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薩到林芝的路上,最神奇的米拉山口,一邊乾燥寒冷一邊溫暖溼潤

如今去西藏旅遊,人們大多都會去有著“西藏小江南”之稱的林芝看看,去年熱播的電視劇《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裡,折顏那一片如夢似幻的桃花林就是在林芝拍攝的。不過林芝桃花開放是在每年的春天,但即便不是春天前往,“西藏小瑞士”之譽的林芝也是有著與西藏其它地方完全不同的景緻。

很多朋友還會選擇先飛到西藏相對低海拔的林芝,適應下高原愈高愈稀薄的氧氣,再慢慢前往海拔越來越高的拉薩、日喀則、納木錯以減少高原反應。但不管是從拉薩到林芝,還是林芝到拉薩,只要是地面交通,都要翻過海拔5013米的米拉山口。

不過不用太擔心高反,因為過了米拉山口海拔就會下降,而米拉山口卻是十分有意義的地標。高大的米拉山擋住了來自印度洋的暖流,所以這裡不僅是西北邊拉薩河水系與東南面尼洋河水系的分水嶺,更是林芝地區海洋性氣候與拉薩地區內陸性氣候的分界嶺,兩地的氣候、地貌、植被完全不同,米拉山以西的拉薩氣候乾燥寒冷,而東部林芝則溫暖潮溼,植被茂盛,完全是兩個不同的世界。

拉薩到林芝的路上,最神奇的米拉山口,一邊乾燥寒冷一邊溫暖溼潤

我們從拉薩出發,拉薩河一直伴著我們的左右,只是水量越來越小。

拉薩到林芝的路上,最神奇的米拉山口,一邊乾燥寒冷一邊溫暖溼潤

到達米拉山口之前,會途徑甘丹寺、墨竹工卡縣,墨竹工卡縣是西藏最為傳奇的吐蕃王朝開創者松贊干布的出生地。小娘子在之前寫布達拉宮時講過,年輕有為的松贊干布17歲就征服了雪域高原上的各個部落,後遷都邏些(今拉薩),在紅山上初建了布達拉宮,並修建了大昭寺、小昭寺,創制了藏族文字,引進佛教,並制定了一系列法律、行政、軍事以及度量衡制度。據說墨竹工卡縣如今還有著中國最大的金礦。

拉薩到林芝的路上,最神奇的米拉山口,一邊乾燥寒冷一邊溫暖溼潤

隨著海拔的攀升,車窗外的樹木已變成苔蘚,犛牛也出現在了視野裡。我們經常可以在西藏看到犛牛,但真正的犛牛都生活在海拔4500米以上,不到這個海拔看到的其實上都是犏牛,是犛牛與黃牛的雜交品種,就像驢子一樣沒有生育能力,但產奶量和產肉量比犛牛要高,但奶質量和肉質卻差於純種的犛牛。

為什麼真正的犛牛質量高?因為海拔到了4150米,樹木就都已經無法生長了,能夠存活的動植物都是自身極有能量元素的,而這麼高海拔的山上基本都是江河的發源地,毫無汙染,西藏又盛產蟲草,所以有個笑話說,“純種的犛牛喝的都是礦泉水,吃的都是蟲草,拉的是六味地黃丸”。

拉薩到林芝的路上,最神奇的米拉山口,一邊乾燥寒冷一邊溫暖溼潤

分辨純種犛牛與犏牛的樣子其實有個順口溜,純種的犛牛一定要有三個特徵,即“長長的劉海兒,雙眼皮,下面穿了個超短裙”。

拉薩到林芝的路上,最神奇的米拉山口,一邊乾燥寒冷一邊溫暖溼潤

拉薩到靈芝5個半個小時的車程裡,林拉公路與318國道總是相伴相隨的。不過今年10月之前,林拉公路在米拉山口一段是併到318國道的。而用了40多個月,在高寒缺氧的艱苦條件下,林拉公路在米拉山打造出了一段世界海拔最高的特長公路隧道——米拉山隧道。隨著10月1日米拉山隧道的貫通,林芝與拉薩間的車程縮短了半個小時。

雖然對於旅遊的人來說,第一次的話還是要去318國道上的米拉山口打個卡,但對於居住和工作的人們來說,這大大降低了時間成本和安全性,真的應該感謝那些不畏艱難的修建者們。

拉薩到林芝的路上,最神奇的米拉山口,一邊乾燥寒冷一邊溫暖溼潤

到米拉山口之前,這條越來越小,但越來月清澈的小溪流其實已經不是拉薩河了,而是發源於米拉山的墨竹曲,它一路向西在墨竹工卡縣的工卡鎮匯入了拉薩河,所以屬於拉薩河水系,卻不是拉薩河。

而另一條發源於米拉山西側錯木樑拉的尼洋河卻一路向東,不過與拉薩河一樣,最終都匯入了雅魯藏布江。尼洋河與墨竹曲在最開始時是完全的“向左走和向右走”,最後卻“殊途同歸”了。其實人生有時候也是這樣吧。

拉薩到林芝的路上,最神奇的米拉山口,一邊乾燥寒冷一邊溫暖溼潤

米拉山口基本在林芝與拉薩的中間,所以不管從哪個方向出發,都需要兩個半小時以上才能到達。但到達的一刻是令人興奮的,畢竟,親腳站在了5013米的地方很有一種成就感。雖然老爸在坐火車經過海拔5200多米的唐古拉山口時高反嚴重,上吐下瀉,但到了拉薩已經完全適應了,到了米拉山口也一點反應都沒有,雖然我們包裡一直都揹著一罐氧氣備用。

拉薩到林芝的路上,最神奇的米拉山口,一邊乾燥寒冷一邊溫暖溼潤

米拉山藏語稱“甲格江宗”,意為“神人山”,因其高大雄奇而成為藏民心目中的神山。米拉山口的風是凌冽的,但好在九月份的時候還是滿眼青色的苔蘚,和頭頂暖暖的大太陽,天空清透得印出彩虹的模樣。

拉薩到林芝的路上,最神奇的米拉山口,一邊乾燥寒冷一邊溫暖溼潤

五彩經幡在藍天白雲下盡情地搖曳,蒼鷹在天上翱翔,天地之間,彷彿不再遙遠……

拉薩到林芝的路上,最神奇的米拉山口,一邊乾燥寒冷一邊溫暖溼潤

據說五彩經幡在神山上每飄揚一下,就象徵著吟誦了一遍經文,會將藏民們虔誠的願望傳達到上蒼。

拉薩到林芝的路上,最神奇的米拉山口,一邊乾燥寒冷一邊溫暖溼潤

拉薩到林芝的路上,最神奇的米拉山口,一邊乾燥寒冷一邊溫暖溼潤

我和老爸也把帶來的哈達系在了山頂,希望它與連天接地的經幡向上蒼帶去我們的心願。

拉薩到林芝的路上,最神奇的米拉山口,一邊乾燥寒冷一邊溫暖溼潤

山口上還矗立著一座標有“雪域之舟”的西藏耗牛石雕像,排隊拍照的遊客不斷。

拉薩到林芝的路上,最神奇的米拉山口,一邊乾燥寒冷一邊溫暖溼潤

很多人還爬到山的最頂端。不過想爬的親一定要慢爬慢走,這麼高的地方萬一高反了可不是鬧著玩的。而且務必多穿些衣服,別吹感冒了,感冒輕而易舉就會誘發嚴重的高反。

拉薩到林芝的路上,最神奇的米拉山口,一邊乾燥寒冷一邊溫暖溼潤

小娘子是9月份去的,正好趕上米拉山隧道還在修建,這裡應該是隧道出口。進口海拔4752米、出口海拔4774米,全長5720米。再一次為在海拔高、氣壓低、氧氣含量少、溫差極大、紫外線極強的惡劣環境下的修路師傅們致敬!

拉薩到林芝的路上,最神奇的米拉山口,一邊乾燥寒冷一邊溫暖溼潤

從米拉山口往東不遠,就是高原草原——邦傑塘草原,我們也漸漸進入了海洋性氣候,後面看到的風景馬上會大不同了。

小貼士:

1、米拉山口5013米,車上下來玩和拍照時務必慢走慢東,多穿衣服,別凍著,以免高反。

2、不要亂丟垃圾,愛護環境是我們每個地球人的責任。

下一篇,我們去看美麗的尼洋河,希望看《帶著老爸遊西藏》系列文章的親可關注“饕餮小娘子”在主頁中查看或點擊:

不想跟團!也不想窮遊!怎麼用最經濟的費用在旅途中享受最棒的體驗?更多既舒適又全面的自助遊、自駕遊,盡請關注遊走在感性與理智間的“饕餮小娘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