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車飛馳四十載:看阜陽火車站如何從“末梢”變成區域樞紐

列车飞驰四十载:看阜阳火车站如何从“末梢”变成区域枢纽

列车飞驰四十载:看阜阳火车站如何从“末梢”变成区域枢纽
列车飞驰四十载:看阜阳火车站如何从“末梢”变成区域枢纽

火車站作為城市的標誌之一

有著重要的代表性意義

歲月就像這車速飛奔而過

阜陽火車站的變遷

也成為中國勞務經濟發展的一個縮影

列车飞驰四十载:看阜阳火车站如何从“末梢”变成区域枢纽

通過一張張老照片

找尋阜陽站的“前世今生”

看阜陽鐵路發展史

(濉阜鐵路全線建設僅用了10個月就勝利通車了,做到了投資少、速度快、質量好。1971年更名為青阜鐵路,圖為濉阜鐵路通車時的場景。)

列车飞驰四十载:看阜阳火车站如何从“末梢”变成区域枢纽

1970年10月1日

濉阜鐵路建成通車

這是阜陽地區的第一條鐵路

自符(離集)夾(河寨)線青龍山站西端引出

途徑濉溪、渦陽、利辛等縣區

是一條鐵路盡頭線

現如今

阜陽站每天有140列旅客列車

從這兒發向祖國的四面八方

客流吸引區涉及

皖西北、豫東南等21個市(區)縣

(上世紀70年代阜陽火車站)

列车飞驰四十载:看阜阳火车站如何从“末梢”变成区域枢纽

1973年7月1日

成立阜陽車務段革命委員會

時至70年代末

阜陽站站內建成2股道

開行客車2對,貨車4對

春節時增加1對臨客

年發送量1.2萬人次

當時的行車設備還是半自動閉塞

使用手扳道岔和臂板信號

列車運行速度每小時約50公里

現在,阜陽站有14條股道

年發送量904萬人次

列車時速160公里

(農民工進站)

列车飞驰四十载:看阜阳火车站如何从“末梢”变成区域枢纽

阜陽站的站房是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修建的

候車室面積只有 360 平方米

車站初建時的發送能力十分薄弱

每年僅發送 12000 人左右

隨著鐵路飛速發展

阜陽地區出現聞名全國的外出務工潮

阜陽站由小變大

每年列車開行數量和旅客發送量

由1978年的4列、58.4萬人次

增加到目前的140列、逾900萬人次

強力推進區域經濟發展和農民脫貧致富

農民外出打工熱起於

上世紀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

走出家門掙大錢

脫貧致富在當年

這句流傳甚廣的阜陽民謠

真實反映了安徽農村

外出一人、致富全家

一戶打工、帶動全村的深刻變化

列车飞驰四十载:看阜阳火车站如何从“末梢”变成区域枢纽

民工外出

火車是首選的交通工具

因為鐵路票價低廉

當時

從阜陽到上海的火車票24元一張

春運開行的臨時客車只要12元一張

火車站升級改造

列车飞驰四十载:看阜阳火车站如何从“末梢”变成区域枢纽

當時的鐵路設施落後

運力十分有限

即使到了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

阜陽站也沒有一趟始發列車

每天停靠的列車只有五六趟

1997 年京九鐵路開通運營後

阜陽成為五條鐵路的鐵路樞紐

改建後的阜陽站 4 個候車室

總面積約 5000 平方米

擁有 14 個售票窗口

大批的先進設備

1999 年升格為京九線上

屈指可數的一等站之一

列车飞驰四十载:看阜阳火车站如何从“末梢”变成区域枢纽

阜陽站客運人員在為旅客提供諮詢服務

列车飞驰四十载:看阜阳火车站如何从“末梢”变成区域枢纽

1987年

阜陽市外出務工人數只有35.5萬人

勞務收入4億多元

目前

阜陽市已有305萬勞務大軍

在全國各地務工、經商

這些外出務工人員

每年可創收千億元以上

列车飞驰四十载:看阜阳火车站如何从“末梢”变成区域枢纽

(點擊查看大圖)

40年來

阜陽奇蹟般地發展成為

連接青阜、商阜、漯阜

阜淮、京九、阜六6條鐵路的重要樞紐

從昔日的二等站到現在的京九線一等站

阜陽站列車開行數量迅速增長

為精準扶貧、服務“三農”

提供了運力支撐

年發送以農民工為主的旅客

超900萬人次

列车飞驰四十载:看阜阳火车站如何从“末梢”变成区域枢纽

(點擊查看大圖)

民工潮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

這是阜陽民工潮初興之時。那時的民工潮,每年的人數大約在 20 到 40 萬之間。當時,從阜陽到上海的火車票 24 元一張,春運期間開行的臨時客車只要 12 元一張。

1991年 至 1994年

1994年 至 1998年

這時的阜陽民工潮人數從每年三四十萬增加到 80 多萬。隨身行李已大大減少,轉以各種包袋。硬座成了主力座位。

春運期間,阜陽民工潮人數猛增到百萬人以上,最高時曾出現過十萬務工大軍同日出行。許多人的行包已漸漸改為旅行揹包和帶滑輪的牛津箱了。“火車揀臥鋪、汽車挑空調”已成為許多民工的首選。

1998年 至 2010年

2010年 至 2016年

阜陽民工潮外出務工人數還是逐年上升的,但春運期間選擇火車出行的民工卻在逐年變少,民工們手頭逐漸寬裕,有些買起私家車,拼車、組團回家,隨身行李,筆記本電腦、拉桿箱開始逐年變多,車票也以團體票、硬臥、軟臥為主。

隨著周邊高鐵站的興起,越來越多的民工選擇“普速+高鐵”的出行方式,從合肥、淮南換乘高鐵去往北上廣已成為常態。網絡購票比例最高日達 92%,出行更加便捷。

2016年 至今

網絡購票成為主力軍

列车飞驰四十载:看阜阳火车站如何从“末梢”变成区域枢纽

2012 年春運車票網購興起

當年春運阜陽火車站互聯網

售票比例僅為 10.8%

2016 年網購比例已上升至 63.7%

2018 年這個比例達到 80.1%

1996年9月1日

京九鐵路建成通車,阜陽編組站啟用。

2007年

鐵路部門投資十幾億元對阜陽站進行改造,擴充能力。

2008年

阜陽站改造完畢,成為安徽境內首個擁有無柱雨棚、候車面積超過1萬平方米的大型客站。

2009年12月

京九鐵路電氣化改造工程竣工。

2013年12月28日

阜陽至六安鐵路通車,阜陽地區鐵路運能進一步提升。

阜陽火車站變遷一覽

搜索

列车飞驰四十载:看阜阳火车站如何从“末梢”变成区域枢纽

(阜陽火車站整個廣場被劃分為售票區、臨時集結區和模擬候車區三個區,各區都有公安、武警、基幹民兵和青年志願者在維持秩序或提供相關服務)

列车飞驰四十载:看阜阳火车站如何从“末梢”变成区域枢纽

(旅客們在買到當日的火車票後,要到臨時集結區等候一會兒,然後依次進入廣場前設置的 21 個“模擬車廂”候車棚。)

列车飞驰四十载:看阜阳火车站如何从“末梢”变成区域枢纽

(候車棚由紅、黃、藍、橙、綠五種顏色的防雨布做成,棚上分別標示北京、廣州、上海、杭甬四個候車方向和一個“綠色通道”。)

列车飞驰四十载:看阜阳火车站如何从“末梢”变成区域枢纽
列车飞驰四十载:看阜阳火车站如何从“末梢”变成区域枢纽

(由 20 多名蚌埠鐵路分局機關人員組成的“傻瓜票”銷售組(即同一到站、同一票價、事先打好的車票),在火車站露天擺開一排長條桌售票,大大縮短了旅客購票時間。)

列车飞驰四十载:看阜阳火车站如何从“末梢”变成区域枢纽

(旅客們排著隊進入火車廂,按號坐好,一切都顯得有條不紊、忙而不亂。)

列车飞驰四十载:看阜阳火车站如何从“末梢”变成区域枢纽

(搭建風雨連廊,旅客免受風吹雨淋。)

阜陽百萬農民工奔小康的畫卷

是我國工業化和現代化進程中的一個縮影

透過他們乘車外出的變化

可以觸摸到改革開放40年來

國家的發展變遷

不久的將來

商合杭、鄭阜等高鐵

將陸續建成通車

阜陽地區旅客的出行之路

將更加方便快捷

列车飞驰四十载:看阜阳火车站如何从“末梢”变成区域枢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