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真的有那麼難嗎?

用戶5238561011



《易經 坤卦》帛本作《川卦》,它的卦辭字數最多,是易經450句卦爻辭裡最長的一句。只爻辭部分(不含爻位爻題)就有29字(按照通行本和帛本來算的)。這是有目共睹的,但鮮有學者指出來這一點。今天為什麼借這個機會指出來這一點呢?它有何學術意義呢?這是學者該去思考的問題。而不需要去思考“牝馬”是母馬,它是白馬呢,還是白馬非馬?公孫龍子那種所謂的哲學思想,在易經這裡首先是不務正業的思想——你都不知道什麼是牝馬之貞所在的爻象,還談什麼否定之否定的思想呢?


要弄清“29字”爻辭的象徵,須從曆法入手。顧老說三代之上人人皆知天文。無非是說干支紀日得到普及罷了。現在還有多少人知道“干支紀日”的?也就除了算命或擇日婚喪嫁娶的懂一點點罷。這說明什麼呢?若是沒有《易經》在,恐怕這一點點似懂非懂的人也滅失了罷?不是《易經》難讀,而是文化脈絡難以為繼,更別想開枝散葉了。大家若是真的熱愛祖國優秀文化,就請弄清楚干支紀年罷,我們不至於完全依賴公園紀年。就像不至於完全使用國外核心技術的網關路由設備一樣。這不是狹隘的愛國主義,請君明察,這是傳承優秀文明成就的現實需要。


現在我們有了excel表格,可以用來分析干支序列了,這是我們比古代先賢有優勢的時刻。從百科可見,07版以後的excel是1048576行,03版及以前的是65536行。


為什麼要弄清行數呢?干支紀年,03版以前的65536行,足夠我們分析六萬年之內的情形。按照365.2429日折算成日,可以分析179年內每天的情形。 07版以後的excel是1048576行,按照365.2429日折算成日,可以分析2870年內每天的情形。若換算成時辰,還可以得到指定的時辰裡的情形。這對於歷史學家、考古學家而言,有莫大的益處。這是我統計《易經》450句卦辭爻辭的目的所在,就是要找出它們背後的數理和關係。


回到《川卦》卦辭。字數29,應暗示“月相”。因為在西周初年,文王武王時期,文王建設了“靈臺”觀象,並非走的干支紀日道路,而是另闢蹊徑,走一條“月相四分”紀日的道路。具體不再展開。


拋磚引玉,恭請有關專家學者斧正。


兆昌416


真的難!

有多難呢?

舉個例子吧。

《周易》上經三十個卦,計2252字,下經共三十四卦計2764字左右。共計5016(其中卦畫一字算)字數統計最短的卦為《兌》卦,只有43個字,字數最長的卦為《困》卦,正好108字。六十四卦平均字數每卦為78字左右。

那麼,迄今為止註釋易經的書,有多少字呢?保守數字近億,這還不算以後會出的書,平均下來易經的每一個字,超過了1萬字的註解

那麼這些註解將易經註解明白了嗎?

當然沒有

這種文化現象上是比較少有的現象。

問題出在哪裡呢?

問題也許在於,我們已失去了易經作者的思考方式。

不同的高度,不同思維方式所表達的意義完全不同。可以這樣說,如《心經》一樣,你無法全解,因為《心經》作者是在一種"功態"狀態下寫出來的,你只要達不到他的狀態你就無法理解。

《周易》的符號系統,只有懂它的人才會知道有多麼完美。你無法想象這出自蠻荒的人文之始。

整個符號系統是整個《周易》核心。個人認為這個也許是突破的重點,也是我二十年來主攻的方向。

下面我舉一個本人心得《節》卦演《革》卦易理思維,也許可能接近作者的本意。如下圖一

再舉一個《屯》器形的例子如下圖二

《周易》為中華先祖的神來之作,智慧令人匪夷所思,讓後來人如醉如痴,萬千英雄折腰,使得伊人憔悴,衣帶漸寬終不悔




袁天罡奇門遁甲號


易經當然沒有那麼難了,如果真有那麼難,就應該叫“難經”而不是易經了。之所以稱為易經,是因為它很容易。

我這麼說也當然不是老生常談。

大家想,當初伏羲畫出八卦,並把它懸掛示人,其目的是什麼?

當然是讓更多的人去學習,去掌握,以便運用在生活中,既然目的是這樣,那伏羲肯定不會像現在的師傅教徒弟那樣還“留一手”,肯定是把它的精髓都展現出來了,並且它覺得這種種方式是人們最能理解的。

也就是說,八卦是人們最能理解的一種易經的表現形式。

那為什麼現在的人感覺易經這麼難學呢?

我覺得無非以下幾點

一、心理上的作用

你在沒學易經之前就已經給它打上了難學的標籤,你說這樣它還能好學的了嗎?

二、歷代易經注本的“誤導”

易經是被註解最多的一本經典,其眾多注本中更是不乏經典,正因為如此,才給你在學習中造成了“誤導”。

我之所以把誤導用上引號,並不是說他們註解的不正確,而是不全面,管中窺豹雖然看到的是真的豹子,但,和真實的豹子何止差了十萬八千里。


你照著這些注本學習,肯定會越學越迷糊,都不用別人打擊,你自己慢慢就沒信心了。

三、沒抓住重點

學習易經的重點是什麼?是八卦,是八卦的象,是八卦的內涵,它產生在那個年代是要表達什麼意思。

怎樣學習易經

丟掉一切注本,(包括文王、周公的卦辭爻辭,包括孔子的易傳,因為他們也是注本,其他注本就更不用說了)專注於八卦,對它去思考,去參悟,等你悟出其真相了再去參考別的注本。

否則的話,你連“瞎子摸象”都不如,就好比別人告訴你大象像根柱子,然後領著你去摸大象的腿,你感覺還真像,另一個人告訴你大象像根繩子,然後帶你去摸它的尾巴,你還是感覺像……最後你是不是要瘋了?
所以你必須自己先從整體上明白“大象”到底是什麼樣。然後再參考別人的意見,去研究他的各個部分。


百曉生曉天機


本來不打算回答這個問題,看了一遍各位達人的回答,感覺太高深,和易經一樣難懂,所以根據自己的學習經歷試著回答一下,請老師們指正。

首先說我對易經的態度:不批判,更不迷信!

我學識比較低,文言文《易經》到現在也看不懂。由於家學的緣故接觸易經較早,真正學習還是從邵偉華老師的《周易與預測學》開始的。


《周易與預測學》從最基礎的陰陽講起,淺顯易懂的解釋了四象、八卦、五行生剋、六爻和天干地支。詳盡地講解了梅花易數和六爻的起卦、解卦方法。零基礎的人只要認真學習入門還是比較容易的。

後來的《周易預測例題解》《四柱預測學入門》為登堂入室提供了條件。但是學習的知識再多,不實踐也只是紙上談兵,邊學習邊實踐才能真正進步。

也必須清醒地認識到,任何理論都有他的侷限性,易經預測也不是百分百準確。世界是動態變化的,對任何事都要保持希望,相信自己,事在人為,一切皆有可能!

發完問題不久,9:44分岳母著急的打電話說有二千塊錢怎麼也找不到,問我是不是被偷了。我按時間起卦澤地萃變水地比,解卦為:錢沒丟,在不高的鐵製傢俱上,很快能找到,10:53分打電話找到了,在鐵床床頭袋子裡。

我平常準確率不高,不敢誇耀,只是說,學易經並不難,有點易經知識,可以利用易經緩解緊張情緒、甚至做心理疏導。


尋常鐵1


寫給陰陽先生和大仙還有算卦先生的話:你這麼有兩把刷子,為什麼醫院不請你去給病人治病,規劃局不請你去對城市進行規劃指導?沒有你這根蔥城市鄉村照樣發現奔小康!你們家裡的人得了病,你化解了嗎?還不是得去醫院治病,如果信你那套鬼話早就病死了,你家風水你看好了嗎?出了幾個清華北大優秀學生,恐怕一個都沒有,對吧騙子!最後告訴人民對你的評價,陰陽進了門,不是扒房子就是拆門,算對了是偶然,算錯了是必然,聽了聽信算卦先生的鬼話,死了連一條褲子都穿不上。迷信左右不了這個世界,左右不了城市規劃,怎麼蓋樓由規劃局說的算,陰陽先生說的不算,新樓剛開盤就賣光光,也沒有人請風水先生看好風水再買。


正義之劍158318193


《易經》不僅僅是難,就相當於天機永無參透的一天一樣。

在這個世界上,沒有哪一個人敢說能夠參透《易經》,因為《易經》所說的是宇宙變化的哲學,是宇宙的奧秘。現在大家只能說是研究《易經》,不能叫做學習《易經》,因從古至今人們已經研究了幾千年了,但並未能能真正研究透,何來學習呢?所以說怎能不難呢?

而且在研究易經還有一個有趣的現象,就是當一個人研究《易經》到達一個極端境界的時候,就會引發一個結果,那就是決定以後不再接觸《易經》了。那麼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易經》是一種變化的哲學,這種變化無窮無盡,當你沉迷其中的時候,就會不能自拔。

我所尊敬的一位老師叫南懷瑾,他是海峽兩岸一味重要的學者,對中國哲學很有研究,有很多著作。他在寫有關《易經》的書提到,當他學習《易經》到達某個階段的時候,他決定放棄,因為他不敢在研究下去了。《易經》到了越純熟的境界,就越不想在問卦了,正如學佛學到了最巔峰的境界,就不會再念經燒香了。當學習某種智能到一個境界的時候,就不會迂腐用一般人所用的技法。學《易經》到了某個階段就不能再研究下去了。我經常和我的弟子開玩笑說:“《易經》是天機,到了某種程度就要點到為止了,再研究你就要脫離這個物質世界了”

所以研究《易經》不僅僅是難,而且永遠學不完,就相當於天機永無參透的一天一樣。


看形知人李居明


易經的易字有簡易、變易、不易三個層次,其實學習易經也會遵循這三個步驟。

簡易就是簡單的意思,只有簡單才能一目瞭然,能看清楚想透徹分明白。


變易強調的是運動性,所有的事物都不是完全固定的而是發展的變化的。但是所有的變化都是有前提基礎和環境條件的。理解變易懂得變易是學習易經的重要過程和階段。

不易注重的是規律,世間一切萬物都在運動中和變化中,時間的推移決定了事物的狀態與能量的得失。然而不變的是本質屬性與與運動軌跡,太陽的東昇西落,季節的變換都有固定的規律。這是易經思想的核心依據,而針對不同的事物去挖掘其中的生、成、壞、住的時空節點信息才是易經最具魅力的功能。



江山策劃191413


易經難,難於上青天。

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化萬物。

學過數學數列的人都知道,2的平方是4,3次方是8等等,屬於等比數列,那以後所演變的是無窮大的數字,包含萬事萬物,天道命理皆在其中。

解開這一切是何其之難?

個人認為《易經》就是《封神榜》裡姜子牙所言的天書,裡面的智慧非人所及也。自從成書以來,歷朝歷代多少奇人異士試圖解開其中之奧秘,大多數都不是很理想。

由於很多人把易經用來占卜,所以多多少少增加了一些神話色彩和迷信色彩,為當下科學發展觀所詬病,所以一本智慧之書只能用作算命、風水、婚喪嫁娶、測生辰八字所用,具體效果如何,很多人都比我懂得多,我就不在此班門弄斧了。至少很多算命的說的很準。

由此可見,我們的世界其實像是一個巨大的計算機,一切都在此自然法則上運行,也就是人們所說的命運,無人能夠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易經》是古人用來修仙用的奇書,必然有一道命門是讓人可以進入多維空間成就大道的,我等吃瓜群眾看看熱鬧,只等那有緣人。

歡迎瓜友評論點贊關注,未來有很多事想和您共同探索交流。


榆橫心媒


如果說它不難,幾千年來沒有一個人能夠真正讀懂它。但為什麼沒有讀懂它呢?是整個研究方向有問題,造成這個局面的最終原因將歸結為自秦漢始的經學傳統。學術界樹立那麼幾個偶象,並將它們看作神聖之作,不論你後世的學者有多大的才能,在它們面前永遠都是卑微的。因為人總是戰勝不了神。這個方向有什麼好處呢?有利於統一思想,為我國古代社會幾千年的穩定做出了重要的貢獻。但它的弊端是什麼呢?思想一旦建立就僵化在哪兒了,沒有發展可言。

有一個著名的李約瑟悖論,要問為什麼近代科學革命沒有發生在中國。科學革命發生的兩個必要條件是什麼?懷疑和理性。這兩樣恰恰是我們古代中國思想界所缺少的,古代中國根本就沒有發生科學革命的文化土壤。理性文化和善於懷疑的精神是一切劇烈變革的條件,不獨科技和文化。秦漢奠基的政治制度,一直到清朝都是絕少變革的,雖然有王朝循環,但新舊社會大同小異。倘若沒有西方文明侵入,我們的古代社仍舊會以秦漢奠基的模式以王朝循環的方式無限發展下去。西方世界是個文化多元的地域,而我們古代中國則是文化單一的地域。文化多元就相互交流滲透的多,從而發生變革的機會也就多。文化單一的就相對要保守,變革就要少。我們古代社會長期穩定,源遠流長與它的文化單一和保守不無關係。但凡事也要兩面看,如果將來的世界真要走向大同,那麼它的文化也將同一,否則社會大同將是不可能的。西方世界有希臘的理性文化這也是科學發生一個重要因素,而我國的經學傳統中是沒有理性和邏輯可言的。因為他們要強詞奪理的將所有言論歸結到神聖的一家言之中。科學也是特定文化的產物,而我國古代社會沒有能夠產生科學的那種文化,這才是根本原因。

但是我們現代中國的文化,不想變革都不成了,理性文明日新月益,自然科學成就層層出新,如果我們還是抱著那幾本神聖之言而不思變革,不能推陳出新,那遲早會被歷史淘汰,這可不是危言聳聽。傳統文化難以自立,中醫學正逐漸走向沒落,這些都是客觀的實際狀況。怎麼辦?我們缺少什麼就要學習什麼?理性和懷疑精神,是我們傳統文化發展中迫切需要的東西。有人說你這是崇洋媚外,但我們學習的是方法而不是它們的結論。現代一切哲學和自然科學的成就都是建立在理性思考的基礎之上的,你不學習它那就是固步自封,那就是自甘落後。

所以我強調研究國學一定要堅持理性思考,研究《易經》更要如此。說《易經》簡單,其實是說它的原理簡簡單,看似龐雜的內容卻有統一規則在裡面發揮作用。《易經》的內容同樣也具有一以貫之的特性。只是傳統經學思維的模式僵化了人們的思想,以致於難於看清楚它的真相。


國學新邏輯


學個皮毛不難,簡單理解也不難,難的是深入理解和心易。但無論難易,都必須方向正確,理解正確,才有此分別,如果不深究本源,只聽各家七嘴八舌,那麼總也不會知道其究竟講了什麼。

由於《易經》分為經和傳兩部分,在平常講來,《易經》就是《周易》,其實《周易》才是經,而《十翼》是傳,經傳合在一起叫《易經》。所以,嚴格意義來說《易經》是孔派易學的概念,要想回歸簡單,那就直接問於《周易》為好,但十翼中很多道理還是非常重要的。

《周易》屬於後天卦,也就是取象之卦。六十四卦,就是六十四個象,或者叫做當下的客觀狀態。既然是後天取象,那麼就可以直接理解象,理解象的性質與變化(易有象數理,這裡就是理),自然就有吉凶悔吝。如此,再去看卦辭爻辭,那就不失根本而容易理解了,這也是元派的方法。如果直接理解爻辭卦辭,那麼那些比喻就很難理解透徹,

拋開梅花不談,只談《周易》,那麼六十四卦的卦象如何變化,也就是會在哪爻發動就不是那麼容易把握,所以就成了一種主觀選擇和預控。如果面對的狀態在仔細分析後能準確和卦象對應,且能夠在應對上幾乎符合卦意卦理,得到亨通吉祥,就算是學了皮毛,或者簡單理解了。如果無論何時何地,見象即見卦(這裡不是梅花中的八卦,而是直指重卦,就是六十四卦,不需要八卦疊加),見卦即知吉凶、即知未來如何行進和選擇,且盡不離易道本旨,如同條件反射一般自然,就是易道心易。

在梅花易學中,後天取象雖然也是根據當下的客觀環境狀態取得,但不是取的重卦,而是取象八卦。也就是說,梅花後天取象是八卦取象後疊加而成,不是直接取象於六十四卦。所以嚴格意義來說,梅花易學起卦所得的本卦,以及動爻和動爻爻變後所得到的變卦,是一種模擬。模擬的卦既然確定,對照六十四卦本來的吉凶悔吝,那麼就可以結合現實狀況加以判斷。在這個方向上,能夠輕鬆運用,基本上就是簡單理解了。要是能見象即見卦(這裡是指八卦),見卦即見對照(這裡指八卦疊加而成的重卦,以及其中所蘊含的禍福),就是心易。所以,這裡心易才是基礎,結合現實情況和所謂的外應加以分析才是最難的,分析出一個細緻具體的發展狀態和主要因素,並根據這些做出合理恰當的應對,就更是難上加難。

梅花還有先天卦,以數定卦立象,而模擬出重卦。因為先天炁未成形,所以一切變化以五行之炁為主。之中多寡、輕重、緩急、親疏……都無一不需要細緻考慮斟酌,且五行外應更復雜,所以這也是不一樣的。

總的來說,《周易》是後天卦,所以重象,但象就包含了理,同時也會反應在數上。所以,如果只是研究易道哲學,那麼就只需要深入瞭解重卦的六十四卦卦象卦理(這裡也有卦數,但這裡的數都是宏觀上的,實踐來看,並不一定是實指)。

易,有變易、不易、簡易,雖然易有這三層含義,但世間萬象,零零總總,全部概括為八大類(即便重卦也只有六十四大類),確實簡單了,極簡,但是又何嘗不是極難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