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症兒童的父母老了,孩子怎麼辦?

愛的小屋55483971


今天這個話題比較沉重,如果我們不在了,孩子怎麼辦?這幾乎是所有的ASD家長都會擔憂但是又無可奈何的一件事!讓我想到了《海洋天堂》中的一段話:

“如果有一天,我不在了,你會想我嗎?”爸爸問孩子。

“我不在了,你會想我嗎?”孩子重複著!

“是的,我會......”爸爸說.

像劇中大福的福氣不是每一個孩子都有的,目前我們國家對自閉症的幫扶措施還是很有限的。像我們這邊,每年6歲以下的自閉症孩子兩萬六的支持費用,最後投入到每個家庭,還是遠遠不夠的,可以說是杯水車薪。再加上我認識的很多家長,為了孩子的干預和提高,其中一個人都辭去了工作,呆在家全職陪孩子成長進步,所以,不管是從經濟壓力還是精神層面的壓力,自閉症家庭所承受的痛苦不是一般人能夠想象的。

“讓孩子變成正常人”,這是我們普通人從來都不會考慮的問題,但是對自閉症家庭來說,這卻是想都不敢想的美夢!猶如在雲端,永遠觸碰不到!

對我們作為家長來說,擔心是沒有用的,因為這個世界上父母的心都是一樣的,對待孩子,都是無私的愛,我們應該把我們有限的精力最大限度的放到孩子的干預和提高上,孩子成長進步一點,也是對我們的安慰。至少我們將來無愧於心。

盡人力,聽天命”,這句話看起來虛無縹緲,確是很多人都做不到的,尤其是前三個字。人都是脆弱的,在這個社會上,被很多的規則限制束縛著,我們尊重不能改變的,努力去做我們能夠改變的,加油!


孤獨症之家


無奈、擔心而又充滿不捨的問題。對於父母而言,這樣的孩子是心中永遠的痛!

首先要知道什麼是孤獨症,從臨床上看:語言、社交、智能的障礙,以及狹窄的興趣範圍和刻板的行為模式,都是孤獨症的表現。而少數患兒在一般性智力落後的背景下,某方面具有較好的能力。

與其擔憂以後,不如在發現孩子狀況的早起,就不斷的對孩子進行語言、行為的訓練,重複性的行為方式是可以帶來一定的成效的,只不過可能是效果沒有特別的顯著罷了;再者,細心地去觀察孩子所關注的一切,從孩子的眼光角度出發,學會發現、探索孩子的世界,只有這樣你才能融入到的精神世界中去,你才能更好地帶他(她)發展。

順應而為永遠要比試圖改變來的容易,生活處理能力和生活生存能力,才是一直困擾父母的永久擔憂。對父母而言,需要花費所有時間精力來開發孩子和別人的不同之處,對孤獨症孩子而言,需要一次又一次、不斷重複的記憶加深,並在“自己的世界裡”去找到可以生存的機會。

只有這樣,父母才會稍稍放心,孩子也才會看到和慢慢理解不一樣的世界。


愛情讓人刻苦銘心


這是個很沉重的話題,任何人沒有答案,原因就是我們是一葉孤舟,誰會知道未來的風險,社會保障的缺失不是我們某個人能做到的,周到細緻入微的照顧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到大量的專業人士身上,才可以傳導到孩子身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