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著國君不當,是氣節,還是愚笨?

放著國君不當,是氣節,還是愚笨?

伯夷、叔齊躲進深山,寧可餓死,也不吃周朝的糧食

殷商時有一個附屬小國,叫孤竹國。孤竹國國君有三個兒子,他比較看重三兒子叔齊,希望將王位傳給叔齊。國君去世後,叔齊不願繼位,他認為長幼有序,應該讓他大哥伯夷繼位。可他大哥伯夷認為叔齊為君是父親的遺願,自己不能違背。於是便離家出走了。伯夷走後,叔齊仍不肯當國君,拍拍屁股也跑了。國人沒辦法,只好立國君的二兒子繼位。這是伯夷、叔齊讓國的故事。

伯夷、叔齊聽說周文王姬昌善待老人,便一起前往投奔。不湊巧,他倆趕到時,周文王剛剛去世。他倆看到周武王載著父親的牌位,率領兵馬正要去討伐商紂王。這件事在伯夷、叔齊看來是大逆不道。因此兄弟倆拉住周武王的馬進諫:父死不葬,大興干戈,這是不孝;作為臣子,討伐國君,這是不仁。伯夷、叔齊的指責讓周武王很沒面子,手下人都很惱火,有衛兵要殺掉他倆。幸虧姜子牙及時勸阻,說這是有仁有義之人,派人護送他倆離開了。這是伯夷、叔齊叩馬進諫的故事。

周武王伐商紂王,得到天下響應,很快滅商,建立周朝。伯夷和叔齊認為周朝以臣伐君,是不義之國,他倆絕不吃周朝的糧食。於是他倆跑到首陽山挖野菜充飢,最終餓死在首陽山上。這是伯夷、叔齊不食周粟的故事。

放著國君不當,是氣節,還是愚笨?

姜子牙認為伯夷、叔齊是有仁有義之人,周武王才沒殺他倆

這三個小故事引起後人很多不同看法。

有人認為君子要有所為有所不為,伯夷、叔齊堅守孝悌,堅守仁義,他倆寧可放棄國君不當,捨棄身家性命,也要堅守自己的信念。夷齊的讓國精神和不食周粟的高尚氣節,已超越時代,成為氣節風骨的象徵。他們列舉了歷朝歷代很多文人的作品,如屈原、陶淵明、李白、杜甫、白居易、范仲淹、司馬光、文天祥、劉伯溫、顧炎武等等,這些作品中反覆吟誦的就是夷齊故事所體現的精神和氣節。

但也有很多人並不認同這種觀點,他們認為人應當與時俱進,不應愚昧守舊。伯夷、叔齊因為信守條條框框,放棄國君不當而出走,是在放棄責任,置本國的黎民百姓於不顧;商紂暴虐無道,周武王興兵討伐,乃正義之舉,使更多民眾免遭生靈塗炭,這才是大孝大義;朝代更替,滄海桑田更是歷史發展的必然,所謂民族精神、民族氣節應建立在正義的前提下,因此不食周粟,實乃墨守成規,頑固不化之人。

放著國君不當,是氣節,還是愚笨?

司馬遷寫《伯夷列傳》時很糾結,大發感慨

魯迅在《故事新編.采薇》中把伯夷、叔齊描畫成恪守舊禮、可笑可憐的遺老,是脾氣太大的傻瓜。毛澤東在《別了,司徒雷登》中說伯夷是“一個對自己國家和人民不負責任、開小差逃跑,又反對周武王領導的人民解放戰爭、頗有些民主個人主義思想的人”。

在《史記》中,《伯夷列傳》是非常獨特的一篇,司馬遷在講述了伯夷、叔齊的故事後,更多的篇幅都是用在自己的感慨上:都說老天爺不偏不私,經常幫助好人,可是像伯夷、叔齊這樣的人難道不是好人嗎?可為什麼讓他們餓死在首陽山?司馬遷不能解釋為什麼一些有道德的人不長命,一些沒有道德的人卻能善終。如果說這就是天道,那天道是對還是錯呢?不但司馬遷很糾結,歷朝歷代文人墨客也很糾結,爭論不休。那隻好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