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及以前日本海軍為什麼如此重視魚雷?

文學痞子


因為日本海軍在對外作戰的過程中魚雷發揮的巨大作用,在甲午戰爭日俄戰爭中都曾經用魚雷重創中國和俄國的主力戰艦。魚雷這種自研發起就是一種強大的反艦武器非常適宜弱國打不對稱戰爭。而戰前夕日本非常重視魚雷的發展,除了之前擁有豐富的使用經驗以外又不得不說到日本的“九段漸漸邀擊戰術”。


美國新奧爾良號重巡洋艦被一枚九三式魚雷直接擊中,艦首1號炮塔全部被炸飛

這一戰術是日俄戰爭之後日本將美國作為下一個潛在對手,但是由於日美之間的實力差距,日本採取守勢,用所有的海軍力量層層阻擊,並設想在日本近海與勞師遠征的美國艦隊進行決戰。這個想法最初是由東鄉平八郎提出。而其中的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第五段都是由潛艇攜帶魚雷進行阻擊騷擾作戰,而在第七段以驅逐艦為代表的水雷戰隊更是需要進行自殺性水雷強襲,為最後的艦隊決戰製造有利條件。


所以從日俄戰爭之後到太平洋戰爭爆發前,日本都是按照這個思想發展海軍。魚雷在所有階段都扮演著巨大的作用,所以日本就一直大力發展魚雷。最後日本研究出了著名的九三式氧氣魚雷,這款魚雷可以說是二戰期間性能最強最先進的魚雷,哪怕放到今天其威力依然十分巨大。所以在日本的所有驅逐艦、輕型巡洋艦和重型巡洋艦都必須安裝魚雷,這也是日本強勁的一大特色。而日本驅逐艦寧願放棄防空都不願意放棄強大的反艦能力。
美國驅逐艦綜合性能更強,雖然魚雷和炮擊能力不足,日本驅逐艦但是防空能力完虐日本驅逐艦


在十字路口等等你


說到二戰前日本海軍對魚雷的重視,就必須說一說當年日本的“九段漸減戰略”。日俄戰爭之後,日本海軍逐漸把自己的假想敵目標轉變為美國,打算跟美國別一別苗頭,爭奪一下太平洋的控制權。不過日美之間無論國力還是海軍實力,都有著巨大的差距,指望著像甲午戰爭或者日俄戰爭那樣,一次決戰就搞定對手這種情況顯然不可能再出現。而且如果真的來一次大決戰,各方面都不佔優的日本海軍輸的可能性更大。所以,日軍打算利用太平洋的寬度,一旦開戰,首先速戰速決佔領美國在亞洲的基地,迫使美軍只能從本土派出主力艦隊長途跋涉來決戰。在美軍開進的途中,日軍將綜合使用潛艇、航母、輕型水面艦只對美軍發動一波又一波的襲擊,逐步削弱美軍力量,直到最後進入日本預設戰場,再出動主力的戰列艦隊決戰,一舉擊破。

整個戰略從頭到尾都充斥著一廂情願和盲目樂觀,但日本覺得這是唯一有希望獲勝的辦法,所以花了很長時間來認真準備。從這個戰略裡面我們不難發現,前面那一波一波的襲擊是整個戰略能否成立的重中之重。只有這些襲擊大幅削弱了美軍戰力,最後的戰列艦決戰才有贏的機會,不然很可能還是個輸。那麼,在只使用潛艇、輕型艦隻和航母的情況下,怎麼才能最大限度地削弱美軍呢?日本選中的就是在他們看來能“以小博大”的利器——魚雷。

說起來,魚雷的確是“小海軍”能夠威脅大型艦隻最有效的手段。因為魚雷的發射不像火炮,火炮需要巨大的炮身、需要複雜的裝填機構、需要完備的配套設施、需要足夠的噸位來承受發射的後座力,魚雷呢,隨便什麼小船都能裝。而且更重要的是,魚雷是在水中爆炸的兵器,一旦命中,造成的傷害比炮彈和炸彈都要大得多。海戰史上多的是捱了幾十發大口徑炮彈還不沉的軍艦,但卻罕有捱了幾條魚雷還能不沉的。二戰中,各國用來對重傷軍艦完成最後“補刀”任務的也一般都是魚雷——不論敵我。理論上說,一艘幾噸重的魚雷艇,一樣能夠威脅到幾萬噸排水量的戰列艦。

所以,日本決定,把魚雷作為“九段漸減戰略”前面那幾段襲擊階段的主力武器,這其中既包括了潛艇的魚雷,也包括了水面艦艇用的魚雷。其他的魚雷倒還不算什麼,和其他各國大體相當,但有一種魚雷,日本在二戰前一直當作最高機密和“大殺器”,那就是氧氣魚雷。當時的魚雷一般都是採用熱動力的,其發動機類似於汽油機,但以煤油作為燃料。這種熱機運行時需要空氣來和燃料混合以後燃燒,水中自然沒有空氣,所以就必須帶上壓縮空氣作為助燃劑。日本開發的氧氣魚雷用氧氣取代了壓縮空氣,作為熱機運轉的氧化劑,這樣就能大大提升魚雷的航速和射程。日軍二戰中使用的氧氣魚雷包括水面艦艇裝備的93式610毫米魚雷和潛艇使用的95式533毫米魚雷。

氧氣魚雷性能有多好呢?以93式魚雷為例,這種魚雷的最遠射程可以達到20公里以上。二戰中實戰常用的射程也有10公里,這個射程內的航速可以達到42節以上。潛艇用的小一號的95式魚雷射程也能達到12公里以上。與之相比,當時其他各國的魚雷射程不過5000到7500米,重巡洋艦常用的203毫米主炮的射程也不過20公里。因此,按照日本的設想,裝備氧氣魚雷的輕型水面艦艇能夠在對手的中口徑火炮威脅不到的距離上就發射魚雷,對敵軍發起出其不意地突襲,從而收到最好的效果。

由於艦艇數量較少,按照日本的戰略,到時候除了戰列艦和少數重巡洋艦以外,其他所有中輕型艦艇都要投入到雷擊作戰中去,所以你才會看到日本海軍從重巡洋艦到驅逐艦統統都是重雷裝化,甚至還出現了北上級這種裝10座魚雷發射管地“怪胎”,就是希望到時候能夠最大限度地削弱美軍艦隊實力。

此外,日本海軍在戰前還裝備了當時最好地魚雷轟炸機——97式艦上攻擊機,也是為了能讓航母能對敵方主力艦隊起到最大化的削弱效果。

當然,隨著後來航空母艦成為海戰主力,日本這些苦心經營地東西都成了泡影。


聯合防務


魚雷本是一種由艦艇、飛機等作戰平臺發射入水,利用自身動力航行,摧毀敵方目標的水中武器。但早在二戰初期,意大利人便異想天開,最早研製並使用了“人操魚雷”,即用人來操縱魚雷攻擊敵艦。但讓“人操魚雷”發揚光大的,則是二戰後期窮途末路的日本人。

1940年8月,呆萌的意大利海軍開始使用“人操魚雷”作戰。由於是首次出戰,戰果並無理想,這段歷史被意大利人隱藏至今。1941年5月23日,經過改進的“人操魚雷”又一次出征了。裝載“人操魚雷”的意海軍潛艇“斯基爾”號躲過英軍巡邏艇,於25日到達直布羅陀港。

意大利版本的“人操魚雷”長6.7米,直徑530毫米。魚雷上方有兩個座位,潛水員即魚雷的操縱者坐在上邊。當魚雷靠近敵軍艦艇,潛水員發出攻擊命令後魚雷的頭部、座位將分離,以保證駕駛人員的安全。

這次意大利海軍的目標是英國商船,尷尬的是還沒等到接近後者的時候,魚雷便進行分離了。爾後因為駕駛人員身體感到不適,便草草收場。這場“人操魚雷”的鬧劇在二戰時期的歐洲戰場也就此停止了,但三年後的東方戰場,“人操魚雷”卻被日本玩到了極致。

二戰時期日本的黑木博司大尉和仁科關夫中尉於1943年構想如何提高魚雷命中率,因此研發了一款日本的“人操魚雷”,1944年(昭和19年)8月正式被採用為軍用兵器。這款魚雷就是鼎鼎大名的“迴天魚雷”,“迴天”即扭轉戰局之意。

為了節省原料,降低成本,提高命中率,“迴天”魚雷在生產中沒有配置返回艙,而是相應增加了炸藥量。這樣,日本蛙人在騎操魚雷進行攻擊時,將無法象意大利蛙人那樣利用魚雷後半身返航,只能是人雷同歸於盡。

整個雷體分為前中後三部分:前部是炸藥艙,裝滿了烈性炸藥,外加一套接觸引爆裝置,與中部駕駛艙相連;後部是機器艙,一般配有一主一副二臺柴油發動機;中部是駕駛員座艙,由於前艙裝藥太多,以致駕駛艙非常狹窄,僅能容一人蜷曲而坐。

1944年11月,首批“迴天”由潛艇母艇載運到作戰海區,準備去進攻美軍艦隊,沒想到美軍反潛力量非常強大,日本母艇還未等放出“迴天”,就紛紛被擊中自爆,只有幾艘衝向美艦,但在美國軍艦的猛烈炮火下,最後只有一艘美軍油船在錨地被擊沉。

1945年2月硫磺島戰役中,日本海軍又派出3艘裝載“迴天”的潛艇參戰,其中2艘被美國軍艦擊沉,另外1艘在美國軍艦的不斷攻擊下,不得不狼狽逃竄,“迴天”則一艘也沒有發射出去。

可見,迴天魚雷最終還是回天乏術!


刀墓手札


從大航海時代以來,海上霸主地位幾經易手,從擁有“無敵艦隊”的西班牙,被稱為“海上馬車伕”的荷蘭,至打敗了這兩個強敵的英國皇家海軍,皇家海軍確立了未來兩百年海上無敵的地位,以及伴隨著海上貿易而來的殖民統治的輝煌,被稱為“維多利亞時代”。

和生意場一樣,哪個寡頭都不缺乏挑戰者,英國也一樣,先後有法國、沙俄、德國、日本的挑戰,魚雷就是挑戰者的一項重要依靠,裝備魚雷艇的弱勢海軍不能太肆無忌憚,我國人民海軍創立之初的看家法寶“空、潛、快”中的快就是指魚雷快艇,在近海海域,通過有效的利用地形和戰術配合,可以抗拒地方大艦巨炮的入侵。

海軍進入鐵甲艦時代後,火炮的威力明顯不夠,美國內戰中南北雙方鐵甲艦對擼兩三個小時,誰也打不穿誰,意奧利薩海戰中數小時的火炮對戰戰果都比不上奧地利“費迪南德”號的撞擊來的明顯,中日黃海海戰日本聯合艦隊火力上佔據絕對優勢,兩艘鐵甲艦暫且不說,對北洋水師其他軍艦的攻擊,除了對那些無防護木殼軍艦比較明顯外,對其他兩千噸巡洋艦效果也不大,這並不是北洋軍艦防護多好,兩千噸軍艦設計再優秀防護也好不到哪兒去,只能說明火炮威力跟不上防護的發展。

日本海軍自成立以來,一直追趕前面的強國,要建設齊全的海軍體系,理論上有擊沉鐵甲艦能力的魚雷艇也不會少,所挑戰的第一個強敵--北洋水師,在黃海上遭到重創後,龜縮威海衛不出,劉公島出口以鐵鏈木排封鎖海面,陸軍攻擊威海後方,海軍也不閒著,大艦強攻不入,就以魚雷艇偷襲,鈴木貫太郎,後來被稱為世界頭號魚雷專家,舊日本帝國最後一任首相,此時還是一名魚雷艇長,就是他駕駛魚雷艇襲擊成功東亞第一鉅艦定遠號,被迫擱淺充當水炮臺,之後來遠、威遠、寶閥等艦相繼被偷入港內的魚雷艇擊沉,可以說聯合艦隊主力在海上累死累活打的人頭都沒有不起眼的魚雷艇多。

北洋水師倒下後日本的另一個目標,沙俄,此時日本海軍實力有了長足進展,但還是不如沙俄海軍的實力,不過幸好沙俄海軍由於地理因素分為了三部分,日本還收拾掉了手邊太平洋艦隊的,真正的挑戰在後面,遠道而來的波羅的海艦隊,與日本相比主力艦多出一倍,日本硬著頭皮打了對馬海戰,天照大神打贏了天使,白天的海戰日本雖然奠定了勝利的基礎,但真正的戰果不多,還是老毛病,火炮威力相比裝甲不足,日本雖然碾壓了沙俄艦隊,可真正死在火炮攻擊下的軍艦不多,晚上依然是魚雷艇部隊投入收了人頭,打出了震驚世界的27:3的戰果,至此日本成為了列強一員。

可以說魚雷致勝是舊日本海軍的傳統,先天的不足和發展晚使得日本必須繼續依賴魚雷來抵消前面的強國的優勢,後來日本研發了著名的九三式愫酸魚雷,就是氧氣魚雷,因為氧氣溶於水,沒有普通魚雷航行時產生的氣泡,隱蔽性高,航速快,射程極遠,威力超大,被日本海軍視為制勝法寶,幾乎裝備了除戰列艦、航空母艦之外的所有艦艇,也因為威力大,太平洋海戰中被誘爆導致自己的軍艦重傷甚至是沉沒的例子幾乎發生在所有級別巡洋艦、驅逐艦上,當然也沒少讓美國吃苦頭,二戰末期也改成了人操魚雷“迴天”,最終也回天乏術!





北海水師遼寧艦管帶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舊日本海軍開始把未來的主要對手定為美國海軍,當時日本在太平洋上,最大的對手就是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而美國海軍也預計到,如果美日之間爆發戰爭,日本會入侵當時為美國國協成員的菲律賓,所以就制定了橘色戰爭計劃。

橘色戰爭計劃,是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在兩次世界大戰之間這段時間,制定的與日本開戰時的戰爭計劃,該計劃於1911年由雷蒙德·P·羅傑斯少將所制定,於1924年由陸海軍聯合委員會所通過,不同於支援盟軍的彩虹戰爭計劃,橘色計劃是以美國單獨對抗日本為前提所設計的。按照其最初的構想,美日開戰之後,美國在西太平洋前哨基地(例如菲律賓、關島)將會被日軍攻陷,美軍將直接放棄該地,而太平洋艦隊將會退到美國西岸的加州基地強化其實力,並防範巴拿馬運河被攻擊。在動員之後(和平時期各艦艇兵力僅一半),艦隊駛向西太平洋,收復關島與菲律賓,再北上與舊日本海軍聯合艦隊展開決戰,然後封鎖日本本土。

由於當時舊日本海軍艦艇,在噸位上不及美國海軍,所以日軍計劃以排水量較小的艦艇(例如輕巡洋艦、驅逐艦和潛艇),在美國海軍向日本附近海域開進的過程中,進行一系列的小規模戰鬥(多在夜間進行的),來逐漸削弱美國海軍的實力。在美軍軍艦數目夠少時,日軍再投入未受損的主力艦,在一場大規模戰鬥(艦隊決戰)中一舉掃蕩美國海軍的剩餘艦艇,從而打敗美國海軍,贏得最後勝利。

而這些排水量較小的艦艇,裝備的火炮與裝甲,是無法與戰列艦等大型艦艇相抗衡的,而魚雷這種武器,則是小型艦艇的殺手鐧,小型艦艇在裝備這種武器之後,就具備了擊沉大型艦艇的能力。這也就是日本海軍大力發展魚雷的原因。

當時的九三式氧氣魚雷,就是在這種環境下研製的。這種魚雷,有著威力大,射程遠,氣泡軌跡少(不易被發現)等優點,可以稱的上是當時最先進的魚雷。當時日本海軍驅逐艦,輕巡洋艦均配備了這種威力強大的魚雷。

九三式氧氣魚雷,使用壓縮氧取代了氧濃度只有約21%的壓縮空氣,去作為魚雷推進系統的氧化劑。壓縮氧被灌入燃燒甲醇或乙醇的溼加熱發動機。由於壓縮空氣僅有21%為氧氣,因此使用高濃度氧,可在同體積壓力的情況下,多容納約5倍的氧化劑,使魚雷射程增加。另外,由於使用壓縮氧排除了不具活性的氮氣,發動機的燃燒後僅剩下可溶於水的二氧化碳與水蒸汽,這導致魚雷的氣泡軌跡減少,讓魚雷更難被發現。

九三式魚雷搭載了490千克高爆炸藥,以38節(70千米每小時)前進時,最遠射程可達40公里。其遠射程、高速與大威力彈頭等等特點,使其在水面作戰時具有相當大的殺傷力。在1942-1943年的早期水面戰鬥中,盟軍由於不瞭解這款魚雷(它的威力航程已經超出盟軍官兵的想象),因此損失或被重創了不少艦隻。


飛豹科普秀




我們縱觀歷史,可以發現二戰及以前日本海軍都十分重視魚雷的使用。這段時間,日本海軍打了幾次大仗,一次日俄海戰、一次是中日甲午海戰,當然還有一次就是更加出名的太平洋戰爭。

而我們調查後發現,在日俄海戰、中日甲午海戰中,日本的魚雷艇都曾經發揮了巨大的作用。比如日俄戰爭期間,日本的魚雷艇就曾重創沙俄的天平洋艦隊。而且在中日甲午戰爭期間,日本海軍魚雷艇對劉公島展開襲擊。當時的日本海軍,對於魚雷艇達到了一種痴迷的程度。


到了二戰時期,美國的實力越來越強悍,讓日本人也不敢望其項背。後來,日本人發現無論自己怎麼發展,海軍的裝備始終無法趕上美軍的裝備。

就這樣,日本繼續轉而投向魚雷艇,日本企圖通過在魚雷艇這種低成本的裝備身上找到制勝的砝碼。但是這也讓日本陷入一個誤區,那就是一旦打起仗來,整支作戰隊伍就圍繞魚雷艇的攻擊展開。因為他們覺得我們的核心力量是魚雷艇,這是我們的殺手鐧。而且那個時候,艦船噸位只要超過1400噸,就必須裝備魚雷。

而魚雷的確曾為日本的海上戰爭立下了漢馬功勞,但是這也限制了日本海戰的思維。


阿爾法軍事


在沒有發明反艦導彈的二戰時期的海戰,主要依靠戰列艦,巡洋艦的甲板主炮和魚雷實施反艦主要手段,魚雷象艘小艇,裝彈量較大,爆炸威力當然就大,一般幾千噸的逐護艦一發魚雷命中船體,就會爆出大洞或艦艇攔腰炸斷,就象美片珍珠港電影裡,亞里桑拿號戰列艦被曰軍魚雷機發射的空對艦魚雷引起猛烈爆炸,船體突然抬高引起斷裂,威力十分巨大。魚雷分潛射型,空射型,還有日本獨創的有人駕駛魚雷。就是在當今世界,魚雷也仍是海軍的主要反艦武器。前蘇聯研發的暴風雪魚雷,核常兼顧,非常勵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