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成功截取我军电报,每个字都认识,组合在一起后却蒙了

说到人们最不喜欢的学科之一肯定会有不少人谈到“历史”二字,原因不过于乏味与枯燥。历史的确是一个看上去非常糟糕的书呆子,不管是什么时候都是不苟言笑,每日拿起书本来就摇头晃脑全是那些字眼,翻来覆去没有新意的样子。但是事实上这都是人们的偏见,就像你看见一个头发、衣服乱糟糟的人以为他是傻子一样,其实人家是不仅不是傻子,而且还是爱因斯坦。而历史不仅不是书呆子,而且还是个谈笑风生的人,说起话来往往有趣的很。从古至今,历史记录了无数名人大事,那些人或意气风发或心灰意冷,那些事或惊天动地或不值一提,历史都记录在册供后人浏览审评。历史就是这样妙不可言。今天,就让小编带你一起走近历史,去看历史记录下来的名人、大事。

抗日战争是一场民族生死存亡战,中国人只有联合在一起,才有一线希望击败敌人,保住家园不失,然而抗日战争不同于冷兵器时代的战争,古代打仗最重要的资源就是人口,然而热武器时代,人数已经不那么重要了,装备领先才是王道,当时的侵华日军对于中国军队来说就是一座无法逾越的大山,为了抵御外敌,中华民族付出了太多,不仅仅是各种宝贵的资源,还有许多同胞的生命。

日军成功截取我军电报,每个字都认识,组合在一起后却蒙了


一个有用的情报便可决定一场战争的胜负,每当战争爆发之前,最活跃的人当属各国情报人员了,他们潜伏在敌人内部,窃取重要情报然后秘密将情报传回大本营,然而用来传递情报的电报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一个新鲜玩意,对于日本人来说却是熟门熟路的东西了,窃取电报更是日本间谍最拿手的事情,由于技术落后,中国军队很难防范日本窃取电报,但是现代战争又必须使用电报发送情报,最后机智的中国军人发明了一个方法。

日军成功截取我军电报,每个字都认识,组合在一起后却蒙了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汉字更是这个世界最精妙、表达最准确的文字,而且中国人的表达能力也十分厉害,方言文化更是难倒了一大批人,十里不同音这就是中国的真实写照,而有些地方的方言实在难懂,除了当地人,外地人根本听不同,更没法付诸于文字,只能通过口音来辨别,而这些独特的方言就成了中国军队的暗语,具体使用哪种方言当暗语,要视情况而定,不同部队选取的暗语也不同。

日军成功截取我军电报,每个字都认识,组合在一起后却蒙了


当时最通用的暗语就是观海卫的燕话,燕话是闽南语和慈东方言的完美结合体,在戚继光时代就已经出现了,抗日战争期间部队里有两个会讲燕话的人十分难得,然而随着时间的发展,由于燕话实在晦涩难懂,就连观海卫当地会燕话的人都没有多少人了,只剩下一些老人还会说几句,不知道方言能不能算作非物质文化遗产,毕竟方言文化也是中国独有且十分丰富的文化表现形式。

日军成功截取我军电报,每个字都认识,组合在一起后却蒙了


除了燕话可以当做暗语使用外,在抗日战争中,温州话还有江西话以及江浙地区的土话都曾被当过暗语使用,江浙地区的方言很有趣,每个小镇的方言都不同,而且都十分难懂,全靠发音来分辨具体意思,一般用作电报暗语使用的时候,都是用谐音字代替具体发音,当日军成功截取我军电报的时候,好不容易将秘密翻译成汉字了,结果却发现每个字都看得懂,组合在一起后却就蒙圈了。

在历史的长河里走了一遭,大家有没有什么想法呢?对于历史是否有了新的看法呢?中华历史上下五千年之久穷尽一生也无法看透,其辉煌不仅仅是民族的智慧,更是民族的骄傲。历史不是枯燥的,也不会是枯燥的,历史需要的只是你的兴趣与耐心。历史从来不会干扰你做事情,只会让你随心所欲,然后跟在你后面悄悄记录你的言行。每个人都会有一段历史故事,只是在未来是否能够成为历史上辉煌一笔还需要靠你自己努力。历史只听英雄或大反派的故事,你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