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助用藥,醫藥股的又一道剮邢!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這個年關對醫藥股而言似乎異常難熬,因為“4+7”大屠殺帶來的“惡果”還未修正,卻又遭到輔助用藥的“坑殺”。雙重“叩擊”之下,醫藥股以“跑路之速”繼續坐穩跌幅榜。智通財經APP觀察到,截止目前7個交易日,港股醫藥板塊已經下挫了近15%,涉及金額多達200億港元。


輔助用藥,醫藥股的又一道剮邢!


要問當前還有比醫保局“4+7”還殘暴的醫藥政策,無疑是12月12日國家衛健委剛發佈的《關於做好輔助用藥臨床應用管理有關工作的通知》。因為根據該通知內容,就是在加強醫療機構輔助用藥臨床應用管理,畢竟從用藥遴選、採購、處方、調劑、臨床應用、監測、評價等各環節做了全程管理。

這簡直就是徹底掐死那些以前銷售輕則千萬,重則過億的“好產品”。

為什麼這麼說?先聽智通財經APP講述下“輔藥”的故事。

根據“輔助用藥”的定義,它指的是有助於增加主要治療藥物的作用或通過影響主要治療藥物的吸收、作用機制、代謝以增加其療效的藥物;或在疾病常規治療基礎上,有助於疾病或功能紊亂的預防和治療的藥物。說白了,就是主藥之外能對治療起到幫助作用的藥物。

恰好是這種能“幫助”的藥物,其市場也是異常廣闊,很多醫院銷售量排在前列的大都是輔助用藥。據業內人士估計,在有的醫院輔助用藥佔醫院用藥的比例有的甚至高達60%至70%。

而且用藥比例如此之高,可因為“售價高、安全無效”這樣的作用,所以我國98%的醫療機構中存在輔助用藥使用不合理/不規範的情況。舉個例子,流感季節,大多數的流感患者都會被醫生推薦使用奧司他韋這種“神藥”,可實際並沒有明顯的凌晨數據顯示其可以減少流感併發症、住院率或死亡率,因此,2017年6月世衛組織降級了奧司他韋,將其從核心藥品名單中拿掉了,降級為輔助用藥。

儘管降級為輔藥,但這仍舊不能掩蓋奧司他韋在流感季節“一藥難求”的尷尬局面。而這其中,明顯就有使用不合理/不規範的情況,不僅浪費了大量的國家資源、醫保資金,導致患者負擔加重,也使得醫患關係進一步惡化。

於是,與同奧司他韋一樣,國家開始大規模地“叫停”這種輔助用藥,制定出限制目錄。

如2015年底,國家衛計委等五部委聯合發文《關於控制公立醫院醫療費用不合理增長的若干意見》,搞出了一個“217輔助用藥目錄”:從治療領域來講,主要在心腦血管治療(45個)、營養電解質製劑(59個)、腫瘤輔助治療(22個)、免疫調節(22個)、神經系統疾病治療(16個)等5大領域。

11個西藥口服,14箇中藥口服,1個吸入劑,63箇中藥注射液,128個注射劑。其中,中藥產品77個,佔35%,超過了三分之一;中藥注射劑63個,佔總體數量的29%。

而此後,越來越多的地市發佈輔助用藥目錄和重點品種監控目錄,加強對這些品種的管理。

拿2018年來說,3月,徐州市人社局下發《關於調整徐州市基本醫療保險部分乙類藥品個人先行自付比例的通知》對76個輔助性、營養性、價格較高、非臨床必需、容易造成濫用的乙類藥品,適當加大個人先行自付比例,最高者自付比例調至50%。

4月8日,江蘇發佈2018藥品目錄,其中要求,對主要起輔助治療作用或易濫用的藥品,要適當加大個人自付比例,拉開與其他乙類藥品的支付比例檔次,並建立動態調整機制。這也就意味著,輔助治療作用或易濫用的藥品醫保支付比例將會降低。

9月,南京發佈《關於調整醫療機構輔助性營養性等藥品重點監管目錄的通知》,明確單唾液酸四己糖神經節苷脂鈉注射液、注射用符合輔酶、轉化糖電解質注射液、注射用紅花黃色素、注射用核糖核酸II等23個輔助性、營養性等藥品被列入重點監管目錄。

廣州也同步要求,對臨床用量較大的輔助用藥、採購金額排名靠前、國家省市重點監控、市場競爭不充分等藥品品種,將實施醫保管理部門集團談判,充分發揮醫保管理部門的主動控費動力,辦法自2018年10月1日實施。

10月17日,武漢市藥品帶量採購服務平臺發佈《2018年武漢市第一批藥品帶量議價實施細則》,將第一批帶量議價目錄分為兩大目錄。目錄一收錄的產品第一質量組抗腫瘤品規原則上在全國最低價基礎上降幅≥5%,產品第一質量組其它品規原則上在全國最低價基礎上降幅≥3%;第二質量組品規原則上在同競價組申報企業全國最低價的基礎上降幅≥5%。目錄二品種原則上在湖北省平臺掛網/中標價基礎上降幅≥30%。

看似是“帶來採購”,可仔細翻閱連批的細則,明顯目錄一是治療用藥為主目錄而是輔助藥物居多,且或者降價最為嚴重。

而發展至目前,智通財經APP觀察到,全國已有21個省份、18個城市出臺了輔助用藥政策,明確要求對輔助用藥進行重點監管或是限制使用,其中有45個地區公佈了輔助用藥監控目錄。

嚴控之下,藥企們也是失去“日賺鬥金”的利器。智通財經APP整理發現,2018中期,麗珠醫藥(01513)的原拳頭產品參芪扶正注射液的營收較上年同期遞減了34.66%。三季度報時,該產品售收入8.21億元,同比下降36.18%。要知道,2015年該產品是賣到過15.36億元。


輔助用藥,醫藥股的又一道剮邢!


而A股的華潤三九、大理藥業、昆藥集團、天士力也沒好到哪裡去,均“高度一致”地在財報中“喊原因”:華潤三九2018年半年度報告稱,近年來,在輔助用藥目錄政策和招標降價等壓力下,中藥注射劑等非臨床一線用藥品種的銷售和推廣面臨困難,公司繼續調整產品結構,逐漸向健康養生、康復保健的兩端延伸。

昆藥集團2018年半年度報告顯示,報告期內,實現利潤總額2.28億元,同比下降14.68%;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81億元,比上年同期減少16.20%。其下降是源於2017年2月新版醫保目錄,公司主導品種——注射用血塞通凍乾粉針被列入限制二級以上醫院使用的範圍(2017年9月1日起執行),受此影響該品種銷售量下降26.13%。

藥企發展不利,各地區限制之餘,衛健委也在此份“通知”提出,“要求制定省級輔助用藥目錄、國家級輔助用藥目錄……二級以上醫院按照自己標準根據用藥金額多少逐級上報。”這也意味著原“217輔助用藥目錄”必將升級成“國家輔藥目錄”。

政策騰挪空間只大不小,所以,藥企們毫無疑問又將面臨“一剮刀”。(田宇軒/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