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國內自主品牌還在吹L2自駕的時候 谷歌Waymo已經正式商業化

自2016年以來,新能源汽車進入智能汽車領域加速期,我國自主品牌PPT造車實力真是越來越強大了。各家傳統汽車主機廠摩拳擦掌鼓吹所謂的科技技術,宣佈自己與某某科技廠商合作共同研發AR技術並且加持到智能駕駛乃至自動駕駛,這些連走都沒學會的主機廠就像學會飛了?這年頭的主機廠真是煞費苦心,ACC傳感器加個車道偏移輔助就能直接套用L2 L3自動駕駛名稱戲弄消費者。當所有中國自主汽車品牌企業依舊活在他們的小天地時刻,我要告訴你的是,研究了10年自動駕駛技術與無人駕駛技術的谷歌 Waymo在美正式進入商業化。消費者們可以通過手機app服務來呼叫附近的Waymo專車,收費也比較公道。

當國內自主品牌還在吹L2自駕的時候 谷歌Waymo已經正式商業化

什麼是Waygo?

·Waymo,是Google母公司Alphabet的自動駕駛子公司。公司曾經被谷歌全資控股,在2009年4月開始獨立研發自動駕駛汽車企劃。之後於2016年12月才由Google獨立出來,成為Alphabet公司旗下的子公司。谷歌自動車從最原始的ACC偵測計算到後來的L2以及L3不斷在突破人類現有的技術,到目前為止Waymo已經完成了L4級別自動駕駛單車在公路行駛超過1000英里。

而在最近,Waymo達到了一個重要的里程碑:自10月中旬以來,該公司已在亞利桑那州(Arizona)鳳凰城的公共道路上多次測試完全自動駕駛車輛,也就是在駕駛座上完全沒有安全駕駛員或任何人的情況下,讓自駕車完全依靠自己行駛。而且很快地,該公司邀請一般民眾搭乘這些全自動的駕駛車輛。

當國內自主品牌還在吹L2自駕的時候 谷歌Waymo已經正式商業化

Waymo商用化下一步準備做什麼?

Waymo的自駕車並非完美無缺,這表示即使該公司的技術十分先進,但要應付目前仍由人類主宰、瞬息萬變的交通狀況,還有進步空間,這也是為什麼Waymo選擇謹慎地將人類司機留在車上。

當國內自主品牌還在吹L2自駕的時候 谷歌Waymo已經正式商業化

Uber與Lyft這種由人類駕駛主導的網路約車服務已經陷入了激烈的價格戰,後續也衍伸出司機的低薪及剝削問題,在世界各地都與政府或計程車司機發生衝突。更有研究指出,像這樣的服務反而加劇了城市的壅塞問題,Waymo無疑得更加小心地研究其定價機制。

當國內自主品牌還在吹L2自駕的時候 谷歌Waymo已經正式商業化

Waymo依舊出現的老問題

外媒者在體驗Waymo One後指出,在搭乘Waymo時,從錢德勒市到大約3英里外的咖啡店,8分鐘車程約花費超過7美元,與搭乘Uber或Lyft的費用相去不遠。 Waymo表示,其乘車價格目前仍未有最終定案,但將與Uber及Lyft一樣,價格會按照需求而有變化,也就是採用所謂的浮動價格。

當國內自主品牌還在吹L2自駕的時候 谷歌Waymo已經正式商業化

在Uber自動駕駛車輛撞死行人事件後,Waymo此次推出的Waymo One服務備受注目,該公司僅在小區域讓極少人使用這項服務,並且還有人類駕駛在車上待命,無疑是為了更謹慎、更安全地向世界推廣這些服務。

當國內自主品牌還在吹L2自駕的時候 谷歌Waymo已經正式商業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