鈕文新:中國股市2019猜想

鈕文新:中國股市2019猜想

2019年,中國股市能否在2019年走出獨立行情?這恐怕是每位投資者都十分關心,而且到處尋求答案的問題。其實,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不管別人咋說,最終的投資決策還得自己定奪。但多看看他人的提出的參考意見還是必要,我寫這篇文章也是為了幫您梳理一下,給投資者提供一些我的看法,但僅供參考。

看多2019年美國股市是需要勇氣的,現在看,認為美國股市將進入調整週期人大有人在,而且屬於絕大多數。如果美股調整,是否會拖累全球股市一起調整?歐洲會嗎?日本會嗎?新興市場經濟國家會嗎?可能會,可能不會。

說“可能會”,一是因為歐洲、日本和部分新興市場經濟國家的股市過去都隨美股大漲,基於環球同此涼熱的判斷,如果2019年美股真得出現深幅調整,恐怕誰都在劫難逃;二是緊密相連的歐、美、日經濟歷史上就具有極大的關聯性,如果美國經濟因股市回調速度過快,幅度過深而引發市場利率劇烈波動,那歐洲和日本恐怕都不會有什麼好果子吃;三是歐盟和歐元的存亡問題,實際上,不斷髮育的貿易保護主義正在使歐盟、歐元處於更加危險的境地,尤其是英國脫歐不斷折騰的背景下,美國政治大佬班農居然親自上陣,加大對貿易保護主義的支持,這勢必對歐盟的完整性構成更大的威脅;四是歐洲社會動盪不安,比如法國,如果馬克龍不能以強制手段制止國內暴亂,那整個法國經濟就會陷落,股市也找不到上漲的理由。

鈕文新:中國股市2019猜想

說“可能不會”,一是因伊朗問題,歐洲和美國之間正在較勁,而且已經出現了些許經濟切割的動作,這時候,如果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反而可能會使歐洲各國本土資本市場表達出差異化個性;二是歐洲和日本的貨幣政策並未嚴格跟隨美國,到目前為止,依然十分寬鬆,雖然他們擔心美國加息會大量引起本土資本外流,但未必十分擔心,否則在美聯儲不斷加息的同時,歐洲不會把加息這件事拖得如此滯後;三是在石油價格問題上,美國、OPEC和俄羅斯之間的角力是否還將導致2019年油價大起大落?這是全球CPI變動的關鍵因素,也關係利率和股市的走勢情況,而在我看,石油價格再度大漲的可能性小幅低於50%,也就是說,全球CPI大幅上漲的概率低於50%;也就是說,各國央行大幅提升利率的可能性低於50%;四是歐洲經濟在恢復,但如果可以保持一定的增長幅度,而CPI保持較低水平,那可再好不過了,但這件事是否可持續?變數較大。

看得有點懵圈了是吧?當然,如此混亂的局面誰都難以給出明確的判斷,但這至少是未來5年的常態。2018年是“全球極度混亂的元年”,2019年則是進一步發展的年份,估計要到2023年,全球極度混亂之下的格局演變才會有個大致的眉目。至於股票市場,也許其中還是有些規律可循。比如,2019年關鍵看美股,關鍵看中國股市是否有能力與美股切割。

應當說,美股和過去隨之大漲的股市,2019年出現深幅調整應當是大概率實踐。對A股而言,最可怕的事情是:人家的正常調整導致我們無度下跌。是否可能?可能。有沒有解決方案?當然有,但兩大前提:其一是有效應當中美貿易問題,最好的辦法不是爭取談判有什麼好結果,而是“底線思維”,不再對中美貿易抱有任何希望,這樣做股市見底;其二是認真搞好國內的經濟問題,而關鍵還是那個老問題:央行貨幣政策必須逆週期操作,堅決遏制金融短期化趨勢,為此有必要大幅增加長期且真實有效的基礎貨幣供給。

鈕文新:中國股市2019猜想

毫無疑問,目前A股的情況是:不是股票沒價值,而是股市流動性嚴重不足,根本不支持價值表達。為什麼股市流動性嚴重不足?這是過去長期、至少從2010年起,中國貨幣政策嚴重失當,並長期積累的必然結果。這話怎麼說?我們再次梳理過去存在的幾大嚴重問題,同時看看這些問題是否得到解決。

第一,積極財政政策和緊縮貨幣政策——宏觀經濟政策長期錯配,使得與積極財政政策相關的國有企業吸收了絕大多數的金融資源,在貨幣政策緊縮的條件下,民營經濟金融飢渴,抑制中國經濟主動性(內生性)增長動力嚴重弱化。現在,中央政府出臺措施力圖解決民營經濟弱化的問題,但民營經濟是否還有獲得低成本融資的資質?商業銀行憑什麼願意低利率放貸給民營經濟?這是個問題,儘管在解決,但需要時間。

第二,“利率雙軌制”正在解決過程中,其所導致的金融短期化尚未徹底解決,不過,好轉的跡象還是有的。比如,貨幣市場基金髮育受到越來越多的限制,銀行系統也在想方設法突破存款利率管制。從長期資金看,銀行資金穩定性已經略有好轉。

第三,真實有效的基礎貨幣供給依然過少。客觀地說,這一點,2018年曾一度好轉,但9月份之後好轉停止。這是中國金融市場最大的問題。我們看到:當中國社融和信貸增速均保持在10%以上的時候,居民儲蓄存款卻增長乏力,甚至個別月份出現負增長,在此背景下,社融和信貸依靠什麼樣的資金源增長?正常情況應當依託長期基礎貨幣的增長而增長,但我們沒有看到基礎貨幣增長,反而看到它的下降。當然,還有一個依託就是企業存款,但這屬於極不穩定的存款,一旦商業銀行依賴這樣的存款去增加貸款,那就意味著金融系統存貸款期限錯配增加,意味著金融系統加槓桿,意味著金融系統高槓杆向整個經濟肌體傳導。從統計數據看,中國“名義貨幣乘數”已經從今年1月份的5.59倍,上升到11月6.08倍;而“真實貨幣乘數”已經從1月份18.91倍上升到19.90倍,這是完全不可持續的金融槓桿率,這樣的槓桿率是完全無法支持股市上漲的,是資本市場流動性嚴重不足的源頭。

鈕文新:中國股市2019猜想

第四,現在金融監管加強了,亂七八糟的金融、準金融爭搶市場資金的情況有所好轉。從這個層面上說,金融短期化程度有所減輕。

第五,市場預期管理有所好轉,但持續性不夠,沒有變成有關部門的日常行為。這是中國金融市場的一大敗筆,也是金融管理者太過“書生氣”的必然結果。

我們必須清晰地意識到,在國民儲蓄不斷下降的情況下,央行如果不能依據經濟增長增加有效基礎貨幣投放,而是逼迫金融機構加槓桿去滿足經濟增長需求,那後果將是災難性的。實際上,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的發生就是教訓,這也是金融危機發生後,為什麼它們大量向市場注入基礎貨幣的關鍵原因。正因如此,我們嚴重期待中國央行放棄傳統的貨幣理論,依據經濟發展的客觀要求去面對貨幣邏輯問題,並給中國經濟創造一個良好的貨幣金融環境,這也是股票市場上漲最基礎、最關鍵的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