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日”今被劃下法律紅線

民族之恥,山河同悲,永世不忘!今天是第五個國家公祭日,81年前,侵華日軍攻入南京,30多萬同胞慘遭屠戮。

上午10時,各界人士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舉行國家公祭儀式。車輛、船舶等停駛鳴笛致哀一分鐘。

同樣在今天,被視為對“精日”行為劃法律紅線的《南京市國家公祭保障條例》正式實施。

“精日”今被劃下法律紅線

立法史上值得銘記的一天

2014年2月,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通過決定,將12月13日確定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

這一天,凌厲的防空警報響徹南京上空,行人停步默哀一分鐘,汽車駐車按響喇叭,長江航道上輪船長鳴汽笛……整個城市沉浸在悲痛之中,沉痛的記憶被喚醒。

今年的12月13日,也是我國地方立法史上值得銘記的一天。從這一天開始,首部國家公祭地方性法規——《南京市國家公祭保障條例》實施。

這部法規5月正式啟動立法,10月底獲南京市人大常委會會議表決通過,11月23日獲江蘇省人大常委會會議全票通過。算下來,條例不到半年就高質量起草完畢,而這背後的導火索正是頻繁出現的“精日”行為。

2017年8月,一張四名中國青年身穿仿製的二戰日本軍服在四行倉庫抗戰紀念館前合影的照片,引起廣大網民的一致憤慨與譴責。上海警方對3人處以行政拘留處罰,對2人予以教育訓誡;

“精日”今被劃下法律紅線

今年2月,兩名男子在南京抗日碉堡遺址前身穿仿製二戰日本軍服並拍照,引起廣大網友的強烈憤慨和嚴厲譴責。南京警方對2人以行政拘留15日;

今年7月,鬥魚網紅女主播陳一發被曝出,直播時嬉皮笑臉地調侃南京大屠殺:“東三省不保了,鴉片戰爭了,南京大屠殺了,日本刀好快啊!”最終,其直播間被封禁……

去年以來,此類被概括為“精日”行為、引發各界強烈憤慨和輿論譁然的惡劣事件連續發生。今年全國兩會的外長記者會後,外交部長王毅痛斥“精日”分子:“中國人的敗類!”

尷尬的是,有關部門處理相關責任人,通常只能援引《治安處罰法》等。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多位全國人大代表聯名提交議案,呼籲從立法層面嚴懲“精日”行徑。如果歷史虛無主義盛行,會不斷侵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需要以立法形式予以遏制和反擊。

美化侵略可追刑責

條例的出臺,可謂恰逢其時、非常重要。它不但對如何做好公祭活動保障,如何關愛南京大屠殺倖存者等做了詳細規定,在如何對“精日”行為劃定“法律紅線”等方面,都有詳細表述。具體來說——

第二十八條規定: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歪曲、否認南京大屠殺史實,侮辱、誹謗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倖存者,編造、傳播含有上述內容的有損國家和民族尊嚴、傷害人民感情的言論或者信息。

第二十九條:禁止在國家公祭設施、抗戰遺址和抗戰紀念館等地使用具有日本軍國主義象徵意義的軍服、旗幟、圖標或者相關道具,拍照、錄製視頻或者通過網絡對上述行為公開傳播。

第三十條: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侵害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倖存者的姓名、肖像、名譽等合法權益。

對違反《條例》第二十八條、第二十九條規定,侮辱、誹謗他人,尋釁滋事、擾亂公共秩序,宣揚、美化侵略戰爭和侵略行為,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由公安機關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精日”今被劃下法律紅線

條例出臺並非一勞永逸

在懲處“精日”等行為方面,條例的出臺無疑是填補了立法空白,但並非一勞永逸,還需更多頂層設計。長安街知事注意到,一種觀點認為,條例處罰手段有限,力度亦難懲前毖後,應儘快推動在國家層面立法,如在刑法中增加相關罪名,以提高震懾力。

評論員任景國表示,通過立法約束類似“精日”的行為在國外早已有之。二戰後,德國也通過立法方式約束試圖“復活法西斯”、甚至篡改歷史的行為。當前,中國僅南京有相關立法,未來可推廣至全國。

其次,當前出於多種原因,中國部分年輕人對歷史的接觸越來越少,致使在對待涉及日本侵華歷史方面出現了一系列問題,“精日”就是表現之一。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副研究員洪明博士認為,我們應當用正確的歷史觀引導青少年。 “我們要加強對青少年的愛國主義教育和歷史教育,尤其是中國近現代史教育。引導青少年認識近代史,認識日本軍國主義給中國帶來的深重災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