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學鋼琴的8大難題,報班之前先看看吧!

孩子學鋼琴的8大難題,報班之前先看看吧!

來源 | 布穀聽聽(iBookgood)

讓孩子學鋼琴這個想法,可能每個家長都有過。

不管是在各種影視作品裡,還是現實的各類表演中,那個在臺上彈著鋼琴,渾身散發著優雅文藝氣質的人,都會止不住吸引人們的目光。

學鋼琴除了能讓孩子具有藝術氣質,也能促進孩子手和腦的發育,讓孩子身心都能得到提升。

可是,當我們真正去給孩子找老師,陪孩子練習的時候時,似乎又有點無從下手。

那麼我們這些不懂鋼琴的家長,要怎麼幫孩子選鋼琴、選老師呢?孩子學習遇到困難我們要怎麼幫他們呢?怎樣才是正確陪孩子練琴的方式呢?

這些問題,就讓兒童鋼琴教育專家薇薇安老師幫我們解決吧!今天,我們精選了8個家長們最常遇到的問題,一起來看看老師的解答吧!

孩子學鋼琴的8大難題,報班之前先看看吧!

薇薇安

畢業於奧地利格拉茨音樂與表演藝術大學,並在奧地利歐中文化與藝術交流協會擔任秘書長職務,上海音樂家協會鋼琴專業委員會成員。專注於從事兒童鋼琴教育,擁有十幾年的海內外兒童鋼琴教學經驗。2018年年底即將出版《基礎樂理練習題集》

問題一:什麼年齡學習鋼琴最好?

孩子學鋼琴的8大難題,報班之前先看看吧!

一些學習鋼琴比較早的小朋友,差不多從三歲左右就開始了。不過在這個年齡開始學琴需要具備一定的條件,這個階段的孩子自身已經表現出學習音樂或者鋼琴很好的領悟能力。

早一點開始學,可以讓大腦和手指更早地得到鍛鍊,並且因為練習得早,孩子將來的演奏能力也容易達到比較高的水平。

但是,如果孩子並沒有表現出這些能力,那在這個年齡學習就有點過早了。

因為年齡比較小,所以就勢必需要家長付出更多耐心和時間,對老師的教學方法也就更高,如果學習過程處理得不好,會比其他孩子更容易出現厭學的情況,加上這個年齡孩子的手指骨骼比較軟,如果方法不是很正確,也很容易出現手指變形的情況。

所以過早開始學琴,對很多小朋友來說並不一定是一件好事。

如果選擇晚一些開始學,最好年齡不要晚於9歲。樂器學習的最佳年齡是在9歲之前,9歲之後學樂器對大腦發育的影響基本就停止了。

基於這兩種情況,我們通常認為孩子在4到6歲左右就可以開始學習,這個時候智力發育和骨骼發育都已經達到了學琴所需要的必備條件。

有一些孩子是在小學之後開始學琴的,差不多是6歲以後,在這個年齡上,他們的理解能力完全沒有問題,需要家長配合的時間比較短,可以很快進入到自主上課、自主練琴的階段。

但一個普遍現象是,到了小學之後,練琴時間沒有幼兒園充足,所以進度肯定會比早一些開始的孩子要滯後,這點是很正常的。有些孩子可以在幾年之後做到後來居上,但並不是每個孩子都能做到,這就需要家長們把心態放平衡。

但是大家也知道,孩子們在這個年齡段裡每隔幾個月的成長變化都會非常大,而且每個孩子的特性不一樣,有的時候早幾個月開始學和晚幾個月開始學,可能會得到不一樣的結果。

所以我們要考慮的不僅是可以幾歲開始學,還要考慮到孩子的性格特點和家庭現在是不是能夠提供一個適合的學習環境。

我們所說的家庭學習環境也包括家長能不能拿出一定的時間,因為在最主要的學習階段裡,需要家長每天抽出30到40分鐘的時間,以及每週至少一次的上課時間。

很多時候家長是給孩子安排了時間,卻忘了自己的時間,如果出現這種前期準備不足的情況,那麼在啟蒙階段,孩子難免會學得比較波折。

另外,家庭穩定環境也很重要,比如說近期有搬家或者外出的計劃,那在這種情況下就不要著急開始學,否則就會出現剛開始上課就要請假的情況,內容還沒有學多少就先忘記了,這對孩子之後的學習是不利的。

問題二:如何選擇老師?

孩子學鋼琴的8大難題,報班之前先看看吧!

在找老師的時候,對老師的要求肯定不能是業餘老師,不論是剛開始的啟蒙,還是進入高階段的老師,他們都需要具備一定的專業能力,這樣才能給孩子正確引導。

不過,很多人對業餘學琴這個詞本身有一個誤區,在這裡給大家解釋下。

業餘學琴和專業學琴,它們的區別主要是在將來的職業選擇。在練琴時間方面,專業學琴的孩子投入的時間更多,業餘學琴的孩子投入的時間相對比較少,可是業餘學琴不代表就是隨便學或者將就著學,而且業餘學琴也不是學不好的代名詞。

那麼我們怎麼去區分老師的好壞呢?

1 瞭解一下老師的學習經歷和背景

從專業院校畢業的老師,他們自身的學習過程就是相對比較正規的,教給孩子的方法也會比較正規,這在一定程度上就避免了走彎路的過程,如果有更多的教學經驗積累那就更好了。

2 口碑相傳很重要

在有專業背景的情況下,有好口碑的老師自然有他的獨到之處。

3 家長一定要有和老師單獨交流的機會

很多家長習慣通過視聽課來看孩子適不適合學,老師會不會教,能不能配合孩子教學。

其實在這一節視聽課裡,我們能看到的情況很有限,更多的是需要和老師交流,瞭解老師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案,包括對課程的安排或者是對學生的要求。家長也可以向老師提出自己的期望和想法,這樣得到的信息相對會更全面。

問題三:怎樣挑選鋼琴?

孩子學鋼琴的8大難題,報班之前先看看吧!

找好老師之後我們就要開始去看鋼琴了,在我們去琴行看的時候就會發現,不同的鋼琴價格懸殊是非常大的,從一萬上下到百萬上下的價格都有。

所以要先確定家庭能夠承受的價格範圍。

多數的家庭用琴是在兩萬上下,也有的是在四五萬左右,目前這個價位的鋼琴對孩子們的練習來說是沒有問題的,也可以基本滿足學習要求,當然如果能夠買到更高價位的鋼琴,那它帶給孩子的手指和聽覺上的感受肯定也是不同的。

很多家長說,我們自己並不會挑琴,特別是對鋼琴的材質、構造,這些我們都不懂,也沒有老師能夠幫助我們挑選。

在這種情況下,我也給大家推薦一個比較簡單的方式,那就是多跑、多聽

多去幾家琴行,從最貴的鋼琴到最便宜的鋼琴都可以去聽一聽,請琴行的導購來演示,最好能夠演奏同一首樂曲,這樣我們可以更容易地聽出鋼琴不同的音色效果。

我們並不一定說某一種音色是最好的,因為每個人對音色的需求不一樣,理解的也不同。所以在對比了很貴的琴和很便宜的琴的音色區別之後,就可以在接受的價格範圍裡挑選一臺家長和孩子都喜歡的鋼琴。

如果孩子已經稍微有了一些鋼琴基礎可以去演奏,最好的方式當然是孩子自己去嘗試這些不同鋼琴的手感,除了音色之外,手感也是非常重要的。

問題四:識譜困難怎麼辦?

孩子學鋼琴的8大難題,報班之前先看看吧!

有一些孩子在學習五線譜之後,出現了識譜的困難、障礙的情況,那怎麼解決呢?

其實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們的差距都在一些細節上,很多幼兒園的小朋友在剛開始學的時候,他們是需要家長陪同輔導的,可是很多家長分不清楚輔導和代勞的區別,等意識到孩子有識譜障礙的時候,時間至少已經過去了兩三個月,而且時間越久積累的問題就越多。

1 認識代勞和輔導的區別

代勞的情況是指在孩子認不出音符的時候,家長為了節約時間,就會直接告訴孩子這個是什麼音符,或者有的時候替孩子唱譜。用不了多久,小朋友就會形成依賴。

時間長了,家長會覺得孩子寧肯捱罵也不願意動腦,每次就等著家長來講,所以每次練琴的氣氛就會變得很糟糕。

而且這個問題有的時候會有一定的隱蔽性,如果始終是家長在代替孩子識譜,在最開始的階段老師不一定能分辨得出來。

因為上節課的內容可以完成得很好,譜面好像認識,因為孩子也能夠唱得出來,可是認新音符的時候就會很慢,等到發現問題其實已經積累了很多的音符不認識了。

還有一些家長認為只要多練,他聽我唱得多一點,我告訴他的多一些,只要跟上練習慢慢地他就會知道的,其實這也是一個誤區。

如果孩子不能主動去識別音符,就像我們認字一樣,他在讀、寫、聽方面就會有一方面有欠缺。

2 如何帶孩子識譜?

真正的輔導是要在剛開始識譜的時候,引導孩子做一些日常練習。比如說在五線譜本上,有的家長還會做比較大的五線譜板。

先做兩個音的識譜,認識兩個音符之間它們向上和向下的方向,就是要知道從一個音到另一個音符它是上行的還是下行的。

分辨好之後,逐漸地再把兩個音擴展成三個音、四個音或者一組音符。

有了這樣的一個基礎,在曲子裡遇到不認識的音符,才有可能引導孩子根據規律去尋找,之後再擴展,記更多規律。比如線和線、房間和房間之間的規律,之後隨著樂理知識一點點地代入,這樣學起來就會越來越順暢。

需要注意的一點:孩子們識譜的感受和我們是不一樣的。

對於大人來說,很容易尋找到規律,或者是找到同樣位置的音符。對於小朋友最常見的一個情況就是,這一小節這個音符認識,換到下一小節,同樣的音符就不認識了。

甚至兩個音符緊挨在一起,前一個認識,後一個不認識,這種情況會經常出現,家長在這個時候也會經常生氣。

遇到這種情況一定要從孩子的角度出發,去理解他們。依然是要做到讓他去找位置、找區別,和前面的音逐漸對比,用不了多長時間他們就可以區分出相同的音符、不同的音符。

但是如果在這個時候加入了過多的情緒,比如說因為這樣的一些情況去打罵,那孩子只要看到類似的情況,他心裡就會緊張、會害怕,會更加影響他的動腦能力。

3 怎樣才是正確的唱譜?

在識譜階段,動嘴和動手的時間要一樣多,甚至動嘴的時間需要更多,在不彈琴的時候要打拍子唱譜,在彈琴的時候還要邊彈邊唱。 唱譜是有要求的,一定要唱清楚,唱的時候音符和節拍都不能少。

有很多家長會說,孩子唱譜了,為什麼認譜的效果還是不好呢?這種情況我們就要仔細去聽一下孩子們的唱譜是不是合格。

不能認識的音符唱的聲音很大,不認識的音符就唱的聲音很小,或者是數節拍的聲音特別大,但是音符全都含在嘴裡混過去。

還有的小朋友總是先彈琴鍵後唱譜,那這種情況是完全在靠琴鍵的位置知道自己在彈什麼音。雖然這種情況,手和嘴它們相差時間只有一秒鐘,但是得到的效果完全是不一樣的。

所以合格的唱譜並不是一定要把聲音唱得非常大,但是一定要唱得很清楚,而且嘴巴的聲音和鋼琴彈出來的聲音要同步,這樣才能做到手指、眼睛、嘴巴、耳朵,所有的器官全部協調起來。

這些都能夠做到,孩子的識譜能力自然會變得越來越好。在基礎音符完成之後,進入新一個階段的各種符號的練習,各種演奏記號的練習,音符就不會成為一個障礙。

問題五:不會欣賞音樂怎麼辦?

孩子學鋼琴的8大難題,報班之前先看看吧!

其實,這在學鋼琴的孩子裡面是普遍存在的現象。欣賞音樂本來是和我們吃飯、喝水一樣,應該是伴隨在生活當中的。可是現在學琴的小朋友大多數時間都只是練習了鋼琴的演奏技巧,很少去聽音樂。

就連自己演奏的曲子可能也只是聽老師的示範,聽得很少就像閱讀很少一樣,我們對音樂的理解和感悟也會有限,反過來也會制約我們的演奏。

除了聽之外,還可以多唱,有一些小朋友很喜歡跟著旋律一起唱,還可以伴隨著旋律一起動,這些都是可以的,聽音樂不是一定要坐在那兒一動不動。

欣賞的基礎當然是多聽,從經典的樂曲聽起,但經典不侷限於古典的鋼琴音樂,像中西方的經典音樂以及各類的樂器都可以去聽。

很多家長問我,孩子彈琴的演奏並不好聽怎麼辦?

那我覺得至少我們要先去聽到好聽的聲音,最起碼我們正在演奏的曲目,可以去聽不同演奏家的演奏版本,去聽一聽這些大師是怎麼演奏的,讓我們的耳朵先去聽出區別,欣賞到它們好聽的地方,這樣我們才有可能彈得更好聽。

就像五音不全的人,他們的問題並不在喉嚨,而是在耳朵,所以如果我們的耳朵關上了,彈出的音樂自然就不會好聽。

除此之外還有多看,像大一些的孩子,他們可以通過閱讀去了解音樂家的背景,比如說看一些音樂家的傳記或者正在演奏的樂曲時代背景,那這樣就可以更全面地學會欣賞音樂,還能夠增加孩子對學音樂、學鋼琴的興趣。

也有很多家長說,除了練琴以外,可能實在拿不出更多的時間去聽音樂了。其實我們這種聆聽並不是一定要剛才講的坐在那裡聽,可以在早餐時間,也可以在起床的時候,把鬧鈴換成經典的音樂,或者是在吃飯聊天的過程播放一個背景音樂。

除了正在學習鋼琴的孩子可以去多聽,還沒有開始學琴的小朋友,學會欣賞也是非常重要的。

問題六:瓶頸期該怎麼突破?

孩子學鋼琴的8大難題,報班之前先看看吧!

瓶頸期在學琴的過程中幾乎會是一直伴隨的,幾乎每隔一段時間就會遇到一個瓶頸期。

1 最早的瓶頸期

最早的瓶頸期在我們初學一個月的時候就會出現,這個時候往往就是小朋友過了新鮮勁兒,開始不想學了。

所以在開始學習之前,就要讓孩子有一定的心理準備,學鋼琴或者學其他的樂器,都是需要每天練琴的。它和吃飯、睡覺一樣,是生活中必須要做的一件事情,也是不能隨便丟掉的。

這個階段想要順利渡過,最重要的就是培養練琴習慣,那這種練琴習慣或者說是學習習慣,也會影響孩子之後很多年的學習。

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每天儘量在相對固定的時間來練習,練習的時候要規範孩子的學習狀態,讓孩子明白練習就和上課一樣,不能夠隨意到處亂跑,也不能一直講話。

即使是幼兒園的小朋友,在這個時期也已經完全有能力做到這一點了,只是在家練琴和在學校上課總是有一些區別,家裡的環境還是相對更隨意一些,所以這個時候家長就會遭遇一些情況,那我總結下來就是我們說的“餓、困、累、病、渴”。

小朋友可能練一會兒琴就會想要去喝水,想要去上廁所,剛坐下來還沒有練幾下肚子又餓了,好不容易吃完了飯開始練,還沒有練多久又困了。每當遇到這種“餓、困、累、病、渴”的環節,家長是最頭疼的。

所以在培養孩子練琴習慣的時候,除了固定的練習時間,我們要想到這些問題,也儘量幫助孩子們協調好。

比如說練琴之前去洗手、上廁所,這也是幼兒園老師在上課之前對孩子們的要求,相信孩子們很容易能夠接受,並且要講好練琴期間我們不能夠隨意下琴,不能隨意去吃東西或者是去上廁所。

練琴的時間最好不要太晚,比較理想的時間是在幼兒園回來之後,可以吃一些小點心,這個點心不能吃得過飽,過飽以後小朋友練習也會犯困。

解決了“餓、困、累、病、渴”的這個環節,我們的練習至少能夠在兩三年內比較穩定。

2 第二個比較明顯的瓶頸期

幼小銜接的時候,特別是剛開始上小學的一年級,一切都是新的開始,這個時候最容易出現的情況就是鋼琴課一拖再拖,時間間隔得越久越不想練琴,越不練琴也越不想上課,然後就處於一個放棄的邊緣。

在這個階段,需要家長幫助孩子們整理時間,我們要儘快地熟悉小學的生活規律。

首先是在開學前做好調整作息時間的準備,在最開始的時候難免會出現時間混亂的情況,這一點我們需要和鋼琴老師做交流,調整一下鋼琴的作業量。

但是儘量要少請假,避免讓孩子產生一種感覺,只要不練琴就可以不去上課。

如果有了這種心理,很容易就進入一個惡性循環。其實,通常只需要一到兩個月的時間,大人和孩子都可以完全適應新的時間規律,鋼琴內容也就可以重新回到正軌。

3 三四年級的阻礙

接下來進入了三四年級,在這個時候一方面孩子學校的功課增加了,另一方面到了七八歲這個年齡,會進入一個反抗期,總喜歡對家長的意見說“不”。

而且隨著鋼琴程度的增加,內容也變難了,其實學到現在,真正想要放棄的孩子比較少,但是不願意練琴的很多。

在這個階段,同樣需要家長和老師的相互配合,先要了解在鋼琴方面孩子的學習有沒有遇到困難,有哪些技術難點,有哪些問題,千萬不要在這個時候還急於追求進度和考級的級別。

我們先花一些時間,把困難的難點解決,那進度自然也會跟上來。而且困難變少了,練琴的牴觸情緒也就不會那麼強了。

在練習的曲目方向可以和老師商量,談一些孩子喜歡的樂曲穿插在我們的日常教學中,這樣來增加孩子的興趣。

練琴時間依然是我們的重點,在練琴時間方面,一定要有規劃。可以和孩子一起或者是讓孩子自己來制訂一份時間表,把練琴時間寫在規劃裡。

但需要注意的是,這個時間表必須要在合理的基礎上,根據每天實際作業量來制訂,是一份可以實現的時間表。

問題七:考級要注意哪些問題?

孩子學鋼琴的8大難題,報班之前先看看吧!

誤區1:跳級

不管是國內的考級機構還是國外的考級機構,都會給家長造成這樣一種誤會。

就是在初級級別的時候內容比較簡單,考核的規則也比較寬鬆,經常是真實水平達不到的情況下也能夠通過,所以就會讓大家產生一種錯覺,覺得考級非常容易。

今年考了三級,就計劃明年考五級,接下來後年我們是不是可以考八級或者乾脆努力一下,我們直接考十級?

家長一旦有了這種想法,那真的是既難為孩子也難為老師。

雖然老師很多時候也知道這是不可能的,但是因為市場的需求,也不得不為之。最後的結果就是,孩子越練越痛苦,效果也越來越差,而且也未必能夠通過想要的級別。

所以我們就要先來了解一下,考級機構對考試級別的一個劃分,每個考級機構定的級別數量不一樣,

比如有的地方是從一級到十級,有的是從一級到九級,還有到八級。

很多小朋友練習時間不夠,只能提前去做準備,多花很多的時間來備考。

但是大體都可以分成三個段落,前三分之一最簡單,他們是以鼓勵為主,只要做了準備,幾乎是去參加就可以通過。

中間的三分之一對各方面的要求都有所提高,如果曲目是基本完整的演奏下來,那是可以通過的,可是如果想要拿到好的成績,就要在曲目的完整性、音樂表現還有手指技巧方面多下功夫了。

最後的三分之一也就是進入高級別、比較重要的環節。要求就開始變得嚴格,不合格的人數比例也開始逐步增加,這個時候如果孩子學的基礎不牢固,實際的能力達不到,練起來就會相當困難。

誤區2:不考級

很多家長和老師認為,長時間的練同樣的幾首曲目太耽誤時間,所以就不去考級。我建議家長在報考考級之前,最好能夠看一下考級機構寫的簡章,還有對考級級別所對應的學習程度的要求。

比如車爾尼599、849、299,這些我們日常練的練習曲,在這個機構都對應什麼樣的級別,這樣我們可以參考,對照孩子的實際演奏水平,即使是要跳級,那我們的實際演奏能力和級別,懸殊也不能太大。

確實如果家長過於追求考級,把所有的學習重點都放在考級上,那的確是很浪費時間,不僅沒有用,還影響正常的學琴。

所以還是要讓考級迴歸它真正的作用,一是要適量的參加考級,可以讓孩子把考級作為學習的目標,等拿到證書之後,這份證書也是對孩子練習的一種肯定,孩子有了成就感,也能給接下來的練習增加信心。

二是長時間細緻地練習曲目,其實也是學琴的其中一種方式。很多小朋友在考級之後會覺得自己的能力增加了不少,其實這就是在這種練習中有了進步。

我們在這個時候考驗的是耐心,鍛鍊的是孩子們的耐力,特別是很多時候,孩子覺得曲目我已經練會了,可是實際上練會只是第一步,我們要在熟練的情況下依然每天要去分解、分段,分手、合手,以及慢練、快練,不斷地把每一個音符、每一個段落、每一個樂句去練得精益求精。

這一點說起來容易,但練的時候對孩子們來說是非常不容易的,當然,這也是考級讓孩子們能夠進步的地方。

誤區3:迷信考級證書

我對英皇負責考級的老師做訪談的時候,也曾經探討過這個問題,就是我們的考級證書,在國外學校的時候是不是能夠有加分?這一點可能和家長的想象並不完全一樣。

並沒有哪個學校明確地說明,我們音樂考級證書可以有具體加分的作用或者是在簽證的時候有明確的可以得到的分數。

但是如果你申請的學校正好需要學生有一定的音樂能力,那考級證書就是可以證明我們這方面能力的一個證書。

問題八:考級後,學琴之路該怎麼走?

孩子學鋼琴的8大難題,報班之前先看看吧!

在最後一個部分,我們來講講鋼琴考級之後,我們的學琴路怎麼走。

鋼琴十級基本上在很多家長心目中已經是我們業餘學琴的分水嶺了,有不少孩子是學到十級之後就不再繼續練習。

而且我們比較實際的情況是,在這個階段孩子已經處在高中、初中這樣的一個年齡段,幾乎也沒有什麼時間來練琴了,所以十級考完之後就告一段落。

如果是希望進入鋼琴的專業院校學習,那我們需要提前去請教音樂學院的教授,在學習投入方面,專業學習的練琴時間要付出的更多。

鋼琴十級其實只是一個開始,所以需要我們在取得十級之前,最好有所準備,早一些進入專業學習的狀態。

還有一些學生他們喜歡音樂製作,特別是電腦音樂製作,在這個時候也是可以去深入地發展。當然還有一些小朋友希望繼續考級,還可以參加音樂學院一些演奏級別的考試。

其實達到了鋼琴十級,我們就等於具備了一定的鋼琴演奏能力,這個時候簡單的去放棄是非常可惜的,我們完全可以去借助更廣泛的曲目,也可以拓展更多的音樂範圍。

就像我的學生,有一些他們會喜歡作曲,在這個時候會憑藉著自己的興趣,再去學一些作曲知識,那有了鋼琴基礎,再加上作曲知識,自己就可以去做一些曲目。

其實父母決定讓孩子學鋼琴,都是希望孩子多一些對美好事物的體驗。

也許時間一長,一些家長或是孩子會忘了自己的初衷,忘了當初對鋼琴的欣喜與熱愛。但是冷靜地重新思考一下,回頭看看學琴路上孩子是怎樣走過來的,我們就能意識到自己的不足,堅持走下去。

無論最後孩子能否從事與音樂相關的事業,相信那些與鋼琴有關的時光,都會成為他人生中的寶貴經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