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G7是一傢什麼樣的物聯網公司?最新融資超3億美元為史上最高


獨家|G7是一傢什麼樣的物聯網公司?最新融資超3億美元為史上最高

【工業互聯網研習社:構建工業互聯網認知體系】

獨家|G7是一傢什麼樣的物聯網公司?最新融資超3億美元為史上最高

與240+社友一起,讀懂工業互聯網發展大勢

文 | 劉成軍,工業互聯網研習社發起人,造奇智能新媒體創始人兼主編


今天(10日)一早,物聯網科技公司G7就在官方微信號宣佈,已於10月完成新一輪3.2億美元融資。本輪融資由厚朴投資領投,寬帶資本、智匯基金、晨山資本、道達爾風投、泰合資本參與共同投資。G7的現有股東普洛斯、中銀投資、騰訊等繼續追加投資。


獨家|G7是一傢什麼樣的物聯網公司?最新融資超3億美元為史上最高

本次融資創下了全球物聯網領域融資金額的最高紀錄,這也是G7今年3月份任命張傑龍先生為首席財務官以來,他打的最響亮的一仗。

除了張傑龍的功勞,還有很重要的一點,G7找到了利用AI和物聯網技術賦能傳統物流大產業的“門道”,這家致力於為行業建設一箇中立、開放、共享的基礎設施平臺,致力於用數據賦能整個產業鏈。

G7官方數據顯示,從2010年開始提供面向車隊的Saas管理迄今,平臺上已經服務4萬多客戶,連接60多萬輛貨車,累積了相當龐大規模管車的數據。

這是一個巨大的平臺級(基礎設施)的機會!

G7是誰?

G7是一家以高速公路命名的公司。在中國高速公路版圖上,有一條從北京出發,終點為烏魯木齊的高速公路,簡稱京新高速,中國國家高速公路網編號:G7。


獨家|G7是一傢什麼樣的物聯網公司?最新融資超3億美元為史上最高

京新高速(G7)

京新高速(G7)是連接北京和烏魯木齊的高速公路,以及國家西部大開發的重要交通要道,全長2540公里,2012年9月動工,2017年7月全線貫通。京新高速公路是亞洲投資最大的單體公路建設項目,也是當今世界上最長的沙漠高速公路。

2017年國慶期間,G7的團隊自駕2500多公里,全程體驗了這條中國最美麗的高速公路。


G7的創始人,是翟學魂,一個在物流行業摸爬滾打了十多年的人,也是一位創業老兵,夢想著用技術改變物流行業。


獨家|G7是一傢什麼樣的物聯網公司?最新融資超3億美元為史上最高

翟學魂,江湖人稱“老翟”

在1998年,翟學魂就覺察到“物流行業會被互聯網技術改造”,但一直找不到方向,這位“拿著錘子找釘子”的人才在2011年找到市場的“縫隙”——市場機會。


獨家|G7是一傢什麼樣的物聯網公司?最新融資超3億美元為史上最高

“萬物皆有裂痕,那是光進來的地方”

一直以來,長途物流行業存在一對典型的博弈,司機卡車和老闆之間,偷油和反偷油在“默契”中進行著。翟學魂的經驗是,改造物流行業必須從改造人開始——即如何用數據連接卡車司機和他們的老闆,用現在流行的話就是

“數字化物流作業流程”,老闆動態瞭解司機和卡車的運行狀態,這種透明化讓各種潛規則和貓膩無所遁形。

所以,G7的核心和邏輯就是管車,具體方式是,圍繞物流行業注重時效、安全、成本三大關鍵目標,在車輛裡都會裝有傳感器,所有的管理和運算在雲端完成,車隊的管理人員和車老闆便能從PC、手機端直接進行管理。

這背後是其實是兩個機器人,一個是調度機器人,還有一個是安全機器人。安全機器人只需要一個引擎便能夠對多輛車進行安全管理,而調度機器人能夠基於各樣的數據,以及基於人工判斷、機器學習、車隊的歷史紀錄,準確的判斷出來車輛行駛的具體線路。

“目前智慧物流行業尚處於早期的階段,整個行業非常渴望物聯網、人工智能等高新科技的應用。”G7總裁馬喆人說:“之前提到的省錢、省油、安全,這三點全部都是剛需,但需要更深層次的數據和應用挖掘。”雖然處於早期發展,但就整個世界範圍來說,中國智慧物流行業不論是規模還是數據,已經相當領先了,這個市場很大,能給G7這樣的平臺足夠的發展空間。

當前,G7已經瞄準智能卡車,從今年7月重金引進王晴童(Thomas Wong)擔任智能裝備業務總裁就可以窺見一斑,王晴童在重型裝備領域從業超過10年。

10月31日,王晴童代表G7與其股東普洛斯金融簽署合作協議,共同出資組建合資公司,發揮協同效應,攜手打造適合中國物流行業市場需求的智能裝備資產管理平臺和共享平臺。

據瞭解,G7在智能裝備領域將率先發力快遞快運、中置軸轎運以及冷鏈運輸三大行業。

獨家|G7是一傢什麼樣的物聯網公司?最新融資超3億美元為史上最高

在王晴童看來,對G7來說,單純的依靠IoT和SaaS平臺去推動整個物流行業,太輕;而依靠車頭去推動,又太重;智能掛車是極佳的切入點。“我非常相信G7的IoT技術+智能裝備+SaaS平臺+金融服務的這種模式,我也看到這種模式能夠成功。”

G7人才戰:職業經理人“收割機”

G7能夠獲得資本青睞,一方面是因為找到了技術與業務場景的結合點,同時,尤其是2018年以來,其在頂尖人才引進和管理架構完善方面亦有密切關係。隨著一系列人才與崗位的配置,邁向加速跑道的G7團隊躍然前臺。

  • 2017年8月7日,G7宣佈,前騰訊副總裁馬喆人正式出任總裁一職。馬喆人此前在騰訊任職9年,先後負責騰訊公司戰略,騰訊位置服務,騰訊自動駕駛和車聯網等業務,在業界深具影響力。
  • 2018年3月26日,G7近日宣佈任命張傑龍先生為首席財務官,負責企業融資、戰略合作、財務管理、法律事務、公共關係等工作。這是G7在2018年迎來的首位重量級高管。張傑龍先生將領導團隊啟動新一輪融資、深化與戰略伙伴的合作關係。
  • 2018年4月23日,前德勤中國物流與交通運輸行業領導合夥人、德勤摩立特諮詢合夥人宋旭軍先生正式加盟G7,出任公司副總裁兼首席戰略官。宋旭軍先生將帶領團隊,負責公司戰略規劃、業務創新、組織能力提升以及客戶解決方案等工作,幫助客戶藉助G7的技術實現數字化轉型。

  • 2018年6月19日,前騰訊T4級技術專家向偉正式加盟G7,出任公司產品副總裁。向偉先生將帶領團隊加速G7的產品研發與創新工作。


  • 2018年6月28日,前阿里資深管理者周奇志正式加盟G7,出任公司副總裁。將負責帶領團隊建立以「客戶第一」為核心的高效營銷、運營和服務體系。
  • 2018年10月11日,G7任命王晴童(ThomasWong)為智能裝備業務總裁,王在重型裝備領域從業超過10年,曾擔任奇瑞汽車國際公司執行副總裁、福田汽車集團副總裁、馬尼託瓦克起重機集團高級副總裁等職務;

業務雛形:智能裝備+SaaS+金融服務

G7是典型以技術為武器,進軍制造業的典型,但在面對浩瀚的場景和痛點中,僅以AIoT技術這種“輕方式”很難撬動更大產業迭代,很多時候只是傳統業務鏈條上的修補和優化。

若想以更具力量的姿態撬動物流行業,再先前一步思考,從標準化的物流裝備入手,這樣可以確保一開始就是以“硬件+軟件”的智能裝備(智能機)起步,在增量市場開闢一條增長通道,然後還能帶動傳統物流裝備商在更換時稱為首選夥伴。

這種“硬+軟+平臺”的方式,在市場上也更能獲得投資者青睞。實際上,市面上也有以硬件品類作為爆款,試圖自下而上構建一體化的服務平臺。

工業互聯網研習社(ID:junguancha)相信,在智能商業大潮,技術在被整合之後在傳統產業得到最大化應用,技術疊加影響會生髮出新興基礎設施,在這條長長寬寬的賽道上,更新的商業圖景正徐徐展開。


劉成軍,工業互聯網研習社發起人造奇智能產業新媒體創始人兼主編,系列知識沙龍策劃者與組織者、主持人。深耕製造業服務,從2014年起介入工業4.0,經歷近三年來智能製造、工業互聯網等演進全過程,以獨立第三方專業垂直新媒體作為入口,深度原創行業觀察文章數百篇,極大豐富業界視角,匯聚數萬工業互聯網和智能製造、數字化轉型領域關注人群。

業界最早介入並推出集高質量內容服務和實名付費社群服務——工業互聯網研習社,積極推進工業互聯網知識體系和認知系統的構建,打通線上到線下、知識到認知的通路,工業互聯網研習社知識沙龍成為業界多元背景資深行業人士的深度研討、跨界學習、社交鏈接的先鋒平臺。


【工業互聯網研習社&造奇智能新媒體】:國內較早成立並開展運營的智能製造產業新媒體及內容服務、社群運營機構,聚焦新工業革命與智能時代的價值創造,以

“深度影響智能製造進程,守望智能製造產業成長”為使命,聚焦智能製造、工業互聯網、工業4.0、數字化轉型及人工智能、大數據技術在工業領域的應用。憑藉有洞見的思考觀點,在產業界獨樹一幟。

聯接產業企業、大學、研究機構、政府、資本等產業核心力量,通過創新和融合力量,打造深度觀察、行業洞見、豐富資訊於一體的原創型、產業新媒體平臺,憑藉有洞見的思考觀點,在產業界獨樹一幟。

2018年1月1日,[造奇智能]新媒體獨家推出、業界首份聚焦工業互聯網領域的高質量實名付費社群——工業互聯網研習社。致力於打通工業互聯網從資訊→信息→知識→認知→見識的鏈式通路,助力您的職業發展和機遇把握。

“研習社社友”遍佈上海、北京、深圳蘇州、杭州、武漢、蕪湖等工業重鎮,初步構建起覆蓋工業互聯網平臺、工業軟件、底層數據採集、工業數據分析、系統集成商、大學及產業資金、產業聯盟在內的全國價值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