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創了《蝴蝶效應》分段敘事結構的他是當代歐洲殿堂級導演

今天小編Dr.G為大家介紹一位近代歐洲最偉大的殿堂級導演。

他是被譽為“電影詩人”和“深紫色的敘事思想家”的波蘭電影導演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

開創了《蝴蝶效應》分段敘事結構的他是當代歐洲殿堂級導演


說起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相信熟悉電影的人首先會想起他的代表作藍白紅三部曲(在圖解電影app裡也有這三部曲)。

因為這三部曲是為他贏得最多榮譽的電影系列。

不過,跟大家不同的是,小編是通過看《機遇之歌》而瞭解這個導演的。

開創了《蝴蝶效應》分段敘事結構的他是當代歐洲殿堂級導演


簡單科普一下:《機遇之歌》是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導演的一部劇情片。

影片講述一個在醫藥大學讀書的波蘭青年,在接到父親病故的消息後,決定重新面對自己的人生,匆匆趕往火車站想趕到華沙。但當他到達站臺時,火車已經開動。

影片就在這裡開始呈現截然不同的三種發展可能,從他趕上火車、趕不上火車的三種情形分別敘述了不同的故事情節。

許多人都聽說過《羅拉快跑》的特殊分段式敘事方式。然而,並不是太多人知道,其實《羅拉快跑》的創意根源是來自於《機遇之歌》的基氏首創敘事結構。

開創了《蝴蝶效應》分段敘事結構的他是當代歐洲殿堂級導演


正是由於有了《機遇之歌》的啟發,後來才有了諸如《蝴蝶效應》《滑動門》《紐約提喻法》《無姓之人》等一批優秀的基氏敘事結構的優秀電影。

接下來,正式介紹這名偉大的導演:

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被譽為“當代歐洲最具獨創性、最有才華和最無所顧忌的”電影大師。

但是,令眾多影迷感到困惑的是,當被問及是否喜歡電影時,他竟面無表情地回答說,“不。”

但也許,這正是他與其他導演的不同之處,電影於他只是一種工具或方式,用以進行對人的思考和研究。

基耶斯洛夫斯基曾經說過他寧可看書而不去電影院,生活和文學是他創作的重要靈感。

在被問到關於文學對他的影響這個問題時,他舉出了陀斯妥耶夫斯基、托馬斯·曼、卡夫卡和加繆四人的名字。

開創了《蝴蝶效應》分段敘事結構的他是當代歐洲殿堂級導演


優秀的導演有很多種,有些如特呂弗以細膩深入地刻畫人物見長,法國自由浪漫的氣息洋溢於片中;有些則如庫布里克擅長編織瑰麗詭秘的奇異世界,讓觀眾在虛幻與真實之間留而忘返。

相較之下,基耶斯洛夫斯基並不是一個編故事的好手,他的大多數作品沒有緊湊的情節,以娛樂為目的的觀眾面對他的影片肯定會失望之極,甚至昏昏欲睡。

而打造動人的故事贏得觀眾也從來不是基氏的興趣所在,他所關注並終生探討的是個體的精神世界。

可以說,他更接近於運用電影語言講述個人存在狀態的哲人,因而被哲學家劉小楓稱為“深紫色的敘事思想家”。

由於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基氏電影流派獨具一格,不同於其他的傳統的電影敘事方式。

因此,要了解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首先要了解一下其生活經歷,這有助於大家理解電影中傳遞的濃厚的神秘主義和悲觀色彩。

開創了《蝴蝶效應》分段敘事結構的他是當代歐洲殿堂級導演


>>>>早年經歷 (40-50年代)


1941年6月27日出生於波蘭華沙(Warsaw, Poland)。基耶斯洛夫斯基的童年相當顛沛流離,由於父親罹患肺結核,使得全家必須在不同的療養院間往返遷徙。

16歲時進入消防員訓練學校就讀,雖然為期頗短,卻形成了他日後對制服和教條這類的約制相當憎惡的意念。為了逃避兵役,基耶斯洛夫斯基又回到學校當學生,隨後進入華沙學院修習劇場技術。

開創了《蝴蝶效應》分段敘事結構的他是當代歐洲殿堂級導演


1965年24歲的他終於如願進入著名的洛茲電影學校就讀,之前該校已經拒絕過他好幾次了,這所名校曾經培育出羅曼·波蘭斯基、安德烈·瓦依達、傑茲·斯科利莫夫斯基及克里斯多夫·贊努西)等人。

開創了《蝴蝶效應》分段敘事結構的他是當代歐洲殿堂級導演


>>>>紀錄片年代(60-70年代)


1960至70年代共產黨統治時期,波蘭極度動盪,因此電影被視為關鍵性的傳播媒體,以茲宣揚社會意識,但必須相當謹慎地處理。

當時,紀錄片被視為具有極高的藝術性,且其商業價值和劇情片等同,因此基耶斯洛夫斯基轉向紀錄片的創作。

開創了《蝴蝶效應》分段敘事結構的他是當代歐洲殿堂級導演


>>>>故事片年代:揚名國際影壇(80年代)


80年代是基耶斯洛夫斯基受到國際電影界廣泛認可的年代,這裡將做詳細描述。

1979年,《影迷》Amator將基耶斯洛夫斯基推向國際影壇,這部描述一位沉迷於8釐米攝影機的工廠工人的作品為基耶斯洛夫斯基嬴得莫斯科國際影展大獎、柏林電影節,他也終於以導演的身份獲得全世界的認可。

開創了《蝴蝶效應》分段敘事結構的他是當代歐洲殿堂級導演


80年代初期,波蘭政局劇變。在1980年8月,他推出了兩部紀錄片──《車站》及《談話頭》,此時波蘭團結工聯方才成立,接著便是一連串社會自由的實現。

開創了《蝴蝶效應》分段敘事結構的他是當代歐洲殿堂級導演


1981年12月,波蘭公佈了一項軍事法,讓電影工業不得不向政府低頭,即政府不再供給電影工業的短期補助和硬體支援,在1982年這項法令暫緩實施,但由於波蘭整個經濟狀況都已十分緊縮,因此在1984年的《無休無止》後,基耶斯洛夫斯基沉寂了四年。

開創了《蝴蝶效應》分段敘事結構的他是當代歐洲殿堂級導演


1988年,基耶斯洛夫斯基獲准拍片,即為波蘭電視臺所拍攝的十段故事《十誡》。獲得威尼斯電影節國際影評人獎。

開創了《蝴蝶效應》分段敘事結構的他是當代歐洲殿堂級導演


在同一年,1988年的《殺人短片》Krótki film o zabijaniu獲得戛納電影節金棕櫚獎提名,最終獲得國際影評人獎和評委會大獎。

開創了《蝴蝶效應》分段敘事結構的他是當代歐洲殿堂級導演


>>>>法國時期(90年代)


在80年代獲得國際的認可後,基耶斯洛夫斯基的電影創作轉移到了法國,也是在這一時期,誕生了偉大的藍白紅三部曲。這裡將做詳細的描述。

《十誡》的大獲成功,熱情的法國人向基耶斯洛夫斯基伸出了熱情的雙手。之後他的電影創作也就此轉移到了法國。

由於國家體制的問題,他也覺得法國寬鬆的創作環境可以給自己更大的創作空間,所以他決定到法國去。

在基耶斯洛夫斯基的任何一部作品裡幾乎都能提到法國,最後他把自己的電影生涯也轉移到了法國。

波蘭和法國的密切關係不僅因為雙方共同的天主教背景,更由於波蘭夾在德國和俄國兩大強敵之間,而法國卻總是他的堅決支持者。

除了二戰,波蘭歷史上的多次亡國危難,都依靠法國為首的盟友復國。兩國之間,精神上的親近感極為強烈,這也是許多波蘭知識分子、藝術家在出國時喜歡選擇法國作為第二故鄉的原因。

開創了《蝴蝶效應》分段敘事結構的他是當代歐洲殿堂級導演


1991年《維羅尼亞的雙重生活》(中文翻譯為《兩生花》)是基耶斯洛夫斯基來到法國拍攝的第一部影片。獲得戛納電影節金棕櫚獎提名,最終獲得國際影評人獎和評委會大獎。

有人說,這是他當時內心感受的真實再現。故事中,分別身在法國與波蘭的姑娘,卻能夠找尋到生命軌跡的重合點。從尖銳滑向溫情,從表象走入內心。

此時的基耶斯洛夫斯基已經將電影創作的方向做了徹底的改變。原先紀錄片中的政治概念已經逐漸淡化,取而代之的是對人作為一個個體在自由生活中所遇到的困惑與掙扎進行關注。

而這種人文的懷念,在之後的藍白紅三部曲中得到了淋漓盡致的體現。

1993年-1994年基耶斯洛夫斯基用法國國旗的三種顏色,詮釋了自由、平等、博愛這些夠成生命整體重要的情感因素。《白色》獲得柏林電影節銀熊獎。

開創了《蝴蝶效應》分段敘事結構的他是當代歐洲殿堂級導演


《藍色》獲得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

開創了《蝴蝶效應》分段敘事結構的他是當代歐洲殿堂級導演


《紅色》獲得10項國際大獎,還包括奧斯卡最佳導演、最佳編劇獎提名;戛納電影節金棕櫚獎提名。

開創了《蝴蝶效應》分段敘事結構的他是當代歐洲殿堂級導演


1996年基耶斯洛夫斯基因心臟病需要手術,在進手術室前,大師表示取消退休的想法,在手術結束後,重新拍電影,內容也是三部曲,關於地獄,煉獄和天堂的三部曲。

然而,令人惋惜的是,在1996年3月13日,基斯洛夫斯基死於一次心臟病突發後的開心手術中,後葬在波蘭華沙的Powazki公墓,接近圍牆的地方。

開創了《蝴蝶效應》分段敘事結構的他是當代歐洲殿堂級導演


墓上有一尊以黑色大理石造成的雕塑,坐落在一個一米多高的底座上,形狀為由兩隻手比出一個矩形框的手勢,下面刻有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名字和生卒年代。

開創了《蝴蝶效應》分段敘事結構的他是當代歐洲殿堂級導演


當基耶斯洛夫斯基合上雙眼時,彷彿一種因他而生的電影流派也就此終結了。他以一種平靜、自省和富於同情心的方式,注視著自己塑造的那些陷於兩難境地的主人公,這種注視,讓他成為史上最具人文關懷的電影導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