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时期真的是以胖为美吗?

盗德高点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达文西:问得好,关灯。

唐朝以胖为美,只是中期。

魏晋南北朝时代,南方政权的审美观仍然是以瘦为美。所谓婀娜美女,纤腰美女!

到了唐朝初期,大户人家和宫廷仍然传承前一代的特点,以瘦为美。

隋末唐初著名画家阎立本的名作《步辇图》中,贞观十四年,吐蕃使者禄东赞朝见唐太宗李世民。李世民身边的仕女没有一个死胖子,全是瘦美人。

唐朝中期,随着国力强盛,尤其是国内少数民族众多,开始以胖为美。

对于游牧民族来说,他们心目中美丽女人就是要胖一些。

因为游牧的生活很艰苦,在古代胖子很少,胖一些说明身体比较好,消化能力强,新陈代谢好。

大家看看游牧民族大汉的妻子,基本都是胖子,这也是身份的象征。

而大唐国内包括朝廷中有不少鲜卑人,他们虽然汉化程度很高,仍然保留一些鲜卑游牧的特征,以胖为美。

另外,随着国力强大,粮食肉类也多了,这也为胖提供了保证。没有足够食物吃,女人到哪里能胖去?

需要说明的是胖归胖,却不是肥。

在古代,胖其实是丰满的意思,等于今天的微胖、偏胖,但绝非肥胖,上称200斤那种。

唐代中期周昉绘制的《簪花仕女图》中,仕女就明显胖了很多,脸也圆了。

因为肥胖必然臃肿,还会导致很多疾病,加上普通妇女常年劳动,想要很胖也是不容易。

像杨玉环这种身高164厘米,体重为138斤,就属于很少见的胖子了,所以唐明皇一眼看上了她。

到了唐代后期,随着安史之乱,国家大乱,粮食不足,吃不饱肚子,哪里能胖。

到了唐朝后期,人们又开始以瘦为美了,实在是胖不了。


萨沙


历史书籍中从来没有记载过唐朝人是以胖为美的,之所以现代人会认为唐人以女子肥胖为美,是因为近代通过考古发掘出大量的唐朝时期的壁画,陶俑,发现女性普遍的体态丰腴,再联想到“四大美女”之一的杨贵妃,由此得出唐朝人以胖为美这个结论。

这些出土的都是唐中期的文物,经过“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之后,唐朝逐渐从战乱到安稳,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人长的胖些也是客观存在的,但不存在以胖来衡量女子美不美的标准,只能说明当时女子还没适应过来,也没过多的减肥手段。

那么杨贵妃到底有多胖呢?有学者计算出,她身高1.64米,体重120斤,按这个标准,瘦是不算瘦,但也不是很胖,不过这个结论可信度不是很高,学者又拿不到当时的体检报告,但有一个侧面可以说明她并不是很胖,杨贵妃上位得宠是因为舞蹈跳的好,再加上聪明,善解人意,一个擅长蹁蹁起舞之人,总不会胖到哪里去吧?白居易曾说过“马肥才能跑过快,歌姬只有瘦,唱歌跳舞才好看”,杨贵妃即使不是柳腰细腕,也一定属于身材高挑,健康型的美女,李白在长安供奉时曾奉诏作诗,“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红妆”,飞燕就是汉成帝的皇后,是手掌上能跳舞的著名美女,李白在这里拿杨贵妃和飞燕比较,是说明杨贵妃同样也很美,“环肥燕瘦”,各领风骚,绝没有讽刺的意思。


无论先秦的“楚王好细腰”,还是汉代的身轻如飞燕,就是唐朝也喜欢瘦女蛮腰,唐早期诗人吴少微“小腰丽女夺人奇,金鞍少年曾不顾”到中期杜甫“隔户杨柳弱袅袅,恰似十五女儿腰”,均能证明中国人的喜好是一以贯行的,不存在唐朝就喜欢以胖为美的特例。

谢谢阅读


雪上长留马行处


其实,古代都崇尚微胖,或者叫丰满。丰满代表着丰衣足食,代表着健康,代表生养,也是为子孙后代的着想。

为什么唐朝给人的感觉特别喜欢胖呢,除了有一个“肥环瘦燕”的杨贵妃外,还因为它留下许多胖胖的仕女图和彩俑。

唐朝并不是特别胖,而是比较丰满,而且在唐朝不同时期,审美标准也有差别。

先说初唐,刚经历战乱,这时候的人民生活水平不是很好,去哪里找胖子呢,那时候的人也喜欢苗条的女子。

到了中唐,物质丰富了,生活水平提高了,人民的审美观发现了变化,慢慢喜欢丰满的女子,如下图的彩绘女俑。

到了晚唐,战乱不断,大家的生活水平有下降,吃不饱了,大家又重新欣赏清瘦的女子。

就像魏晋时期一样,社会大动乱,百姓普通廋弱,只能是喜欢清瘦了。下面这张就是魏晋的仙风道骨。


江城月


个人认为是:胖的定义问题。不要说女人肥头大耳,就算是男人肥头大耳也不好看。唐朝以胖为美有几个方面原因:第一、古代生产力不发达,普通百姓缺一少穿,男人是主要劳动力有啥好吃的肯定是先给男的吃,女的估计没有多少蛋白质补充。一般的家庭女孩子应该多少都有点营养不良。所以瘦姑且不论好不好看,起码证明家里物质条件有限。第二、营养不良又有许多繁杂的家务,试问哪个女人的能够保持“唇红齿白”?也就只有大户人家的千金锦衣玉食伺候着,不用操劳想问题,睡觉睡到自然醒还能搽脂抹粉,能不漂亮吗?第三、丰满的女人,尤其是臀部大的女人在古代认为生育能力强,繁衍后代的能力自然强,这一点加分非常高。所以综合以上三点,唐朝以胖为美,不是说要肥头大耳,而是要丰满匀称,尤其是臀部要大!


一席峰语


难说。其实任何时代,应该都不会以胖为美。唐代留存至今的很多资料表明,当时人并没有胖成怎样。

我们认为的唐人以胖为美,很可能是来自对大唐第一美人杨贵妃的印象,其实她是在后代慢慢胖起来的。

唐代文人,包括李白、杜甫、白居易都没说过杨贵妃是胖子,而头一个把她画成胖子的,是擅画美人图的周昉,他的这种画法就被后代的《宣和画谱》批判了。


历史有的聊


首先,唐朝的所谓的“胖”,和现在说的不一样,人家那叫丰满,

而且,美不美,主要看两点:1.脸蛋漂不漂亮,2.肉长没长对地方。

现在有很多大码模特,她们就很美,因为长得好看,肉还张对了地方。

要是肉没长对地方,或者长了一张麻子脸,你说他漂不漂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