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莽年间,赤眉军奸污死去200年的吕雉尸体的传说是真的吗?

leona518


这应该只是讹传。《后汉书》记载:“赤眉贪财物,复出大掠。城中彻食尽,遂收载珍宝,因大纵火烧宫室,引兵而西。过祠南郊,车甲兵马最为猛盛,觽号百万。盆子乘王车,驾三马,从数百骑。乃自南山转掠城邑,与更始将军严春战于郿,破春,杀之,遂入安定、北地。至阳城、番须中,逢大雪,坑谷皆满,士多冻死,乃复还,发掘诸陵,取其宝货,遂污辱吕后尸。凡贼所发,有玉匣殓者率皆如生,故赤眉得多行淫秽。”这里污辱并不一定是奸污的意思,更大的可能是毁尸泄愤,虽然后句中有“多行淫秽”之语,却并不能指的是对吕后。我们知道吕雉出生于公元前241年,死于公元前180年8月18日,死时已经是61岁的高寿了,就算驻颜有术,保养的再好也是一位老人。而赤眉军于起义的时间是公元17年,两百多年的时间,吕雉遗体怕是早已腐烂成骨,就算是没有腐烂而是以干尸的形式保存下来,也不是常人能够接受的。当然攻入长安的赤眉军不是常人,而是一群刀口上舔血,死人堆里爬出来的悍民。历史典籍中的赤眉军是为了吃饱饭才起义的,而在作战的过程中采取的是以战养战的策略,通常是到一处吃一处,而且作战十分勇敢,以朱红涂眉,面目似鬼神,又连战连胜,因而在当时被视为鬼神降临,有很多关于赤眉军的传闻,当时的朝廷更会丑化赤眉军形象,这可能就算关于赤眉军奸尸传闻的由来。


(网图侵删)


别人家的博士


吕后死后200年被赤眉军所奸,最早见于“后汉书.刘盆子传”。:赤眉贪财物,付出大掠,城中彻食尽,遂收栽珍宝,因大纵火烧宫室……发掘诸陵,取其宝货,遂侮辱吕后尸,凡贼所发,有玉匣殓者率皆如生,赤眉得多行淫秽。


由此可见,赤眉军当年盗掘西汉帝陵,刘邦与吕后合葬的长陵未能幸免,吕后死后200年,尸体仍栩栩如生,遭到赤眉军的奸淫,而且其他被盗掘的帝陵中,那些穿着金缕玉衣的皇后、嫔妃的尸体,也遭到同样厄运。

“后汉书”的作者范晔,是南北朝人,距离西汉有几百年,他所记载吕后尸体被赤眉军玷污,多是道听途说,可信度值得推敲。

以现代技术,想在恒温下保存完好尸体,仍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何况是两千多年前的西汉!吕后死后200年尸体不腐应该确有其事,因为西汉马王堆辛追的尸体两千年后依然保存完整,说明西汉的防腐技术是很先进的。但说栩栩如生就有些言过其实了,充其量是个皮囊罢了。


何况吕后死时,已是六十多岁的老人,哪来的楚楚动人!一具埋入地下200年的尸体,即便保存完整,一旦遇到空气,就会迅速氧化,变得不堪入目,看看辛追的尸体,你就会明白。

最后,只能说吕后的尸体遭到赤眉军的侮辱,不是空穴来风,但要说赤眉奸污吕后尸体绝对言过其实了。


洛水清风cuixiaosheng


这个就算是技术上也有难度吧。

首先,吕雉去世时已经61岁,一个花甲老妪,就算是活着时候,也是这些赤眉军士兵的奶奶辈的人,他们真的下得去手?

其次,“污辱吕后尸”,污辱二字,是不是只有“奸污”的意思?开个脑洞,肢解尸身也算是“污辱”,对着尸体撒尿也算是“污辱”。

第三,尸体保存的问题。在今天的媒体标题里,常常看到千年古尸“栩栩如生”的形容词,其实那只是形容词,考古意义上的尸体保存良好,往往是说尸体经过脱水后,皮肤有弹性,韧带等软组织还保持弹性,如果保存得更好,血管等组织在皮下可见,并有一定的弹性,这就算是不错了。

像活人一样,脸上有胶原蛋白,胸部有脂肪,下身肌肉紧致不松弛,你咋不去做化妆品广告呢?

这个是新疆发现的自然风干的“干尸”,就是在去世后腐败过程未完成时,自然风干了水分,终止了腐烂的过程得以保存的。

这是马王堆的女尸,属于“湿尸”,即在墓葬中,由于特殊的环境因素而保持不腐的尸体。

她的一般形容词是:外形完整,面色鲜活,发色如真。

解剖后,内脏器官完整,血管结构清楚,骨组织完好,腹内仍存一些食物。

但是,也就是如此了。

吕雉在死后200年,最有可能就是变成马王堆女尸这种“湿尸”,看了图片,不知道列位英雄哪个有胆量下手……

实话实说,将赤眉军“污辱”吕雉,写成“奸污”,我刚刚搜了下360线上词典,竟然是例句!!!

说得再露骨一点,就算是退一万步,上述三条,对于这些“农民起义军”都不构成障碍,他们已经成了超级赛亚人了,这“奸污”如何操作呢?

技术上根本实现不了啊!


刘三解


炒米在想,吕雉死的时候已经61岁了。而她40来岁的时候,被项羽放回来,看到刘邦怀里搂着年轻的戚夫人的时候,已经意识到自己年老色衰了。而之后也没有刘邦再宠幸过她的记录。

古人体力劳动强度大,往往年过四十被腰背佝偻,华发早生了。就算吕后从40岁开始保养,那也最多延缓衰老,毕竟之前的苦还是吃了的。


历经二百年后,就算尸体保存完好。如果还能让人垂涎欲滴。那刘邦也不至于专宠戚夫人了。

而新莽时期, 赤眉奸污吕后尸体的说法,又源自《后汉书》的《刘盆子传》中的”遂污辱吕后尸。”


其实古人一直都认为死者为大,对死人最大的侮辱,就是掘棺戮尸,剉骨扬灰,当然也有鞭尸。
历史上比较有名的,像伍子胥鞭尸楚平王。(但这也是个故事)但经历了两百年,虽然有金缕玉衣,但是我们知道这玩意的实际效果并不十分理想。


所以吕后的尸体经历200年,能余骨其实就甚好了。而且赤眉军对吕后也没有那么多恨吧,所以炒米觉得达不到鞭尸及以上级别。


很有可能,就是把珠宝玉石抢了,把散乱的骨头当球踢,毫无对西汉皇室的尊重感吧!

但是这种故事一旦传到民间,小小说里那种奸污女尸的故事数不胜数。自然就可以联想到一起啦!


炒米视角


按照史书的记载,赤眉军确实奸污了吕后的尸体。但实际上很可能是假的。

《后汉书.刘盆子传》这么写赤眉军:

至阳城、番须中,逢大雪,坑谷皆满,士多冻死,乃复还,发掘诸陵,取其宝货,遂污辱吕后尸。凡贼所发,有玉匣殓者率皆如生,故赤眉得多行淫秽。

这里明确写了“污辱吕后尸”。如果有人觉得“污辱”未必是奸污,那么后面还有:有玉匣殓者率皆如生,故赤眉得多行淫秽。

应该是很明显的意思了。就是说因为陵墓里的尸体,凡是用玉质棺材保存的,都栩栩如生,所以一些赤眉军就兽性大发,进行了奸尸。

当然,这件事情到底是不是真的,很难判定。

首先,玉器棺材是不是能完全防腐,这是个未知数。马王堆的辛追夫人被挖掘出来时,虽然也有“皮肤栩栩如生”,但同时棺材里泡满了未知的液体,那气味可想而知。吕后的尸体只有两百年,没有两千年,但是应该没有本质区别。更何况吕后死的时候已经60多岁了。赤眉军一路奸淫掳掠本不在少,何必专门对一个老太太的木乃伊兽性大发?

再说,如果这事儿是真的,谁来记录呢?赤眉军应该不会有专门的史官来记录自己士兵的丑行,那么多半是当时在场的士兵,或者附近民众传出去的。这种类似传奇的故事,本来就是段子了,传出的是不是真的看见了,还是信口开河,谁也不知道。

比方说,士兵们为了抢劫吕后身上的陪葬衣服和珠宝,把吕后的尸体从棺材里拖出来,衣服也脱掉了,这完全可能的。然后,可能有的没参与的士兵,就开始瞎吹了,说哎哟那个吕后别看死了两百年了,居然还漂亮得很;冲在前面的老哥还快活了一番呢。或者参与抢劫吕后的士兵自己也可能这么给自己吹牛。民间也好,军中也好,对这种猎奇段子总是最喜欢传播,你添油,他加醋,故事就活灵活现地传开了。

等到东汉统一,要记录这段时间的历史,史官也就把这不可思议的段子给写进去了,反正参与者的口述也是历史嘛。何况,这么写,既显得刘秀镇压的赤眉军荒淫残暴,又使得曾经企图用吕氏江山篡夺刘氏江山的大反派吕后遭到耻辱下场,对东汉王朝而言,是乐见其成的。


巴山夜雨涮锅


其实我个人认为这个记载不太可能,现在古墓中出土过不少的干尸甚至是湿尸,大家看到那些图片,有几个人能够提得起兴趣?如果真的有,那只能说两个字佩服。我们再来看看吕后是多少岁死的,吕后享年六十一,六十一岁已经是一个老太太了,古人的六十一岁已经是高龄,就是活人那些士兵也未必感兴趣吧。

六十一岁就算再怎么漂亮又能漂亮到什么地步呢?更何况她的尸体还埋在了地下二百多年,当然在《后汉书》中是这样记载的,凡贼所发,有玉匣殓者皆如生,故赤眉得多行淫秽。也就是说根据后汉书的记载,吕后的尸体保存的非常好,甚至可能是栩栩如生。但是根据我们目前看到的保存完好的尸体来看,即使再怎么栩栩如生其实和生前都是有很大差距的。

赤眉军真的这么重口味吗?应该是不可能的,最起码我个人认为是这样。当然也有历史学家认为这就算是真的也不意外,因为赤眉军的士兵这样做并不是为了自己的欲望,而是为了泄恨,谁能想到一个权倾朝野的女子后来会被一群起义的农民给糟蹋呢?这也是对统治阶级的一种侮辱以及反抗。

赤眉军当时干的荒唐事也不少,比如人吃人,这种事在历史上比较少见,但不是没有,赤眉军就对这事毫不掩饰,公开吃人肉,没吃的便吃人,似乎和吃人肉比起来,对尸体下手就更不算什么大事了。

不知道大家认为赤眉军奸污吕后的尸体这事靠谱吗?如果从泄愤的角度来看或许有可能,因为赤眉军本来就是仇视腐朽的封建统治,用各种方式泄恨不足为奇,可是真的有士兵面对二百多年的尸体能够提起兴趣吗?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 喜欢历史的读者们不妨关注历史杂货铺,如果有不对的地方欢迎指出,请多包涵。


历史杂货铺


换位思考假如你是当时的将领或者是士兵你会去奸污一位死去200年的尸体么?恐怕你会摇头吧,同理这些士兵会去做么?

按照历史记载说是遂污辱吕后尸,污辱一词有多个解释,若是你认为是和尸体那啥的话,我只能说口味真重,其实按照正常理解当时的士兵应该是打开吕后的棺材以后看到她身上有许多金银珠宝之类的东西,翻动了她的尸体,比如把东西拿走,把她的衣服撕破看看里面有没有,掰开她的嘴看看有没有之类的,这些也可以称之为污辱吕后尸。另外吕后死时已经是60多岁的人了,容貌可能如年轻时那样么?再者我们都知道兵马俑挖出来时是有颜色的,但由于接触环境立马就氧化变色了,吕后尸体可能他们刚看到时是和刚去世时一样的,但突然接触到空气皮肤应该是会有变化的,这种情况下会出现那种情况么?

当然由于现在人们的猎奇心里导致有些人为了迎合他们把这样的事推而广之,窃以为女干尸这样的事情是夸大的。


历史这点儿小细节


污辱尸体有可能,但奸污绝不可信。这和孙殿英奸污慈禧尸体如出一辙,不过是后人夸大其词,或是发泄对吕后、慈禧不满,或是诬蔑赤眉军等盗墓贼的段子。

历史上,无论正史还是野史,都曾记载过盗墓奸尸的现象,即便是现代也不乏其例,这种现象虽然恶心又变态,却是客观存在,但实施此恶行者多为心理病态的恋尸癖患者,对象大多是比较新鲜的尸体,像赤眉军奸污吕后这种200年的陈年老尸实属骇人听闻,令人难以置信。


但这个恐怖故事偏偏还出现在正史《后汉书》中,让人疑窦丛生:这会是真的吗?

《后汉书》刘盆子传中,详述了西汉末年赤眉军起义,原文是如此记载的:

“赤眉贪财物,复出大掠。城中彻食尽,遂收载珍宝,因大纵火烧宫室,引兵而西……遂入安定、北地。至阳城、番须中,逢大雪,坑谷皆满,士多冻死,乃复还,发掘诸陵,取其宝货,遂污辱吕后尸。凡贼所发,有玉匣殓者率皆如生,故赤眉得多行淫秽。”

从这段记载可以看出,赤眉军曾四处掠夺,并发掘西汉帝王陵,就连汉高祖刘邦和皇后吕雉合葬的长陵也未能幸免,尤其是吕雉死后200年又遭奇耻大辱,尸体被赤眉军奸污!当然,其他皇帝嫔妃的尸体也都被奸污,行为令人发指!

正常来说,人死之后的尸体短短几天就会腐败不堪,几年就会变成一具白骨,赤眉军虽然都是没有文化的穷光蛋,但他们怎么可能对一具具白骨感兴趣呢?

《后汉书》交代了其中原因,是因为这些高贵的女人身着金缕玉衣,又有玉质的棺材收殓,所以尸体保存地很完整,甚至是栩栩如生,于是变态的赤眉军便干起了奸尸的罪恶勾当。

这种说法看起来有道理,实际上纯属虚构。

虽说现代人喜欢吹嘘古代尸体防腐技术多么神奇,也确曾出土过古代干尸,但那不过是数亿尸体中极为罕见的个例,而且是坚硬干瘪,面目可憎的干尸,绝非栩栩如生的人类,何况吕雉死时61岁,即便生前也是一垂垂老矣的老太婆,死去200年的她,绝不可能让任何人提起一点点欲望,即便是恋尸癖的变态也不可能。

古人喜欢虚构一些资料或故事传说,表达对某一历史人物或事件的不满,而赤眉军和吕后在民间一向口碑不佳,当时得罪或祸害了不少人,“赤眉军奸污吕后尸体”这种超级段子,既污蔑了赤眉军,又发泄了对吕后的不满,确实是一举两得。

当然,这一情节未必是《后汉书》作者范晔直接虚构,很可能在他在修史书时对一些坊间传闻未详加考订,信手拿来便用导致的。

在我看来,这段记载还有一种解释。古人讲究入土为安,对尸体的任何行为都会被认为“不敬之举”,所谓“鞭尸”就是如此,因此“污辱吕后尸”中的“污辱”或许并非“奸污”之意,把尸体抬出来踩踏、鞭打、随处乱丢等行为都是污辱

倘若此事属实,那心狠手辣的吕后绝对不会想到,她生前把美丽的戚夫人做成“人彘”,自己却在200年后遭遇到报应,惨遭赤眉军奸尸吧?

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


狄飞惊


公元前180年8月18日,执掌天下十五年的太后吕雉在长安病逝。

影视作品中的吕后

关于吕后之死,中规中矩的《汉书》的《高后本纪》只是说了一句:“秋七月辛巳,皇太后崩于未央宫。”而在同书的《外戚列传》中则说了一句:“太后持天下八年,病犬祸而崩。”到底吕后是怎么死的呢?司马迁《史记》在记载吕后之死前,还多了一段话:“三月中,吕后祓。还过轵道,见物如苍犬,据高后掖,忽弗复见。卜之,云赵王如意为祟。高后遂病掖伤。”每年三月份古人都会到河边沐浴斋戒,以求福禳灾。话说吕后八年的三月,身为太后的吕后也按习俗到河边沐浴求福。回来的路上,遇到一个像狗一样的东西突然扑向吕后腋下,转瞬之间又消失的无影无踪!回到皇宫,吕后立即找人来进行占卜,今天到底怎么了。占卜的人说,这是赵隐王刘如意在作祟。自此,吕后腋下生病,逐渐不起!刘如意就是汉高祖刘邦和戚夫人所生的儿子,而戚夫人就是那个非常著名的人彘。汉高祖刘邦去世后的第二年,吕太后以非常残忍的手段杀害了戚夫人母子,十四年后吕后外出突然遇到野犬的袭击,高度同情戚夫人母子的人们就自然而然地认为这是赵如意在作祟。但是,死人真的能作祟吗?当然不能!那么吕后到底是怎么死的呢?其实,吕后就是外出途中,偶然遇到了野犬袭击而受伤,最终伤重不治而亡。而且,吕后因为死于野犬袭击,最终的致死原因很可能就是狂犬病!至于那只野狗是否真的就是刘如意转世来报仇的,只有天知道了!

汉高祖和吕后的长陵

吕后去世后,与汉高祖刘邦一起合葬长陵。汉代的陵墓制度,帝后合葬但是各自拥有独立的坟头,吕后的陵墓在汉高祖刘邦陵墓的东南200米处。陵高32米,底边东西160米,南北131米,呈覆斗形。根据我国现在的文物管理办法,国家不主张对帝后陵墓进行主动的考古发掘,所以吕后陵墓内部的详细情况,我们并不得而知。但是根据传世文献《后汉书·刘盆子传》的记载,赤眉军在进入关中之后不久就迅速的流寇化了,“发掘诸陵,取其寳货,遂污辱吕后尸。凡贼所发有玉匣殓者,率皆如生,故赤眉得多行淫秽”。西汉所有帝王的陵墓都遭到了赤眉军的盗掘,而在这些陵墓之中,有些人使用了金缕玉衣下葬,而使用了金缕玉衣的尸体在被发掘出来之后,都还栩栩如生,而吕后也使用了金缕玉衣,所以赤眉军在把吕后的尸体挖出来之后,奸污了她。

那么到底真实情况是如何的呢?首先,我觉着这条记载未免对金缕玉衣有所神化了。西汉的贵族,普遍使用玉衣下葬,以为使用了它可以保持尸体的不朽。但是,1949年之后,我国已经发现了八座汉墓之中有金缕玉衣,这八座汉墓的主人都已经尸骨无存。比如最为完整的就是河北满城汉墓,也就是非常著名的中山靖王刘胜墓和其夫人窦绾之墓所出土的两具金缕玉衣,但是在这两座保持两千多年未被盗的墓葬中却没有发现他们二人的尸骨痕迹,经过研究认为他们二人的尸骨已经彻底朽化为灰尘了。事实证明,金缕玉衣绝对没有防腐的功能。

其次,我们前面说了,吕后极有可能是死于狂犬病的。她死的时候应该是非常痛苦,其景象也非常可怕。假如吕后尸体不腐,而是保持了她去世的样子,恐怕也没有任何一个人胆敢去对她的尸体有什么非分的举动。有人或许会说,我没有绝对的证据证明吕后死于狂犬病,好吧,就算吕后不是死于狂犬病,她死的时候六十二岁,有谁会对一个六十二岁的老太太感兴趣呢?那个年头又没有玻尿酸之类的东西。而根据近百年来的考古来看,也曾经出土过一些未腐朽的尸体,但都非常可怕。比如非常著名的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辛追,由于墓室封闭非常好,里面的氧气用完了以后辛追尸体的腐坏停止了,出土的时候,舌头外吐,眼睛瞪着,挺吓人的。有谁胆敢有什么其他的想法吗?

我想,真实的情况是吕后墓被赤眉军打开后,不仅墓中的珠宝被偷盗一空,他们对吕后也不会很尊敬,假如还有遗骨的话,对其遗骨有一些侮辱性的举动也是可能的。但说是奸淫了吕后的尸体,则断然无这种可能性。

《东观汉记》书影

那么为什么会有这种记载呢?范晔的《后汉书》材料主要来自于东汉的官修著作《东观汉记》,关于吕后尸体被奸淫的这条记录也应该是来自于《东汉汉记》。在东汉的官方记载之中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记录?我以为是由下面几个原因造成的,首先,光武帝刘秀统一后,为了标榜自己,为了贬低对手,而加给赤眉军的污蔑之词。其次,存在着以讹传讹的可能性,本来赤眉军仅仅是“辱吕后尸”,后来这个“辱”逐渐被传成了“奸淫”。再次,在东汉王朝所有的皇帝都是薄太后的子孙,他们和吕太后之间并无血缘关系。东汉初年,光武帝刘秀对于西汉时期的外戚专权十分痛恨,认为那是西汉亡国的根本原因之一。而在整个西汉一朝,吕后时期又是非常有代表性的时期,贬低、打击吕后,对于光武帝防范外戚专权,加强皇权是非常有力的一个举措。对汉代的宗庙祭祀制度进行了一次变更,剥夺了吕后“高后”的尊称,将这个尊称送给了薄太后,而还原了吕雉“吕太后”的称呼,将她的神主从皇家宗庙之中迁出,移到其陵园之中,而将薄太后的神主放进太庙与刘邦一起接受祭祀。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东汉政府对于吕后尸体被奸淫的传闻并没有去禁止,甚至有意扩大化,或者说有可能这个传言就是东汉政府官方有意制造出来的,用意就在贬低吕后。

最后再更正你一点,赤眉军进入关中的时间是公元25年,而王莽已经于公元23年被杀了。所以,赤眉军挖西汉帝陵的时间不是新莽末年,而是东汉初年。


野叟杂谈


新莽年间天下大乱,赤眉军为获取金银财宝盗挖了西汉的历代皇陵。盗墓历来都是神秘莫测的事情,传说附会极多,比如吕后身上就传出了“赤眉军奸污已死200多年吕后的尸体”的荒唐说法。


关于这段性骚扰案件,主要的消息来源是:《后汉书》——(赤眉)发掘诸陵,取其宝货,遂污辱吕后尸。凡贼所发,有玉匣殓者率皆如生,故赤眉得多行淫秽。按照这个说法,还不止骚扰了吕后一具女尸!只要是穿了金缕玉衣的尸体都保存得和生前一样。但这明显是没有科学依据的,玉石防腐的传说根本就是古人的迷信思想,从来没有考古发掘可以验证,裹着玉衣的梁王刘武、后主刘禅都被岁月化得只剩下一点点的骨头渣渣,现在还相信的人估计是南派三叔的《盗墓笔记》看多了。

假如真的吕后的墓室密闭性能特别好,在无氧、无菌环境中保存下来了尸体,那么问题又来了。现今发现流传下来的古尸,要么是比腊肉都还要干的木乃伊干尸,要么就是和长沙马王堆辛追、连云港凌惠平一样泡在水里的湿尸,浑身发涨死相极为恐怖,所以拜托考古学家以后不要随随便便用“栩栩如生”这个形容词了。况且吕后死时已经是个六七十岁的老太婆了,现在的今日头条app里也报道过对老女人下手的奇葩男,但要说赤眉军饥不择食对“腊肉”和“福尔马林标本”下手,那也太让人难以置信了!反正小编是下不去常识相信。

其实,“遂污辱吕后尸”中的“污辱”一词,在古人的解释里并非就是奸污的意思。对尸体的“污辱”,可以是吐口水、扔石头,又或者是干脆架起柴禾一把火烧了,然后把骨灰撒得无影无踪,对于古人来说“挫骨扬灰”可是最最最侮辱一个人的报复发泄手段了。赤眉军是地地道道的一场官逼民反起义,西汉末年的社会矛盾在王莽新朝时更为加剧,起义军对统治阶层恨之入骨,扒了皇家的祖坟还不够,对躺里面的贵族尸体侮辱一番也是顺理成章。而且赤眉军挖坟盗墓实在也是一件缺德事,顺带着也要破坏现场、销毁证据。

因此,《后汉书》中这段记载所表达的可能是——赤眉军挖出了吕后保存较好的“马王堆版”尸体,然后因仇恨西汉末年和王莽的暴政,吐口水、扔石头发泄了一通,最后给烧了拿骨灰去肥了田种庄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