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乾隆​和嘉慶都認為繼承皇位非道光不可?

xiangping_sdk


道光是大清朝的第八位皇帝,名為愛新覺羅·旻寧,被稱為清宣宗。

道光皇帝從歷史上看,其實是一個很平庸的皇帝,大清從他起開始走了下坡路。

但是如果按照中國封建社會的傳統道德來衡量,道光也算是一個有德之君,他不貪暴、不淫逸,為政勤勉,常常以“儉德”自律。

既然道光是一個很平庸的人,在政治上並不是很出色,那為什麼當初乾隆和嘉慶都認為繼承皇位的人非他不可呢?現在有書君帶大家一起來看看這其中的原因。

一、 道光繼承皇位是由他的出身決定的

道光有五個兄弟,他排行是老二。但是當時的朝野主流是,皇帝的儲位要立長子。也就是說,身為皇長子,如果不出什麼意外的話,繼承帝位的機會還是要大的多的。

但話說到這了,道光是排行老二啊,怎麼也輪不到他不是。可是偏偏就這麼湊巧,道光的哥哥雖然是皇長子,但是命不好,早早地就夭折了。

而道光還有一道穩穩的身份,那就是他的母親是當時的正牌皇后——孝淑睿皇后。

她可是道光皇帝的老爹嘉慶皇帝的原配妻子,而且道光和孝淑睿皇后母子兩人的感情是非常好的。

現在道光的身份可以說是嘉慶的長子,同時又是皇后所生的嫡子。這兩個身份連在一起就是嫡長子,這身份在當時可是分量不輕呢。

從乾隆的時候,清朝開始越來越注重嫡子的身份。道光因為是嫡長子,在皇位的繼承上那是佔了很大的優勢的。

二、 道光繼承皇位也是因為乾隆皇帝對他的垂愛

道光能讓他爺爺乾隆喜歡他,也是一個偶然。

那是在道光十歲的時候,他第一次參加圍獵。在這次圍獵中,道光可是使足了鉚勁。這次他獵獲了一頭鹿,這頭鹿可給他帶來了不小的榮耀。

小小的年紀就有這樣的收穫,這份智勇可是讓乾隆皇帝對他讚賞有加。

看到了道光,乾隆想起了自己六十多年前跟隨自己的祖父康熙皇帝木蘭秋獵的情景。

那時候的乾隆也因表現優秀,受到了康熙的讚賞,並且還賜給了他黃馬褂。

此時此景跟當年是多相似啊。時間輪轉,如今自己的孫兒也長大的了,並且有點當年自己的樣子,所以乾隆開始關注起道光。

可以說,乾隆晚年是非常喜歡道光的。他也學起當年祖父康熙對自己的教導,也經常教導道光的功課,也算是重點栽培道光吧。其他的皇孫可是沒有這個待遇的哦。

乾隆其實看中道光,並不是說道光真的有多優秀,只是道光和當時的其他兄弟相比,還算是非常有做為的。

況且道光當時在乾隆面前也是表現出“少有大志,勇敢堅強”的一面,這就非常討乾隆的歡心。

所以乾隆是非常喜歡這個孫子的,而且還經常寫詩褒獎道光,並且還在詩中透露出對道光繼承大統的厚望。

這些道光的父親嘉慶都看在眼裡,身為皇家的人也知道這意味著什麼。

因為當年,康熙皇帝就是非常看中乾隆,所以,皇位傳給乾隆的父親雍正,也可能是有乾隆這層關係。所以呢,因為乾隆對道光的厚愛,嘉慶也就開始對道光另眼相看。

三、 道光繼承皇位是因為他循規蹈矩,並且又得到了嘉慶肯定

嘉慶會意了乾隆的意思後,雖然比較喜歡四兒子綿忻,但是也算是對道光照顧有加。

再加上道光確實是熟讀儒家經典,學習成績還不錯。同時,他也一直是弓馬嫻熟,也算是能文能武。

而且道光對嘉慶是十分的恭敬,做事呢,也非常地循規蹈矩,沒有幹什麼自己作死的事情。不籠絡大臣,不拉幫結夥,這一切也算是合了嘉慶的意。

但是嘉興對道光真正的讚賞是源自一次突發事件,而在那個事件中道光反應快速,並且表現出了英勇無畏的精神。

這是發生在1813年,嘉慶皇帝去承德避暑的時候。

當時,嘉慶在承德避暑,民間一個稱為天理教的團隊,在後宮太監的配合下突然殺進了皇宮。

當時的情形可想而知,整個皇宮是亂作一團。

而道光當時正在宮裡,他沒有慌亂,也沒有被這陣勢嚇倒。在這個時候,他指揮著侍衛們一起圍殲這些起義軍。

而且他發現對方人數並不多,所以這也給了他足夠的勇氣,只要自己穩住陣腳,這個情形對於他來說,應該還是沒有問題的。

果然道光不慌不忙,並且在鎮壓的過程中,還用火銃打死了兩個起義軍。

結果當然是起義軍被鎮壓了,道光在這次鎮壓中也算是表現了一把。

當時遠在承德的嘉慶聽聞後,立刻提前返回了京師。

在他問詢之後,瞭解到道光在這次事件中英勇無畏的表現,很是讚賞。

嘉慶馬上加封了道光為親王,並且開始肯定他,認可他。

從這個時候,道光的地位可以說已經是無可撼動了。這一系列的優勢,也推動了道光走上了皇位。

綜合這三點,道光最後登上了皇帝的寶座。

繼位後,道光也算勤勉。但是他不像康熙皇帝那樣能平定三番,也不像雍正皇帝那樣能整頓吏治,他治理國家的能力一般。

他沒有魄力應對外來的侵略,不敢改革,不求進步。

最後讓英國用堅船利炮打開了中國的大門,清朝在他的手上也開始走了下坡路,從此以後大清國越來越弱,就再也沒有翻了身。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有書共讀


道光皇帝是清軍入關後的第六位皇帝,原名愛新覺羅·旻寧(生於1782年9月16日,卒於1850年2月25日),原名為愛新覺羅·綿寧,因“綿”為通用字,為了避諱,其父嘉慶皇帝在遺詔中將其改為“旻寧”。是嘉慶皇帝的二兒子,清朝唯一以嫡長子身份繼承皇位的皇帝。母為孝淑睿皇后喜塔臘氏。

為何嘉慶選擇並不出類拔萃的道光繼承皇位呢,零零種種,主要有如下幾個因素。

一、原本嘉慶皇帝是有五個兒子的,道光排行老二。根據當時傳統的“立長不立幼”的主流思想,他原本不是嫡長子,理論上皇位不會傳予道光的。可是在那個醫學並不發達的時代,新生兒出生後的死亡率是很高的,即便是養尊處優的皇室也不例外,長子出生沒多久就夭折了,於是,天命所為,皇次子道光就順理成章成為了嫡長子。使之未來的登基之路有了第一個依據。

二、《清史稿》宣宗本紀記載,“高宗行圍威遜格爾,上引弓獲鹿,高宗大喜,賜黃馬褂、花翎。”公元1791年,10歲的道光皇帝跟著祖父乾隆帝出去打獵,因其表現身手不凡,獵殺鹿一頭,乾隆對其讚賞有加,乾隆觸景生情,想起六十多年前,乾隆為12歲,自己跟隨祖父康熙皇帝木蘭秋獮時獵熊的往事,當時乾隆也因表現出色,被康熙賜黃馬褂。並即興賦詩一首“堯年避暑奉慈寧,樺室安居聰敬聽。老我策驄尚武服,幼孫中鹿賜花翎。是宜志事成七律,所喜爭先早二齡。家法永遵綿奕葉,承天恩貺慎儀刑。”最後的“家法永遵綿奕葉,承天恩貺慎儀刑”,對於“以老皇帝之喜樂,為自己之喜樂”的“乖兒子”嘉慶和滿朝文武,讀後當然心領神會,這是在說“你的兒子,比老子當年還要牛逼呢”。自然此後嘉慶對道光給與了更多的關照。

三、嘉慶十八年,也就是公元1813年,京城爆發了白蓮教起義。皇家禁地,戒備森嚴,但是白蓮教突襲皇宮的時候,皇宮周圍大約有1000多名士兵守衛,竟然讓50名刺客進入,相當於十幾個地痞流氓衝進了中南海鬧事,這你敢信,對於清廷這真是奇恥大辱,可見皇宮的守衛真是形同虛設。刺客進入後,衝破了多處的防守,一直進入到了皇帝休息的宮殿旁邊。當時的嘉慶皇帝還在木蘭圍場巡視習武,行圍狩獵,沒在京城。留守的道光臨危不亂,和白蓮教徒殊死搏鬥,還用鳥槍擊斃了兩名重要頭目,成功阻止了起義軍的進攻速度,為內務府調兵鎮壓爭取了時間。父親嘉慶皇帝知道後,大為高興,封他為和碩智親王,就連擊斃敵軍頭目的那槓鳥槍也被賜名為“威烈”。此後,道光備受嘉慶皇帝器重,嘉慶帝稱讚他“忠孝兼備”、“有膽有識”。這樣一來道光又為自己未來的繼位大業積累了重要的政治資本。

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七月十八日嘉慶帝自圓明園起程,前往避暑山莊。此時嘉慶病重(據稱是中暑),召來諸位大臣當眾開啟乾清宮的鐍匣,宣佈早年立的詔書,立道光皇帝為太子。二十五日嘉慶在承德避暑山莊突然病死,終年61歲。同日,道光終於在太和殿登基繼位,多年以來成為皇帝的願望終於如願。


劉醫生小講堂


這個說法不知道從哪裡來的,乾隆和嘉慶可沒私下裡商量非要定旻寧繼位。不過,道光是清朝唯一以嫡長子身份繼承皇位的皇帝。實際上,他也是嘉慶最好的選擇。

旻寧出生於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他的爺爺也就是乾隆皇帝身體還很好。等到他十歲之後,乾隆皇帝弘曆還經常帶著他打獵出行,對他很喜歡。嘉慶是一個守成的君主,在位期間既無大功也無大過。而他的兒子道光則是一個苦逼的皇帝,等自己繼位之後,所處清朝由盛到衰的歷史時期。

王朝衰微的表現之一,就是皇族的生育能力下降。乾隆皇帝共有十七個兒子,其中有十個都半路夭折。嘉慶皇帝有五個兒子,其中有兩個是庶出,而且長子穆郡王兩歲就去世了。

可以看出,嘉慶的可選空間並不多。事實也證明,他的兒子也都不長壽,道光皇帝是活的最久的。自雍正之後,清廷實施秘密建儲制。
嘉慶四年(1799年)四月,嘉慶帝決定立太子。此時,嘉慶只有兩個兒子。根據密建皇儲的家法,他親自寫上旻寧的名字。

他的父親嘉慶皇帝認為,道光忠孝兼備,豈容稍靳恩施?藏在乾清宮正大光明匾額之內,帝國的法統就此延續。

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七月,嘉慶皇帝去世。八月,道光皇帝登基。道光皇帝本人沒有劣跡,屬於平庸的後繼者。他力行節儉,勤於政務,歷史上的正面評價很多。

清實錄中高度稱讚道光,堯曰成功,舜曰成功,禹曰成功,下此商曰成湯,周曰成周,惟我宣宗成皇帝克集大成。清史稿中如此評價,宣宗恭儉之德,寬仁之量,守成之令闢也。歷史學家蕭一山認為,嘉慶以後,武力不競,紀綱敗壞,教徒紛起,民不聊生。但仁宗之淳厚,宣宗之節儉,均有可稱。

道光皇帝繼位,順風順水,沒有宮廷鬥爭和爾虞我詐,但是這位皇帝所面臨的千年未有之變局,卻是他的祖先未曾遭遇的。這到底是他的幸運,還是不幸呢?天朝上國已經不是天下中心了,而統治天朝的人卻是一個封閉的人。故而,著名歷史學家孟森就認為,宣宗之庸闇,亦為清朝入關以來所未有。歷史也確實如此變化了。

歷史傳訊社,基於共享理念下的歷史學人社區。立足於原創,書寫歷史,資鑑現實,努力建設為一個有情懷和質量的新傳播媒體,歡迎大家點贊、評論與交流!

秦右史


乾隆五十六年,十歲的旻寧隨祖父木蘭遊獵,射中一隻鹿,嫻熟箭法令乾隆非常高興,當即賞黃馬褂、賜翠翎,並賦詩七律一首:“堯年避暑奉慈寧,樺室安居聰敬聽。老我策聰尚武服,幼孫射鹿賜花翎。是宜志事鹹七律,所喜爭先早二齡。家法永尊綿奕葉,承天恩祝慎儀刑。”從這首詩中,乾隆想到了自己差不多的年齡隨祖父康熙圍獵的事蹟。乾隆對旻寧確實很喜愛。不過直至乾隆去世,旻寧一直是嘉慶唯一嫡子,所以得到有立嫡情節的乾隆寵愛似乎也合常理。

早在嘉慶四年,嘉慶就已經確立旻寧為皇太子,秘密立儲。旻寧行事小心謹慎,且在嘉慶十八年天理教事變中處置十分得體,贏得嘉慶的讚許。

這樣看來,道光既有身份,又有能力,雖然沒有到“非其不可”的地步,但其繼位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但是道光繼位卻經歷驚險一刻。嘉慶皇帝一直自以為身體很好,但是在嘉慶二十五年七月二十五日猝死於承德避暑山莊,而存放傳位詔書的小匣子二十多年來嘉慶一直隨身攜帶,從未告訴任何人。

所以他的猝然死去,就給皇位繼承留下大片空白。

七月二十六日,駐守承德的大臣一面派人回京師,請求京師在圓明園尋找,另一方面緊急商議對策。大臣中,睿親王淳穎之子禧恩以旻寧有定亂之功主張繼位,但拖津等則表示猶豫。

七月二十七日,詔書在嘉慶隨侍太監身上找到,旻寧繼位,隨即以新君身份派人再次回圓明園。

七月二十九日,從京師傳來皇太后、嘉慶繼任孝和睿皇后的懿旨,令旻寧繼承皇位。按照行程時間,這應當是七月二十六日第一波回京帶回消息後,孝和睿皇后的處段結果。

雖然這個結果自然令旻寧萬分感激,要知道,孝和睿皇后育有皇四子綿忻,也是唯一能對旻寧產生威脅的皇子,短短的四天時間,卻可能生出無數變化,尤其是孝和睿皇后能抵住誘惑,堅持以旻寧繼位,所以也一直得到旻寧的優待。


楚邾


道光皇帝名旻寧,生於乾隆四十七年八月初十日(1782年9月16日),其降生為深沉的紫禁城帶來了巨大的愉悅。此時旻寧的祖、父俱在。他的祖父乾隆已經七十二歲了,年逾古稀,可謂喜得龍孫;其父永琰時年二十三歲,則是長子早喪後又添貴子。旻寧的降生最重大的意義就是為清朝立儲作了保障,大清江山後繼有人了。所以祖、父兩人高興之情,溢於言表。加上旻寧有時顒琰的嫡福晉所生,在其長兄早夭後如同長子,這一嫡長子的優勢地位也使得旻寧在乾隆後期和整個嘉慶一朝備受恩寵。

而隨著年紀的增長,旻寧的表現也是相當矚目。論武功,八歲的旻寧就能拉弓射箭,連中三元。惹得乾隆帝甚是高興,當場賞了他一件黃馬褂;等到十歲的時候,旻寧更是在木蘭秋獵中射中小鹿,乾隆對此印象深刻,後來還賦詩一首,“堯年避暑奉慈寧,樺室安居聰敬聽。老我策聰尚武服,幼孫中鹿賜花翎。是宜謫事成七律,所喜爭先早二齡。”論文治,旻寧聰穎好學,頗具天賦,後世整理了他登基前所寫詩文,詩詞二幹七百五十五首、文章一百七十一篇,編輯成四十卷的《養正書屋詩文全集》。

論出身,他可謂是嫡長子,皇儲當仁不讓的首選;論才能,他文武兼備,處事幹練。如此說來,乾隆帝和嘉慶帝不把皇位傳給他又傳給誰呢?但就是這樣一位皇帝,在他在位期間被迫打開國門,大清由此進入內外交加的困境,實在是令人唏噓。


老照片


道光皇帝愛新覺羅旻寧之所以當上皇帝,既有他的身份,也有他在一次宮變的事故中出色的發揮,奠定了他繼位的基礎。

旻寧是嘉慶皇帝所有兒子中排行老二,因為老大夭折了,所以他就成為了長子,同時他又是嘉慶皇帝的皇后所生,可以說他是嫡長子了。嫡長子在古代可是具有優先的繼承地位的,雖然後來道光的母親早死了,不過旻寧的身份擺在那嘛!除了身份外,旻寧的在嘉慶十八年那場紫禁城事變中的出色表現為他繼承皇位奠定了基礎。

嘉慶十八年,嘉慶去了避暑山莊。趁著皇帝不在,天理教的一千多名教徒竟然攻破了防禦嚴密的紫禁城,天理教徒在皇宮裡燒殺搶掠,一路殺進了後宮裡,就在這危急時刻,受到消息的旻寧調集了侍衛,自己也拿上鳥槍進宮幫忙,終於和進入後宮的天理教徒幹上了,旻寧英勇抗擊,終於把天理教徒趕出了皇宮,事後嘉慶皇帝十分欣賞旻寧的行為,不僅封了旻寧親王的爵位,還刻意鑄造一個大大的金印刻上字送給旻寧,後宮的妃子也感謝他救了她們的命,從此旻寧的聲望在所有皇子中是最高的,朝野內外都稱讚旻寧能力出眾,雖然按照祖制,誰繼位當皇帝,是由嘉慶皇帝生前寫好的放在正大光明扁後的密召為準,可是大家心裡都認同旻寧就是最好的繼位人選了。

嘉慶25年,嘉慶皇帝突然死了,大家打開藏在正大光明大扁後密召的盒子,打開一看結果裡面是空的,密召什麼的都沒有。既然沒有了遺詔,在最後的皇位爭奪中,旻寧還是當了皇帝,沒辦法,誰叫他聲望最好,勢力最強,其它的人比不了他,所以只好旻寧繼位了。

旻寧終於成了道光皇帝,他的一生可是挺倒黴的,遇上了鴉片戰爭,讓道光皇帝臉面盡失。


歷史神秘人282698251


自努爾哈赤開始一直沒有嫡長子(或者排序最大的嫡子)繼承皇位者。而整個滿清12皇帝中也只道光一個是嫡長子繼承。

自康熙開始,歷代都期望能由嫡長子繼承皇位以滿足從制度上向漢族靠攏的願望。可康熙傾注大量心血的廢太子最終未能繼承。雍正沒有成年嫡子。乾隆雖有兩位嫡子,分別是第二子與第十二子,但都沒有成年。所以乾隆最終選擇十五子嘉慶。

嘉慶就有嫡長子成年,那就是原配喜塔臘氏的兒子道光。這讓乾隆嘉慶都看到了希望。所以道光一直被作為繼承人培養,這在事實上成為了不公開的秘密,也得到滿清貴族與漢族大臣贊同。所以後面嘉慶死亡,大臣們暫時沒找到傳位詔書,嘉慶繼皇后鈕鈷祿氏也沒敢改變事實,讓自己的兒子繼位以挑戰整個朝廷期望的道光,而是主動下詔書讓道光先行繼位。


四川達州


【1】

古代君主帝國最可怕的事情有哪些?

我想,王朝後繼無人,算是其中之一吧!

古代“家天下”模式下,皇位繼承人,只能在皇帝的兒子裡面考慮,當然,如果實在沒有合適的人選,一般也是宗室子弟繼承皇位。

怎麼輪,也輪不到外人的。

這就註定了,很多王朝,往往因為繼承人問題,而加速了王朝的衰落。

【2】

清朝道光皇帝,在清朝帝王裡面,也算是有知名度的一位君王了。

因為,道光皇帝在位期間,大清國和英國打了一仗,並且,還丟了香港島。

似乎,道光帝是一個很無能的皇帝。

但其實,在道光帝那代宗室子弟裡,道光帝還是佼佼者。

【3】

乾隆帝選擇平庸的嘉慶帝當繼承人,不是因為嘉慶帝有多麼優秀,而是在乾隆帝的兒子裡,嘉慶是唯一一個活到乾隆晚年,並且資質相對其他兄弟較好的一位。

說白了,乾隆帝倒是想選一個英明神武的兒子做繼承人,但是,沒有啊,只好選嘉慶帝了。

而嘉慶的兒子裡面,後來的道光帝,當時還是皇孫的時候,就被乾隆帝相中了——這也不是道光帝多麼的優秀。

而是,嘉慶的兒子裡,道光算是出類拔萃的了。

說白了,一代不如一代,沒得選。

【4】

其實道光雖然也平庸,但是比起嘉慶倒是強很多。

白蓮教起義軍攻入紫禁城那會兒,整個皇宮裡,從嘉慶帝到下邊的禁衛軍,都慌作一團。

就在這時候,是道光帝用火槍打了幾槍,穩定了人心,穩住了局勢,並且給禁衛軍反撲農民軍創造了機會。

從這點看,面臨亂局,沒說一跑了之,而是敢於應對,還能從容開槍,說明,道光帝還是有點能力的。

可惜他的能力,不足以駕馭清帝國。

而道光帝的這一表現,無疑也增強了他在嘉慶帝心中的地位。

這道光帝,在嘉慶帝心裡,是嘉慶帝最優秀的一個兒子了,不讓他當繼承人,讓誰當?


人文之光


  這個問題有點太肯定。

  據史料記載,道光帝綿寧得到祖父乾隆和父親嘉慶肯定無非兩件事。

  一是綿寧十歲時與祖父一起行圍,竟射殺了一頭鹿。乾隆帝大喜,賞賜了黃馬褂和花翎。這與當年康熙帶乾隆行圍場景差不多,當然引起了乾隆的的追思和聯想。《清史稿》記載:“乾隆五十六年八月,高宗行圍威遜格爾,上引弓獲鹿,高宗大喜,賜黃馬褂、花翎。”

  而且這應該不算誇張,因為清代宗室都是擅長騎射,不過綿寧更是精通而已。

  綿寧的彈弓也很厲害。據《南亭筆記》記載:道光喜歡玩彈弓,經常把皇城居住的麻雀打得四處逃竄。

  另一件是嘉慶十八年(1813年)九月,天理教徒進攻紫禁城,一支竟然攻到了隆宗門。時年三十一歲的綿寧用彈弓遏制了進攻,其實應該是用鳥槍。

  《清史稿》載:“十八年九月……賊入內右門,至養心殿南,欲北竄。上御槍斃二賊……封上為智親王。”

  而嘉慶帝對綿寧臨危不懼,沉著應對的舉動深感欣慰,事後封其為智親王。

  道光帝也是清代唯一一位以嫡長子身份即位的皇帝。我們知道,乾隆帝對漢族的嫡長子繼承製心嚮往之,但無奈其嫡長子均早他而去,綿寧的嫡長子身份也很為其加分。


趙燕雲


錢都讓乾隆,嘉慶花完了,肯定要找個會過日子的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