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猪瘟到来,禁止流向餐桌的猪肉是否浪费?

猪肉是我们中国最普遍和喜欢的肉类之一,对猪肉给予很高的情怀,是人们餐桌上不可或缺的肉类食品。

后猪瘟到来,禁止流向餐桌的猪肉是否浪费?

2018年的8月份却发生了后猪瘟疫情(非洲猪瘟)与先前的本土猪瘟在防御上难度增大,这对我们勤俭节约的传统生活习惯或多或少有些影响。截至201812月上旬,农业农村部公告,我国又新增几起非洲猪瘟。接下来便是为了,防止扩散对发病猪场尽数捕杀清理猪场,并进行了无害化处理,实践证明,这是一种目前有效的防扩散的手段之一。从2018年8月份,首例猪瘟疫情开始,全国陆续出现了多起。

据说俄罗斯捕杀的生猪已达100万头之多,但仍没能阻挡疫情的扩散。可见杜绝新型猪瘟的难度有多大。现在已经进入冬季,后猪瘟疫情仍然有零星发现,看来此病毒并无不适应气候,也就是说,寒冷的气候并不能使非洲猪瘟销声匿迹。现在想起早先的专家意见,非洲猪瘟病菌对人并无危害,在做肉时只需熟透便可杀死其中的病菌。这也是许多的消费者不能理解的,非洲猪瘟既然不感染人,为何不允许流向餐桌?

后猪瘟到来,禁止流向餐桌的猪肉是否浪费?

据专家介绍,非洲猪瘟传播的主要途径,为接触性传染,亦可通过饲料,泔水等传播。如果感染了非洲猪瘟的病猪,病菌则会十分迅速的占领整个养猪场,在养猪场内,即使是没有发病症状的生猪,对感染病毒的可能性也非常大,因此,在现在还没有特效疫苗的情况下,控制病菌病毒的最好办法是全部捕杀,作无害化处理,得以减少传染源。现在的猪瘟疫情虽然有新的发生,但多以点出现,易控制,如果不加以限制,有可能被感染病毒的生猪猪肉进入餐桌,有可能通过餐桌剩余的泔水,餐饮垃圾等饲喂生猪,造成二次感染,就有可能会变成,有点变为面的扩张,给我国的养猪业带来沉痛的打击,这样做有舍車保帅的意思,把我国的养猪业损失降至最低。

后猪瘟到来,禁止流向餐桌的猪肉是否浪费?

现在,四川等省份的猪价,生猪价格,上升至10元左右,而北方猪价却是徘徊不前,在五元左右,像是山东,虽然是非疫区,但受运输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养猪大省的价格却是,上下起伏不定,一直徘徊在6-7元左右的低价位,在养猪成本之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