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的创始人是谁?

王法友298


现在比较被大众认可的一种说法,道教是张道陵创立的。张道陵是东汉人世,世传是张良的后人。这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大家普遍认为道教文化始于东汉。

其实不然。

正一道,天师道,五斗米道三者的相互转化

张陵创正一道,后来又叫做天师道或者五斗米道,但是这时道教也只能算是一个雏形,还没有完善的理论体系和组织架构,精神信仰等等。张陵之前是一代大儒,精通四书五经,但是儒学的经典只在讲人间事,与张陵幻想的长生之道关系不大。再加上东汉时期盛兴黄老之术,这无疑给张陵弃儒入道提供了极佳的条件个机会。张陵被称为天师,他的儿子张衡被称为嗣师,孙子张鲁被称为系师,简单来说,经过三代努力,终于成型“道教”门派,但是真正的历史远飞如此简单。

最原处的正一道很简单,以长生为目标,修身养性,释放自我,这一时期的人物只有张陵和张衡而已,和五斗米没有一颗米的关系。真正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是从张角起义开始。

张角宣扬的是“太平道”,也是遵黄老术,也就是说黄角是当时最著名的“道教门派”之一,另一个很厉害的教派,就是张修为首的五斗米道。这两者几乎是同时进行的,张修规定入教的条件就是交五斗米,所以被称为“五斗米道”,也就是说,五斗米道真正的创始人是张修,而“五斗米”本身具有更深的政治色彩。

那么,为什么张修的五斗米道,后来又成了正一道,也就是天师道呢?这要归功于张天师有个很牛掰的孙子,张鲁。

张鲁生活于东汉末年,我们都知道,这是个群雄蜂起的时期。当时张修为了配合张角起义,攻打汉中,当时益州牧刘焉命张修,张鲁通力合作,拿下汉中。后来,张修杀了汉中太守苏固,张鲁又杀了张修,可谓是螳螂捕蝉。巧合的是,刘焉也在关键时刻病逝,刘焉得儿子刘璋子承父业,只可惜张鲁并不买账。刘璋一怒之下,杀了张鲁满门妇孺,两人就此势不两立,后来张鲁拿下汉中,以此为根据地。并延续改进张修之前的一系列教义,思想,仪式等等,号称自己为系师,父亲嗣师,祖父张陵为天师!截止到这里,五斗米教彻底被偷梁换柱,虽说都是姓张,此张却非彼张了。

由此,我们回头看一下之前的张道陵创建道教其实是经不起推敲的。张鲁是个能人,有文化,懂心理学,还会战术,能打仗,有谋略……他看不起刘备,投靠曹操做了镇南大将军,有句话不是说“不做刘备坐上宾,宁为曹操坐下奴”,说的就是张鲁。就是这样一个人,要给自己的长辈某个出身名声什么的,都是太简单了。张鲁幻想建立自己的“乌托邦”,却也摆脱不了这种门第出身的思想负担,虽然他出身不低,却还是给自己的祖先夹功晋级不少。

所以说,张道陵是道教创始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给张鲁个面子。那么道教的创始人到底是谁呢?

道家和道教是两个概念

我们首先要区别两个概念,道家,道教,不是一回事。什么是道家?但凡追寻“道”的人或者群体,都可以成为道家,道家思想根深蒂固在中国人的基因中,往大的说了,老庄是道家,往小理说了,鲁迅先生创作的小说人物阿Q也是典型的道家思想者……一种思想有其好的一面,也会有消极的一面,有光辉的,也会有阴暗的。道家思想是一种思维模式,是世界观,是人生观是价值观,它不局限在某一流派或者某些人身上。道教是什么?说白了,道教就是专门来研究道家文化,以此位人生规则的一群人……不是所有信道的人都是道士,但是所有的道士一定是信道的,就是这么一个关系。



道教的产生,我们可以量化,东汉啊,南北朝啊,西晋啊,但是道的思想很难追根溯源,这是来自于中国人整个的人类历史的。

中国道教分支流派

无论是哪一个分支,哪一门教派,道教奉行的无非《道德经》《易经》,以及延伸作品。我想道教门派复杂,很多人事分不清楚哪一排,哪一教的,词曲茅山道士和武当派斗士道教,怎么感觉补胎一样呢,五斗米道和全真派又是什么管子呢?很复杂是吧?其实我也分不清楚。

道教的分类超准很多,有按人分的,按道门分的,按学理分的,标准不同,归类也就不同了,更郁闷的是连名字也会改变,防不胜防啊,看起来是相当混乱。现在这里分享几个我觉得和咱们日常长听说的名字的分类。

五大宗分法:正一道(张道陵)、全真南宗(吕纯阳)、全真北宗(王重 阳)、真大宗(张清志)、太一宗(黄洞一)

四大派分法:天师道、全真道、灵宝道、 清微道

八派分法:道德、先天、灵宝、正一、清微、净明、玉堂、天心

我们常说的,非常著名的茅山,应该是属于正一,张三丰当然是属于武当,王重阳那就是全真。此外,武当还有一个著名的就是玄武派,喜欢猫腻的朋友在看《雪中悍刀行》的时候有没有过这个疑问?

道教门派很多,甚至有许多教派并不晚于五斗米教,他们也有自己的体系系统,所以,我们无法知道真正的创始人和创立时间,追究道的起源,就更难了。

所以,期待博学多才的人来找出这个答案吧。


鱼者佩之


道教的创始人,现在公认是张道陵。梁兴扬道长认为是黄帝,但个人认为虽然道教思想可以追溯到黄帝,但不能说黄帝就是创始人吧?实际上,中国文明没有断裂,那么无论哪种思想都可以上溯到三皇五帝时期,那么是不是可以说儒家的创始人也是黄帝?何况,道家相比五帝更加推崇三皇,那么是不是可以说伏羲就是创始人?其实,伏羲、黄帝这些人物更多是生活在传说中,他们做了什么无非是后人托古的塑造而已。

说起来,道教的创始人张道陵,其实也可以考证一下。道教在东汉产生,虽然一般都说是张道陵,但实际上张道陵生平事迹不详。道教真正发扬光大的,一是黄巾道的张角,一是五斗米道的张鲁。这两个人物大家都很熟悉。虽然张鲁号称张道陵是他的祖父,但吕思勉先生认为五斗米道原来是张修创立,教徒张鲁杀了张修篡位,才声称是他祖父张道陵所创。而黄巾道也应该是和五斗米道平行的教派,并非来源于五斗米教。

所以说,道家的创始人很难说具体是谁了,只能说五斗米教可能由张修或张道陵创立,而黄巾道则由张角创立。


林屋公子


首先要明白道教是干什么的,道教是汉民族的古老信仰,是对大自然的崇拜,是对天地宇宙的研究,明白了这些我们才能知道道教何时创立。大多数人认为道教的创始人为张道陵,其实不然,张道陵之前已有道教,只是没有共同的相关制度,相对较为分散、不统一。那么道教何时有的呢?往前算到东周的春秋时期,老子庄子吸收以前的知识创立道家思想,那么是不是就是春秋时期创立的道教呢?还不是,这个时期只是出现了“道”而已,而这之前的道不叫道。再往前数到商朝,大家都知道商人用龟甲占卜,占卜,熟悉吧,这正是道教人所必备的基础知识,所以道教不是出现在商朝,那么道到底是何时出现的呢,我们暂可这么定义,八卦的出现,即为道的出现,当然前边说了,那会可能不叫道,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那个时期已经出现了一大批研究天地宇宙、计算地理气候、预测未来等事情的人士,代表人物华夏师祖黄帝,贫道的定义就是道教出现在原始社会后期,各位老师可以提出相应的知识点进行反驳。



沭水道人


道教和道家是两个不同的体系。道教是吸收道家的思想,并吸收神仙方术而组织的一个教派。

道家的来源可以追溯到伏羲,神农的时代,以黄帝、伊尹、太公、辛甲、鬻子、老子、文子、列子、庄子、管子、鹖冠子等等为主要代表,而老子是其集大成者。道家以"道"为核心,认为大道无为主张道法自然,提出道生法、以雌守雄、刚柔并济等政治、经济、治国、军事策略。它是春秋诸子百家的一个重要学说。

道教是中国本土的宗教文化。它是以黄老之术为指导思想,并根据神仙方术组织而来的。在东汉末年有大量的道教组织如五斗米教,太平道,茅山道派等。祖师张道陵正式创立道教组织,以老子为教祖。

道家和道教都是以“道”为万物的本源。道教把道神话,道家却是思想文化上面的。



怀冰先生


先说答案

现在很多道士非要说道教的创始人是伏羲,是黄帝,实际上,伏羲之道和现在的道教是完全不一样的。

道教的创始人是张道陵。

道教的起源

华夏思想文化的核心,是锚定于天地的道易思维。

华夏思想文化的起源,是伏羲。

伏羲之后,华夏渐渐总结出了天地大道的奥秘。

这就是包罗万象的长生之道。

以道理身可以尽享天年,以道理家,可以子孙绵延;

以道理业,可以事业兴旺;

以道理国,可以繁荣昌盛;

以道理天下,可以天下太平。

所谓长治久安,把身体当成天下,把天下当成身体,道理都是一样的。

随后,黄帝垂裳治天下,设立了后世几千年,基本的农业文明形式和社会文化制度。

周公完善并巩固了分封制和宗法制。

到了西周末年,人口太多,土地太少,为了争夺稀缺的土地,诸侯国只有把社会资源都用在军备上。周王室的土地,因为分封宗室,导致越来越少,地少了,收入就会少,王师的军备逐渐落后与诸侯国。

犬戎之乱,和周桓王与郑庄公之战后,周王室的王师精锐尽失,一蹶不振。

失去了中央的武力钳制,也丧失了礼乐这种伦理约束,道与世两相丧,圣人不仅不能平天下,连存身都难。

从春秋争霸战争,一直发展到战国的灭国战争。

文化上,王子朝奔楚,国家官学下移庶民,道裂为百,天下大乱。

天运之善和礼运之善,都被恶人突破,华夏不得不以国家暴力机器为锚的强制性法律制度来约束人们,秦朝以强力摧枯拉朽的荡平了六国,终于实现了天下大一统,商鞅、韩非子、秦始皇设计的大一统中央集权帝国制度,奠定了几千年来依然行之有效的治国的基本的框架。

但是,秦朝却短短的十几年,二世而亡。中国的智识阶层开始反思。认为秦国的政治思想,太过于残暴和霸道。法家的思想,没有人性和人情味,也没有仁义。

他们认为,应该是华夏的文化道统出现了问题,于是开始出现了一次文化溯源运动。黄老之学,一度成为了西汉正统。

到了武帝时期,大一统帝国,又必须得配一套王霸思想,这时候董仲舒应运而生,创立了汉儒。

神学化的汉儒,谶纬之学成了国家显学,装神弄鬼的那一套,最终把整个国家的祭祀体系和官学体系,都折磨的千疮百孔。这时候张道陵应运而出创立了天师道,来化解谶纬之害,这也就是我们现在所理解的道教的起源。

东汉产生的以人为天的天师道的天师,和以天为天的岐伯老子这样的天师,是不一样的。本质上,我们现在所理解的道教,它是人之道,非天之道,是人之教,非天之教,它是张天师家学的传承。

以一家之学立教,这是华夏历史上开先河的第一次。

天师道的产生,有几个大背景,一是汉室式微,官学失守。二是张良家族家学渊源。第三是民间私学并起。张良家族的家学有多兴盛呢?张道陵七岁的时候,就可以熟读《道德经》,参透河图洛书。要知道,这些书在汉朝,并非官方教育的必读经典。

今天我们所理解的这个道教的根和源头,是汉儒,而不是老庄,它只是披着黄老庄之道的外衣,行汉儒谶纬之实。

汉儒中,孔子为素王,所以在道教中,也如法炮制,老子就变成了太上老君,都被神格化了。

进一步,结合了民间的一些俗学杂学私学传说,天师道又演绎出来了一套神仙体系。

随后,本出于天师道的魏华存,另立门户,创立了道教上清派。

至于道教什么外丹修炼,内丹术,文始派,少阳北宗全真教,少阳南宗张伯瑞、白玉蟾,内丹中派黄元吉,钟吕派,以及他们之间复杂的关系,和本题无关,就不多说了。


平凡2850


应该是太上老君,太上老君又称道德天尊,是三清天尊之一,据说老子便是太上老君




文东茶业


《道教》:创始人:张道陵。张道陵是根据老子《道德经》思想所创立。

《道德经》和《道教》是两回事。

张道陵 :

汉建武十年。生于吴地天目山正月十五日。

《道德经》:创始人:老子。“道德经”是由老子一生对宇宙万物的了解和感悟所写。《老子》:姓李名耳,字聃(音读:dān),一字或曰谥伯阳。华夏族,出生于周朝春秋时期陈国苦县,约出生于公元前571年,逝世于公元前471年。

老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被唐朝帝王追认为李姓始祖。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今存世有《道德经》(又称《老子

》),其作品的核心精华是朴素的辩证法,主张无为而治。

《道德经》核心思想:《天道运行 阴阳消长 福祸相依 善恶并存》。

“道德经”包罗宇宙观、人生观、认识论、方法论以及立身处世,治国安邦等诸多智慧,哲学家可从中洞悉天道,军事家可从中参透兵机,政治家可从中安邦定国,大志者可从中建功垂名,淡泊者可从中养生延年。

圣人之道 为而不争

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信言不美 美言不信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九层之台 起于垒土 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万物

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 天之道 利而于害

天下万物生于有 有生于无 有无相生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 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 众妙之门


王道正道


中国道协在龙虎山天师府授箓大典上明确:中国道教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广成子的原始道教;第二个阶段是太上老君的思想道教;第三个阶段是张道陵的制度道教,也是大家认为真正意义的道教。

道家和道教都是以“道”为万物的本源。道家是思想文化上面的,道教再把“道”神话、格式化。

道家可以追溯到伏羲、神农时代,以黄帝、伊尹、太公、辛甲、鬻子、老子、文子、列子、庄子、管子、鹖冠子……等等为主要代表,而老子是其集大成者。道家以"道"为核心,认为大道无为、主张道法自然,提出道生法、以雌守雄、刚柔并济等政治、经济、治国、军事策略。“道”是春秋诸子百家的一个重要学说。

道教是中国本土的宗教文化,是以黄老之术为指导思想,以上古华夏祭祀、神仙、方术、医学……等组织传承而来的中华文明。道法自然,其初始就是大自然,敬畏自然,知闻有仙人与世长存,开始寻仙访道,得仙人传授,黄帝御龙飞升。汉朝张良功成身退 入山修道,其九世孙张道陵横空出世,立道教正一盟,扫灭巫妖邪教,正本清源!宋元时期,有王重阳得八仙传承,携弟子七人,建立全真教,广度有缘,普化世间。从此以后中华大地,道门两教,北全真,南正一!


獅子352


道教跟修士文化的起源,不是一回事!道教创始人张道陵张天师,是真正的道教创世人!

虽创立了道教,但是并不居功自傲,而且奉三清祖师为始祖!

三清祖师,是当年的三个修行流派,但是他们这三个流派是一盘散沙,而且相互攻击与诋毁!当然,攻击与诋毁是底下那些不懂事人做的,上层人物也不管理,是当时三大流派最大的弊病!

放任弟子,把世间弄的乌烟瘴气,还坑害百姓!张道陵就看见了这种现象,所以才把三大主流的力量抽出来,去监管那些歪门邪道!

所以,真正的道教,是以正法为核心的宗教协会!自从道教成立以后,歪门邪道尽数被清空,还了百姓一个明朗的天空,也给了修士的一个清净的修行环境!

然而,最让人感到难过的是,道教竟然有很多人,不承认张道陵张天师的丰功伟绩,反而一会说道教是这个创立的是那个创立的,简直是一派胡言!

没有张道陵把道教稳固,中国修士文化早断没了!所以这最大的功臣,至今都没有登上中国道教的供奉之位,这叫什么?

所以我对现代道教不感冒,也就是因为这个!


大耳厨师


许多中国人都认为道教起于张道陵,其实并不是这样的。道教所信奉的思绪为道家思想,道家思想在汉朝之前被成为黄老之学,既黄帝和老子的学说。

所以道教有三祖之说,据五十四代天师张继宗大真人的著作《崆峒问答》中就明确说了道教的始祖是轩辕黄帝,道祖是老子,教祖是张天师。

对于普通人来说,对道教人轩辕黄帝为教祖都很不解,觉得黄帝不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吗?怎么你们道教也说他是始祖,你们道教不是从张道陵开始的吗?

以前中国人知道的却是这样,《云笈七羲·轩辕黄帝》:“轩辕黄帝姓公孙,有熊国少典之次子也。”称西王母遣女传《阴符经》三百言及兵符、图策等而战胜蚩尤,“黄帝以天下既理,物用俱备,乃寻真访隐,冀获长生久视。”传说《阴符经》为轩辕黄帝所传,故称《黄帝阴符经》。

道教经典《黄帝内经》也是黄帝所传,而《黄帝内经》不仅仅是道教经典,还是中医必读的一本经典。

汉朝以黄老治天下,老子和黄帝在古代是被人们看做是继承的关系,他们的学说是一样的。

追究其原因,贫道想来,是老子曾任周王室的图书馆馆长。在那个时候周王室虽然已经衰落,但是在藏书上的底蕴却是其他国家所不能及的。

老子看了很多上古典籍,其中多为黄帝所做,渐渐的得出大道。故我们道教认为黄帝是道教的始祖。

鲁迅说:“中华文明的根底皆在道教。”道门之中多有人拿鲁迅这句骂道教,骂中华文明的话来自耀。但鲁迅当时活在中华文明最黑暗的时候,就是鲁迅自己也一直都有着道教文化的影子。

但是著名学者曹聚仁认为鲁迅的文章,从《庄子》《楚辞》中来,但他是消化了诸子百家的文辞。”

鲁迅其实也还是继承了先秦的道家思想。

道教先有思想有想修行成仙的人,后来才有了教团组织,道教承载了我们中国人的传统文化,而我们的文化起于轩辕黄帝,道教始祖正是我们的人文始祖轩辕黄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