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的出路在哪里?

流浪者之歌--李


【让书法远离功利主义】

近年来,受某些社会现象影响,当代书法受功利主义的影响,出现了许多以丑书为荣的书法家,以书法为名,或暗借书法的影响,各色人等粉墨登场,纷纷上演书法大戏,有大呼小叫者,有射墨游戏者,有武功书法者,有以发濡墨者,有杂耍卖乖者,他们博得了大众的要求,得到很多曝光,随之而来的大把的金钱。

其实,书法值钱这本是不需要大惊小怪的事,令人愤愤不平的是“垃圾字也值钱”的现象,让后学者受此影响,纷纷仿效,以至于当代书法有不能坚持传统,而走向颓废的危险。

中国现代化目标和中国传统文化是相容的,要善用中国传统文化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作出贡献。传统文化可以矫正现代化进程中的许多问题,例如我们的孩子出现浮躁之气时,让他学习书法,静下心来练字,总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因此,要大力推进书法进课堂,让孩子们从传统书法的学习中体悟到中国文化自信。


法语良言


建议尝试把中国书法作为一项传统文化竞技项目,列入大运会,全运会等全国重大赛事,这样将在全国及各省市形成官方组织的,对中国书法继承和发展的持续推动。

把书法列入重大赛事竞技项目,将使中国书法摆脱当前的依靠民间协会及业余爱好者自发组织的窘境,为中国书法发展引入资本驱动,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热情,提升全民族的中国书法水平。

关于把中国书法纳入文化竞技项目和强化书法教育培训的关系,笔者认为两者可以同步并举。

由于无纸化的普及,大众已经很少用笔书写,传统书法更是仅局限于书法爱好者圈子,因此仅通过强化书法教育培训不见得就会有明显效果。

而结合教育培训把书法纳入文化竞技项目,则会给书法爱好者带来希望和目标,练习书法有成,也会和打乒乓球等项目一样取得成功,造就书法界的刘国梁和聂卫平,练习书法有了令人振奋的目标激励,才有可能把中国书法的继承和发展推向高潮。

中国书法是我国的文化艺术瑰宝,同时也是一项有益身心健康的运动方式,完全有条件列为全国性的重大赛事竞技项目,通过有组织地发展,对于继承和发扬光大中国书法具有重大意义。



东焺


首先书法教育方面,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我国的大学开始出现书法专业,到现在已经建立和健全了书法的学位体系,从本科到博士,很多大学都开设了书法专业,比如中国美院、中央美院、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等,大概有一百多所本科院校开设了书法专业。还有很多的专科和师范也开设了书法课。

书法进校园正在逐步进行,各地中小学校也都在逐渐开设书法课,对于学生从小就认识、理解传统文化有很重要的意义。同时校外书法教育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校外机构也有它的优势,和公办教育互相结合。

社会书法方面,现在的书法爱好者也非常多,书法的工具也非常便宜,随处都可以买到,学习书法也很方便。现在各地都有书法家协会,从社区到县再到市省,每一级别都有相应的书法家协会,书法爱好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选择加入,协会每年都有很多的比赛和展览,给书法爱好者提供很多的学习和交流的平台。

网络的发展也使书法的学习越来越方便,从网上就可以看到全国名家和书法高手的书法视频,花很少的钱也能够学习到很正规的书法网络课程。

我觉得现在书法发展的大趋势是好的,书法这项传统的艺术逐渐走进千家万户。


不二斋


这个话题很沉重。但我们大多数人所能做的也只是做好自己,坚守传统,不被歪风斜气带偏。在坚守传统的基础上再谈创新,不要跟随某些居心不良的人抛开传统盲目地搞所谓的“创新”而尽干些皇帝新装的事。

明代书法家沈度的小楷作品






岭联书斋谭锡安


儿子写的。12岁。



醉卧红尘401401


写了几篇关于书法的问答,感谢小编推荐到首页!

阅读量不高!意料之中的事情,依目前从事书法的人员的整体素质,能看明白的人不会太多。评论区不懂装懂虾BB的人也不想回复你们。因为我们根本不在一个频道。

你在哪里狗刨,我在研究泳衣如何减少阻力;你在哪里狗刨,我在锻炼身体的肌肉;你在那里狗刨,我在联系呼吸法!……科学的训练方法和自娱自乐的狗刨看上去都是在游泳🏊

太极拳的套路一样锻炼肌肉💪,但是和散打选手锻炼肌肉的方法截然不同。乒乓球是用手打,你看运动员先练的是步伐……


字壳肯定要练,没有功力的字壳就是小鲜肉!世界上只有两种力:一个是万有引力一个是电磁力,当笔在纸上运动你觉得属于哪种力?

传统书法理论叫【提、按】,力学原理上应该怎么讲,按就是压力,然后提、行就会产生摩擦力。所谓控笔能力不就是纸笔运行产生的回向力传导给你,依你的感受力调整笔的能力?

没有科学精神就觉得锄头最好用,那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不敢质疑不敢丢弃!


司马南的小楷不错👍但大字显然不过关,他还说写小楷和写大字没有区别!这个笨蛋不是很有科学素养吗?怎么就想不到小楷和大字所使用的身体部位不同呢?

写小楷用得主要身体部位是指、腕,悬肘写大字时小臂、肘、大臂不听使唤,意到笔不到。为什么?你的肌肉记忆、关节记忆、骨骼记忆、神经记忆里没有沉淀这些东西。

咱们的书协舒主席,写了四个字几乎每个字都要补笔,也是同样的没有记忆沉淀,功力不够。

换个角度看问题,换个模式想问题,换个方式解决问题!用形容词描述书法作品,那是不确切的,引入科学思维弘扬科学精神才能让传统文化艺术焕发生机。

思路决定出路……


圆的诗书画


中国书法在当今社会无法走向正规,书法和钱成为朋友了就不可能好好的走路。那些丑书占据了书法市场,书协那些可笑的人物高高在上不可一世,正规的书法作品却遭到贬斥,这是什么世道啊!








浪迹天涯min


与时俱进!写好国字!


清醒的醉人1



中国书法的出路在一一守正出新。书法之∥正∥,首先是一一功力。无功力一切免谈。许多专家教授以为,书法就是教育倍养写出新面貌,结果连功力是什么都不知了。所写书法如同钢笔字一般,根本没有一点毛筆所写的效果,更难求笔意韵味。中国书法如果要有出路,就必须守住首求功力的基本价值认识。这是中国书法"守正"的基本要义。。中国的书法功力,不仅仅是用毛笔写字的基本功,而且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不断深化体悟认识的过程。书法功力不是每天硬练就可以自然得到的,对于功力的基本认识,是在实践中不断体悟,随着学问的加強,学识的加深,学力的积累而逐渐所得。既所谓禅宗‘顿悟之即正可以渐修。在长期不断的体悟、锤练、渐修中所得。
中国书法功力的获得之所以困难,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博大精深的价值体现。以正确的学习态度传承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守住书法功力的基本要求,以真正务实的实践精神去探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中的经典审美价值认识一一书法,只有愿以此而用终生之力,走入书法的正门,以坚实的功力为基本追求,然后才有可能把握到书法经典审美所在。加以发扬光大,这才是中国书法的出路!(书法自写)。


乾德堂1


对于这个问题,我的观点是:中国书法的出路在于继承传统!中国的书法不继承传统是没有出路的!

做为一个书法人,在没有把传统的书法继承好之前,一定不要妄谈书法创新。当下最重要的就是学习古人的书法,因为古人已经把书法写到了极致,且经过历史检验和人们的认可,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不继承。比如:王羲之的书法,一千多年来有人超越吗?没有!没有一个人超越的!既然我们不能超越王羲之的书法,那就只有学习王羲之的书法。还有,秦朝丞相李斯的小篆;汉代的隶书;陆机的章草《平复帖》;索靖的章草《出师颂》和《月仪章》;智永的《真草千字文》;唐代虞世南和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的楷书;张旭和怀素的大草;“宋四家”和宋徽宗赵佶的瘦金体书法,等等,也是没有人能够超越的。



书法创新很可怕!

为什么可怕呢?因为我们再写也写不过古人。问题就这么简单!写不过古人怎么办?那就得敬畏古人,老老实实的向古人学习,别无它法!



以上为个人观点,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如果各位网友对此有不同看法,欢迎留言和讨论!



我是中州耕牛堂主梁正。谢谢关注和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