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向资金再次大幅涌入,但股市流动性“审慎”格局没变!

北向资金再次大幅涌入,但股市流动性“审慎”格局没变!

周四,A股再度大涨。而毫无意外地,数据又显示当日北向资金突然加速涌入。截至收盘,净流入近69亿元。

市场情绪重新亢奋。除了当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总结2018年,展望部署2019年的重磅会议对即期市场的刺激。也是在于不少财经媒体的鼓吹所致。比如,业内知名的财经媒体华尔街见闻当日的标题很耸动!《A股头号多头底牌首次曝光:6300亿资金北上,重仓160个股,赚了9%(附名单)》

文章称,至今沪股通开通已超4年,深股通也刚度过2周岁生日。4年多来,外资借道沪深股通,累计注入A股逾6300亿元资金,浩浩汤汤,影响深远——这种一上涨就用历史数据来偷换概念烘托上涨情绪的春秋笔法,是现在财经报道非常通用的套路了,实在不新鲜。除了第一眼的标题党看起来比较震撼,稍一细究就漏洞百出,业务水平毕露。

当然,也可以理解。毕竟财经媒体更重新闻性,眼球经济、标题党是天然倾向。而严肃的所谓正统财经分析砖家们,在现在的行情态势下,实在没什么好发挥的余地,看多要被市场骂,看空要被上头领导骂,非常憋屈。远不如看一下惊悚的标题,让荷尔蒙兴奋三分钟,然后一笑置之来的痛快。

在我看来,与政治局会议召开同一天,也就是12月13日晚,央行行长易纲出席《新浪·长安讲坛》时发表的主题演讲提到:要注意风险在股债汇市场传染的可能,对市场的预期警示更加直白,也等于间接回应了外界对政治局会议明年货币政策会否更宽的讨论——但结果是,易纲仍然是两面话都说了。

易纲放出了币策可更宽一点的风,但同时强调风控不会松

易纲在《新浪·长安讲坛》称,今年的货币政策遇到了一些外部的冲击,确实是产生了一些影响。他表示,在这个过程中应该加强预期的引导,“特别需要注意风险在不同市场之间可能传染,比如说债市、汇市和股市之间的传染。”

行长举了一个栗子,人民银行建立了一个宏观审慎评估体系,叫MPA(Macro Prudential Assessment)。要看金融机构是不是做到了宏观审慎,指标有很多,比如说资本充足率,比如流动性的指标,是不是合规等等。行长表示,资金的流入、流出有的时候会产生羊群行为,有的时候会产生非理性的一些恐慌,这个时候就要考虑一些宏观审慎的政策

,例如住房金融就有一些宏观审慎,具体到首付的比例可以逆周期地调节。在各国首付的比例都不一样,有的国家高一点,有的国家低一点,不同的经济周期首付的比例也不一样。

基于此,他指出央行也在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在维持各个市场的稳定。“我们在调控货币政策的时候,特别注意了市场的流动性。”易纲说, 基础利率和基本利率没有变,但市场上最重要的七天回购利率下半年比上半年有所降低,可以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从整个资金的层面来看,易纲表示,下半年融资的条件,利率的条件更宽松一些。反映在总量指标上,到现在为止广义货币M2的增长速度为8%,社会融资规模的增长速度9.9%,这样一个速度还是和实体经济的增长相匹配的。

易纲称,今年的货币政策遇到了一些外部的冲击,确实是产生了一些影响,在这个过程中应该加强预期的引导。

他还提到,目前宏观杠杆率也是比较稳定的,从2009到2016年间,宏观的杠杆率增长得比较快,这一点引起了监管部门和宏观调控部门的注意。于是中央提出去杠杆、稳杠杆。从去年开始,杠杆率基本上稳定在250%左右,现在宏观杠杆的稳定已经差不多八个季度了。

北向资金流入的特征,对散户有什么借鉴?

不过,见闻写了这么长的文章渲染了一大堆倒也不是完全没有价值,其中部分内容描述(是描述不是分析!)还是值得一观的。

个人以为,分析一下6300亿北上资金是怎么布局A股的,还是很有参考价值的。尤其是最近北上资金的持股偏好,对于散户辨析是否要跟风或回避(毕竟现在的数据分析都是存在滞后性的,节奏已慢稍不留神就会变成接盘侠的),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文章透露,自沪港、深港三地互联互通开通以来,共有813只沪市股票和1085只深市股票曾被北上资金交易过,合计近2000只个股。

不过,北上资金投资了那么多牛股,最终挣的多么?答案是一般。

据港交所中央结算系统数据,截至12月6日,北向资金持有沪股通成分股市值合计约4580.44亿元,持有深股通成分股市值合计约2377.46亿元,合计持有市值约6957.90亿元。

也就是说,北向资金累计净流入6386.86亿元为基数估算,目前持仓整体浮盈约8.94%。

另外,选取8只来自不同行业的重仓股(持有市值靠前)可以发现,北上资金在食品、医药等大消费个股上斩获较多。通过月度数据跟踪测算的持股成本观察,贵州茅台、恒瑞医药上,北上资金迄今浮盈30%以上。

但值得注意的是,以同样口径估算,北向资金持有海康威视目前处于浮亏状态,整体亏损约3.2%。

此外,从行业分布看,对北上资金这个群体来说,食品饮料行业是最受欢迎的。沪深两市的食品饮料股合计吸纳资金超过1250亿元,“吃喝玩乐”仍是主流。

其次为家用电器和大金融(银行、非银金融),被持有市值均在650亿元左右。

相比之下,计算机、轻工制造、通信等被持有市值仅有20亿元-30亿元左右。

北上资金最不“喜欢”的行业是有色金属、纺织服装和国防军工。上述三个行业没有一个个股进入北上资金的持股前160强。

基本可以肯定,上述三个行业完全不入北上资金的“法眼”。

总体来看,北上资金作为一个整体而言,还是非常有个性的投资者,他们对行业有独到的品味,对个股也有不一样的偏好,且在交易风格上有较大不同。概况来说,北上资金仍是一个偏好蓝筹、交易换手较少的A股大多头。

但同时提醒,影响A股的力量不止北上资金,这一大多头在当前“去散户化但散户仍占主导”的市场上,并不总是能决定市场的方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