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諸葛亮的“隆中對”有錯誤,註定了劉備最後的覆亡?

曹政情


劉備的覆亡與隆中對沒有直接關係,更多的是劉皇叔自身格局不足。

劉備戎馬半生,48歲行就將木的年紀下,兵不過數千,將不過關張,文不過孫簡,地不過一縣,非劉備能力不足,實乃劉備缺乏格局。

當48歲的劉備請出28歲的諸葛亮時,三顧草廬,隆中對策,指點江山,三分天下,劉備對這個比自已年輕20歲的年輕人感慨:如魚得水。



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年輕人為劉備今後20年的事業規劃《隆中對》,準確的預測了劉備奪荊州、佔益州,離最終目的僅一步之遙時,止步於荊州,覆亡於夷陵,絕非《隆中對》之戰略規劃有錯誤,時代在變、環境在變、事態在變,唯獨《隆中對》戰略沒有變。

公元221年,劉備敗於夷陵,次年亡於永安,卻把劉備失敗的原因歸結為成書於15年前於隆中草廬之中所作《隆中對》,以瞬息萬變的事態指責一成不變的戰略《隆中對》,實在沒有說服力,這個鍋諸葛亮和《隆中對》不背。



況且劉備真的看懂了《隆中對》嗎?完全是按《隆中對》戰略規劃來執行的嗎?

顯然沒有。

1、取荊州。諸葛亮的建議是全取荊州,在曹操南下未到之際,劉琮舉城投降之後取荊州。劉備沒有這麼做,反而帶著數十萬折服於其宅心仁厚、心懷天下的士民南下,結果完敗於曹操,被迫結盟於孫權這個渣渣,勢弱則依附,以致於戰後處於附庸地位,勉強借了南郡,卻招致11年後孫權的背盟偷襲,何以數十萬士民寧願跟著劉備逃難,也不願跟著劉琮投降?何以劉備不憑當時的民心強攻劉琮,以劉備的戰力絕對不輸荊州軍。否則荊州哪有孫權什麼事。

2、佔益州。劉備是仁義之師,所以劉表、劉璋盛邀劉備抗曹而不太擔心劉備吞併,因為劉備身上除了漢室宗親外,還有仁義、正統、扶漢等一大堆正義標籤,而劉備奪益州這事幹的不地道,力邀而來結果鵲佔鳩巢,舍諸葛帶龐統,除了諸葛亮長於治國外,還因為諸葛亮太正人君子,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於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如果劉備聽從劉璋的要求攻打張魯拿下漢中,再乘勝進軍雍涼及關中,可惜沒有那麼多如果。



3、奪天下。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

《隆中對》說的很清楚,天下有變!為何劉備奪漢中後稱王?為何劉備在益州男子當戰、女子當運之機令關羽北伐?為何傾益州全力東征孫權?

從劉備決裂劉璋那一刻起,諸葛亮《隆中對》中信義著於四海的劉備已不復存在,劉備成為了自己奮鬥一身與之不共戴天的漢賊曹操一樣的梟雄,也就註定了劉備的覆亡。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首先說結論,《隆中對》是非常高明的戰略謀劃,是劉備集團最科學的發展路線,如果沒有隆中對,劉備可能連赤壁之戰都挺不到就被曹操消滅了。隆中對的構想之所以失敗,是因為計劃趕不上變化快,但這並不是戰略構想的失誤。

其實《隆中對》的總體計劃並不複雜,分為幾步:

第一步——佔領荊州,聯合孫權。

第二步——以荊州為根本,佔領益州

第三步——待天下有變,從荊州益州同時出擊,一路攻打宛洛的中原腹心之地,一路攻打長安,如此則大事可成。

我們可以認定,這是劉備集團當時能採取的最科學的策略,事實也證明這個計劃是可行的。

在《隆中對》以前,劉備始終沒有自己穩固的地盤。無論是徐州還是小沛,都是有今天沒明天,隨時有被趕走的可能。可是隆中對之後,劉備聯合孫權,打贏了赤壁之戰,迅速奪取荊州,繼而奪取益州,前兩部走的非常順利。

隆中對的問題在哪呢?

最關鍵的問題——沒有考慮到孫權集團的反水。

隆中對中說的是——江東已歷三世,根基牢固,不可圖謀,要劉備不要進攻孫權。

但是他沒注意的是,孫權集團不是一群死人,你不打他不代表他不會打你。

荊州對於孫權太重要了。自古以來,從長江中游打長江下游,沒有一次不勝利的。拿不下荊州,孫權永無寧日。荊州對於江東的重要意義,是孫權沒有想到的。

實際上,孫權對荊州的吞併之心並不是從偷襲荊州才展現出來的。公元215年,孫權就著手“討要”荊州。在歷史的真實裡,孫權可不是派魯肅諸葛瑾用嘴來“討”,而是以甘寧為首的東吳將領帶著兵馬來“討”。關羽自然不怕,雙方擺好了架勢準備交兵見仗,劉備親自帶部隊從益州來支援,大戰一觸即發。


結果就在這個時候,曹操親自攻打張魯,張魯投降,曹操拿下漢中。漢中是益州門戶,劉備必須回援。於是劉備不得不迅速和孫權簽訂協議,將桂陽等三個郡劃給孫權,雙方平分荊州,史稱“湘水劃界”。

孫權圖謀荊州的打算,從那個時候就已經暴露無遺了。半個荊州不足以滿足孫權的胃口。

但是即使在這個時候,劉備依然具有隆中對的成功條件——益州和荊州北部仍然在手裡,北伐的條件依然還有。

直接導致隆中對失敗的,是關羽襄樊之戰的擴大化。

關羽北伐襄樊是在劉備漢中之戰剛結束的時候(公元219年),這個時機與隆中對中的時機完全不符。

隆中對裡面怎麼說的?

“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

關羽北伐的時候天下有變嗎?

沒有。

劉備在四川策應關羽了嗎?

也沒有。

當時的劉備漢中之戰剛結束,打的精疲力竭,正在休養生息的時候,關羽行動了。

事實上,關羽被殺後僅僅不到一年,曹操就死了,曹魏陷入了爭大位的內鬥,與當年袁紹政權一樣。那個時候才真是“天下有變”,如果關羽能在那個時候北伐,效果會好很多。

不過關羽的問題不是出在時機選擇上,而是他太強了。

襄陽、樊城的守軍大概三萬人,關羽的兵力大概也是三萬人,以基本相等的兵力,關羽居然打的襄陽守軍連連求救,連名將曹仁都頂不住。

本來關羽只是想戰術性試探,能攻下樊城襄陽最好,攻不下就算了。沒想到的是,曹操一下子把老家底“七軍”派上來了,戰爭一下子由區域戰爭變成了全面戰爭。

結果關羽又用了一個特別巧的計謀,讓曹魏最精銳的幾萬名士兵被水淹的全軍覆沒。整個“七軍”被關羽消滅,所以當時稱關羽“威震華夏”。一個戰略試探性進攻,就此變成了決定三國局勢的大戰爭。

所以曹操不得不求著孫權來偷襲關羽,關羽的輝煌戰績,不僅讓曹操膽寒,也讓孫權肝顫,於是他決定同意曹操的請求,後面的事情我們都知道了,三國曆史從此改寫,消滅曹魏政權的機會一去不復返。

如果關羽能夠在一個好時機行動的話,比如劉備有足夠的兵力北伐或者援救關羽時行動,則局勢不止於崩壞到不可挽回的程度。劉備在關羽陣亡兩年以後才東進,是因為這兩年裡他實在是沒有足夠的兵力打仗了。

人算不如天算,諸葛亮在計劃隆中對的時候,不可能想到關羽北伐的時機不準,也不可能想到關羽會把戰爭擴大化,更不會想到孫權的偷襲。隆中對的戰略沒有問題,執行有問題,這不能怪諸葛亮啊!


小約翰


諸葛亮的“隆中對”在大戰略上是完美的,但是也只是理論而已。檢驗其結果,劉備並沒有按照它的規劃,最終實現平定天下的目標。那麼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難道“隆中對”有錯誤嗎?讓我來為大家分析一下。

首先我們可以看一下“隆中對”的核心內容,劉備三顧茅廬向諸葛亮請教,諸葛亮明顯事先已經考慮好了應對的策略,為什麼呢?因為隆中對

明顯就是為劉備而“量身定做”的。

隆中對的核心內容是首先不與曹操爭雄,其次不要妄圖圖謀吳地的孫權。那麼既然諸葛亮這麼講了,明顯就是讓劉備置於荊州之地這個出發點說的,所以才有了諸葛亮對劉備的發問:

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

這其實就是諸葛亮假設的前提條件,劉備在荊州威望甚重,而劉表無雄才守衛荊州,所以劉備的第一個目標就是取而代之,佔領荊州。那麼諸葛亮為什麼會這麼問呢?劉備當時能順利取得荊州嗎?

劉備此前取徐州基本就是這個情況,陶謙被曹操進攻,無力守衛徐州,於是陶謙將徐州讓給了劉備。而荊州當時的情況是劉表年邁,膝下兩子無雄才,因此要想守住荊州,必須需要劉備,所以

劉備兵不血刃取代劉表佔領荊州是很有可能的。而一旦劉備取得荊州,那麼就是隆中對的下一步:

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劉璋闇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益州的情況幾乎和荊州差不多,劉璋闇弱,連張魯都戰勝不了。益州內部也是經常發生叛亂,人心不穩,所以取益州比取荊州更容易。而一旦劉備取得益州和荊州,那麼就可以按照隆中對的設想,

待天下有變,命一上將出荊州進攻宛、洛(南陽郡,豫州),而劉備率兵出秦川,這樣的話霸業可行。既然諸葛亮規劃的如此完美,為什麼劉備最終沒有成功呢?

俗話說:萬事開頭難,而劉備按照隆中對實行的第一步就出現了問題。怎麼回事呢?劉備取荊州最好的時機就是劉琮投降時,這時劉備可以以劉琮違背劉表遺願,擅自投敵的名義而進攻襄陽,隨之佔據襄樊(荊州),據守曹操。但是劉備沒有,劉備直接南撤,去守江陵,後來被曹操趕去了夏口。

這時形勢發生了很大變化,荊州本就是魏、吳垂涎的地方,尤其是東吳。早在孫堅時期,孫堅進攻江夏郡,被夏口守將黃祖一箭射死。等到孫權即位統領江東,荊州對他來說,既有殺父之仇,又有疆土之爭,所以孫權也是欲吞併荊州而後快。隨後的赤壁之戰,曹操敗績,吳軍佔據了荊州腹地南郡,在名義上,實際是孫權佔據了荊州。後孫權將南郡(荊州)借給劉備,雙方的矛盾自此形成。

原來,荊州屬劉表,劉表死後劉備本可以輕鬆佔據,但因為劉備的仁義使得他繞了一大圈子才最終佔據荊州,但是性質已經變了。孫權認為荊州本應該屬於東吳,而劉備根本不會放棄荊州,所以隆中對中的東連孫權徹底成為泡影。

劉備儘管隨後迫降成都,佔據了益州,同時擁有益州、荊州之地,但是失去了同盟孫權的信任,也為後來失去荊州埋下了隱患。果不其然,後來關羽圍困襄樊,孫權趁機在背後襲擊,趁機奪回了荊州。

自此隆中對的設想被徹底打破,由原來的兩路出兵,變成了蝸居益州,你讓劉備平定天下的構想如何實現?
基於隆中對的設想,也是基於對殺害關羽的憤恨,劉備都不得不發動夷陵之戰。但是劉備明顯低估了孫權,也低估了東吳的謀士們。隨後陸遜出任大都督,在夷陵打敗劉備。自此,三國鼎立徹底穩定,而劉備成為最弱的,只能蝸居益州而已。

所以,從夷陵之戰失敗那一刻開始,就已經註定了劉備今生平定天下無望,也就無法再實現隆重對的設想了。那麼依照劉備的能力,如果他沒有失掉荊州,他真的能夠和曹操一決雌雄嗎?劉備到底在人們心目中是個能君臨天下的人嗎?諸葛亮看對人了嗎?我覺得諸葛亮看錯人了。

水鏡先生司馬徽曾經說過:“臥龍雖得其主,不得其時,惜哉!其實這句話說的有誤,諸葛亮根本沒有找到他合適的主上,而劉備也沒有人們想象的那麼有雄才。那麼劉備到底有多大才能呢?曹魏官員裴潛曾經有過經典論斷:

潛曰:“使居中國,能亂人而不能為治也。若乘間守險,足以為一方主。”

意思就是說:如果劉備身在中原,那麼只能促使局勢更加混亂。但是如果他據險於一易守難攻之地,那麼足以稱霸一方。試想當年劉備守徐州,使得徐州遭受呂布、袁術、曹操三方攻擊,徐州沒有得到平安,反而更加混亂。而後期劉備據險守衛漢中,逼退用兵如神的曹操,所有這一切都映證了一個事實:劉備只適合當一方諸侯,至於統一天下,基本沒戲!

所以迴歸題目,諸葛亮的隆中對有錯誤嗎?從理論上說沒有,但是隆中對是有前提條件的,而隨後發生的事情從一開始就偏離了隆中對的前提條件,即劉備沒有實現兵不血刃的佔據荊州一步錯,步步錯。即使後來實現了劉備佔據荊州、益州的設想,但是東和孫權的目的沒有達到,最後雙方因為荊州翻臉,致使劉備丟了荊州,再就無法再談去北上伐魏,平定天下了。

從另一方面講,隆中對假設的前提條件是劉備是個能夠平定天下的雄主,而劉備就像裴潛論斷的那樣,沒有那個能力,所以最後只能偏居益州而已。

最後正面回答問題,隆中對沒有錯,但是實行起來非常困難。劉備從一開始就錯了,再加上自己本身的能力不足,所以沒有實現平定天下的願望。因此,錯不在諸葛亮,不在隆中對,而在劉備。


每日趣評


受夠了你們的回答,要麼只有結論、沒有論據,要麼全靠編,寫了幾千字,寫的都是什麼破東西?我不是專業研究者,也不是職業編輯,可我真是無法直視有些“達人”寫的東西。


基本問題:究竟是“隆中對”

有誤導致蜀漢滅亡,還是“隆中對”沒有準確實施導致蜀漢滅亡?

我看很多回答的意思都是沒有實施,去你個P吧!

我可以很明確地告訴你,全部都實施了,即使個別條件不完善,至少在劉備集團看來,是盡全力每一條都按時按點做到了


我給你列出來有10條:

①跨有荊、益

②保其巖阻

③西和諸戎

④南撫夷越

⑤外結好孫權

⑥內修政理

⑦天下有變

⑧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

⑨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

⑩(而且是同時)


我再給你一條一條列出資料來,出處你自己去查不懂不要瞎BB


(我懶得做圖了,給你們一張大圖,自己去對照吧)


一、準備階段①-⑥(209年-219年):

①跨有荊、益

荊州

209年,漢左將軍劉備南收武陵長沙桂陽零陵四郡;

209年12月,漢車騎將軍孫權命南郡太守周瑜分南郡江南之地給予劉備;

209年12月,群下推劉備為荊州牧,治所設立在南郡江南的公安

210年12月,劉備至京口會見孫權,孫權同意將整個南郡讓予劉備;

215年,孫權命偏將軍呂蒙攻克長沙桂陽零陵;劉備率兵回荊州,兩家和談,零陵郡歸還劉備;


至此,當年“荊州八郡”大致分割情況:

曹操集團佔2.5個郡:南陽郡、襄陽郡、江夏郡北部;

孫權集團佔2.5個郡:長沙郡、桂陽郡、江夏郡南部;

劉備集團佔3個郡:南郡武陵郡零陵郡


益州

211年,漢大司馬、領司隸校尉、荊州牧劉備應漢振威將軍、益州牧劉璋邀請,攻擊漢鎮民中郎將張魯,劉備數萬人至葭萌關,駐軍不前,廣佈民心;

212年,劉備先命裨將軍黃忠、將領卓膺攻克涪城,又親自克定其它數縣;

213年,劉備攻克綿竹關,徵虜將軍張飛、偏將軍趙雲、軍師中郎將諸葛亮共克江州;

214年初,劉備攻克雒城,張飛攻克巴郡、巴西郡,趙雲攻克江陽郡、犍為郡;

214年末,劉備眾將共克成都;


②保其巖阻

214年,令揚武將軍法正為蜀郡太守、徵虜將軍張飛為巴西太守、興業將軍李嚴為犍為太守、裨將軍霍峻為梓潼太守、督軍從事費詩為牂牁太守、孟達為宜都太守、鄧芝為廣漢太守、陳震為汶山太守等;


蕩寇將軍關羽為總督荊州事、糜芳為南郡太守、郝普為零陵太守等;


各處設防不贅述;


③西和諸戎

217年,平西將軍馬超策動氐族首領雷定所部萬餘人響應劉備


④南撫夷越

214年,任董和為掌軍中郎將,安撫成都周邊少數民族

約214年,建寧豪族雍闓望風而降(後來南中反叛時雍闓是首領,孟獲是隨雍闓起兵);

218年,興業將軍李嚴以五千人擊破郪縣盜賊馬秦高勝數萬叛兵,後又擊退越巂夷帥高定


⑤外結好孫權

208年,諸葛亮出使東吳,締結孫劉聯盟;

約210年,孫劉政治聯姻,孫權將孫小妹嫁予劉備;

215年,劉備與孫權簽署“湘水劃界”,暫為停戰狀態;

215年,孫權遣中司馬諸葛瑾為使通好劉備;

約219年?左將軍掾馬良出使東吳,孫權款待;


⑥內修政理

在荊、益之時分別大量啟用當地人才;

入蜀後,大加封賞諸將、諸軍;

軍師將軍諸葛亮、揚武將軍暨蜀郡太守法正、昭文將軍伊籍、興業將軍李嚴、左將軍西曹掾劉巴五人共同制定蜀漢法律《蜀科》;

將部分田地歸還給百姓;

鑄造鑄值百錢的銅板通行,統一物價,實行公賣制度;

置鹽官,實行專賣制,利歸國用(這條時間點不確定)


二、⑦-⑩決戰階段(218-219年):

⑦天下有變+⑧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⑨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⑩(同時發生)

因為這裡是多線同時發生,所以4條合併列出:


218年1月,曹魏許昌城內,丞相掾耿紀、丞相司直韋晃、漢太醫令吉本等密謀起兵誅殺丞相曹操,起事後被王必擊敗擒拿,夷判者三族;


218年4月

,代北烏桓無臣氐造反,曹操任命曹彰為北中郎將,行驍騎校尉,統河北大軍北伐;


益州218年初,漢大司馬、領司隸校尉劉備,率平西將軍馬超、揚武將軍法正、徵虜將軍張飛、討虜將軍黃忠、翊軍將軍趙雲、牙門將軍魏延、副軍中郎將劉封、將領雷銅吳蘭陳式高翔

張翼張著等共攻漢中,主力兵至陽平關;

荊州218年初,漢蕩寇將軍關羽率部北上襄樊;


218年中,曹魏冀州陸渾縣縣民苦於徭役,農民領袖孫狼起義,殺縣主簿,兵敗後南附關羽,關羽給予兵符,命回本地繼續作戰;


益州218年中,曹魏徵西將軍夏侯淵

率蕩寇將軍張郃、平寇將軍徐晃,以及軍司馬郭淮迎擊劉備主力,兩軍相持於定軍山

荊州218年中,曹魏徵南將軍曹仁合肥地區返回樊城,南下迎擊關羽;


218年10月:曹魏宛城守將侯音反叛,據宛城響應關羽


218年末:曹操會合中原、河北諸路兵馬坐鎮長安;


益州219年初:劉備自陽平關折返,南渡漢水,親率精兵萬餘猛攻張郃,夏侯淵分兵去救,然而本人卻被黃忠突襲斬殺,隨後劉備即控制了漢中地區大部分險要;

荊州219年初:先是曹仁退出與關羽的戰鬥,北迴與立義將軍龐德,南陽太守田豫共破身後叛變的宛城,斬殺侯音叛黨五百人,旋即又南迴,僅數千人進入

樊城,並與奮威將軍滿寵死守次城;此前關羽趁機圍襄陽太守呂常,此時北渡漢水,已經開始圍樊城;


益州219年中曹操開往漢中,前部南渡漢水,背水為陣,劉備命黃忠、趙雲偷襲曹操糧庫,曹軍轉而攻打黃、趙本營,趙雲單槍匹馬,喝退曹軍,曹軍落入漢水而死者甚多;

荊州219年中,左將軍于禁開往

樊城,關羽回身南渡漢水,開出事先造好的大船,借秋雨驟至,決堤以漢水水淹于禁部、龐德部;


益州:219年7月,曹操退出漢中;

荊州:219年8月于禁投降,龐德被斬


219年末,曹魏荊州刺史胡修、南鄉太守傅方等降於關羽


219年末

,曹魏武威顏俊、張掖和鸞、酒泉黃華、西平麴演等並舉郡反,自號將軍


天下之變219年末,曹魏鄴城名士魏諷準備謀反,但是東窗事發,曹丕親自處理,連坐處死數十位名士、將軍子弟,皆為荊州相關人士;另外,甚至包括前軍師鍾繇在內的多個曹魏重臣被免官


重心向東轉移

曹魏方面219年10月,曹操回到洛陽,命剛剛從漢中行至宛城的平寇將軍徐晃出動,與關羽開戰,後又將率殷署、朱蓋等部交於徐晃;

蜀漢方面219年7月-11月間,劉備命副軍將軍劉封、將領孟達攻克上庸,此時漢中、襄樊之漢水連為一體


西面戰區相持

曹魏方面:曹彰、曹洪、曹真、曹休、張郃、郭淮等留鎮關中

蜀漢方面:劉備漢中王,以鎮遠將軍魏延漢中都督,其餘諸將隨後返回成都;


大反轉:

曹魏方面:219年農曆年尾:徵南將軍曹仁、奮威滿寵仍在樊城死守,平寇將軍徐晃、都督護軍趙儼等猛攻關羽,江夏太守、討逆將軍文聘率軍南渡漢水,燒燬關羽戰船、輜重;曹操

率主力至宛城外,司馬懿、董昭、蔣濟、桓階等眾謀士可能也在軍中,前將軍夏侯惇已應命自合肥地區趕至宛城與曹操會師,徵東將軍張遼最後一個自合肥撤出趕往宛城;由於樂進、李典分別在218年前後亡故,此時曹魏的合肥地區已基本撤空,僅剩揚威將軍臧霸鎮守青、徐地面;而曹操宛城大軍是中原、河北聯合大軍


東吳方面:219年農曆年尾:前部先鋒、撫邊將軍陸遜直下公安南郡宜都

房齡南鄉秭歸夷道,公安守將士仁、南郡太守糜芳出降,虎威將軍呂蒙、中司馬諸葛瑾、將領丁奉入南郡江陵城,外圍徵虜將軍孫皎殿後,蕩寇將軍蔣欽水軍自三江口入漢水,偏將軍朱然、偏將軍潘璋陸路北上臨沮擒殺關羽、武衛都尉孫桓在華容道斬獲頗多,武鋒中郎將黃蓋
平定武陵郡;就連濡須督、平虜將軍周泰,早前已被孫權拜為漢中太守!此時東吳揚州兵馬,除少數鎮壓山越的之外,也已全部傾巢出動


整個魏、吳,除了襄樊戰場、關中戰場,其它地方你幾乎找不到一個活著的名將!


至此“隆中對”已經徹底破產,10個要求,有4個已經幾乎不可能完成

①跨有荊、益

②保其巖阻

⑧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

⑩(而且是同時)


我們來看一下假設如果用其它方法:

1,就算關羽未敗、提前回師,你看一下魏、吳出動了多少兵馬?回江陵和回麥城,其實差別不大了;

2,不要說劉封了,就算劉備在219年末自成都發兵救江陵,可能也是杯水車薪,是不是“僅以身免”都說不定;

3,如果219年7月,漢中戰役結束後,徑自從漢中發疲兵,走漢水往襄樊,你猜猜結果?沒錯,很可能全軍覆沒!甚至連漢中都不一定保得住!


所以都依“隆中對”按時按點進行了,那麼這個“對”肯定是有問題的;


那麼哪一條出了關鍵問題呢?

⑤外結好孫權


雖然歷史不可改變,但也許我們可以做一個大膽的假設,改一改“隆中對”:

①跨有荊、益

②保其巖阻

③西和諸戎

④南撫夷越

⑤暫結好孫權

⑥內修政理

⑦待曹氏有變

⑧命一上將嚴守西川

⑨將軍身率荊、益之眾沿江而下

⑩(而且是同時)


也許劉備這麼想過,所以博了一把,可惜當時時機已過;

即使滅亡孫氏,還會有一場曹劉決戰;

至於會不會比原版好一些,也很難說;


以上吾人淺陋之見。


我已經給你一條一條列出來,出處你自己去查,噴子不要瞎BB


驃騎小將軍


隆中對並沒有錯,三分天下這個概念最早是由魯肅提出來的,而諸葛亮只是借用,把其中的劉表勢力替換成劉備而已。

拋開這個不談,只說隆中對,在諸葛亮的規劃中,其中一個重點是“外修孫權”,以“待天下有變”,然後由主力率軍取長安,再“擇一上將出兵宛、洛”。

而劉備的失敗,是並沒有滿足以上的條件。先說外修孫權這點,因為魯肅的去世,東吳其實已無戰略家,而是有武鬥派掌權。本來劉孫兩家底下私鬥不斷(荊州4郡被孫吳打回去3個-沒錯,是打回去的)只不過在戰略層面上保持同盟,魯肅一死,連戰略層面都維持不了了。所以外修孫權這點沒做到。誠然關羽的性格是一個原因,但是最主要的核心矛盾已經是不可調和了,哪怕你換成其他柔和一點將領守荊州,也只是把東吳的偷襲延後而已。

再說“待天下有變”這點,當時曹操尚在,雖然新失漢中和夏侯淵,但是並未傷及曹魏的根本。而曹操的“遷漢中之民”的策略,也導致劉備只是拿下漢中一個殼子而已,需要很長一段時間才能恢復。

最後談出兵,我並不覺得當時劉備和關羽已經覺得可以反撲曹操,而依照隆中對的計劃行事。誠然,關羽出兵是為了配合劉備出漢中,但是在劉備撤兵的時候,關羽卻沒有撤。主要的原因,是打的實在是太順了,水淹七軍,斬龐德,俘于禁,威震華夏!導致後期關羽成為了孤軍。

隆重對的最終失敗在於失去荊州,而失去荊州的最大原因在於關羽。沒錯,就是關羽的性格。當時東吳偷襲荊州後,關羽率軍回援,照理說,和東吳摩擦,至少也要派人通知下成都那邊。要知道,當時關羽所在的地方離劉備所在地才幾十裡地。加急也就朝夕可到。可是關羽被之前的勝利衝昏了頭,不報成都,然後帶著近2.5萬人回頭想把城打回來,呂蒙軍力大約2萬人左右。兵力上還是佔優的,但是被呂蒙仿四面楚歌,挾持城中兵士的家屬上城頭向關羽士兵喊話,導致關羽軍隊土崩瓦解。最終導致敗走麥城。

從東吳偷襲到關羽敗走麥城,一切都發生的太快。導致劉備那邊根本沒時間反應。

如果,如果說關羽不自負,實時和劉備保持通訊,在呂蒙白衣渡江的時候,就求援。那個時候劉備可由白帝城發兵救援,朝發夕至。夷陵之戰的時候,劉備還能拿出6萬兵,那個時候至少可以出兵2萬以上。雖然面臨和東吳全面撕破臉的風險,但應該也不至於到失去荊州,受困於蜀地的局面。

假設劉備出兵保住荊州,那麼隆中對的成敗還尚未可知。可惜,歷史沒有假設。


不笑貓81050135


因為很多人不讀歷史,比如認為呂布趙雲是最強大的,郭嘉賈詡是最聰明的,荀彧張昭是最沒用的,諸葛亮是最弱智的,劉備是最虛偽的。這就是無知的表現。很多人不懂將軍的意思,也不明白什麼叫做謀士,單純以為兩軍打仗就是互派武將單挑,文臣就是出謀劃策。

其實不光包括三國,基本上所有歷史都是。想成為大將軍,你最重要的是行軍打仗,戰略目光。身為文臣,最重要的內政外交,農業治安。

漢末至晉初,人才是井噴式的。可是有大聲望的除了曹操劉備孫權等主公或一個地區的刺史州牧,還有例如蜀國關羽張飛魏延,魏國於禁曹仁張遼,孫吳周瑜呂蒙陸遜這種,其根本原因在於有大的軍事指揮能力,也可坐鎮一方,這對於每個國家來說都是最重要的能力。


三國分析師


我個人認為隆中對如果有錯,那麼就是把益州這個地方說得太過於誇張了。

大家都知道,益州雖然易守難攻,土地肥沃,但人煙稀少,少數民族又多。

益州離中原太遠,以至於發兵征討任何地方,運兵,運糧都要不停的轉運。從各地抽調的官員和百姓都要經過長途跋涉才能到達前線。諸葛亮說的以荊州之兵打宛城和洛陽,以益州之兵出秦川,也就是說全部的兵源和糧草都要集中在荊州,才能出兵。

俗話說:“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對敵軍如此,對自己一方也是一樣的。雖然諸葛亮發明了木馬牛車,但行進也是很慢的。難於快速給前線補充糧草。

另外,益州的少數民族也是很多的,通過七擒孟獲就知道,諸葛亮是費了好多的力氣才把蜀地的少數民族地區穩定下來。這就給蜀地增加了很多內耗。給蜀國增加了不穩定的因素,每次遠征,都要預防被蠻族偷襲後方,所以也牽制了很多兵力防守。

還有,蜀國因為地處偏僻,山高路遠,交通不變,就成都平原那一片地方土地肥沃,可又被世家大族長期佔據,所以老百姓在蜀地生存空間很狹小,導致人口也少。又加上各民族雜居,亂的不是一般的亂。只要人口一出蜀地,就根本不回去了。也是益州人口稀少的原因之一。

從後來發生的戰況來看,還有個重要原因,益州的人才太少,基本就靠諸葛亮一個人在運籌帷幄。人們常說,“三個臭皮匠,抵個諸葛亮。”魏國和吳國可不只三個臭皮匠啊!

所以,綜合分析,諸葛亮在【隆中對】裡對益州的分析是不怎麼切合實際的,有可能是道聽途說,人云亦云;也可能是照搬了漢高祖劉邦的幹法。但曹操和孫權都不是項羽那樣的目中無人,他們都是有遠大抱負的一代梟雄,所以諸葛亮的失敗也是正常的。


軍哥論史


個人覺得隆中對沒有什麼錯誤,隆中對的核心就是取荊益,等待時機,出兵伐魏。

劉備的發展並沒有按照隆中對的劇本進行。劉備失敗有兩點。其一,劉備沒有搶先獲得漢中,漢中一直無大災禍,又不斷接收關中流民,實際上人口是多於關中的。漢中幾十萬人口的遷出對於曹魏可以補充關中,減少運糧和徭役壓力。使得蜀漢每次北伐都面臨糧食窘境。其二,關羽不懂審時度勢,貿然發動襄樊戰役,漏出巨大破綻,使得東吳有機可乘。

雖然孫吳必定會對蜀國動手,但是當時的局勢依舊是曹魏比另外兩家都強,孫權依舊有聯合劉備的必要。只是劉備贏了漢中和襄陽給了孫權錯覺。加上關羽錯誤的戰略方針使得孫權覺得有機可乘。

本來在隆中對的預想中,是要奪取荊益,等待時機,然後荊州打掩護,益州打主力取關中。劉備損失了漢中人口,不但加大運糧壓力,更使得雙方人口差距加大。關羽沒有按時機出兵,既沒搞好和孫權的關係,又沒有掩護益州部隊打關中。

劉備在鼎盛時期有兩百萬的人口上下,雖然曹魏人口有四百多萬,但是曹魏太大且身處平原,使得戰線很長無法全部發揮優勢,劉備取關中是很有可能的。並且誰都知道曹老闆死在前,劉備接連打擊可能可以活更久。曹操死了,對於曹魏局勢動盪是很大的。

如果關羽能牽制中部的兵力糧草,如果劉備能多幾十萬人在漢中,如果劉備能線熬死曹操,那劉備北伐絕對比諸葛亮北伐簡單很多。很可惜,計劃趕不上變化。《隆中對》沒有等到天下有變的機會。


你別老是亂說


隆中對策是諸葛亮為劉備制定的戰略規劃書,也是諸葛亮與劉備初次見面就贏得劉備信任的關鍵因素,劉備聽完諸葛亮的對策後立即表示“如魚得水”,顯示對這一規劃的高度認可。

但是,蜀漢事業發展的軌跡並未完全與隆中對策相吻合,劉備生前未能完成統一大業,其後諸葛亮按照對策中的規劃連續北伐,也未能完成規劃目標,是不是隆中對策的戰略規劃一開始就錯了呢?

首先,看一下隆中對策的要點

諸葛亮的隆中對策並不複雜,按照陳壽在《三國志》中的歸納僅有300多字,其要點可以歸納為以下幾個:

  1. 曹操不可與之爭鋒;

  2. 孫權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

  3. 荊州是天所以資將軍;

  4. 佔據益州以圖天下;

  5. 天下有變時自宛洛和秦川出兵。

其次,看一下隆中對策的實踐過程

諸葛亮提出隆中對策後,被劉備完全接納了,當時的形勢剛好符合諸葛亮的判斷,劉備聯合孫權,北拒曹操,在荊州站住了腳。

隨後,劉備又西進益州,最終佔領了成都和漢中,完成了“跨有荊州益”的目標。

下一步就應該北伐了,但也就在這一步上出現了問題,劉備、諸葛亮都未能完成統一大業,隆中對策沒有達成圓滿的結果。

再次,看一下隆中對策遇到的問題

隆中對策前期順利、後期遇阻,主要存在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是孫權背叛聯盟,與對策中的重要判斷不一致;二是北伐曹魏未果,與對策的結論不一致。

按照諸葛亮的判斷,孫權始終是外援而非對手,這是打敗曹魏的關鍵,諸葛亮也努力維護孫劉聯盟,但孫權方面最終還是出了問題,似乎顯示出諸葛亮在這一問題上存在誤判。

北伐曹魏未果,也是隆中對策最受詬病的地方,如果北伐最終成功了,無論中間的過程多麼曲折,諸葛亮的戰略規劃也都會受到高度評價,但北伐沒有成功,找原因的話自然會想到這份規劃書。

最後,如何對隆中對策進行評價

蜀漢大業未成,是不是隆中對策和諸葛亮造成的呢?其實不應該這樣看。

從戰略規劃本身看,隆中對策其實說得很清楚,北伐要想成功必須“天下有變時自宛洛和秦川出兵”,這裡麵包括了3個條件,但到諸葛亮北伐時,只勉強剩下了“自漢中出兵”這一條。

不是規劃有問題,而是規劃提出的條件沒有具備。北伐的條件為什麼沒有如期達成?這裡面的變數太多了,先是關羽擅自北伐,造成荊州丟失,接著劉備憤而東征,造成蜀漢國力大減,這些都不是諸葛亮能控制的。

至於對孫權的判斷,諸葛亮提出佔領荊、益後仍然要“外結好孫權”,但劉備讓關羽守荊州,關羽對孫權懷有敵意,孫、劉兩家不僅沒能結好,而且上演了益陽城外的單刀會,積累了矛盾,而這件事仍然不是諸葛亮能左右的。

所以,不是隆中對策的規劃有問題,而是執行不到位。在劉備生前,在劉備親自決策的一些重大問題上諸葛亮的發言權其實是有限的,北伐大業未成的責任不能推給規劃本身,也不能推到諸葛亮身上。


南門太守


《隆中對》把東吳看作合作伙伴,但真實的情況未必如此。

《隆中對》主張劉備佔據荊州,益州,要外結孫權,內修政理。言外之意,荊州是蜀漢政權的根據地,孫權是蜀漢政權的盟友。

諸葛亮的這一政治主張,東吳並不認同,從魯肅的《江中對》便可看出。

一,魯肅也認識到荊州的重要性,佔據荊州,割據長江是東吳戰略的第二步。

由此可知,荊州日後必然會成為東吳和蜀漢的競爭之地。

二,魯肅鼓勵孫權在割據長江後,正式稱帝,與曹操二分天下。

由此可知,魯肅完全沒有把劉備考慮在內,更別提諸葛亮提倡的“恢復漢室”。

因此,諸葛亮的戰略主張與魯肅的戰略主張,完全不對盤,這意味著孫劉聯盟的基石是不牢固的,即為“同床異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