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开大会唯一牵手的农村姑娘,她是谁?毛主席为啥给她找座位

时势造英雄。1960年代,是个女英雄辈出的时代。

邢燕子就是其中一个。

1958年,18岁的邢燕子初中毕业,来到乡下陪爷爷生活。

毛主席开大会唯一牵手的农村姑娘,她是谁?毛主席为啥给她找座位

(右为邢燕子)

这里简单介绍下当年的学制。

小学分初小和高小两个阶段,孩子9岁入学。

初小4年,毕业后可以打算盘,写应用文,文化水平可以到工厂当会计,或在农村当支书了。

高小2年,毕业后就是文化人,可以“闭目打算盘”“头顶打算盘”,可以到政府机构当个普通的行政人员。

如果再到一个专门的学校进修一下,就是服务于社会某领域的专业性人才了。

初中3年,毕业后是名副其实的知识分子了。

毛主席开大会唯一牵手的农村姑娘,她是谁?毛主席为啥给她找座位

(电影中的知青。配图)

邢燕子是天津宝坻县人,18岁毕业后,完全可以留在城市参加工作,况且他有个在天津市陶瓷厂当副厂长的老爹,找个工作不成问题。

但邢燕子要坚持回宝坻县司家庄的农村老家,原因是爷爷一人在家,需要照顾。

这一回不要紧,开启了她20多年的知青生活。

1959年,中国进入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大量农村劳力进城,当工人至少有定量粮食,在农村反而受饿。

邢燕子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来到了司家庄

毛主席开大会唯一牵手的农村姑娘,她是谁?毛主席为啥给她找座位

(配图。知青下乡)

农村无劳力,自己也不会干活,18岁的城里姑娘能干啥呢?

她有想法:解放妇女劳力。

邢燕子和几个人组织了“幼儿园”,把全村妇女的孩子组织在一起照顾,让妇女们可以安心无虞地下田务农;

她从基本的编草帽、打苇帘子开始,白天看孩子,晚上编草帽,一天只睡五六个小时。

她学积肥,晚上把秸秆截成段,早上一大早去收集村民的尿,把尿倒入大池,加水把秸秆和湿,堆在一起发酵,变成肥料。

她学结网打鱼,蓟运河畔北大洼,寒冬冰冻2尺厚,她和村民一起砸冰下网捕鱼。

她越干越火,越干越有思路,组建了7人妇女突击队开垦荒地。后来突击队成员从7人增加至16人,开垦荒地560亩。县里领导视察,给她的突击队起名“邢燕子突击队”。

毛主席开大会唯一牵手的农村姑娘,她是谁?毛主席为啥给她找座位

(邢燕子劳动照)

芳华吐露,贫苦农村成了广阔的舞台。

英雄辈出,从来脱离不了时代的沃土。

中苏交恶,苏联强权欲控制中国,商量不成就从中国撤走援助,独立自主的中国人发奋图强搞建设,亟需邢燕子这样扎根农村、大办农业的青年人。

18岁知识分子逆袭下乡务农,风风火火有声有色,引起了上级和媒体的关注。

从1960年初,河北日报、中国青年报、人民日报等报纸、广播先后对邢燕子进行了报道,她被树为典型,上了画报封面,郭沫若为他作诗,燕子飞跃大江南北,全国家喻户晓。

邢燕子成了劳模、巾帼英雄,当了全国人大代表。

毛主席开大会唯一牵手的农村姑娘,她是谁?毛主席为啥给她找座位

(当年报道)

1964年12月20日,是邢燕子终生难忘的日子。

24岁的她来到北京人民大会堂,作为全国代表参加三届全国人大会,还被推选为大会执行主席。

啥是执行主席?

就是人大会召开期间,由人大主席团在主席团成员中选出主持会议的人。

人大主席团是人大会召开期间负责主持会议的临时机构,选出的执行主席,轮流来主持当天的会议。

农村知识青年上了中国最高权力机关人大会,当了会议主持人,可见国家当时对农民的重视:农民是国家的主人。

这是也是邢燕子的莫大荣誉。

毛主席开大会唯一牵手的农村姑娘,她是谁?毛主席为啥给她找座位

(配图)

开幕前,她和大家在休息室等待国家领导人进场。

没想到,毛主席周总理等来到休息室看望他们了。

当工作人员介绍邢燕子时,毛主席显然早已经对她的新闻熟知,“你就是燕子?”说着握起了她的手。

邢燕子没有见过毛主席,一时不知如何说话,只是一直点头,两眼热泪涌出。

“燕子坐哪儿?”毛主席问工作人员,握着燕子的手一直没松开。

随着工作人员的指引,毛主席做出了一个惊人举动。

毛主席开大会唯一牵手的农村姑娘,她是谁?毛主席为啥给她找座位

(邢燕子忆当年)

只见他左顾右找,握着燕子的手向主席台上邢燕子的座位走去。

有谁能让主席为他找座位,挽他入场?

只有24岁的农村姑娘邢燕子。

全场注目下,燕子幸福得有点眩晕,只感觉毛主席的手好温暖、好宽大有力。

毛主席送她到座位坐下后,才回到自己的座位。

这一幕成了邢燕子终生最难忘的时刻。

2007年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已经67岁的邢燕子回忆起这一幕,双眼再次泛起泪水。

知青名人邢燕子的幸福荣誉,可以套用当下一句流行语: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本文史料参考《邢燕子》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