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航标灯变奏曲

长江航标灯变奏曲

航标灯是心灵之光。有多少文人墨客赞美过航标灯,在文人的笔下,航标灯是个神圣而崇高的字眼。航道职工成天与航标灯打交道,工作既平凡亦伟大,既单调枯燥亦富有诗情画意。

过去有人问我,你在那个单位工作,我说:“在航道部门,听者有些茫然,我又改说,从事航标灯工作。”听者立刻明了道:长江航标灯,行轮的“眼睛”,航道工人OK!

长江航标灯变奏曲

当夜幕降临,站在长江边上,远眺而去,你会看到江面上一座座闪烁的航标灯,不知疲倦地为船舶点头示意,她就是行轮的“眼睛”,航标灯和航道职工一样,躲开了大都市的繁华和喧闹,宁静在江面上默默为行轮奉献,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甘当“无名英雄”,这就是航标灯的品质,也是航标工的职业情愫。说到长江航标灯,她随伴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60年来,航标灯演奏出了一曲曲动人的乐章,她的变奏折射出长江航道的发展与辉煌。

长江航标灯变奏曲

上个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初,长江使用的是煤油航标灯,每天晚上航标工出航点灯,早晨出航收灯,日守孤洲,夜守灯标,寒来暑去,长年累月,条件艰苦,生活单调,航标工不顾风吹雨打,在艰苦的条件下恪尽职守,任劳任怨。进入70年代后,航标灯使用了电气化,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依然是要晚上开灯,早上关灯。80年代后期使用的是霓虹灯,采用的是磁罐变压器,电压极不稳定,容易受潮,使用寿命短,遇到灯标碰撞后难以修复。仪修人员要经常下站维修灯器,船员也要经常勤换电瓶,以确保灯标闪烁航道畅通。

长江航标灯变奏曲

进入新世纪后,航标灯有了质的变化和飞跃,成为长江航标史上划时代的里程碑,一体化智能航标灯圆了航道工人的梦,这种航标灯将太阳能接收板、光源、电池、测监装置集成在一起,具有体积小、重量轻、能耗低;绿色环保,节约能源,维护劳动强度轻,科技含量增大之特点,这个变化,使“船老大”成为交通行业令人羡慕的“潇洒船哥”。

岁月悠悠, 回首长江航标灯的变化,有顺口溜道:“40年代不见灯,50年代煤油灯,60年代电气灯,70年代电子灯,80年代白炽灯,90年代二极管灯,如今是一体化智能灯。” 航标灯60年的沧桑巨变,演绎出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变化,祖国的繁荣和昌盛,也演绎出了长江航道的巨变、和谐发展的新篇章。

长江航标灯变奏曲

航标灯的变化是一代又一代航道人不懈努力弹奏出的一曲美丽而和而谐的音符。身为一个老航道人,见证了无数个航道仪修人员对航标灯不懈地研制和改进,演奏出了一曲曲动人之歌,被人们称之为“灯痴”和“灯迷”,从卡益民到李万斌,多少个人对航灯标曾默默地探索,一代又一代的“寻灯梦”,铸造出了郑启湘“航标灯王”和潘国杰“航标大师”的劳模人物。航标灯变奏曲,奏出了时代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奏出了航道职工自主创新的丰硕之成果,奏出了长江航道辉煌历史的新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