溼疹發作瘙癢難耐?外塗、內服藥可以這樣用!

眼下是冬天,溼疹等皮膚問題多發,隨之帶來溼疹相關產品的需求很大。有需求就有市場,所以市場上就有琳琅滿目的“溼疹膏”,但是溼疹相關產品那麼多,怎麼用藥?

溼疹發作瘙癢難耐?外塗、內服藥可以這樣用!

在生活中,有很多因素都可能導致溼疹的發生,比如皮膚屏障障礙、遺傳體質、環境誘發、免疫調節紊亂等。而在治療上,除了免疫抑制劑,以及針對瘙癢、感染問題的處方藥,日常還是主要依靠保溼+外用皮質激素。處方藥自然是聽醫師的,顧客自己到藥店裡買溼疹用的產品,主要就是在妝字號產品裡買保溼劑,在準字號藥品裡買外用激素。接下來,筆者就針對溼疹的治療重點,與各位分享相關藥物的推薦要點。

1. 保溼

保溼可以緩解乾燥帶來的不適,也有助於修復皮膚屏障,所以皮膚保溼對溼疹來說至關重要。保溼劑的品種也非常多,我們應儘量建議顧客使用大廠(安全),生產的大容量規格(溼疹用量很大)的保溼產品。

而目前相關產品的劑型也非常多,比如軟膏、面霜、洗液等,這些基本都是油脂和水的混合物。通常來說:軟膏的保溼效果最好,其次是面霜,再次是洗液。軟膏含有的油脂比例最高(凡士林是100%的油脂),缺點是用起來會讓人感覺油膩。

對溼疹的病人來說,最好應用不含香料、防腐劑含量少的潤膚霜。同時潤膚產品應該每天至少全身使用一次,而不只是用在發病的部位。

溼疹發作瘙癢難耐?外塗、內服藥可以這樣用!

2. 外用激素

外用激素有些是處方藥,有些是非處方藥。其中各種以“松”字結尾的外用藥,基本都含激素。很多人聞激素色變,但其實合理使用激素是安全而有效的。而且在實際應用中,輕度溼疹不需用激素類產品,而中重度的溼疹則可按需應用。

根據藥效,外用激素可以分為VII到I級,但藥效大的同時副作用的風險也更大,對溼疹來說,通常不需要用高效激素,弱效和中效就可以了,比如氫化可的松和曲安奈德。一般面頸部和皮紋處(比如腋窩、腹股溝)可以用弱效,軀幹和四肢可以選用中效,每次塗薄薄的一層就可以,要一直用到皮膚不紅、不毛糙為止。

3. 外用鈣調神經磷酸酶阻滯劑

這類藥物是免疫製劑藥物,可以抑制T細胞功能,比如他克莫司軟膏和吡美莫司霜。目前研究認為對溼疹是有效的。而且這類型藥物沒有激素藥物的負作用,對那些擔心長期用激素可能導致負作用的部位,比如臉、眼瞼部位也可以放心使用,但缺點是比較貴而且可能有灼燒和刺痛。

4. 口服抗組胺藥物

溼疹的一個重要症狀就是癢,而且在晚上尤為明顯。口服抗組胺藥物治不了溼疹,但可以止癢,也可以減少抓撓對溼疹部位的損傷。鎮定類抗組胺藥苯海拉明和安泰樂給兒童使用可能有副作用,應該謹慎使用;非鎮定類抗組胺藥西替利嗪和氯雷他定對止癢效果差些,但對那些因環境過敏原誘發的瘙癢有用。外用的抗組胺藥對治療特應性皮炎引發的瘙癢無效,而且內含的刺激物還可能加重皮炎,不建議用。

溼疹發作瘙癢難耐?外塗、內服藥可以這樣用!

知識延伸

1.泡澡可以讓皮膚吸收水,也有助於洗走皮膚表面病菌,有研究發現每天洗澡一次並用潤膚劑可以緩解溼疹。

2.細菌和病毒感染都可能激發溼疹發作,90%的溼疹患者都有金葡菌定植,定植可能會引發瘙癢但不一定會併發感染。很多特應性皮炎的幼兒,病情突然惡化可能和細菌感染有關,膿皰、滲出、結痂都可能提示合併感染,細菌感染通常是金葡菌,也可能是鏈球菌。外用、口服還是靜脈使用抗菌素則要醫生根據感染的嚴重程度來決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