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壽街的故事


長壽街的故事


平江有個長壽街,關於它的名字,有這樣一個傳說。


長壽街的故事



元末明初,西妃橋旁住著一個打豆腐的老人。他每天半晚雞叫起來磨豆漿,一清早便挑到橋頭的街上去賣。這天,豆腐賣完後,他到西妃橋下去洗豆腐巾,看到清澈透明的河水中有一塊方方正正的石頭,就把那塊石頭撿回來壓豆腐箱子。

一天,有個識寶的人從他家路過,看見那塊石頭,眼睛一亮,忙掏出一百兩銀子要買。老人卻搖頭說:“一塊石頭哪能值那麼多錢?我得了冤枉錢不要的。”那人見老頭這麼忠厚,便告訴他,這塊石頭是個寶,要他八月十五晚上扛著這塊石頭到打鼓嶺上去。

那裡有個石洞,平日石門是關著的,要等八月十五晚上月光正中的時候才現一下。那時把石頭放到石門下的水裡,石門就會開。洞裡有蔸靈芝草,人吃了就會長生不老。老頭聽了他的話,果真用那石頭開了石洞的門,找到了靈芝草。他吃了下去,頓時返老還童,白髮青了,老掉了的牙齒又長出了新牙。

長壽街的故事

滿一百歲時,一個白鬚老頭子來拜壽,送了一個銅箱給他。那銅箱四四方方,沒法打開,敗絮老頭子對他說:“你把銅箱安放在棟樑上,沒福氣的人看不得。日後,只有一個江西姓劉的人來了才能看。”

又過了八十年,一天,劉伯溫從江西來這裡訪主,聽說有一個一百八十歲的老人,便來訪他。

老人問起來人名姓,一想,果然就是幾十年前白鬚老頭拜壽時講的那個人,於是忙喊子孫將樑上銅箱取下,請劉伯溫看個究竟。劉伯溫接過銅箱,左一拍,右一拍,突然“啪”一下,箱子開了,裡面出現一個黃本本,劉伯溫打開一看,是一本“留言”,上面寫道:

長壽街的故事

壽年三甲子,眼觀九重孫;

若問送終子,江西劉伯溫。


劉伯溫剛一念完,老頭立即就斷了氣。於是,劉伯溫披麻戴孝,送老頭子上了山。後來,劉伯溫把這事奏明皇上,皇帝龍顏大喜,便御賜這小街為“長壽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