克兰来说只能是累赘,乌克兰无奈的只好销毁核武器啦!乌克兰是拥有核导弹,但是核导弹发射是需要一些程序的,乌克兰是否掌握发射核导弹的技术就是个问题。就算能发射核导弹,导弹也爆炸不了,因为核弹爆炸的密码在俄罗斯手里啊,没有密码怎么爆炸啊?当然你说可以暴力进行爆炸是有那个可能,不过核弹的暴力拆解也不会爆炸,核弹的保险设计是很牢靠的,你拆了也不能爆炸,所以没有密码,乌克兰手里的一票核弹只能当脏弹使用,只是核脏弹使用会造成人道主义危机的,会被所有人骂死的。因此乌克兰看似拥有核武器很强大,可是就是用不了,再多的核武器也没有意义啊?当然用不了不妨碍我研究啊,乌克兰再不济也不用全部销毁核武器,留下些关键的用来研究不就可以嘛,现在搞不定核弹,不代表以后搞不定啊,当时的乌克兰政府肯定有那样的想法。不过你想到了,美俄早就想到了,你想留下核武器研究,美俄坚决不肯的,一定要你销毁,在美俄的压力下,还有就是乌克兰没钱继续维护核武器,只能全部销毁核武器啦,没办法在两个强大国家的逼迫下,实力弱的乌克兰只能任人宰割了,如果乌克兰当时不销毁核武器,或许过的比现在还惨也说不定啊!

其实乌克兰被俄罗斯欺负,是和乌克兰的地理位置有关。乌克兰实在太近俄罗斯啦,这就决定了俄罗斯和北约的斗争,乌克兰就是前沿阵地,首先受伤的肯定是乌克兰啦!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没钱养活乌克兰,而乌克兰要想生活下去,就必须投靠北约啊,北约有钱嘛!只是要好处,是要付出代价的,北约可以经济帮助乌克兰,乌克兰就必须成为北约的一份子成为对抗俄罗斯的桥头堡,这个面包里面是有毒的,乌克兰只能吃下去,真的很弊屈。

俄罗斯肯定不愿意看着乌克兰亲近北约啦,对俄罗斯来说就不安全了,相当于在你家门口放了一门大炮,天天对着你,你能安心睡大觉吗?乌克兰真是左右不讨好啊,你和俄罗斯好,北约对付你,你亲近北约吧,俄罗斯打压你。总之乌克兰想要左右逢源是做不到的,俄罗斯和北约不是傻瓜,不可能让你两边都拿好处,只能投靠一边。对乌克兰来说,他想得到北约的经济帮助啊,毕竟俄罗斯自己经济都搞不定,有什么好处给乌克兰,乌克兰只能选择北约这一边了,当然也不全部投靠北约,要看俄罗斯的脸色,所以就造成了今日的困局。美国的北约东扩,俄罗斯强势的把克里米亚要回去,乌克兰从此和俄罗斯反目成仇,进一步靠近北约,可想而知,往后乌克兰的日子真的不好过啊!

说到底乌克兰没有足够的实力去对抗大国,如果它真的有使用核武器的实力,谁都要给它面子啦,也就不会被俄罗斯欺负了,就因为乌克兰没有实力,所以当初所拥有的核武器无奈的销毁啦,不是乌克兰不争气,周围环境实在不好啊!


历史神秘人282698251


假如苏联解体后乌克兰当年没有销毁核武器,也不将轰炸机等归还给俄罗斯,有人认为乌克兰的军事实力应该是排世界第三位。

有一点是毫无疑问的,假设乌克兰全部保留苏联留在乌克兰的所有军事装备和军事力量,那么,乌克兰至少也是一个世界性的军事强国。俄罗斯是不敢贸然进攻乌克兰的,更不敢肢解乌克兰。

然而,历史不能假设,时光不能倒流,乌克兰永远失去了机会。那么,当年乌克兰为何要自废武功呢?

有人分析有三个主要原因,一是当时乌克兰人认为,苏联解体了,冷战结束了,世界太平了,保留核武器就没有必要了。

二是当时乌克兰人认为,保留核武器还需要花钱进行维护,增加经济负担,乌克兰本来就穷,还不如销毁或还给俄罗斯。

三是当年具体来说是1994年,乌克兰与美国、俄罗斯、英国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签署了一份关于弃核的备忘录。美俄英承诺为乌克兰提供安全保障,乌克兰人相信了,放心了,于是弃核了。

写到此,请问读者朋友,上述三条哪条经得起推敲呢?现在的乌克兰是个什么样子,贫穷,混乱,四分五裂,国将不国。乌克兰人为自己当年的错误选择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乌克兰没有战略家,没有战略文化,可惜,可惜!

再看看另外两个自废武功国家的结局,一个伊拉克,一个是利比亚,伊利两国都是自动放弃核武器开发的国家,现在这两个国情况如何,读者朋友,你对此又有什么想法呢?

笔者希望世界太平,人类没有核武器,但现实是在可预见的将来是难以消除地球上核武器的,那么,在这种背景下,有一个小国已经进行了6次成功的核武器试验,美国施重压要求其弃核,那么,只从维护正常的国家安全这一角度来考虑,你认为这个小国应该怎么办呢?留给你独立思考!


寰球东隅


1991年12月25日,戈尔巴乔夫宣布辞去苏联总统一职。1991年12月26日,苏联最高苏维埃宣布解体。苏联解体后,乌克兰成为仅次于美、俄的第三大拥核国家:1272枚战略核弹头、2500枚战术核弹头。这个规模有大?如果全部引爆,足以送全人类去见上帝。当年,乌克兰的核武器,最受威胁的不是俄罗斯,而是整个欧洲,其次是美国——世界上又多出一个能够毁灭美国的国家。


美国及其领导的西方国家联手俄罗斯,共同将继承自前苏联的那些核武(除俄罗斯之外)全部销毁。在这次“销核”行动中,美国居主导地位,所有销毁核武的费用也都由美国来出。乌克兰的核武不仅是被这些国家看作是威胁,而是确实存在威胁:乌克兰曾发生多起盗窃核原料的案件,这对整个世界都是一大威胁——核武扩散,一旦落入恐怖分子之手,后果难以想象。自克里米亚半岛被俄罗斯吞并之后,对乌克兰人进行了一项民意调查,约50%的被调查者支持“重新拥有核武器”。


乌克兰国会议员也曾经提出过,“乌克兰应该重新发展核武器”。在支持“拥核”的这些人看来,如果乌克兰拥有核武器,就不会受俄罗斯的侵略,乌克兰也不至于四分五裂。实际上,乌克兰是迫于内、外的压力之下才销毁的核武,而不是主动提出销毁核武,这是两个概念。现在还只是一个俄罗斯在欺负乌克兰,如果乌克兰不销毁核武器,那就是被“群殴”的结果。不仅要拥有核武器,还得能够守得住自己的核武器,乌克兰当年可不具备“守得住”的条件。


如果乌克兰不销毁核武器,恐怕比现在还要更糟:

第一,乌克兰根本抗不住美、俄等多国联合起来的制裁、打压,乌克兰被“群殴”的结果只有一个——早就垮台了,而且只会比现在的分裂更严重。

第二,乌克兰连核原料被盗都无法阻止,很容易导致核武扩散,这可是对世界上所有国家的威胁,各国都会尽可能的阻止乌克兰继续拥核。

第三,乌克兰当年的经济也无法承受维护核武所需的费用,这从卖给我们的“瓦良格”号(辽宁舰的前身)上就能看得很清楚,还包括乌克兰继承前苏联的图160也卖给了俄罗斯。

第四,乌克兰国内反对“拥核”的政客、民众都非常大,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露事故对乌克兰百姓造成的伤害,让他们坚持反核。


拥核国家都希望其它国家永远不要有核武器,尤其是对奉行霸权主义的美、俄来说,对于“销毁乌克兰等国拥有的核武器”一事上,美国的态度最积极。乌克兰等国销毁核武器分为两步:第一步是先销毁战术核武器。1991年,美、俄联手与白俄罗斯、乌克兰和哈萨克斯坦达成销毁战术核武器的协议,于第二年7月1日前将所有战术核武器转交俄罗斯进行销毁。第二步是销毁战略核武器。1992年,美、俄与白俄罗斯达成销毁协议。1995年,美、俄又与哈萨克斯坦达成销毁协议。


1993年,美国向乌克兰政府施压,中止了所有与乌克兰的合作,并威胁对其实施制裁,乌克兰迫于外界压力最终同意销毁战略核武器。1994年,美、俄、英、乌签署《布达佩斯备忘录》,根据达成的备忘录,美、俄、英向乌克兰承诺不对其使用“武力”,并为其提供“核保护”等,但这份备忘录与协议不同,并不具备法律效力。俄罗斯出兵克里米亚之后,该备忘录唯一对乌克兰有用的就剩下了一条:保证不对乌克兰实施核打击,也不允许其他国家对乌克兰进行核打击。


儒道之主



结论是肯定的,就像美国现在想欺负俄罗斯一样,但想到俄罗斯有核武器,还是要斟酌再三。因为核武器并不是使用在战场常规武器,而是一个威慑的武器,要让对手做事三思而行。乌克兰从苏联独立以后,吃了美国很多的亏,从美国承诺要向其提供安全保障,到许诺销毁核武器后会向乌克兰提供和平资金,再到帮助乌克兰加入北约,假如欧盟。如果没有接受美国这些忽悠,乌克兰现在还是世界上第三大核武器国家,也是仅次于美国,俄罗斯的乌克兰黑海舰队拥有者,更是世界航空行业的巨头,并且拥有12000辆坦克,5000多架飞,以及拥有巨大的工业,农业资源的国家。


面对如此强大的国家,俄罗斯想肢解其都难,就算没有美国的承诺,单凭乌克兰自己的势力,要加入北约,欧盟也是易如反掌。但是,乌克兰并没有这样做,而是把命运寄托在美国,欧盟,北约,甚至波兰,格鲁吉亚等国身上,最终这些国家或组织只是空口许诺,都没有给乌克兰实质的支援。国际社会都是凭借实力说话,你没有实力,最终只能任人宰割,这次乌克兰总统为了搅黄普京总统与特朗普总统的首脑会谈,才出此下策,但是也时损失了乌克兰3艘炮艇,被扣押24名士兵。如果长此以往,乌克兰将来连挑衅的资本都没有。

当俄罗斯与土耳其之间的输送天然气管道建成,乌克兰将被彻底边缘化,除非军事上有所动作,否则,乌克兰只能吃失去克里米亚的哑巴亏。


桥本看日本


勿庸置疑。

苏联解体时,乌克兰拥有的核武器,能排上世界第三名。

为了忽悠乌克兰放弃核武。

美俄双方齐心协力,共同谋化,诱使乌克兰。

美国提供,拆除核武所需经费。

美俄共同担保乌克兰的领土完整,不受侵犯。

乌克兰在美俄卖力鼓吹下,动了心。

同时乌克兰面对一大堆核武,也是头痛的难题。

光维护费用,就够乌克兰难受的。

将来消毁过期核武还要花巨资。

乌克兰,思前想后,接受了美俄提议。

自废核武功。

若乌克兰的核力量保存自今,完全能使俄遭受灭顶之灾。

现在,乌常规武器促襟见肘,抵挡不住俄军。

核力量又缺失。

乌克兰只有挨打的份。

故,乌克兰想起当初消毁核武的事情,肠子都悔青了。

#凌远长著#


爱之育之


如果乌克兰当初没有放弃核武器,作为世界第三核大国,俄罗斯不会轻易吞并克里米亚,也不会染指乌东部地区,当然现在乌克兰也不需要一味地投入西方的怀抱以求保护。因为作为一个核大国,没有国家敢轻易入侵你,最起码有安全保障。

苏联解体时,乌克兰继承了130枚SS-N-19和46枚SS-N-24型导弹、1272枚洲际导弹核弹头、2500枚战术核武器、约170个核弹发射井,成为当时世界上第三核大国。乌克兰之所以最后放弃核武器,铭苏先生认为主要以下三方面的原因:

第一、核武器的维护、更新、销毁需要大量资金。

苏联解体以后,乌克兰继承了这么多的核武器,日常的维护保养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平时还要对核武器根据使用年限进行更新和销毁,也是需要一大笔钱的。乌克兰独立以后,经济情况也不是很好,否则最后也不至于靠出卖武器和技术维持。所以,维持这么多的核武器对乌克兰来说经济负担比较重。

第二、乌克兰领导人的战略眼光问题。

核武器是一种战略威慑武器,现在很多小国梦寐以求想拥有核武器,因为一旦拥有核武器,至少没有国家敢轻易招惹你。乌克兰当初放弃核武器,既与当时的国际和平环境有关,也是乌克兰领导人政治眼光的问题,放弃自身的安全利器,注定了乌克兰不能自身立足。现在波罗申科求助于美国、北约、德国等国家出兵乌克兰抵御俄罗斯,这就是当初弃核的后果。

第三、美俄大国的威逼利诱和安全保障承诺。

美俄等国家为了迫使乌克兰弃核,一方面向乌克兰施加压力,另一方面承诺乌克兰销毁核武器后给予乌克兰一笔经济补偿和一笔经济援助贷款,同时向乌克兰提供安全保障,乌克兰在美俄的威逼利诱下才最终同意弃核。1994年2月5日,乌克兰、美国、俄罗斯和英国,四个国家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签署了《布达佩斯安全保障备忘录》,这份备忘录约定的主要内容是乌克兰的无核化。乌克兰在备忘录中庄严承诺,正式宣布永久放弃核武器,承诺永不研制、发展和使用核武器。

乌克兰之所以有今天的局面,都是当初自己弃核造成的恶果。如果当初不弃核,乌克兰也不用倒向西方国家寻求安全庇护,这样俄乌关系也不会因为乌克兰寻求加入欧盟和北约而恶化,至少乌克兰能够保障自己的独立地位和国家领土的完整。


铭苏先生


这还用说吗?有核武器谁敢?

但是可以经济制裁你,让你发生内部矛盾,搞和平演变,关键还是国家领导是否有威信,是否为民着想,是否敢与对手拼死一搏的精神,或者有土耳其的智慧或者有瑞士的全员皆兵的动员力,或者是否有普京式人物出现。

只要有一项乌克兰就没有问题,顶多能勒紧裤腰带过几年苦日子,等国内外关系捋顺好了危机也就过去了!

偏偏乌克兰总统是个软盖的没有战略思维和大国抱负,在糖衣炮弹的威胁利诱下跪了,等回过神来发现上当了,没有看家本领你就是个待宰的羔羊,世界第三大军事大国就这样成为一个任人宰割的病夫,可悲可叹啊!


陈庚子


如果乌克兰没有销毁核武器,那么可能就不止俄罗斯一家来“欺负”它了,美国和北约也都会加入进来来解除乌克兰的核武装。核武库不是乌克兰这样的国家能守得住的。


乌克兰拥有核武器,威胁的不仅是俄罗斯的国家安全,而且是美国和北约的利益。苏联解体时乌克兰继承了包括1272枚洲际导弹核弹头,2500枚战术核武器在内的庞大核武库,是世界第三大核武器国家,足以毁灭这个世界。然而,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鼾睡,不仅俄罗斯睡不着,美国和欧洲国家也都很不安。毕竟乌克兰是欧洲除了俄罗斯以外领土最大的国家,再有世界第三大核武库对欧洲的威胁太大!核武俱乐部的大佬们从来都是希望成员越少越好,

解除乌克兰的核武装可以说是所有核大国心照不宣的共识,乌克兰守着核武库必然遭到美国的打压。


独联体国家都是《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缔约国,乌克兰已经发生了多起核原料失窃事件,存在核武库扩散的巨大风险。美国对解除乌克兰核武库最为积极:第一步是解除战术核武库,在1991年,美国和俄罗斯与白俄罗斯、乌克兰和哈萨克斯坦达成协议,要求这三国将在次年7月1日前把各自保存的战术核武器移交至俄罗斯拆除。美国支付相关费用,并以撤回驻扎在海外的部分战术核武器作为交换。

第二步是解除战略核武库。美俄先后于1992年和1995年解除了白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的核武装,对于不听话的乌克兰,美国采取了极限施压的策略:在1993年中止了同乌克兰的对话和经济合作,并且威胁要将乌克兰列入和伊朗一样的制裁名单中,在美国的压力下,乌克兰与美国签署了国防及军事合作备忘录,美国同意拨款3.5亿美元用于拆除乌克兰的核武库。就是这么廉价!因为当时乌克兰的经济已经崩溃,光是外债就有70亿美元。当然,在解除核武装后,美俄没有忘记给乌克兰开个空头支票,1994年美英俄乌四国共同签署《布达佩斯备忘录》:乌克兰主动放弃核武库,英美俄则共同保证乌克兰安全和独立。可怜的乌克兰就这样被一份没有约束力的外交备忘录(不是国际条约)给耍了,而在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后,外长拉夫罗夫的解释就是:我们没有对乌克兰使用核武器啊,没有违反《备忘录》。


以乌克兰的国力,无法承担维护庞大核武库的费用;国内的寡头政客忙于争权夺利,也没有兴趣去守卫自己的核武库。维护世界第三大核武库,需要的资金乌克兰没有,需要的技术人才大量流失,靠什么去守住呢?万一要落到恐怖分子的手里,造成的灾难也不是乌克兰能够承受的。加上乌克兰的政局动荡,庞大的核武库让谁都不放心,对于库奇马这样的政客来说,只要牢牢地把握住政治权力和攫取巨额财富就可以了,何必去承担守卫核武库的风险?从乌克兰独立以后的历史来看,从来就没有雄才大略有战略眼光的政治家,只有目光短浅争权夺利的无能政客,如果那时候没有销毁核武器,现在也同样会在内外压力下被美国解除核武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