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西海岸新区:宝山镇向阳村:历史从这里走过

每一次采风,

于我们而讲,

都是一次与历史的碰撞、

与记忆的对话。

每一次出发前,

总是充满着对未知事物的期待,

而在前行的路途中,

也总是好奇的透过车窗看向外面的世界。

不同于以往的采风,

此次我们带着虔诚和感动,

去寻找历史走过的村庄。

青岛西海岸新区:宝山镇向阳村:历史从这里走过


我们要寻找的村庄,

便是宝山镇向阳村,

一个深得历史宠爱的村庄。

据传,

元末仲姓从云南迁此立村,

取名仲家庄。

清朝初年刘衡从云南迁来,

建起关帝庙一座,

村名改为关爷庙,

后改名向阳。


青岛西海岸新区:宝山镇向阳村:历史从这里走过


青岛西海岸新区:宝山镇向阳村:历史从这里走过



4000年前历史从这里走过,

龙山文化在华夏大地又多了一处落脚之地,

而记载了先人生活痕迹的这块地方,

人们把它叫做向阳遗址。

向阳遗址位于村东500米处,

面积约80亩大小,

当地群众称为“城顶”。

周围有断崖,

南面高达6—7米,为临河台地,

属龙山文化时期的聚落址,

曾出土石斧、石凿、石镞、陶纺轮等文物。

遗址保护良好,

1982年12月31日公布为

青岛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6年12月7日公布为山东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青岛西海岸新区:宝山镇向阳村:历史从这里走过


遗迹为一窥历史开了一扇小小的窗。

尽管看不真切,至少还能想象。

向阳遗址出土的文物属于新石器时代,

4000年前的文明无人知晓,

但透过这些遗迹和文物,

能让我们想象到4000年以前的历史。


青岛西海岸新区:宝山镇向阳村:历史从这里走过



那时候属于新石器时代,

生活在山林中的晚期智人,

靠着智慧用石头制作出许多的工具。

他们做出石斧

开垦荒地、砍伐树木、修建房子,

亦是部落冲突时得力的武器;

他们做出石镞(石制箭头),

奔跑在山林中猎杀野兽维持生存;

他们做出石凿,

用来制作更多的工具生产生活;

他们做出陶纺轮,

女人开始围坐在一起,

将麻丝纺成织布用的线。

每一个文物,

都带我们接近历史,

实现我们一窥历史的愿望。

青岛西海岸新区:宝山镇向阳村:历史从这里走过


510年前,

历史再次踏过这里。

这一次,

它留下了一颗银杏树。

在心慵意懒的夏日,

它惺忪如老人的睡眼,

好像对于眼前的一切都处之泰然。

只是静静的看着、听着,

前倾着身躯,

像一个谦和揖让的老人,

平静的看待着波谲云诡的变幻,

年复一年。


青岛西海岸新区:宝山镇向阳村:历史从这里走过



时间一晃至百年前,

历史留下一间衰败的关爷庙,

便从这里匆匆离开。

据说,关爷庙原有前后两排,

前面三间、后面十几间。

前殿还有一石刻枣红马,由马夫牵着。

后来经过历史变迁,

只剩下了现在的这一间。

看着眼前的景象,

不由得感叹白云苍狗、

世事变化无常。

时间虽然带走了很多东西,

但是留下来的于我们而言,

都无比的珍贵。



青岛西海岸新区:宝山镇向阳村:历史从这里走过


关爷庙外墙上用石头堆砌的花纹,边角及砖缝连接之处,无不彰显着古人的智慧。


青岛西海岸新区:宝山镇向阳村:历史从这里走过


岁月的年轮,

一圈又一圈的向外扩展,

光阴的印记更加深刻,

而历史走过的轨迹却越发模糊。

历史的脚步走过,

留下了这些古老的遗址。

这些古迹遗址,

永远值得我们敬畏与深思

......

附:龙山文化释义

龙山文化,泛指中国黄河中、下游地区约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类文化遗存,属铜石并用时代文化。因首次发现于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县龙山镇(今属章丘)而得名。经放射性碳素断代并校正,年代为公元前2500年至公元前2000年(距今4000年前)。分布于黄河中下游的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等省。龙山文化源自大汶口文化,为汉族先民创造的远古文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