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陽名菜之泡椒板筋,酸辣、香糯的貴州土著風味

貴陽以辣味美食為主的一座城市,除了我們熟悉的餈粑辣椒、油辣椒,泡椒也是深受當地人喜愛的一款配料。貴陽人眼中一頓飯下來要是沒點辣味都吃不出飯香!貴陽人更喜歡以泡椒做菜,雖然四川泡椒的酸味更為純正,但貴陽當地的泡椒也是非常出名,其酸辣味製作佳餚時,味道始終貫穿其中,完美融合。

貴陽名菜之泡椒板筋,酸辣、香糯的貴州土著風味

泡椒還有一個俗稱為“魚辣子”,在貴陽的餐桌上一般會簡單製作泡椒鳳爪、泡椒腰花、泡椒肉絲...酸辣開胃的泡椒美味,可謂是相當下飯!而泡椒板筋在貴陽的名氣很大,被譽為貴陽的十大名菜之一。

貴陽名菜之泡椒板筋,酸辣、香糯的貴州土著風味

泡椒板筋,體現了老貴陽特點:酸辣,香糯

泡椒板筋是一道非常典型的黔菜,具有鹹鮮、微辣的味型特點。辣而不燥、鮮香味濃的“泡椒板筋”,以及依黔菜宮保之法烹成的“宮保板筋”,算是最為知名的板筋菜。

這道菜看起來清亮通透,不像別的菜那樣黏黏糊糊的,串入鼻腔裡的酸辣味和視覺上的通透感真的會讓人胃口大開。

貴陽名菜之泡椒板筋,酸辣、香糯的貴州土著風味

外地人到貴陽後,第一眼看到這個豬肉板筋,多少都會有些排斥,因為很多人把這個板筋當作豬下水,會直接扔掉不吃的。

但在貴陽,人們把板筋炒著吃、烤著吃、煮著吃等多種吃法。泡椒板筋必須選用新鮮大豬通脊肉內筋(當地又稱背柳肉)為主料,在烹飪前進行醃製,配以酸、辣適中的泡椒作為輔料。在烹飪時講究現切、現醃、現炒這三大原則。

貴陽名菜之泡椒板筋,酸辣、香糯的貴州土著風味

板筋是長在豬、牛的裡脊肉上面的那一層結締組織,其本身韌性強,取此料切配下鍋後,快速爆炒便使得成菜脆嫩,而要是經過長時間的燜燒,那麼成菜則軟糯。

剛端上桌就一股酸辣香味撲鼻而來,盤子裡紅豔豔的辣椒和蔥段間,搭配著一種類似於肉絲的食材,這個就是板筋了。泡椒板筋色澤紅亮,酸辣爽口,滑脆鮮嫩,用貴陽當地人的話說就是:“吃起來糯悠悠勒,香得很啊!”。

貴陽名菜之泡椒板筋,酸辣、香糯的貴州土著風味

貴陽泡椒源自山民土法醃製的才更正宗

泡椒板筋這道菜的名稱很樸實,就是把兩種食材名合在一起,直截了當不耍滑頭。在這道菜中,影響味蕾的最關鍵一道食材就是這個泡椒。

貴陽名菜之泡椒板筋,酸辣、香糯的貴州土著風味

製作泡椒的辣椒是隻在貴州大山裡生長,並由貴州山民土法醃製的五彩燈籠泡椒,它的特點並不是辣,而是色、香、耐久煮、促食慾、辣度低。當年火爆各大城市的麻辣香鍋,用的就是來自貴州的這種燈籠椒。

因為貴州地區天氣潮溼,所以辣椒成熟後不易存儲,於是貴州人就把辣椒製成泡椒放進罈子裡。這樣一年四季,每家每戶都會有泡椒,吃飯的時候,弄出一碗來便可以下飯,炒菜的時候放一點泡椒也是提鮮美味。

貴陽名菜之泡椒板筋,酸辣、香糯的貴州土著風味

即使在貴州,製作板筋菜也很考廚師的基本功底:

原料:豬板筋300克、泡椒節80克、野山椒節30克、芹菜節25克、糟辣椒25克、薑片8克、 蒜片8克;鹽、料酒、白糖、醬油、陳醋、味精、鮮湯、水澱粉、紅油、色拉油各適量

製法:

1、把豬板筋切成二粗絲納碗,加鹽、料酒和水澱粉碼味待用。

2、另取一個小碗,放鹽、料酒、醬油、陳醋、白糖、味精、鮮湯和水澱粉,調勻成荔枝味的碗芡汁待用。

3、炒鍋置旺火上,放色拉油燒至六成熱時,下板筋過油後倒出來瀝油。

4、鍋裡留底油,下糟辣椒、泡椒節和野山椒節炒香後,加放薑片、蒜片炒幾下。倒入板筋後,烹入準備好的碗芡汁並撒入芹菜節,最後淋紅油稍炒便起鍋裝盤。

下期更新更多貴州經典而美味的菜餚,哪一款令你念念不忘?

責任編輯:滕小管(是新時代下的特色快餐飲食文化代表,將貴州地域飲食文化與都市快餐節奏結合。運用互聯網思維創新餐飲運營模式,以原創連載漫畫風格的連鎖餐飲模式走向行業的前端,致力於打造上班族的專屬餐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