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儿子中潜心学问,不关心政治的老三,为什么会被雍正囚禁致死?

空心树子


首先,老三胤祉虽然着力于学问,但并非不关心政治。一来,他与太子胤礽关系素来和睦,牵扯政治也颇深;二来,他搞的文化事业并不等同于个人潜心学问,既是显示组织协调能力的系统工程,又投好学右文的皇阿玛所好,不失为一种自我表现。

胤祉不但文学、书法上佳,武艺也不错,康熙三十一年(1692)胤祉陪同康熙帝围猎之时,曾经与一向善于骑射的皇阿玛比试过骑射功夫,两人不分上下。

对他不满的雍正帝也不得不承认自己这个三哥:

如诚亲王其才甚属可用,而其心又不得不置而不用。

所谓「其心又不得不置而不用」无非是因为胤祉不肯昧着良心依附自己这个四弟皇上,但是雍正帝找不出胤祉什么罪名,最后

只得以所谓怡亲王胤祥的丧礼上迟迟未到并且毫无忧伤的面色这个可笑的罪状来处罚他。

用三哥在十三弟的葬礼上表情如何来定罪,可以比肩汉武帝时期所谓的腹诽之罪。

这一来是雍正帝实在没什么罪状可找,二来也是雍正帝本人有心病,他倚重胤祥无非是在骨肉中结党以残骨肉,胤祉的冷漠不屑,与其说是针对胤祥,不如说是针对四四本人,所以一个细微的表情,雍正帝那颗冷酷的心便受到了「伤害」,需要加倍报复才能平息。


谈古论金


康熙众多皇子中,排行老三的胤祉文武双全,是最有能力者之一。

论文,诗词书法,都非常精通,尤其是书法好,康熙皇帝景陵的《神功圣德碑文》,就是他书写的。同时,他主持编纂了《古今图书集成》和《律历渊源》两部大书,为文学和文化史,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论武,胤祉曾在围猎过程中,与善于骑射的康熙皇帝亲自比试过,父子二人竟不分上下。

康熙皇帝在世时,胤祉备受康熙喜欢,康熙经常到胤祉府上勾留,以示宠爱。但雍正继位后,胤祉境遇一落千丈。雍正六年(1728),有人弹劾胤祉向苏克济索贿,雍正以胤祉“无人臣之礼”为由,将胤祉夺爵,降为郡王,囚禁在他府里,后恢复自由。

两年后,因在雍正最喜欢的弟弟胤祥的丧礼上,胤祉不但迟到,而且脸上毫无忧伤之色,受到十六弟胤禄的弹劾,因此被下宗人府议罪。雍正又将他夺爵,并将他和家人一起,囚禁于景山永安亭,后死于禁所。

胤祉一生爱文,潜心学问,表面上悠然于是非之外,不参与康熙晚年的夺嫡争位之斗,那么,雍正皇帝为什么最后还要将他囚禁致死呢?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胤祉并没有完全置身于皇位的争斗之外;另一方面,雍正一直不待见这个老兄。

胤祉的传记在《清史稿》的诸王列传中,据他的传记记载,在康熙晚年的皇位争夺战中,他首先是站在太子胤礽一边的,他同太子的关系非常亲近,所以康熙第一次废太子的时候,因为胤祉与太子关系“亲睦”,还特意召他“问太子情状”,因他与太子关系好,却没有助纣为虐,所以康熙没有处分他。

胤祉帮助太子打击他人是明显的,大哥胤禔为争位,曾魇镇太子,胤祉得知后,主动向康熙告发,弄得康熙勃然大怒,遂处罚胤禔夺爵,圈禁于他自己府上,直到去世,胤禔他再也没能出来。可以说,胤禔的圈禁致死,是胤祉的“功劳”。虽然胤禔魇镇太子属于卑劣行径,但胤祉公开揭发,也算是人心险恶的表现,可见他在争权夺位中,并非置身事外之人。

同时,先有大哥胤禔圈禁,后有太子再度被废,论年龄和资历,康熙众皇子中,继承康熙皇位,胤祉算是最适合人选了,在这种情况下,说胤祉还没一点念想、没一点运作,也不符合事实,他不自然地就成为了争夺皇位之战的一员。

当然,在雍正的诸兄弟中,胤祉算不得大奸大恶之人,雍正之所以将他圈禁到死,还是雍正不待见他,对这个兄长有所忌惮。兄长文才那么好,又有一帮清流围在周围,随时写点若隐若现的文章,出出含沙射影的书籍,这都会让雍正坐立不安的。

何况,作为雍正最喜欢的弟弟胤祥的丧礼上,他表现得极为散漫,因为胤祥对自己最忠,对这样一位忠贞兄弟的散漫,就是不忠的表现,这犯了雍正的忌,故永远圈禁,痛下杀手。


帝国的脸谱


康熙晚年,几个皇子之中,“九子夺嫡”中,有三个是比较爱“装”的。一个是“装能”、一个是“能装”、还有一个是“会装”


这个“装能”指的是皇八子胤禩。
实际上胤禩这人非常有才华,并且有理政才能。但他的心不够狠,手段不够毒辣。所以他一直要扮演一个“贤君能臣”的模样。佟国维有语:“这皇嗣,一半天意,一半民意!”胤禩一直争的是这一半”民意”。所以在整个夺嫡的过程中,他的目光一直放在朝臣、文人天下舆论上。所以他装的目的就是这“贤王”之誉。以至于后期二次废储的时候,胤禩已经为“声名”所累,走到了相反的方向。


那么那个“会装”之人乃是后来继位为君的雍正胤禛。

为君父分忧,宁做孤臣。追比国库,铁面无私,处理江南贪腐,得罪士绅。当太子被废,众阿哥争前恐后往上扑得时候。在幕僚戴铎(电视剧《雍正王朝》里是邬思道)的策划之下,他突然弃权不争,躲进家里吃斋念佛。并且真的成为一代坐家禅师(这个电视剧里里没体现)。他这是弯道超车,争的是另一半天意。所以他才是真正的”会装”之人。


而那个“能装”之人则是皇三子胤祉。

但毕竟读书人,装着整天搞学问,无心储位,表面与太子胤礽关系极其亲密,因为太能装,连康熙差点都信以为真了。直到胤祉看到了所谓的机会,自认为一击必杀。说实在的真是”装”过头了。当太子第一次被废的时候,皇长子竟然要“替父行不便之事”。使得康熙大为光火,皇三子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告发皇长子魇镇(喇嘛教的巫蛊之术)太子之事。却不曾想,这对康熙更是一击。一心希望父慈子孝、兄弟和睦的康熙,看到平时与世无争的皇三子竟然直接揭开了两派夺嫡的真相。他是读书人,难道不懂顾及君父颜面的道理?所以必然是有目的的。你老三君子不群,其他皇子俨然两派厮杀,你让我康熙看清楚这个现状,你如何自证,你不是别有用心?

然而此事过后不久,在一帮文臣的各种解释下,康熙又觉得,老三可能就是个没心计的读书人,他可能是出于对太子的真感情,才揭发老大魇镇太子的事。于是宽恕了老三。但其实这种宽恕也意味着老三胤祉与储位彻底无缘了(因为你心智不够成熟么)。装了四十年,结果一着棋错,万劫不复!

然而胤祉真的就认清形势,大彻大悟了吗?显然没有。他无缘储位争夺之后,也突发奇想,弯道超车。他走的路子其实是所谓“清流”的路子。就是一帮文萃 ,的确在他的主持下,编纂了《律历渊源》和《古今图书集成》。而且他的字很好,后来康熙的墓碑就是他写的。

从而以示天下,康熙晚年以文德治天下,而文德传承在于自己。不得不说胤祉脑子太不清爽了。雍正登基后,还能容得下你这个“正宗”?所以很好办,康熙不是喜欢你么,那你就去给康熙守灵吧!然而到最后胤祥死的时候,胤祉(那会已经改名允祉了)迟到,并且面无悲痛之色。被告发后,被剥夺爵位幽禁于景山永安亭,后来就死在那。成王败寇,当初失败就继续“装”下去,装成一个与世无争,可能还会有个好下场。


炒米视角


雍正四年,已经坐稳了龙椅的雍正皇帝决定对八阿哥允禩下手。在此之前,他要弄清楚一个问题,就是三阿哥允祉跟老八有没有勾结。于是就有了一封允祉写给雍密折。在这份密折里面,允祉言辞恳切,表示自己对雍正绝无二心。如果雍正还不相信他,他愿意承受一切责罚。

主子如此决断以来,未曾降旨,是以允祉并不知晓。今将杀允禩之过落于我身,我情愿承受,主子说我是允禩同党,我也接受。主子圣明,且有上苍为鉴,我若捞取声名,与外人胡言乱语,即让我如允禩一样承受苦难。臣允祉乃一奴才,忝为人兄,竟敢如同主子之手足。主子如何想,谕旨如何言,我就如何遵照而行。此外再无他言。伏乞主子阅讫批还。若无主子圣明奇恩,我岂能存活至今。——雍正四年允祉密奏

不得不说,允祉的文笔确实好,几段话就把自己的责任摘得干干净净,还用近乎于乞求的语气在试探雍正。




后来雍正虽然没有追究他的责任,但是雍正在允祉密折的朱批回复却让人感到耐人寻味。雍正说:圣祖爷在上,不是我故意怀疑你,而是三哥你原本就是一个善于说谎骗人的人。被你骗怕了,我要是不怀疑你,都对不起自己的智商。你要是故意骗我,就是对不起皇阿玛!行了,行了,我信任你了,希望不要再有下一次了。

皇考在天之灵,必有明鉴。此是朕一片苦心。
只是阿哥原本善于说谎哄人,容忍一切异端,朕稔知此情,怀疑憎恶是实。朕若即称相信,实为欺骗上苍,尔若执意骗朕,即是悖逆于皇考。日月长久,试目以待!阿哥果能如此,不仅多有尔主子弟弟的好日子,朕之福份也才全备。身为亲兄,宜倍加谨恪。——雍正朱批回复

其实从雍正所批的那句『阿哥原本善于说谎哄人』中就可以看出,三阿哥允祉不是一个善茬子。至少雍正认为他不是善茬子!或许允祉在历史上真的是一个潜心治学,无心于皇位,无心于名利的人,但问题是雍正对他不信任呀!


胤祉,康熙皇帝的第三子,因此又被称呼为三阿哥或者三爷。他的文学和书法造诣是康熙儿子中是最高的,因而他被很多人误认为是一个书生形象。其实三阿哥的骑射本领也是很强悍的,他曾经在木兰秋猎时与康熙笔试骑射,两人不相上下。所以,胤祉是一个文物兼备的阿哥,康熙对他很喜爱。只不过他是庶出的,因此皇位的继承人轮不到他。

康熙三十七年,三阿哥被封为诚郡王,但是因为敏妃(十三阿哥的生母)过世,百日祭期内剃头,被康熙以不孝顺的罪名降贝勒。

康熙四十七年,太子胤礽第一次被废。胤祉因为检举揭发大阿哥胤褆魇咒太子胤礽,谋夺储位的企图,开始在夺嫡之中崭露头角。

康熙四十八年,康熙复立胤礽为太子。胤祉因为平日与太子胤礽关系素来和睦,而博得了老爷子的好感。在太子胤礽复位后,胤祉也被一起晋封为和硕诚亲王。

康熙五十一年,太子胤礽第二次被废,康熙明确了不会再立太子。胤祉心领神会,开始专心著书。他所主持编修的《律历渊源》在两年后出版,康熙甚感欣慰。

从以上经历中可以看出,胤祉并不是一个单纯潜心治学的人,他所谓的潜心治学只是为了博得老爷子的青睐而已。五阿哥胤祺、七阿哥胤祐才是真正的老实人(一个不通汉学,一个身体有残疾)。


(胤祉的书法造诣之高)

既然有夺嫡之心,那么胤祉就不可能真正的潜心治学。在太子第二次被废之后,胤祉继位的可能性非常大(至少他认是)。因为他当时具有两个优势,这让他对皇位的觊觎之心就非常强烈了。

第一、文武兼备。当时能跟他竞争的对手只有雍正和老十四,雍正的骑射不如他,老十四的文学不如他;

第二、事实上的老大。在太子胤礽和大阿哥胤褆都被永久圈禁后,康熙已无嫡子,胤祉是事实上的长子;

只不过胤祉后来因为孟光祖事件,给他的形象摸了黑,康熙为了保护他,也让他不要参与夺嫡。胤祉再次心领神会,主动的退出了夺嫡圈子。

雍正即位后,胤祉被改名为允祉。雍正对他很戒备,以他与废太子允礽关系密切为借口,将他发配到了遵化的东陵为康熙守陵。并且还伺机剥夺了他儿子弘晟的世子爵位,贬为闲散宗室。雍正的这一系列政治打击,要说允祉在私下里不牢骚,是不可能的。因此也就有了开头的那封密奏,允祉用豁出去的态度说:雍正你要想杀我,我也没法抵抗,你给我安罪名,我也愿意承受,无所谓,看开了。

后来允祉因为勒索贿赂和老十三之死缺少哀悼之情被雍正夺爵,幽禁于景山永安亭,并在幽禁处病死。(存疑)



纵观三阿哥的后半生,他最大的问题就是对自己的命运看不开。按照汉人的规矩,皇位继承遵照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的规矩。就凭他比雍正年长,雍正就不可能放过他,因为他太碍眼碍事了。另一方面,三阿哥文武双全,并非是百无一用的书生。当年老十四在西北打仗,后方协助康熙处理军务的就是老三。而且老三还明确的参与过夺嫡,雍正岂能放过他?

雍正之所以先不动他,是因为雍正实在是太忙了,老八、老九、年羹尧、隆科多,这么多人要收拾,一时还顾不到老三。等到好不容易把这些人都收拾了,曾静的谣言又冒出来了。等到雍正把《大义觉迷录》发行天下后,再一扭头,原来角落里还留了一个碍眼的老三啊?然后老三就悲剧了。



最后再说两个跟三阿哥胤祉有关的记载:

记载一、胤祉的去世时间非常蹊跷。根据史料记载,三阿哥被幽死于雍正十年壬子闰五月十九日,而五阿哥胤祺也是死于雍正十年壬子闰五月十九日丑刻。老三和老五同一天死,这也太巧了吧???

记载二、三阿哥的孙女被乾隆指婚给了准格尔大汗。这个大汗是被清军俘虏的,据史料的记载,这个大汗叫达瓦齐,长的肥头大耳,一身的骚臭味,乾隆却让自己的堂侄女嫁给了这种人。

日惟向大池驱鹅鸭,浴其中以为乐而已。体极肥,面大于盘,腰腹十围,膻气不可近。

由于三阿哥是被幽禁致死的,所以他的十二个儿子都混的比较惨。继承爵位的大宗也只是不入八分辅国公,没有继承爵位的儿子则全部都是闲散宗室。


Mer86


康熙第三子爱新觉罗·胤祉,之所以被雍正囚禁致死,只能是用四个字形容:“看不顺眼。”

胤祉,清圣祖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的第三子,是康熙与荣妃马佳氏所生。

康熙十六年(1677年),出生于北京紫禁城,按照出生顺序,他应是康熙皇帝的第十子,因为其他兄弟早早夭折,他也就成了实际上的第三子。

胤祉与皇太子胤礽的关系不错,康熙西征准噶尔时,两人曾一同前往去探望过康熙。只是那一次,胤礽表现太差劲,两人被遣回了京城。康熙对胤祉也是很器重,每次塞外行围、祭陵,都会带着他。

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康熙皇帝第一次册封成年皇子,胤祉被封为诚郡王。胤祉开始与其他兄弟参与政事,表现还不错。

可是在第二年,胤祉犯了错误,就在敏妃丧期还没有满一百天的时候,胤祉擅自违背禁令剃了头发而被降为贝勒。

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康熙皇帝再一次关注起胤祉来。就在当年,康熙在参加了胤祉家的家宴,并在以后的几年内,将此作为惯例。

胤祉能够受到康熙的喜爱,与他的个人能力不无关系。他不仅是骑射出众,曾在围猎时,与康熙皇帝比试不落下风,而且文学上的修养也不低。

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胤礽被废,胤祉虽然一向与胤礽走得很近,却是没有受到牵连。当年,他还因告发皇长子胤禔魇镇胤礽而受到康熙的信任。

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胤礽被康熙复立为太子,胤祉被晋封为和硕诚亲王,与他一起授封的还有皇四子胤禛、皇五子胤祺。

之后的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胤礽再次被废,胤祉还是没有受到影响,倒是位置稳固得很。

期间,胤祉还主持编撰了《律历渊源》和《古今图书集成》两部大部头书,受到了康熙皇帝的嘉奖。

然而,这一切,等到康熙病逝,雍正登基后,都变了。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康熙去世,皇四子胤禛继承皇位,胤祉改名为“允祉”,被“安排”到遵化为康熙守陵。

雍正二年(1724年),胤祉的儿子弘晟被削掉了世子爵位。

雍正六年(1728年),胤祉受到弹劾,被降为郡王,儿子弘晟受牵连,被囚禁在宗人府。

雍正八年(1730年),刚封了亲王的胤祉,在怡亲王胤祥的丧礼上迟到,而且还没有哀伤表情,因此再次受到弹劾,胤祉最终和家人一起被囚禁在景山永安亭。

雍正十年(1732年),胤祉死在了囚禁地,后以郡王例安葬。

从胤祉的人生历程可以看出,胤祉也绝不是一个“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呆子,这样的人,也不会受到康熙的欣赏与信任。

胤祉早年跟胤礽走得近,显然就是站错了队,后来虽然没有参与过多的政治斗争,没有目的性站位,没有明确表示,那同样也是一种“站错队”。

不管是前者,还是后者,都是没有站在先前的皇四子胤禛后来的雍正这边的。正如雍正后来在处置胤祉所说的,诚亲王这个人才能是可用的,就是心不在我这边,只能是放在一边不用了。

非常可悲的,作为康熙皇帝的儿子胤祉,想要置身事外而不可得,只能是任由强势者宰割了。

答疑人:今日头条年度历史自媒《夜狼文史工作室》特约撰稿人菊花茶


夜狼文史工作室


康熙王朝的“九子夺嫡”恐怕是中国历史上争夺帝位最激烈的一个朝代。为了能在这场帝王争霸赛中脱颖而出,众阿哥使出浑身解数,其中用得最多的一项技能就是装,装与世无争,装能力超群。四阿哥胤禛就是在这场争夺战中装毫无野心,吃斋念佛,结果登上帝位。


三阿哥胤祉就没这么幸运了,他也装,装高风亮节,平日从不关心政治,但是结果却穿帮了,不仅没被抬上高位,还落得被囚禁致死的凄凉下场。这是为什么呢?下面有书君为大家做详细解释。


一、诬陷大阿哥不成,反被指责觊觎帝位,从而与帝位失之交臂。


三阿哥胤祉,平时为人和气,饱读诗书,一副谦谦君子的模样。这样的人,对于看惯尔虞我诈的康熙帝来说,无疑是一股清流,因此康熙对他是宠爱有加。但是,因为太子事件,颠覆了康熙对胤祉的看法,并从此对胤祉冷淡起来,还将他剔除出皇位继承人的候选名单。


事情是这样的。二阿哥胤礽二度被废,三阿哥趁此大做文章,在康熙面前告状,是大阿哥胤禵对胤礽使用了“魇镇”之术,导致大阿哥做出失常行为,一向主张家庭和睦的康熙帝听闻,算是明白了胤祉平日的谦卑,原来都是假象,他也想搅动争帝这池春水,从而达到自己上位的目的。康熙帝当然不会如他所愿,并趁此断了他的帝王梦。


诬陷大阿哥不成,自己倒一头栽了下去,三阿哥称帝的梦算是断了。



二、因钻研文学反被雍正拿住把柄,永生囚禁永安亭。


胤祉既然不能坐上龙椅,那就想着安分守己做个良民吧。胤祉本就喜爱读书,因此与一帮文臣走得很近,主持编撰了《律历渊源》等书,也为中国文学历史做了贡献。


然而在野蛮出身,崇尚文德的清朝,文采出众的胤祉太容易成为大家的眼中钉了。当雍正登基后,想方设法想除去胤祉,他让胤祉去为康熙守灵,不让他有机可乘。后胤祥薨逝,胤祉未按时到场,且面无悲色。这样一来,就给了雍正制裁他的理由。雍正将他幽禁于景山的永安亭,此生不得自由,直至去世。


由于胤祉没有看清自己的处境,还一个劲往雍正的“枪口”上撞,结果却将自己送上了被囚禁的不归路。



胤祉才能出众,只是智商欠佳,若他在称帝无望的情况下,能够安分守己,收敛锋芒,或许还能平安了此一生。但是,他却在没有看清当时形势的情况下,还一味好高骛远,不会投雍正所好,结果断送大好前程。


由此可见,学会审时度势是多么需要修炼的一项技能。一旦学会了,对自己一生都是有益无害的;学不会的话,那就最好本本分分,不要强出头了,否则坑的还是自己。


有书君语: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给有书君点个赞哦~关注有书君,私信回复句子,有书君送你一句特别的话!


有书共读


我们先说一下“老三”的结局,在来看看他为什么有如此悲剧。

雍正即皇位,命胤祉守灵。雍正八年,被夺爵、囚禁。雍正十年,去世,以郡王礼葬。

爱新觉罗·胤祉,康熙第三子,其母为荣妃马佳氏,出身一般,但是在生育方面却十分“高产”,胤祉是她所生育的第六个孩子,第五个男孩,前面四个哥哥都夭折,胤祉才成为了皇三子,这是一个悲惨的故事,可想而知如果她生育的前几个孩子都在,那么马佳氏在宫中的地位将是何等的荣耀。

胤祉自幼品学兼优,算是那种被家长非常喜欢的孩子,而他也一直潜心学问好似与世无争,确实当时皇位已经有了明确的继承人,太子胤礽的地位在初始阶段还是比较稳固的,所以胤祉基本看不到希望。

但是当机会出现后,那个“天下之主”的位置太过吸引人,康熙四十七年,太子胤礽被废,看似清心寡欲的老三却干了一件非常

毒辣的事情,他向康熙告发了大阿哥使用巫术谋害太子胤礽的事情。此事不仅扫除了大阿哥这个障碍,而且自己一跃成为名义上的“老大”。

虽然自己在皇位的继承顺位上比较占据优势,但是四阿哥却取得了最终的胜利,“老三”只得认命,但他没想到“老四”是个如此狠毒之人,自己想安心当个王爷都不可能,参与“九子夺嫡”的除了雍正的死党“老十三”,没有一个善终。

“老三”被囚禁致死,不需要理由,因为他是雍正的三哥,他也是“九子夺嫡”中的一子,至于犯了哪条法律,那只是个借口而已,只有将他们都除掉,“四爷”心里才能彻底踏实。


一点点历史


三阿哥胤祉潜心学问并有大成是真的,极有政治谋略还有意大位也是真的。

胤祉当初不动声色、拿捏极准的搞掉了大阿哥胤褆,以及在太子胤礽第二次复立和第二次被废展现的超高政治智慧,让当时的胤禛震撼到了,登基后也一直防着他。

胤祉在康熙朝只是钻营的手段和方法与其他阿哥不同,不太为人觉察,读书人嘛,精着呢。

康熙四十七底,康熙想要复立刚废掉七十多天的太子胤礽,却苦于没有台阶。胤祉看清了康熙的真实想法,就恰到好处地站了出来,告发老大胤褆曾用下三滥手段魇镇太子,使其心智迷乱,都是鬼神惹的祸。

这台阶康熙当然要了,对胤祉的表现非常赞赏,甚至非常感激。当然也有一说,胤祉揭发胤褆是与康熙演的双簧,也有这个可能。

康熙四十九年,胤祉又捕捉到了康熙对胤礽的极度失望,于是他又说话了。揭发太子认为皇阿玛年老昏聩,多次发牢骚说真是破了记录了,哪见过干了快四十年的太子?康熙最烦被人说老

此事没多久,胤礽第二次被废。胤祉本指望着老大和老二倒台后,就该轮到自己这个老三,没想康熙不再立储了。

雍正登基后,胤祉是第一个叩头的,贼着呢,当然雍正对这位三哥也是心知肚明。

后来雍正借十三爷允祥居丧期间有人告发胤祉迟到早退不当回事“视同隔膜”,旧账新账一起算给胤祉定了“图谋储位”、“包藏祸心”等,将其幽禁在景山致死。



司马砸光


都说老三无心夺嫡!其实众兄弟里数他心机最深!他以修书为名聚络当朝文粹筹谋已久!康熙在他检举老大害老二时已看透其险恶!说起众子夺嫡妻祸根还在康熙!因对皇后的愧疚舍长立幼本就埋下祸根!虽说老大不是嫡出!但他毕竟是长子!祖规应立长为太子!

说起太子胤礽!这太子当的太累了!几十年的众矢之的!像竹竿挂肉在头前的狗!不累死也急疯了!索额图更是等不及了!可以说太子的崩溃是大家的功劳!更是康熙的功劳!

老三胤祉在老四继位后表面顺从暗地里使坏!李绂一党处处与雍正做对正是他的幕后主持!

康熙者几个夺嫡的皇子里真正有君王之气的也就是老四了!心里有社稷!眼里有民生!杀罚决断不拘私情!忘我无私!

老大太蠢!老二太昏!老三太奸!老八太假!老九和老十都是混混!老十三太直!老十四太狂!


peter1955


爱新觉罗·胤祉,康熙皇帝的第三子,据记载是文武兼备,非常受到康熙的喜爱,获封和硕诚亲王。雍正即位后对于三哥胤祉大肆排挤,将其夺爵幽禁于景山永安亭到死,就是胤祉的儿子弘晟都受到打击被监禁在宗人府。而雍正打击胤祉,就是因为胤祉在康熙末年的九龙夺嫡中参与的是很深的。胤祉给人一种好似不关心政治的感觉是因为他争位的手段不像老四、老八一样明显,但实际上他一直是皇位的有力竞争者之一。

1、史书上说胤祉从小不论是文学还是书法,甚至于骑射都是皇子中拔尖的,曾经和一向善于骑射的康熙比试过两人不分上下。胤祉真的无心皇位的话他绝对不会这么表现自己,因为皇室家族可不比普通人家,胤祉越突出受到康熙的表扬越会成为其他皇子攻击的目标,胤祉争取康熙关注、宠爱的行为只能说其有志于皇位。而胤祉也确实是康熙一直宠爱的皇子,爵位、财物让让不落于人后,每年康熙帝都会去他的王府举行家宴,这是难得的殊荣。

2、胤祉在“废太子事件”中参与的很深,总在关键时刻有所表现。太子胤礽第一次被废的时候,康熙找胤祉谈话询问太子往日的所作所为,之后胤祉晋封亲王;太子第二次被废的时候,胤祉得到了康熙的赏赐。而大阿哥被圈禁又是胤祉出的力,胤祉向康熙告发皇长子胤禔私下里阴谋魇镇太子胤礽。可以说大阿哥、二阿哥被除掉后,胤祉就是最年长的皇子了,这在皇位争夺中是一个很大的优势。

3、胤祉在朝堂中是有自己的派系的,与老八胤禩拉拢高官朝臣不同,胤祉拉拢的是读书人、言官清流。胤祉主要负责的就是文化典籍的编纂工作,利用工作之机拉拢了一大批翰林院编修、御史、学者,其中最出名的就是陈梦雷、杨文言、周昌言、李绂,说白了吧胤祉掌握了笔杆子,掌握了舆论。

4、胤祉的儿子弘晟受到康熙帝的宠爱不比雍正的儿子弘历差。康熙五十九年,康熙封弘晟为世子,俸禄与贝子相当;康熙六十年,康熙命令弘晟偕皇四子胤禛、皇十二子胤裪祭拜盛京三陵。

胤祉在皇位争夺中输给雍正,最终下场凄凉,很可能是性格原因,胤祉为人过于温和,做事瞻前顾后。而康熙末年大清王朝危机四伏,官员贪污腐败民怨沸腾,西北边患不断,国库亏空严重等等,想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的是一个坚韧果敢、心狠手辣的人物,因此为了延续清朝统治康熙选择了雍正继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