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遂良《阴符经》笔法解读,讲的太到位,受益匪浅


褚遂良《阴符经》笔法解读,讲的太到位,受益匪浅


一、点法

作点下笔宜藏锋多于露锋,《阴符经》上的点法,粗看似露锋,然其尖不是尖细的。若露锋,则应避免尖弱。藏锋是笔尖的折锋,很细微;或笔尖着纸后略停顿,使不尖弱。藏锋下笔又振动笔锋,运笔过程始终是动势,无垂不缩,无往不收,收笔用力使笔锋恢复中正的状态。就点画来说,褚遂良用笔非常地灵活多变,将方圆共同体现在点画之中。他的点画,融合了中锋与侧锋,藏锋与露锋。而点画又有斜点、竖点、垂点、圆点、跳点等,为了将不同的点画的笔势表现出来,褚遂良将斜点书写得犹如高峰坠石,而竖点又大多用弯头取势。褚遂良的垂点宛如水滴,圆点显得凝重而又圆满,挑点则具有一些行书的气势。


褚遂良《阴符经》笔法解读,讲的太到位,受益匪浅


二、横画

《阴符经》横画有长横与短横两种,褚遂良的长横富有弹性,逆向起笔,在中间向上微微鼓起,形成弧度;他的短横线条凝练,铺毫运行。横画变化丰富,长短横各具姿态,挺拔劲健。长横略带弧形。写横画执笔手指须松紧适度,注意训练指实掌虚,掌竖腕平。掌竖,腕发力沉着,腕平方能气力匀平。若掌不竖,即使腕平,点画无坚紧细密润泽之力。若腕不平,点画宜现欹侧之势。


褚遂良《阴符经》笔法解读,讲的太到位,受益匪浅


三、竖画

《阴符经》褚遂良的竖画不论长短曲直,均挺拔劲健,在末端使力收回。竖画直中有曲,下笔法与《兰亭》接近。写竖画,依竖笔横下笔之法,折锋振笔下行,或作横点状振笔下行,不可一味顺下。先一节一节振动,蓄力行笔,再发力行笔,至尽处用力收笔锋,使归正。

褚遂良《阴符经》笔法解读,讲的太到位,受益匪浅


四、撇法


《阴符经》撇有常丕撇短撇之分,褚遂良的长撇起笔适重,撇尾使力;短撇起笔使力,短促有力。撇画具长短粗细变化,长者劲健舒展,短者挺拔迟重。写撇画,最忌斜拂,虚飘无力,笔锋纤弱。写撇法须悬肘腕,并运肘腕。若短撇用指无大碍,长撇必须用肘腕为之。


褚遂良《阴符经》笔法解读,讲的太到位,受益匪浅


五、捺笔

《阴符经》撇有常丕撇短撇之分,褚遂良的长撇起笔适重,撇尾使力;短撇起笔使力,短促有力。捺笔一波三折,最为显著。一波三过折笔,取逆、涩势。手腕由左向右下平行运笔,一截截行进。同时又上下振动,更辅以指力调锋。腕不止左右运行,还须上下振动。指腕臂相互配合,而以手腕发力为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