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成宗之死——動亂的隱患就此埋下!

元成宗即守成安民,又抱殘守缺;即平息戰火,又無端興兵;即有愛民之心,又奢靡浪費。大元王朝的臣民們就在這樣一位皇帝的統治下度過了十三年的光陰。這不是最好的時代,卻也不是最壞的時代,在中國歷史上三百九十多位皇帝的統治期中,這樣的時代不算盛世,卻可算是治世,賦稅沒有加重,秩序也算穩定。對於只要有著“三十畝地一頭牛,老婆孩子熱炕頭”便會滿足的百姓來說,這樣的皇帝已經足以讓他們滿意。至於這位皇帝沒有革除的弊政日後會帶來什麼,並不是他們所能擔心的。

元成宗之死——動亂的隱患就此埋下!

大德七年(1303年),成宗朝秉政時間最長的中書右丞相完澤病逝,完澤有輔助成宗惟和安民的功勞,卻也是抱殘守缺、效率低下的主要責任人。在他之後,哈剌哈孫繼之為中書右丞相,這位諳熟儒學的勳臣之後,雖然“以節用愛民為務”,但卻並不滿完澤一味守成的執政理念,在江浙行省任左丞相時,便在蒞職短短的七十日內革弊興利七十餘項,是個很有手腕的改革派。成為中樞宰輔之後,立即對官吏遴選制度進行修訂,使官吏所用非人的情況獲得好轉,同時核定貪贓罪罰及丁憂、婚聘、盜賊等制度,禁止進獻戶口和山澤之利。一時間,“選庶官,齊百度,罷斜封,汰冗員,絕寶貨,約濫支,節淫費,量入製出。擇民牧,屏世守,定贓律,剛正目舉,有中統、至元之風” ,似乎改革的春風吹進了暮氣沉沉的朝廷,時人稱為“朝廷更正”。

元成宗之死——動亂的隱患就此埋下!

可以想見,如果成宗能夠給哈剌哈孫足夠的時間施展拳腳,大元王朝的國運絕不會僅僅侷限於“安定”的層面上。可惜,成宗少年時的惡習終於在他中年時結出惡果,雖然他憑著堅強的毅力戒除了酒癮,但常年酗酒的習慣仍給他的身體埋下了隱患。從大德六年開始,成宗便大病不斷,原本就較為慵懶的他,從此更加減少視朝,理政之事也基本委託給了自己的皇后卜魯罕。卜魯罕皇后原本是哈剌哈孫的支持者,哈剌哈孫入相,與其大有關係。可是,看似強勢的皇后卻是個夫唱婦隨的女人,丈夫主張“惟和”,她就提倡“平允” ,並不主張進行改革。

皇帝病休,皇后不支持,哈剌哈孫的“朝廷更正”也不得不流於有始無終。《元史》對卜魯罕皇后較為敵視,說其秉政是“權移中闈,群邪交扇,勢焰翕忽”,其實是儒家對於女人主政的不滿,同樣是在《元史》中,也承認在這位皇后治下“大德之政,人稱平允”。至於哈剌哈孫“以身維之,奸不得逞,事無以撓” ,並非是因為皇后的倒行逆施,要由他挺身匡正,不過是諸多弊政不能革除,只能頭疼醫頭腳疼醫腳,頻於應付而已。

元成宗之死——動亂的隱患就此埋下!

哈剌哈孫在成宗朝不能施展抱負,只能寄希望於來者。成宗於大德九年(1305)六月在病中冊立嫡長子德壽為皇太子,這是堅持了世祖時代改用漢法立儲的制度。國本即定,成宗之後的權力交接會較為平穩本是題中應有之意。但似乎天意偏不叫大元皇室消停一般,年輕的德壽太子在被冊封半年後就一病而亡。也已經病入膏肓的成宗經此打擊,更加纏綿病榻,有生之年沒有再冊立太子。無論是卜魯罕皇后還是哈剌哈孫都明白,成宗之後的帝國政局,必然要因為皇位承襲的晦暗不明而出現動盪。這一後

一相,都在暗自做著準備。

元成宗之死——動亂的隱患就此埋下!

大德十一年(1307年),大元王朝的“龍頸”,元成宗鐵穆耳駕崩於大都玉德殿,終年四十二歲。王朝的路之後該怎麼走,他沒有能給出計劃,但他留給後人的任務,無疑應該是興利除弊。因為,不思變革以求穩定,有十三年已經足夠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