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美國為什麼要跟德國打,而不是支持德國削弱蘇聯?

邱思民


二戰前,美國對德國的態度是很複雜的。金融資本家集團很喜歡德國,他們在德國有利益,對希特勒也抱有好感。羅斯福上臺後,致力於解決經濟危機,但新政治標不治本,美國的經濟得不到好轉。這個時候,羅斯福想打戰爭牌,這是美德關係的分水嶺。

1939年,德國入侵波蘭,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羅斯福看到了機會,可由於孤立主義的影響,導致他自己被孤立了,保守派不願意參加歐洲的戰爭。羅斯福沒有閒著,他一直在尋找機會參戰。他曾經派遣軍隊在冰島登陸,還公開對英國進行援助,這讓德國大為不滿,可希特勒還算理智,暫時選擇忍了,沒有對美國開戰。

1941年,德國輸掉了不列顛戰役,美德關係也急轉直下。德國最初的計劃,是集中力量吞掉英國本土,接收大英帝國的殖民地與軍事基地,進而整合法國的力量,稱霸大西洋。這個計劃,很明顯是失敗了。德國人將不列顛戰役的失敗,歸罪於美國人的援助,這個看法是有道理的,如果沒有美國的援助,英國很難頂得住。

隨後,德國發動了入侵蘇聯的戰爭,歐洲戰場瞬間變了樣。英國退居二線,蘇聯變成抗德主力。對於美國來說,英國保住了,當然是很高興,可還是沒有參戰的機會。在過去,主戰派會說德國的侵略目標是美國,可現在開戰的是蘇德兩國。因此,主戰派需要一個機會,讓美國可以直接參與戰爭。恰在此時,日本人給美國送來了機會,他們偷襲了珍珠港。緊接著,德國對美國宣戰,意大利也對美國宣戰。

軸心國對美宣戰後,戰爭也就不可避免了。羅斯福聽從馬歇爾的建議,制定“先歐後亞”的戰略方針,將主要精力放於歐洲。美國參戰後,經濟實現高速發展,在大蕭條時期被積攢的過剩物資和產能,都得到了釋放。美國工業迅速復興,工人失業問題得到了解決,社會矛盾得以緩解。這正是羅斯福想要的結果,他希望通過一場戰爭,來解決美國的經濟危機。

美國的金融資本家,與羅斯福不是一路的,他們反對羅斯福的新政。在羅斯福看來,德國與美國更不是一路人,那些金融資本家對希特勒表示支持,其實是為了個人的利益,想多撈點錢。金融資本家的行為,將使德國迅速做大,這是羅斯福極力避免的。

羅斯福的主要目標,是通過戰爭刺激經濟,這是一種全局性的策略。美國的金融資本家,並不看重長期利益,他們太執著於個人的短期利益,這與英國的綏靖主義者一樣,妄圖對德國談和。事實上,德國人並不希望和平,他們也需要一場戰爭,來解決經濟問題。

在1940年代,美德兩國的狀況是差不多的,都希望用戰爭拉動經濟,但這是英法兩國不願意看到的,他們打不起。同時期的蘇聯,其實是比較倒黴的,英法美在初期搞了綏靖主義,讓德國迅速坐大,禍水最終還是湧向了蘇聯。在蘇聯打掉德國主力後,美國趁勢在歐洲登陸,這其實是搶人頭。但美國人低估了德軍的戰鬥力,西線戰場依然很難打,最後柏林還是留給了蘇聯。

文 / 圖維坦


圖維坦


二戰美國立場深度解析,其實德國就是美國扶持出來弄垮歐洲的傀儡而已,原因就是這樣的,至於為何這樣說,看文章就知道了。

大家都知道,作為一戰戰敗國,經歷戰火,在加上凡爾賽條約的苛刻,德國戰後是無比困難,連賠款都難以給出。也因此在1923年,才會發生著名“魯爾危機”原因就是德國政府無力擔負鉅額賠款,開始用通貨膨脹手段緩解壓力,最終導致德國經濟更衰落,失業激增,通貨膨脹達天文數字,美元與馬克的兌換比率由1:4.2達到1:4.2萬億,德國經濟陷入崩潰。


面對如此嚴重經濟危機,德國為何能重振經濟重新武裝,成歐洲強國進而發動二戰咧?如果僅僅說運氣好,誰都不會相信。

其實這和當時國際政治博弈,還有大國需求以及德國自身有關。

首先我們看國際政治影響,以及一戰後各國對待德國的態度。德國一戰投降後被迫簽下《凡爾賽合約》,這條約是各國勢力博弈鬥爭情況下籤訂的壓制性合約。

具體鬥爭態勢如下,各國不同態度。

法國態度:德法可謂世仇,普法戰爭傷痕依舊,法國又在一戰中被德國吊打,如果不是英國支援,根本就守不住,法國死了整整一代人,因此深恨德國,所以他們最苛刻。主張全方位壓制德國戰爭潛力。

  • 德國全境無軍隊化,解除德國武裝
  • 割讓德煤鐵產地魯爾區,歸還阿爾薩斯洛林地區,去除德國工業潛力。
  • 割讓德國東部領土給波蘭,在德國身後埋釘子並製造潛在對手,營造緩衝區和盟友。

法國不可謂不陰險,果真如此德國就真完蛋啦,二戰也不用打了。

英國態度:英國是傳統大陸均勢政策執行者,外號(歐洲攪屎棍)所有政策都圍繞,不讓歐洲大陸一家獨大來進行,所以他們肯定反對法國對德國的過分壓制。 於是他們反對全面解除德國武裝,德國能有軍隊只是要限制數量,保留德國在東普魯士領土給波蘭,並且反對割讓德國主要煤鐵產出基地。美其名曰保留德國人民的生存權利,其實質不過是為啦自己利益保持大陸均勢格局。

英國主要訴求就是,在歐陸必須有二個勢均力敵對手,彼此消耗,進而維持大英搖搖欲墜的世界影響力。

美國態度:作為新興大國,還有世界格局破壞者,美國訴求,相對英法都有所不同,他們更加關注的不是地緣政治格局,而是商業利益還有未來世界角色。

所以他們訴求是

第一:保持德國經濟活力和基本消費力,因為美國產品需要市場。美國不愧是生意國度,賣資源,賣文化,賣產品,二邊錢都賺,在他們眼裡,其他不重要,經濟第一。

第二:保留德國軍事實力,因為他不希望德國太過衰弱,英法沒有對手,威脅美國崛起。

基於以上幾點,在合約中,為了照顧法國情緒,只得給予德國鉅額賠款,為了照顧英國情緒,又保留德國部分領土和資源產區維持競爭力。為了照顧美國情緒,又保留德國經濟活力。

以上是合約為何簽訂,以及基本內容。 那麼合約後續又發生了什麼。

合約簽訂後,其實法國是極度不滿的,在德國無法賠付戰爭賠款情況下,就強佔魯爾區。要求用土地換賠償。

而英國眼看情況失控,於是主動出面調解德法關係,並要求法國歸還魯爾區。

美國看到德國經濟崩潰現狀,發現生意做不了,英國法國越來越強大,自己出頭阻力越來越大,於是開始暗地支持德國,即提供經濟扶持,又通過技術扶持等各種手段恢復德生產力。

合約簽訂後德國的經歷如下:法法那是落井下石,英國居中調停,美國雪中送炭!

而美國的雪中送炭,對德國後來崛起是最為關鍵的因素,其實美國扶持是德國重新崛起關鍵,當然英國的容忍默許,還有法國的被無視也是原因,具體到事列,我們可以繼續看!

首先:“道威斯計劃”出臺,美國提供鉅額貸款,幫助德國恢復經濟

德國經濟陷入崩潰後,協約國曾經組成專家委員會,研究德國賠款問題。借這個機會,1924年,美國銀行家道威斯提出著名的“道威斯計劃”,由美國主導外國資本向德國投資,挽救其經濟,然後再讓德國提供賠款。

1933年時,美國又以“楊格計劃”取代原本的“道威斯計劃”,繼續向德國傾注資本,高達數十億美元的資本投資德國,於是在國際資本支持下,德國經濟迅速恢復,可是,恢復經濟的德國,並沒有繼續支付賠款,而是開始擴軍。

其次:來自華爾街的支持於納粹黨上臺

選舉活動是最費錢的,而希特勒的納粹黨最後能崛起,進而成為德國執政黨,其實是和美國華爾街的風投支持密不可分。

在希特勒上臺之前,美國頂級銀行家向這位納粹黨魁提供了高達3000多萬美元資金資助,包括小約翰·洛克菲勒,亨利·福特等人在內,都有參與。因此人們普遍認為華爾街與納粹之間存在著合作關係,至於美國政府,當然是知情而且樂見其成的。

再次:美國全方位技術支持納粹德國發展軍工

希特勒上臺後,就開始與美國談判,要求延期償還貸款,並提出美國在德資本全部收入只能供德國使用,隨後希特勒就用這筆錢,在德國興建軍工企業,並向美國購買各種先進技術還有設備。


僅在1933年-1939年六間,與德國軍工企業合作的美國公司就超過60餘家,其中福特公司不僅賣汽車,還幫助德國建立組裝廠,最後這些工廠都成長為軍工廠,為此亨利福特被授予十字鷹徽勳章,而美國鋁業公司則將生產的60%的鋁製品賣給德國;陶氏化學則為德國提供高端技術,通用汽車也在德國設分廠,生產軍用汽車。美孚石油公司則向德國提供坦克潤滑油技術,美國電報電話公司還參加德國新型飛機研製,法本公司更是吧最新技術氯丁橡膠和飛機防爆劑技術賣給納粹。

二戰爆發後,美國海軍部長都承認,是美國公司向希特勒提供了先進飛機發動機。那美國政府及美國企業做這一切都是為了什麼呢?僅僅是經濟考慮嗎?

最後:第三帝國崛起的真實原因

於政治上考慮,是大國矛盾給啦德國崛起的機會,在各國博弈之後,原本待宰羔羊一般得德國,居然成了被支援的對象,而這一切的發生,全部是美國的助力。

其實“道威斯計劃”、“楊格計劃”也許原本初衷並非是幫助納粹政權,但卻起到了決定性作用。

美國出手幫助德國的真實目的,除了經濟利益之外,至關重要的是,政治利益考慮,當時的美國已經是世界上經濟實力最為強大的國家,但是在歐洲事務上依然缺乏話語權。

傳統英法二強實力依然雄厚,而美國不甘心如此國際地位,需要打破這樣的國際次序,就需要一個爆發點,這個爆發點可能是經濟危機也可能是戰爭,相對來說戰爭更方便,於是他就在歐洲找尋有潛力的合作對象,而德國恰恰非常合適,因為戰敗的他們有動力,而德國也有實力,在加上一個善於蠱惑人心的瘋狂人物希特勒,於是美國德國一拍即合。

即能收穫經濟利益,又能獲得政治利益,何樂而不為,最終結果也如美國所見,德國在歐洲一通亂戰,法國徹底被打趴下了,英國也被打殘廢,英法持續衰弱,最後美國在出面收拾殘局,世界就是美國的了。唯一意外就是蘇聯的崛起。面對一個意識形態不同,而實力強大的蘇聯,美國又如何會幫助自己的競爭對手?所以,二戰開始前美國一直在支持德國。目的並不單純。


阿斗不傻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美國在珍珠港事件之前都一直保持較為中立的立場,國會中有議員支持德國、日本為首的軸心國,有議員支持以蘇聯、英國為首的同盟國。

當時的德國工業發展水平高,武器裝備優良,在多場戰爭中獲勝,尤其是將閃電戰發揮到極致,無論是波蘭、荷蘭還是法國,都沒能逃過德國的突襲。軸心國的侵略遭到了世界人民的抗議和反對,被侵略的國家紛紛起身反抗,保家衛國。

戰爭一度處於膠著之中。在一九四一年底,日本突襲珍珠港,美國這時候才晃過神來,自己不能在這場世界大戰中置身事外,在遭到日本的襲擊之後,美國隨後對日宣戰。

此時的美國等同於站在了同盟國的陣營中。其實,美國攻打德國的原因有多個,不僅僅是對日宣戰,加入同盟國陣營這麼簡單。

一:美國曆來主張歐洲均勢的政策,但是德國的野心越來越大,將歐洲打得七零八落,並且吞併的勢頭在不斷延伸,如此下去,美國在歐洲的影響力就會逐漸消失,被德國逐漸替代,不僅如此,德國的強大也和野心也會威脅到美國。

二:蘇聯與德國的對抗中處於劣勢,且損耗巨大,同盟國的勢力受到較大削弱,引起戰爭一方的德國屢屢得勝引起美國的不安,其次,軸心國的日本南下政策,侵略到了美國的利益,美國打擊日本,也會站在德國的對立面,即美國支持蘇聯打擊德國也是順理成章。

三:當時的同盟國在戰爭中處於劣勢的一方,且是正義的一方,是反抗法西斯的保衛之戰。美國無論是從自身利益上還是在國際道義上都會選擇支持同盟國。德國強大, 不需要美國的支持,失勢的蘇聯正需要美國的援助,美國幫助蘇聯反抗德國不僅能體現自身的價值,獲取國際的支持,還能打掉德國野心,保衛自己的利益,清除以後的威脅。


環球網


二戰的時候美國政府要是敢支持德國,相關人員估計都走不出白宮大門,因為他們很可能會被憤怒的人群圍毆致死。

這不是誇張,美國境內雖然有數千萬德意志人後裔,但他們在美國已經完全被美國特有的文化所薰陶,與故鄉的人已經不一樣。這些人也融入到了美國社會,成為忠於自己的祖國美利堅合眾國的愛國者。比如著名的巴頓將軍就是德意志族裔,他殺起德國鬼子來可是毫不手軟。

那麼,美國社會當時是一個什麼情況呢?

  • 應該說,當時的美國人普遍存在著孤立主義思想,不願意介入到美洲之外的紛爭中去。

以此為前提,二戰初期除了以羅斯福為首的一少部分官員在積極備戰之外,包括大部分官員和幾乎全體美國民眾對世界大戰絲毫不關心。所以,當羅斯福提出,要將美國打造為民主的兵工廠的時候,人們群起反對,事後羅斯福只得改口。如果不是因為他德高望重,估計已經被攆下臺了。

(美國總統羅斯福)

  • 除了孤立主義思想讓美國人不想介入戰爭之外,另一個因素成為關鍵,它使美國與英國、蘇聯、中國等反法西斯國家的關係越來越密切,而最終站到了德國法西斯的對立面。這個因素就是美國人對納粹黨及希特勒的反感。

當希特勒的納粹黨逐漸在德國取得控制權的時候,也是美國上下對希特勒最反感的時候。

所以,在1940年,著名的喜劇演員卓別林導演了一部經典喜劇《大獨裁者》,卓別林在裡面出任主演,將自己化裝成希特勒的樣子,以獨裁的方式統治著德國,並策劃統治全世界。這部電影票房達500萬美元,是卓別林票房最高的電影之一,也得到了無數讚譽。

(影片《大獨裁者》劇照)

可以說,《大獨裁者》有多受歡迎,就體現了美國社會對希特勒極其納粹黨有多厭惡。

那麼,假如美國政府支持希特勒削弱蘇聯,站到民意的對立面,本來就奉行孤立主義的美國社會會答應嗎?

  • 第三個因素,美國支持希特勒將會讓自己苦心經營了百年的人設崩塌

美國脫胎於大英帝國的13塊殖民地,所以在建國後很長時間內都被北方的加拿大視為反賊。

但是,美國人卻認為自己因此生而正義,於是在做事的時候特別注重儀式感和法理上的公正。

比如,美國吞併墨西哥北方的時候,雖然是通過武力壓迫得以成功,但在戰後仍然給了墨西哥1500萬美元作為買地款,比購買阿拉斯加多付了一倍價格。

(墨西哥北部為230萬平方公里)

(阿拉斯加州面積為170萬平方公里)

美西戰爭的時候,美國也是以解放者的身份登上的菲律賓群島,並且在戰後給了西班牙政府幾百萬美金作為酬勞,因為美國政府認為西班牙建在當地的營房設施美國人不能白用。

所以你看,哪怕是在進行醜惡的侵略,他也願意把自己打扮成白蓮花。

這樣的人設讓美國政府不會去支持希特勒,更不會支持他屠殺猶太人、東歐人等。

  • 第四個因素,不支持德國才能讓利益最大化。

說到底,美國還是為了讓自己的利益最大化。當時德國擁有大半個歐洲,英國也被封鎖的奄奄一息,丘吉爾在美國加入二戰前給羅斯福發了幾百份求援電報,而蘇聯也被打的屁滾尿流。這種情況下不要說支持希特勒,坐一旁看熱鬧都是在幫助希特勒統一歐洲。所以,美國必須出手加入盟國痛擊德國防止其做大。

最終的結果證明美國的選擇是正確的,等二戰結束時,除了美國各大強國已經變成一片廢土。只有美國一枝獨秀,成為被人仰慕的燈塔。

以上


歷史風暴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

作為歷史上規模最大,傷亡最為沉重,對世界格局影響最大的戰爭,二戰的影響一直持續至今。

在二戰過程中,美國無疑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力量,特別是美國參與二戰後,大大加速了軸心國滅亡的進程。

美國在19世紀末就已經成為世界經濟霸主,二戰前期綜合國力更是躍居世界第一。可以說在二戰前期,特別是同盟國和軸心國打得難解難分之時,美國加入其中任意一方,都可以改變二戰的結局。

那麼美國為何不加入軸心國,幫助德國一起打蘇聯呢?畢竟當時的蘇聯是世界上唯一的共產主義國家。一直以來美國和其他西方國家一樣,對蘇聯都是採取的敵視和封鎖的政策。

看起來美國幫助德國削弱蘇聯更有正當的理由,但是美國卻選擇和蘇聯聯手一起幹掉德國法西斯。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靜夜史認為有以下原因:

1、美國和日本天然敵對

美國之所以和德國為敵,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德國和日本是盟友。

作為在第二次工業革命後崛起的資本主義強國,德國和日本相似性頗多,比如兩國都面積狹小,人口眾多。

雖然經濟發達,但是兩國對經濟危機的承受力都非常差,1929年經濟全球危機就說明了這一點。

1929年全球經濟危機發生後,深受經濟危機衝擊的德國和日本無力扭轉經濟頹勢,不得不通過走上法西斯道路,以戰爭的形式轉移國內視線,並通過戰爭掠奪更多外國的資源和市場的方法,以此來緩解本國的經濟危機。

相同的客觀條件和相似的遭遇使德國和日本更有共同語言,於是在1936年德日意三國締結《反共產主義協定,標誌著三國正式結盟,組成軸心國集團。

而日本作為島國,在太平洋上一直和美國發生著激烈的衝突。

日本明治維新後國力迅速增強,開始在西太平洋地區大舉擴張,而此時的美國也將觸角伸到了西太平洋地區,逐步佔據了關島,菲律賓等一系列殖民地,並染指我國。

一戰中主戰場位於歐洲,太平洋地區顯得相對平靜,但是美國和日本的矛盾卻逐漸升級,特別是在華權益的重新分配,激化了美日兩國的矛盾。

在凡爾賽體系確立之後,美國又糾集列強在華盛頓召開了九國會議,制定了《九國公約,對日本在太平洋地區的勢力進行了嚴格的限制,並打破了日本獨佔我國的局面,重新確立了美國的門戶開放政策,這更加激化了日美矛盾。

二戰爆發之後,英法等國迅速潰敗,法國甚至亡國,在這樣的情況下日本開始瘋狂進攻英法等國在亞太地區的殖民地。在這樣的情況下,美國開始斷絕對日本的支持,對日本石油禁運,同時對日本在美資產進行凍結,這使得日本陷入了困境。

因為德國和日本的同盟關係,美國不可能和德國站在同一陣營。果然在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珍珠港之後,美國加入同盟國,開始對軸心國作戰。

2、美國和德國太過相似

關於美國在二戰中立場的問題,靜夜史曾進行過多次分析,並得到了很多老鐵的熱烈回應。

很多人認為美國在二戰中的策略是聯合老三老四老五來消滅老二。

應該說這個說法不無道理,但前提是剔除蘇聯的因素。在西歐,當時的德國在歐洲實力要強於英國和法國,如果美國聯合德國消滅了英國和法國,那麼接下來美國將面臨著德國的強力挑戰。

雖然美國的綜合實力超越德國,但是當時的歐洲是世界的舞臺中央,美國想要參與歐洲事務,必須漂洋過海長途跋涉,想要擊敗主場的德國是相當困難的。

相反,如果美國幫助英國和法國消滅德國,那麼因為美國相比於英法等國巨大的國力優勢,在戰後勢必能夠使英法唯美國馬首是瞻。

應該說這樣的考慮很有道理,符合美國的既定利益。不過靜夜史認為,美國之所以要聯合曾經的敵人蘇聯來對抗德國,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

美國和德國太相似了,因為相似,所以熟悉。

這種相似不僅僅是社會制度的相似。在第二次工業革命中。傳統的殖民帝國英法逐漸被新興的美德等國所取代,這代表了資本主義世界生產力模式的革新。

在第二次工業革命之前,帝國主義依靠殖民地輸血就可獲得國家的長足發展,殖民地的數量和大小決定了帝國發展的潛力和規模。

但是這一模式被美德兩國打破了。美德兩國以科技立國,通過加強對本國技術的升級,使得美德兩國在新技術應用上大大超越了英法等國。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這是一種新趨勢,也是一種可怕的趨勢。

一直以來,美國在世界舞臺上奉行門羅主義政策,即光榮孤立。美國通過劃定美洲的勢力範圍打擊英法等殖民帝國。對於英法等國而言,殖民地是其經濟發展的命脈,而美國的門羅主義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世界各國殖民地的獨立運動。這在潛移默化中完成了對英法等國的壓制,使美國在資本主義世界逐漸鶴立雞群。

但德國的出現,使美國門羅主義政策難以奏效,一個不依靠殖民地就能獨佔鰲頭的國家,是相當可怕的,雖然美國也是這樣的國家。

所以就像談戀愛時總希望找到互補的另一半一樣,美國不可能和相似的德國結盟。美國的考量是擊敗德國,繼續扶持英法,然後通過門羅主義繼續削弱英法,最後是英法成為自己的忠實小弟。

因此在西歐問題上,壓制德國絕對是符合美國利益的。至於和蘇聯結盟,很多時候更像是對英法獨木難支狀態下的一種無奈選擇。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


靜夜史


美國要和誰打仗要服從美國的國家利益。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美國的國家利益首先當然是保衛美國本土不受侵略;其次是西半球,也就是南北美洲不受侵略,然後是夏威夷不受侵略,最後是菲律賓不受侵略。

當時的歐洲並不是美國利益所在,美國在考慮歐洲事務時是從上面幾個因素來考慮的。所謂歐洲事務也就是和英法、德意以及蘇俄的關係問題。英法威脅美國利益的可能性極小,而且當時英法都已是過氣帝國,即便試圖威脅美國利益也已經心有餘而力不足。而蘇俄雖然是共產主義國家,威脅著要消滅私有制,消滅資本主義,但這種威脅還是停留在口頭上,蘇俄當時並沒有改變世界秩序的能力,除了支援一些落後國家的共產主義運動之外,也沒有什麼大的實際行動,在美國看來蘇俄也不構成威脅。

但德國不一樣,德國從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就一直是美國的假想敵國,因為德國在遠東以及太平洋的存在威脅到了菲律賓。後來德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戰敗,受到了嚴重懲罰,德國在遠東的利益被日本接受,當然日本也就成為了美國的假想敵,但德國的假想敵位置也沒有變化。因為美國認為英法在一戰戰後不顧美國的反對堅持豔麗懲罰德國的做法到最後會引起德國的反彈反而破壞國際秩序。

如果積極擴張的德國勝利就很可能會要求起碼重新回到一次世界大戰之前的狀態,這樣德國就會對南美以及中部太平洋形成了威脅,而日本已經威脅到了美國的殖民地菲律賓,況且現在德國還要和日本結盟。

所以不存在美國支持德國削弱蘇聯的選項。

所以實際上美國在在1936年編制的政策中就已經想定了聯合英法和德國作戰的前景,而當時希特勒上臺才只有三年,才剛剛開始西班牙內戰,德國併吞奧地利出兵蘇德臺還是兩年以後的事情。

希特勒如果知道了美國人在想些什麼在幹些什麼的話,不知道會不會規矩一點。

雖然美國因為巴黎和會沒有接受美國意見而在戰後採取孤立主義,但是美國是既存國際秩序的受益者,他不希望國際秩序受到破壞,任何破壞國際秩序的人都是敵人。

破壞既存國際秩序是會招來敵人的,哪怕給人破壞秩序的印象都會招來敵人。


冰冷雨天


筆者認為,看待這種國際歷史問題只能從當年的具體形勢發展中去尋求答案,美國幫助蘇聯抗擊德國完全是國際形勢發展所決定的。在此做一分析。

美國的母體是稱霸世界將近200年的日不落帝國——大英帝國,並且繼承了其稱雄世界的傳統。因此,美國自18世紀中葉南北戰爭完成統一後就開始謀求世界霸權,併為之不懈奮鬥。到19世紀末,美國人已經控制了東起智利、西至菲律賓的廣闊地域。但是美國人明白,要想取得世界霸權,最關鍵的一步就是要進入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間那個主導世界事務達500年之久的歐亞大陸!!

20世紀初,國際局勢風雲變幻,大英帝國在革命浪潮此起彼伏的衝擊下開始顯現統治危機四伏。橫跨歐亞大陸的老牌帝國沙俄帝國、奧斯曼帝國也到了老態龍鍾、奄奄一息的地步。而新興的軍國主義國家德國、日本憑藉後起之秀的衝勁開始不斷擴張。久有的民族矛盾和階級矛盾最終不可避免的引發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一次世界大戰讓美國看到了進入歐亞大陸的良機,就在英法俄德等國殺得筋疲力盡之時,美國人於1917年派出200萬大軍橫跨大西洋進入歐洲大陸,支援協約國集團並最終打敗了同盟國集團。

第一次世界大戰嚴重摧殘了各個交戰國,極大的改變了歐亞大陸的地緣格局,潛在的民族矛盾和階級矛盾越來越深。美國人雖然還沒有完全介入歐陸事務,但是由於歐陸局勢的不斷變化,為美國提供了越來越有利的條件。

30年代初,日本不顧《華盛頓公約》,單方面挑起九一八事變。包括蘇聯、美國在內的歐美各大國都明白這等於是點燃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第一把戰火,但是各國都在彼此爭取做到“坐收漁利、待機參戰”。在歐洲,英法和蘇聯彼此互推德國攻擊另一方,在亞太,蘇聯和美國則力推日本南下北上。

至30年代末,按捺不住瘋狂擴張野心的軸心國集團率先擴大戰端並挑起新的戰火。日本在亞太全面發動侵略中國的戰爭,不時的還騷擾一下北面的蘇聯,在諾門坎捱了蘇軍一頓狠敲後面對深陷中國戰場不能自拔的困局開始謀求進軍南太平洋。納粹德國於1939年秋季與蘇聯合力攻擊英法在東歐的盟國波蘭,英法被迫對德宣戰。至此,除美國和蘇聯外,世界各大強國都加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團。

世界形勢對於蘇聯似乎更有利,蘇聯位於歐亞大陸正中央,最初東西國門外各自蹲著一個法西斯國家。但是現在這兩個法西斯都背對著自己發展,蘇聯完全可以劇中代變,或聯合英美打垮德日,或聯合德日打垮英國,孤立美國。而此時軍力不整又遠隔重洋的美國,根本沒有任何能力可以介入歐亞大陸。等到蘇德日將亞太瓜分完畢,那麼即便不清算美國,那麼美國也會淪為一個區域性大國。

所以,現在對美國威脅最大的就是歐洲大陸上氣勢洶洶的蘇德同盟,而英國則是美國在歐洲大陸上剩下的最後一張牌。英國一旦垮掉,那麼美國即便是有實力介入歐洲也首先必須跨越德國海軍潛艇狼群般出沒的大西洋。因此,只有英國存在,才能將本身矛盾重重的蘇德同盟繃的更緊,為美國爭取到更多翻盤的機會。同時,戰火雖然燒及英國本土,但是這個昔日的日不落帝國在海外還有大量極具戰略價值的殖民地以及科技力量,這都是美國將來稱霸世界所必不可少的因素。

於是,美國羅斯福政府不顧國會的一些反對聲,堅決主張大力軍援英國抗擊德國法西斯。

事實最後證明,羅斯福的做法正確而又英明,由於英國的持續抵抗,戲劇性的改變了納粹德國的打擊方向。和一戰一樣,沒等西線戰事停頓就轉兵東線。

蘇德戰爭的爆發極大的改善了美英的戰略態勢。美國人欣喜之餘又驚恐的發現,納粹德軍數百萬大軍在數千輛坦克、數千架飛機的引導下還不到半年就橫掃整個蘇聯的歐洲部分,消滅了數以百萬計的蘇軍,龐大的蘇聯巨人隨時有被打倒的可能。一旦蘇聯被打倒,那麼下一個肯定輪到了英國,奄奄一息的英國肯定架不住鐵騎成群、鐵鳥蔽日的數百萬納粹大軍幾記重拳。蘇聯、英國都垮掉,那麼就又回到了美國被清算的問題上。只不過是少了個蘇聯而是換成更加極端殘忍的法西斯主義國家。

所以,援助蘇聯抗擊德國就和當初援助英國一樣有著異曲同工之妙。所以,羅斯福政府再度力排眾議大力援助蘇聯抗擊德國。蘇軍雖然屢遭慘敗,終究屹立不倒。德軍雖然捷報頻傳,但是蘇軍的抵抗也越來越強。

再到1941年底日本偷襲珍珠港,美國終於參戰,反法西斯統一戰線也最後形成,共同抗擊法西斯軸心國集團。


大將軍威武8


美國的德國移民比例很高,在二戰之前,美國確實存在支持希特勒的勢力,努力希望美國和德國結盟,下面這些圖就是當時美國的納粹組織。

但大部分美籍德裔對美國的認同感很強,比如尼米茲還有主持美國生物戰的默沙東老闆喬治·默克,因為二戰期間美國國內既沒有像一戰那樣到處抓德國間諜,也沒有像對待日裔那樣全關集中營去。

美國並不是因為要和蘇聯結盟而不和德國結盟,而是因為要和英國結盟而不和德國結盟,這一點在20世紀初就決定了。從當時的全球形式來,英國是老牌帝國,是在守成,美國和德國是新興的強權,加上還有一個日本,他們之間存在著競爭關係,要奪英國的霸權甚至取而代之,蘇聯當時並沒有這個實力,所以老羅斯福認為德國是美國的第一大敵,日本是第二。

從感情上,美國人偏向英國,漢密爾頓有句話“we are English",雖然美國和英國打過兩次,但對原宗主國還是有感情的。

真正決定美國和英國在一戰與二戰兩次結盟的主要原因是英國給美國的好處最多,尤其是二戰,滅國在即的英國用全球霸權來換取美國的支持,德國拿不出這麼大的籌碼,美國在戰略上是很現實的。

在戰前,美國視蘇聯為獨裁政權,是毫無合作的可能的,但二戰開始,美國看到如果沒有蘇聯在東線血戰,靠美國和英國去打德國,將會付出巨大的代價,因此立刻180度轉向,大力支持蘇聯。在美國的總戰略上,要先將德國和日本這兩個咄咄逼人的傢伙滅掉,拿穩英國的全球霸權,然後再粉碎蘇聯。這個戰略經過二戰到蘇聯解體,獲得了最後的成功,使得美國在20世紀末終於成為世界的唯一霸權。


京虎子


美國和誰打,主要還是美國打算取得怎樣的戰略利益!

第一,德國若成功的拿下英國,降伏蘇聯,一個一統歐洲的強大帝國將在實際上碾壓美國,美國人呆在北美大陸過悠閒日子那是不可能了,相對於德國,英國不過是想恢復歐洲戰前格局,蘇聯雖然實力很強,但也僅僅是陸軍規模能夠威脅美國,但陸軍沒有海軍的配合,也威脅不到美國本土!



第二,美國參戰是歐洲戰場已經明瞭後的動作,蘇聯戰爭機器全開,軍工產品也基本上趕上德國,並超過,而英國依然可以憑藉強大的海軍繼續頑抗,但卻沒有能力前出反攻歐洲,若美國不參戰,蘇聯軍隊完全有能力一路向西打到大西洋岸邊,屆時整個歐洲除了國力嚴重消耗的英國,或許全部淪為蘇聯的附庸,以這樣的實力支撐,挑戰美國豈不很容易?這也可以解讀,美國參加二戰為什麼以歐洲戰場為主!進攻德國在一定意義上是保護歐洲,而根本是怕這些地方陷入敵對力量之手!



第三,從二戰一開始,德國就表現出野心勃勃,這已經嚴重的威脅到了美國的安全,因此在明確參戰以前,美國實際上是嚴重偏袒英國的,希特勒也清楚美國的態度,但也清楚德國和美國的戰爭潛力的巨大差別,一直避免刺激美國參戰,但對於已經準備好坐擁漁利的美國不過是找藉口而已!


涇水書生


一個國家要向對方直接開戰或是間接開戰,都必須符合其利益,如果不符合其利益還要發動戰爭,那就是蠢。

在二戰前,美國奉行門羅主義,並未涉足歐洲;所以對美國來說,首先要保住的是北美大陸不受侵犯,拉丁美洲不受侵犯,然後是夏威夷不受侵犯,再然後是菲律賓不受侵犯。

所以美國的主要利益不是在歐洲,而是在太平洋和美洲大陸,所以美國必須保全其在美洲大陸和太平洋的利益。而當時可以威脅到美國利益的歐洲國家都有誰?無非就是在太平洋和美洲大陸有海外殖民地的那幾個國家:英國和德國。

對比蘇俄,呵呵,天天嘴上說解放全世界,最後還不是隻能資助那幾個窮的叮噹響的社會主義盟國,而且蘇俄也觸犯不到美國的什麼利益。

然後先把英國排除掉,一個過氣老帝國誰鳥你,所以可以威脅到美國利益的就是德國了。

那麼我們先來看下德國的殖民地分佈:

圖中畫圈的就是德國在美洲大陸和太平洋的殖民地了,可以看到,德國的殖民地已經觸及到了美國的勢力範圍:美洲大陸與太平洋。當然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美洲那塊給了英國,太平洋那塊給了日本。

雖然說在整個一戰期間,德國沒有主動觸犯美國在太平洋的利益,不過美國對德國的戰鬥力印象深刻,在兩面作戰的同時,還可以一路幹到法俄兩國的國境線內,戰鬥力甚是強悍。

而在簽訂凡爾賽條約時,美國為了避免德國受到英法的嚴重壓制而會引起德國的反彈而破壞國際秩序從而告誡英法,不過英法依然這樣子做了,而當時美國就認為德國勢必會重新崛起,不過還好的是,德國崛起也不能動搖美國的利益範圍。

美國的預言無疑是正確的,1931年,希特勒上臺,擴充軍備,準備在歐洲搞事情。

不過之前搶德國殖民地的日本在1936年突然和德國結盟了,這也是在美國的意料之中,所以美國必須要提防日本和德國互相勾結以威脅美國的勢力範圍。

所以實際上,美國人早在1936年就準備對德國和日本下手,把其扼殺在搖籃之中,不過國內的孤立主義傾向較大,沒辦法對其下手,只能找機會搞日本和德國,最終日本上鉤,偷襲了珍珠港。

不過話說回來,希特勒想的可比美國簡單多了,太平洋什麼的還是給日本搞去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