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统等这么厉害,为什么没能力杀死汪精卫?

心海gec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其实差一点就把汪精卫干掉了。

我们看看军统杀手陈恭澍的回忆。

1938年12月18日,汪精卫出走越南河内,发表了臭名昭著的"艳电",公开投降日本。1939年2月,蒋介石派出与汪精卫素有渊源的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谷正鼎,赴河内劝汪精卫迷途知返,遭到汪精卫的拒绝。

鉴于汪精卫一定会投敌,预计对抗战会造成极大破坏,蒋介石对戴笠下达了刺杀命令。

当时汪精卫躲在法属越南,受殖民地政府暗中保护,自己也有大量保镖。

军统特工只能暗杀。

戴笠随即向爱将陈恭澍下达了锄奸令。

陈恭澍外号是“军统第一杀手”,据统计他主持过200多次暗杀。

陈恭澍接到指令后,立即带着部下赶赴越南。

但是,越南不是中国,军统特务在这里受到很多限制,连武器都很难搞到。

汪精卫对蒋介石很了解,明白自己会有生命危险,平时很少上街,别墅则有持枪保镖警戒。

陈恭澍用尽方法,终于查清了汪精卫在高朗街25号和27号别墅的结构。这连在一起的两栋小楼,属于法式楼房,一共有3层,房屋非常坚固。一旦汪精卫将门锁上,军统特务就很难进入。

汪精卫与陈璧君住在25号三楼临街的房间;他的大女儿汪文惺与女婿何文杰住在三楼后面的房间;二楼则住着汪精卫与陈璧君的晚辈、亲戚等一些人。

房屋并不是在郊外,而是在比较繁华的街边,法国警察随时可以感到,刺杀是比较困难的。

所以,陈恭澎认为强攻难度很大,考虑下毒。

经情报获悉汪精卫每天早餐吃的面包是由河内一家面包店准时送去的。陈恭澎买通了送面包的人,由特工人员化装潜入,送去一个毒面包。

谁知道,汪精卫当天食欲不佳,不吃面包,直接退回。

下毒失败以后,就不能再用,不然可能暴露。

陈恭澍再次策划,准备在汪精卫住宅的浴室中放置毒气罐。只等汪精卫洗浴时,自动启动毒气,将汪精卫毒死。

但别墅仆役和保镖均是汪精卫仔细挑选,陈恭澍实在找不到可靠的人安装毒气,只能放弃。

陈恭澍只能耐心准备在路上伏击!

几天后,汪精卫离开别墅,在保镖护卫下去离河内八十里的丹道镇三岛。

陈恭澍大喜,立即部署队员乘坐2辆车,准备跟随后拦截车辆扫射。

谁知道, 汪精卫似乎感觉到危险,车子开除别墅没多久,紧急返回。

陈恭澍他们立即驾车追赶,一直追到河内市中心。

正好一辆电车横驶过来,两辆追击车被挡住,这次行动又无果而终。

此时戴笠下令 ,汪精卫随时可能离开越南投日,必须动手。

陈恭澍无奈之下,只能采用下策,也就是冲入别墅杀人。

1939年3月21日凌晨,陈恭澍带着队员开始暗杀行动。

行动分为3组,陈恭澍留在车上准备随时接应,另一组2人在别墅外面持枪巡逻,拦截法国警察。

王鲁翘等五人则翻过高墙进入院内,负责暗杀汪精卫。

特工陈邦国用斧头砍开通向后院的房门,汪精卫几个保镖闻讯赶来查看。陈邦国立即开枪,保镖吓得卧倒不敢动弹。

与此同时,其余四人飞步跃上楼去,冲向汪精卫卧室。

当时没有夜视设备,也不能随便开灯,只能摸黑前进。

此时枪声惊醒了房内的人,一个身穿白衣睡衣男子走到3楼走廊查看。

因为是从汪精卫卧室走出,军统特工立即认为这是汪精卫,对他开枪就打。1枪击中背部、另1枪击中腿部,男子立即倒地。

随后有房内2个女人,伸手将白衣睡衣男子拖入房间,随后锁死了木门。

几人开始撞门,但无效。他们只能持斧头,奋力将门劈出一个洞。这是结实的实木门,斧头也无法砍碎,无法开门进去。

特工王鲁翘伸头去看,发现白色睡衣的男子半躺在床上,似乎受了重伤。

王鲁翘判断这肯定汪精卫,对他连续开枪射击长达1分钟,后来找到40个弹壳。

白衣男子又中至少3弹,从床上滚倒在地板上,傍边1名女子也被流弹击中。

王鲁翘他们判断汪精卫至少中弹5发以上,必死无疑。

特工认为中弹女人,应该是汪精卫的老婆陈璧君,也是汉奸。但上面没有下令杀死陈璧君,特工没有对她补枪。

无法打开房门,再加上一路砍门、开枪花费了很长时间,法军警察随时可能到。根据约定,几个特工随后撤退。

撤退期间,他们又开枪打伤1名拦路的保镖(其实是厨师)。

稍后才知道,被杀的白衣男子并非汪精卫,而是其秘书曾仲鸣。

当天曾仲鸣夫妻赶到河内,汪精卫表示欢迎,让他们住在自己卧室傍边的房间。

军统特工不知道曾仲鸣临时赶来,先入为主认为3楼只有汪精卫夫妻居住,导致误杀了曾仲鸣。

至此,河内刺杀汪精卫行动失败。

汪精卫迅速在日本特务保护下,逃到上海,军统只能继续追到上海去刺杀。

只是,上海是日战区,刺杀就更为困难了。

为什么刺杀汪精卫连续几次失败?因为刺杀行动本身就是很困难的。

而深入敌人巢穴去刺杀,更是难上加难。

陈恭澍多年以后看了007的电影,点评是:太假!太假!做特务的随时可能没命,哪有这么威风!

其实军统特工,也是将脑袋别在裤腰带上做事。

在他们刺杀汪精卫行动前,他们的车辆就遇到几个越南警察临检。越南警察发现他们有枪,立即要通知不远处的法国军官将他们逮捕。

好在陈恭澍聪明,掏出身上所有的现金行贿他们,才侥幸通过。

如果不是这样,刺杀行动还没开始就是败了。

抗战中,军统为国家民族做出很大的贡献。仅正式登记在册的军统特工,就牺牲18000多人,外围的工作人员牺牲达到45000人。

萨沙写过戴笠传,多说几句。

戴笠曾经对军统局的年轻特工训话:军统的历史是同志们(特务互称同志)的血泪写成的。死亡临头之极,只有敢为事业献出自己生命才是唯一光荣的决定。军统成员,忠于三民主义,为了国家,不计较个人名利得失。

戴笠在军统内部宣传册中,亲笔书写一句话: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怕死羞入此门。

戴笠还特别教育部下:我们和军人不同,我们是秘密战线的工作者,我们无论再怎么成功,都是无名英雄。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我们为革命要甘为枯骨。千百万无名英雄的牺牲,才换了历史的短暂的辉煌。你我的历史地位在于,为这些丰功伟绩做出无声的贡献。我们要甘为其他人的成就做铺垫,甘做无名英雄。

重庆军统局机关后面的山坡上有座戴笠所立的石碑,是纪念抗战中军统殉国的英雄们的。

这块石碑同普通的军人纪念碑不同,碑面上没有一个字。作为特务,他们是不能留下名字的。


萨沙


军统其实有能力,也非常厉害,尤其是搞暗杀行动,可谓是手到擒来,因为全是特务,就专门干这种活的。可是军统前前后后,屡次刺杀汪精卫,却没有成功,我认为,汪精卫就是走了狗屎运,虽然当了汉奸,没想到运气竟然这么好。



汪精卫虽说也算国民党的二号人物,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可是总体来说,依然不如蒋介石这只老谋深算的狐狸。也没有像蒋介石那样,在国民党内部拥有着真正的权利。所以汪精卫不惜遗臭万年,在越南河内发表通电,公开的投效了日本人。

而刺杀汪精卫这个大汉奸的序幕,至此拉开。蒋介石暗中命令戴笠,赶紧把汪精卫解决掉。所去越南河内行刺的特务,正是军统八大金刚之一的陈恭澍。但是汪精卫在河内的住所环境比较复杂,陪同与保护他的人也比较多,在阴差阳错之下,特务陈恭澍杀错了人。导致任务失败,可见汪精卫的幸运值还是比较高的,并不是军统没能力。



之后没过几天,为了把汪精卫的性命永远留在河内。特务又再次采取行动。而这次采用了柔和一点的办法,就是下毒。准备在汪精卫洗澡的时候释放毒气,毒死汪精卫。可是无巧不成书,幸运之神再次眷顾了他,是他的保镖,先进入浴室,发现了毒气瓶,任务失败。

两次暗杀失败以后,汪精卫已经没有之前那么害怕了,心琢磨军统也一般般啊,于是放松了警惕。领着老婆及手下众人,去河内的郊外玩耍。但没想到,军统特务就在后面开车尾随,不过特务的行迹,很快又被汪精卫发现,汪精卫的车队那是撒丫子就开始逃跑。刺杀行动有一次以失败告终。在之后河内的日子里,汪精卫又成功的躲过了几次暗杀,这件事情,差点没把戴笠气死。



要不说汪精卫的幸运指数比较高那,屡次躲过军统的刺杀,不过这并不是军统没能力,而是事有巧合,在加之汪精卫身边守卫森严,想接近他谈何容易。但是汉奸终归是汉奸,就算不死,也一样遭世人的唾骂,活着还不如死了那。


杂七杂八的事


汪精卫的一生极具传奇色彩和戏剧性,首先是他从一个受人尊敬的民族英雄,一落成了万人唾骂的大汉奸,再就是他一生曾遭遇三次暗杀,所幸都大难不死,汪精卫出逃河内后,住在高郎街22号,在这期间,将介石曾二次让戴笠安排人手,谋杀汪精卫,一次是载笠的手下唐英杰和王鲁翘劫持了给汪精卫送蛋糕的大上海糕饼店的伙计,将给汪精卫送的蛋糕涂上剧毒送去,谁知汪精卫由于身体不舒服没吃而失败,第二次也是王鲁翘一伙人,黑夜摸进汪精卫的公馆,由于进错了房间,只杀死了汪的秘书曾仲鸣,又被他逃过了一劫,军统特务二次暗杀没成功,使汪精卫彻底地看清了蒋介石的真面目。从而铁了心与蒋决裂充当日本人的走狗,当上了伪国民政府主席,走上了汉奸道路,蒋介石对当上伪国民政府主席的汪精卫再没有下令暗杀,是蒋介石之计,因为他知道汪精卫活一天就会让人唾骂一天,度日如年生不如死,己没有让其早死的必要。


云亭远创



在抗战时期,军统不但厉害,而且表现得相当忠勇,大概有百分之四十左右的军统特工人员在各类抗日行动中牺牲,这个比例就是与前线抗战部队比也是相当高的。当然,军统也为抗战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破译日军密码,获取日军情报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还有就是暗杀了多达数百名的日伪重要成员,包括傅晓庵,季云卿,张啸林等等防范森严的大汉奸,大流氓。那么如此高效,厉害的军统却为什么对最大最可恶的汉奸汪贼无计可施呢?

大家都知道,自汪贼发表响应日酋近卫文磨的卖国艳电并逃往河内后,蒋委员长责成戴笠派出了以军统大将陈恭澍,余乐醒为首的行动组赶赴越南对其进行暗杀,在河内时因汪贼临时与秘书曾仲鸣换房间躲过一劫,使军统失去了一次刺杀他的绝佳机会,此后,军统及一些爱国人士先后又组织了多次行动,遗憾的是都没能取了他的狗命!

军统成功的实施过多次暗杀行功,许多罪大恶极且势力极强的汉奸都难逃一死,为什么行刺汪精卫却屡次损兵折将呢?我想不外乎几个原因,一是运气,比如河内那次,因临时更换房间成为漏网之鱼。二是安保措施严密,汪贼作为首屈一指的大汉奸,其安全肯定会受到日伪等军警特工的重视,轻易难有下手机会。三是因为汪贼本人小心谨慎(汪贼本人早年有暗杀他人的经验),深入简出,交际简单,没有给军统人员可趁之机。

历史已经翻篇,汪贼己成一撮遗臭万年的粪土,在我们为当年军统勇士们未能成功暗杀他而感到遗憾的同时,我却忍不住在琢磨:如果汪贼后来没死残延苟且到全民族的抗战胜利后该多好!我们就可以看到这个卖国贼接受国家民族对他进行正义审判时的嘴脸!让他活着尝尝当卖国贼的下场的滋味!



湘中明珠Zxp


汪精卫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最大的汉奸和卖国贼。1938年12月,汪精卫伙同一批人选择投降日本。事实上,汪精卫早就指派心腹人员与日本进行单方面的接触。为了不引起其他人的注意,汪精卫先以演讲的名义去往西南地区,然后才转乘前往越南河内地区。在越南地区公然发表《艳电》,极力的讨好日本方面,其实就是公开向日本投降。消息很快传到蒋校长耳中,蒋校长肯定是非常的生气,马上命令戴笠组织精干人员干掉汪精卫。

很快军统的刺杀小组抵达越南河内,但是两次刺杀行动都以失败而告终。第一次是军统的行动小组袭击汪精卫的车队,借机干掉汪精卫。结果就是汪精卫没有干掉,反倒引起汪精卫的警觉。第二次是军统的行动队袭击汪精卫的住所,差一点点就暗杀成功了。汪精卫眼看越南地区也不安全,于是很快就涌向日本人的怀抱之中,逃跑到上海地区,寻求日本方面对他的保护。

军统确实还是比较厉害的,尤其是对日作战方面,但是日本方面的情报机构也是非常强大。日本当时拥有特高课、梅机关、竹机关、兰机关、竹机关等五大情报机构。汪精卫逃到了上海之后,日本马上就将他严密保护起来了。值得一提的是,汪精卫的安全主要由梅机关负责。日本在汪住所外围直接派兵负责其警卫工作,内部则是由日本情报部门派出的精锐负责保卫工作。

与此同时,日本的梅机关又扶持成立了隶属于汪伪的情报机构:特工总部76号。这个间谍部门由李士群和丁默邨主要负责,手底下也是有一批死心塌地卖国的特务。该情报机构与国府的军统,我军的情报部门多次交锋。汪伪特工总部76号四大任务之一就是保护汪伪政权的重要人物,尤其是汪精卫。在重重的保护下,加上汪精卫本人也是小心翼翼,军统后来组织的多次刺杀都失败了。汪精卫最后还是病死于日本,对于战后惩处汉奸,这不得不说是个遗憾了。


兵说




汪精卫已经成为汉奸的代言人。

从毅然赴京刺杀摄政王载沣的英雄到被人刺杀的汉奸,从吟诵英雄的史诗到唱出“曲线救国”的历史笑话,汪精卫是否曾感到脸红?

军统是什么?国民党最强最恐怖的特务组织,它刺杀过汉奸,也刺杀过日本人,让无数人闻之色变,曾经有位美国军官甚至因为军统特务到过他家而抱着枪彻夜不敢睡。但是偏偏对于汪精卫,军统总是感到尴尬与束手无策,不论再怎么精心设计与策划,最后汪精卫也总是能像条滑不溜秋的泥鳅般逃脱。

汪精卫的命硬,让军统头疼不已。



汪精卫的命到底怎么硬?

汪精卫的命到底怎么硬?我们可以看看军统河内刺汪的过程。

1938年12月18日汪精卫悄悄离开重庆飞去了越南河内,在12月29日即发表了臭名昭著的“艳电”。闻知此事的蒋介石怒了,将戴笠叫到自己的办公室,汪兆铭已经叛国投敌,我不想看到他活着回国。然后戴笠迅速策划“刺汪”,为保证任务成功,他还专门抽调军统中的精英陈恭澍、王鲁翘、余乐醒等18人成立了刺汪行动组,随后奔赴越南河内展开行动。他们在河内对汪精卫策划并实施了四次刺杀,但是均以失败收场。

陈恭澍他们得到情报说汪精卫每天都吃面包,所以专门拦下了给汪送面包的人,然后化妆成送面包的人去给汪送面包,可是汪精卫看到人不对,不仅没吃面包,还将面包退了回去。后来,军统又得到情报汪精卫在找修理工去修浴室的水龙头,所以赶紧装成修理工去修水龙头,给汪修好水龙头的同时也在浴室里灌满了毒气,结果汪精卫愣是憋了三天没洗澡,所以没进浴室。再后来,军统又得到情报说汪精卫要携家出去旅游,这肯定是好机会呀,所以赶紧在半路设伏,结果汪精卫在中途突然掉头返回了,军统追上去,没想到遇上了堵车,汪精卫顺利回到了家。

经过三次失败后,陈恭澍决定不能再拖了,否则恐怕会让汪精卫发现了,所以决定强行闯入汪的住宅行刺。那天晚上,王鲁翘和唐英杰溜进了汪宅,在他们的情报里汪陈夫妻住在北屋,所以直闯北屋开枪射击,“砰砰砰”,屋里的夫妻应声倒地,完事撤离。结果汪精卫还是活蹦乱跳,为什么呢?因为那天晚上汪精卫正好将北屋腾出来让给秘书曾仲鸣夫妻住了,曾仲鸣成了汪的替死鬼。

陈恭澍气炸,但是刺汪任务显然已经失败,所以只好黯然回国。

汪精卫的命格,你不得不服!



军统为何始终没能将汪精卫送进阎罗殿?

汪精卫的命硬是运气使然,但是军统始终没能成功刺杀汪精卫的客观原因是什么?

我们知道,戴笠特务生涯里的头号劲敌是李士群,在上海,军统的头号劲敌则是76号,更悲催的是,军统在上海败给了76号,这也是没办法的事,上海是76号的老巢,并且当时上海已经落入了日本人的手里。说起来日本突然间想到要组建76号还是因为汪精卫,当时汪精卫已经公然表示要“对日本和平”,所以日本人选定了汪作为傀儡政府的领导人,汪的影响是不用说的,汪的投日肯定会带动很多人,所以日本人很重视汪精卫的生命安全,于是76号应运而生。在76号的保护下,军统想要刺杀汪精卫显然难如登天。



日本人对汪精卫的特殊保护。

事实上,日本人对汪精卫的保护可不仅仅只是76号,土肥原贤二这个名字我想我们很多人应该是听过的,他是日本派到中国的特务头头,手里拿着的是特高课!这个特高课是日本间谍组织,76号也是受到特高课的管理,但是特高课的情报系统却不是76号可比的。除了特高课,日本人还有宪兵队。日本人对汪精卫绝对给了特殊保护,汪是日本人手里拿着的很重要很重要的牌,所以不会让他丢命。所以军统想要汪精卫的命,绝对不是件简单的事。



汪精卫行事谨慎。

对于这点,你可以说他怕死,也可以说他警惕性特别高。1935年的国民党四届六中全会上,孙凤鸣突然向毫无防备的汪精卫连开了三枪,这三枪算是汪精卫替蒋介石挨了,这三枪让汪精卫后怕不已,稍不留神便可能会呜呼哀哉。这件事在汪精卫心里留下永远抹不掉的阴影,民国刺杀成风,汪精卫自己也曾经试图刺杀过载沣,所以汪精卫从那时候开始便养成了谨慎的习惯,人谨慎点,总是没错的,小心驶得万年船。在河内刺汪事件后,汪精卫防军统更是甚于防川,所以让军统很难找到对他下手的机会。

不过不管汪精卫再怎么小心谨慎,当年孙凤鸣给他的三枪,打在他脊背上的那颗子弹始终没能取出来,最终成了他的催命符。

汪精卫虽然躲过了无数次的刺杀,但是最终他也算是因刺杀而死。

汪精卫此贼死不足惜,当年蒋将汪刨坟、焚尸可谓是大快人心!


吾与吾国


汪精卫

1938年12月18日,汪精卫带着陈璧君、周佛海等一干人悄悄离开重庆飞到越南河内,29日发表了臭名昭著的“艳电”,响应近卫第三次声明,从此踏上卖国求荣的道路,成为近代中国汉奸的代名词。

蒋介石和戴笠

蒋介石得到消息后,派人苦劝未果,勃然大怒,立即给戴笠下达诛杀令,要刺杀国民党的二号人物,戴笠深知这是一个大活,绝对不能掉以轻心,他立即在军统局内海选出18名暗杀高手,组成“锄奸天团”,行动小组组长陈恭澍,号称军统第一杀手,还有善于用毒的化学兵工专家余乐醒、会飞檐走壁之功的唐英杰、军统神枪手王鲁翘等人,可以说,这支队伍代表了当时军统的最高刺杀水平。

戴笠和秘书毛万里在香港建立调度指挥中心,暗杀小组飞赴河内,很快锁定汪精卫行踪:一幢三层小楼的高档别墅。

一切准备就绪,就能蒋介石下达正式诛杀令,3月19日,陈恭澍接到指令:立即对汪逆精卫予以严厉制裁。

行动开始!

后任台北警察局局长的王鲁翘

第一次暗杀:公路追击、深入敌营

3月20日上午,行动小组接到线报,汪精卫一行人要到丹道镇三岛山麓游玩,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暗杀小组车辆快接近汪的车队时,汪精卫车队突然调头,刺杀小组立即追击,追到一个商业区,在红灯处遭遇堵车,行动失败。既然已经打草惊蛇,陈恭澍决定反其道而行之,当天晚上就突入汪的驻地,近距离狙杀。于是,军统暗杀史上最有名的一幕出现了,3月20日晚,行动队利用夜色突入汪精卫卧室,王鲁翘对准床上的人连开三枪后迅速撤出,以为大功告成,第二天才知道,当天晚上汪精卫把自己的房间让给了夫妻团聚的秘书曾仲鸣,曾当了汪的替死鬼。

第二次暗杀:假意投诚,伺机行动

河内刺杀失败后,1939年5月,汪精卫抵达上海,在日本占领区刺汪,如同狼穴杀狼,必须想办法接近汪精卫。戴笠让第四战区司令长官张发奎给汪精卫写一封打算伺机追随的密信,让军统特务戴星炳转交给汪的时候一举击杀。

计划可谓周密,但此时却出了一个意外,老牌特工吴赓恕为抢功,拓宽刺杀渠道,擅自策反上海市伪市长傅筱庵,傅假意答应,私下里密告汪精卫,导致戴星炳计划暴露,被汪处决,第二次行动失败。

第三次暗杀:故伎重演,继续策反

当初策反傅筱庵时,吴赓恕没有露面,也就没有暴露,他设计了一个新的刺杀计划,策反汪伪政府中的老同学陈承纶,利用陈承纶和汪精卫的师生关系,设法接近汪并实施刺杀,但是,吴赓恕高估了老同学之间的情谊,陈承纶向汪精卫告密,汪精卫给陈承纶写了一封答应让陈做自己秘书的亲笔信,让陈承纶给吴赓恕看,吴大喜,将行动计划和盘托出,76号特工迅速上门,吴赓恕被枪决。

第四次暗杀:上门攀亲,伺机行动

计划是这样的,军统高手黄逸光拿着当年偶然和汪精卫的一张合影,上门求见,借机刺汪。早已经患上刺杀综合征的汪精卫当然不会轻易见一个陌生人,派人跟踪黄逸光,到住所一搜,手枪、子弹、照相机等工具一应俱全,黄逸光很快被逮捕处决。

第五次暗杀:绝不放弃,继续策反

戴笠不是一个轻言放弃的人,他任命陈恭澍为军统上海区区长,在上海北极冰箱公司建立据点,成功策反76号原军统特工诸亚鹏,还没有开始动手,自己这边出了内鬼,1941年10月,小组成员几乎全部被俘。

陈恭澍

陈恭澍被俘后投降,但暗中和戴笠取得联系,抗战胜利后,被国民政府以汉奸罪逮捕,两年后获释,赴台湾后,任国防部情报局第二处少将处长,晚年出版回忆录“英雄无名”系列,揭露军统内幕,成为台湾出版界抢手货。由于杀人无数,树敌太多,退休后隐居,无人知其生死,至今不知其墓葬位置,应该是善终了。

经过多次的交锋,军统彻底败退,不但没有伤到汪精卫的一根毫毛,还损失了不少精英,后来逐渐放弃了暗杀行动。有人据此得出暗杀失败主要是军统斗不过76号总部,其实,小编认为军统的失败原因是多个方面的。

一是军统急躁冒进。

暗杀汪精卫是蒋介石交给军统的一号任务,戴笠立功心切,导致暗杀小组压力山大,仓促行动,昏招频出,例如吴赓恕连续两次策反敌方人员均失败,却没有从失败中汲取教训,最后搭上了自己的性命。更可笑的是黄逸光拿一张旧合影就敢上门攀亲,完全意识不到汪精卫已经成了惊弓之鸟,警惕心已经爆棚,用这种简单的招数简直就是送死。

土肥原贤二

二是占尽天时地利,日本人严密守护

上海、南京已经成为日本的占领区,军统在那里只能是客场作战,日本人好不容易才找到国民党二号人物汪精卫做他们的代理人,希望利用汪的影响力吸引更多的人来投降,这么重要的人物,怎么能让军统轻易杀掉呢,所以日本宪兵队和土肥原贤二带领的特高课利用天时地利,对汪精卫采取严密保护,像河内那种直接突入汪的卧室这种情况绝对不可能发生。

76号特工总部旧址

三是76号总部也不是吃干饭的

76号总部是由李士群一手创立的,邀请军统、中统双料特务丁默邨担任主任,主要是由上海黑帮和军统、中统特务组成,对军统的工作方法和流程非常清楚,后来,李士群策反军统上海站站长王天木,王天木的投降直接导致整个上海站全军覆灭,青岛站、天津站、北平站都受到重大影响,军统在整个敌占区的系统被迫转入地下,人员压缩。

四是汪精卫行事非常谨慎

秘书曾仲鸣当了自己的替死鬼,在汪精卫心中留下了永远抹不掉的阴影,让他充分认识到了军统的可怕之处,回国后立即着手组建自己的特务机关——76号总部。想当年汪精卫可是通过刺杀载沣而一举成名天下知的,算起来,汪精卫还是国民党暗杀的老祖宗,所以,汪精卫也养成了非常谨慎的习惯,身边的人有任何不一样的举动都可能引起他的怀疑,所以,军统一直找不到对他直接下手的机会。

汪精卫最后还是间接死于暗杀

1944年,汪精卫迎接日本高层时,过于激动,不小心摔倒,导致旧伤复发,不得已送到日本手术,1944年11月10日,最终死在日本名古屋帝国大学医院。这里的旧伤就是因为当初蒋介石采取对日不抵抗措施,激起爱国志士愤慨,上海黑帮老大王亚樵,派出十九军排长孙凤鸣化妆成记者于1935年11月1日在国民党中央党部刺杀蒋介石,因为蒋介石没有参加合影,孙凤鸣就临时将目标改成汪精卫,连中三枪,留在汪脊椎的子弹始终无法取出,铅毒深入脊髓,导致汪不治身亡。汪精卫虽然躲过了军统无数次暗杀,最终他还是因暗杀而死。

汪精卫葬礼

最终结局:坟墓被炸,挫骨扬灰

汪精卫死后,埋在南京中山陵附近的梅花山上。1945年,抗战胜利,何应钦说“委员长不久就要还都,汪精卫这个大汉奸的坟墓居然葬在梅花山上,和国父的陵墓并列在一起,太不成样子了。” 1946年1月21日深夜,150吨“TNT”将汪精卫的棺材掀了个底朝天,汪墓被炸开后,揭开棺盖,只见尸体上覆盖着一面青天白日满地红旗子,汪精卫身着伪政府文官礼服藏青色长袍马褂、头戴礼帽、腰佩大绶、面部略呈褐色而有些斑点,整个尸体尚未腐烂。南京市市长马超俊对汪尸进行全面检查,结果除在马褂口袋内发现一张长约3寸的白纸条外,别无其他遗物。这张纸上用毛笔写着“ 魂兮归来”四字,下署陈璧君。炸墓的工兵营士兵把汪精卫的棺材运到南京城西清凉山火葬场,棺材和尸体全部火化,骨灰没留,不知道撒到哪里去了。

青年时期汪精卫

汪精卫刺杀载沣时,在这座桥下埋下炸弹

革命青年蜕变为卖国贼

当初刺杀载沣时,明知无论成功于否,下场都是死,但是汪精卫慷慨赴死,曾说“革命如同烧饭,需要釜和薪。釜者,不惧水火忍受长期磨炼;薪者却一时轰烈、瞬间辉煌,汪某愿意为薪。”被捕后在狱中写下了“慷慨歌燕市,从容做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可见汪精卫当初还是很有血性的,谁又能想到这位民国美男子最后会做了卖国贼呢?


葛大小姐


汪精卫虽为病死,但死因有不同的说法:

1:汪精卫曾被王亚樵派遣的铁血锄奸团成员刺杀受伤,子弹深陷体内,无法取出,铅毒逐渐扩散,终至药石罔效。

2:日本作家上阪冬子访问汪氏子女后写的书支持病死之说:一说是其妻陈璧君相信中医,贴了中药膏药,却促使铅毒扩散全身,才造成汪精卫病死;另一说则是汪精卫遭日本军下毒谋杀,但被汪精卫长女汪文惺、女婿何文杰断然否认。

3:何文杰表示汪精卫患的是“多发性脊骨瘤肿”:,可能因“骨髓肿”病死。

军统虽然厉害,但像汪精卫这样的"大人物",其安保工作肯定十分严密,就算暗杀,也是困难重重!更何况汪精卫做了汉奸之后,肯定有考虑到被报复与被暗杀等情况,必定会更谨慎小心。另外,日军需要扶持以他为首的伪国民政府,想必不愿意他轻易就死了!多说一句,军统再厉害也有其完成不了的任务~

史诗杂谈


军统,蒋家王朝神秘的特务机构。在抗日战争时期作为蒋介石的锄奸利器暗杀了不少日本人和汉奸,比如说日本天皇特使高月保男爵,赤木井之,还有大名鼎鼎的青帮三巨头之一的张啸林等等等等。

可是当时最大的汉奸头目汪精卫在军统的暗杀下却一直好好的活下来了,是军统没有暗杀过,还是军统没有这个实力暗杀呢?不免引起了后人许多猜想。今天放翁就告诉你,其实军统在汪精卫在河内发表艳电之后就接到了蒋介石的命令暗杀汪精卫,而且军统也多次开展了针对汪精卫的暗杀行动,只是都没有成功过。

第一次,军统特务开始是想在汪宅内部收买佣人做内应,在汪精卫的饭菜里面下毒毒死汪精卫,可惜的是一直没有找到人做内应。于是他们决定直接在汪精卫行车在外的时候暗杀他,付诸行动的时候被汪精卫的警卫给发现了,暗杀失败。

第二次,军统特务第二次行动决定直接枪杀汪精卫。他们在汪精卫房子对面租了房子并且住了一个月,一直暗中观察,直到确定汪精卫所住的房间,于是他们决定行动。军统特务在3月21号当天进入汪宅,直奔汪精卫房间,发现正有一个胖胖的人急起。特务以为是汪精卫,直接开枪击杀,最后发现杀错了人。这是第二次,没能杀死是因为汪的运气好。


后来军统想继续刺杀汪精卫结果汪精卫离开了河内经过香港到达南京,被日本人和七十六号的人重重保护起来,军统再也没有下手的机会了。

通过这几次暗杀实例,我们可以做出结论了,为什么军统没能暗杀成功呢?第一是因为汪精卫的警卫工作做的非常好,第二是汪精卫的运气非常好,第三是因为汪精卫的警惕性非常好。

各位看官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我是头条作者一树梅花一放翁,希望大家点个赞关注一下我谢谢各位啦。


历史十二郎


汪精卫人长得帅气,口才很好,很有才华,当年因为搞革命,被抓到牢里,那句“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是何等的壮怀激烈,还曾经为蒋介石挨了三枪,可谓是壮怀激烈。如果没有搞“曲线救国”那一套天真的做法,肯定不会像现在这样,按照台湾学者的解读,汪精卫,周佛海等人,并非不想救国,他们和曾经的蒋介石想的一样,就是以目前中国的国力来说,和日本硬碰硬必亡国,他们在周佛海家里经常聚会,从历次和日本战争中得出结论,目前如果主战,一定会亡国,所以他们组成了低调俱乐部,同时也是和决心抗日的蒋介石争权,最后弄了个遗臭万年的下场。



“曲线救国”在理论上似乎还是可行的,按照当时的国情,没钱,没人,没枪,啥都没有,这个法子是用最小的代价,采取侧面和迂回的方法,一点一点获取胜利的果实,但是借着这个幌子,相当一部分人投降日本,做了伪军,伪政府官员,帮着日本人进攻我根据地,杀害普通群众,本质上已经不是曲线救国,而是助纣为虐卖国,所以蒋介石下令让军统戴笠,除掉汪精卫这个大汉奸,可是前后刺杀了几次都没有成功,反而几次三番让汪精卫逃脱,到底是汪精卫运气太好还是因为别的什么,先看那次在越南刺杀事件。



1939年越南河内一座三层小楼里,几个人秘密潜入后,直奔三楼,用板斧砸开门,朝着床底下的人连开几枪,匆匆离去,本以为汪精卫就此殒命,谁知道他一早就做了准备,和自己秘书换了房间,把自己的豪华套房让给刚到河内的秘书,秘书替自己挨了几枪,刺杀失败,为了这次刺杀,军统没少下功夫,陈恭澍还特地在对面租了一套房子,窥探了汪精卫一个多月才行刺。

对于此次刺杀失败,陈恭澍在后来的回忆录里说了几件蹊跷事,大体意思就是,他们在河内人生地不熟,刺杀汪又是一件极大的事情,军统只给配了两辆半旧的车,也没有个望远镜,也无法准确窥探院内住了多少人,派去侦查的唐英杰经常把事搞砸,就是他一口咬定汪精卫的卧室,才走错了门,除了车子和枪支弹药,军统再无任何情报,这不正常。



自己的队员时常失踪,又突然出现,理由一听就是假的,但是也没办法,巧合的是军统派来送枪械的人,他老婆的哥哥在警察局做卧底,还恰巧负责汪精卫住的那条路,有一次陈恭澍带队出去侦查,被被警察查到这个哥哥及时出现,帮他们解围,类似这种巧合太多,陈恭澍也觉得蹊跷自己办砸了这么大一件事,原本等着回去吃官司,谁知道这件事很轻易的就被带过去了,自己并没有受到影响,在此期间,有传闻称戴笠曾经秘密赴河内,但是并没有见自己的手下,一切显得诡异而不自然。



如果这些是真的,那么背后真正发生了什么事,大概只有汪精卫,戴笠,蒋介石几个人知道,别人也只是从那些不寻常的事件中发现端倪,不敢妄加揣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