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品集中採購:最低價未中標為哪般?

藥品集中採購:最低價未中標為哪般?

日前,在國家“4+7”城市藥品集中採購工作中,藥品恩替卡韋預中標藥企的報價,高於另一家藥企的最低報價。旨在降低藥價,減輕患者負擔的集中採購,最低報價卻未中標,花朵財經(wdcentury2)對此進行了相關調查。

據瞭解,一家企業生產的恩替卡韋分散片以0.62元/片預中標,而另一家藥企報價0.57元/粒卻沒有中標。預中標企業表示,此輪“勝出”的原因,是藥品差比價規則的係數。有關專家認為,以“差比價”為理由將最低報價拒之門外,無疑是對規則的曲解和誤讀。

花朵財經(wdcentury2)採訪相關專家瞭解到,2015年,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國家衛生計生委等相關部委發出《關於印發推進藥品價格改革意見的通知》。其中規定,除麻醉藥品和第一類精神藥品仍暫時由國家發展改革委實行最高出廠價格和最高零售價格管理外,對其他藥品政府定價均予以取消,不再實行最高零售限價管理。

由此可見,“差比價規則”作用主體僅限於麻醉藥品和第一類精神藥品,其他藥品不再適用。

同時,藥品因劑型、規格或包裝等不同而形成的價格之間差額或比值的差比價係數,具體到最小包裝單位的同品種化藥,片劑、膠囊、分散片三者關係可以表述為:1:1:1.2,暨普通片1元/片,膠囊 1元/粒,分散片1.2元/片。

藥品集中採購:最低價未中標為哪般?

實際情況是,隨著技術的進步,分散片與普通片劑膠囊的生產成本越來越接近。早在2011年,國家發改委就“藥品差比價規則”就已指出,規則要符合實際情況,分散片的比價係數未來要進一步縮小乃至消失。

此外,藥品無論是改成膠囊還是改成分散片,最終的目的都是為了在質量和療效上與原研藥品一致,並可以相互替代。所以原研產品,恩替卡韋膠囊,或恩替卡韋分散片,產生的臨床治療效果是相同的,分散片並不優於原研片劑或膠囊。

有業內人士認為,每一粒恩替卡韋本可以節約5分錢,但實際多支付5分錢。本次集中採購愈4千萬片,差價超過200萬元,“最低報價卻未中標,有違讓人民群眾以比較低廉的價格用上質量更高藥品的初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