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說蒙古的征服,促使了俄羅斯的崛起?

文|小河對岸

儘管有很多人說,我們才是蒙元的正統繼承者。但實際上,無論從疆域版圖,還是精神內在,可以說沙俄(俄羅斯)才更是蒙古的真正傳人。西方就流傳著這樣一句諺語:每撕開一個俄羅斯的臉皮,你就會發現一個韃靼(蒙古)人。


為何說蒙古的征服,促使了俄羅斯的崛起?


蒙古人統治了俄羅斯兩百四十多年,而這段時期,被俄羅斯人稱之為“韃靼的桎梏”。儘管俄羅斯對蒙古人的統治很是恐懼與怨恨,甚至將自己國家的落後、貧窮都歸結於蒙古人的統治。但實際上,經歷了蒙古人兩百多年的殘暴統治,俄羅斯人不自覺間已然成為了蒙古人。蒙古人的政治、文化、精神等各方面,早已沁入了俄羅斯人的骨髓之中。

蒙古於13世紀初崛起,在不到一百年的時間,幾乎席捲了整個歐亞大陸。所到之處,哭聲震地、血流成河,令人聞而色變。而俄羅斯(沙俄)用了近四百年的時間,將一個莫斯科小公國擴張到一個擁有近2300萬平方公里的大帝國。俄羅斯繼承了蒙古人的侵略、擴張性格,而令所有鄰國都惴惴難安,無論是波羅的海的瑞典,歐陸中部的波蘭、還是黑海流域的奧斯曼帝國(土耳其)、耶或中東的波斯(伊朗)、更或是滿清(中國),都是沙俄擴張的犧牲品。


為何說蒙古的征服,促使了俄羅斯的崛起?

即便是如今的俄羅斯,也仍然是令人望而生畏。那麼,假使蒙古人沒有徵服俄羅斯。俄羅斯還會崛起,併成為如今的第一疆域大國嗎?答案是否定的。

在近代以前,歐洲是封建制,很難形成統一的國家,而極易碎片化。比如,德國(德意志)、意大利,都是到了十九世紀中期才得以統一。

在蒙古西征之前,(俄)羅斯地區的情況,跟德意志地區也差不多。最早的東斯拉夫國家,是由維京人(北歐人,斯拉夫人稱其為瓦良格人),於862年建立的,其統治中心位於基輔(最早位於諾夫哥羅德,882年,遷都於基輔,即今烏克蘭首都),故被稱為基輔羅斯。從11世紀中期起,基輔羅斯就陷於封建混戰狀態,陸續分裂為十幾個公國。


為何說蒙古的征服,促使了俄羅斯的崛起?

而基輔羅斯的東北,有一個最大的公國,叫弗拉基米爾(列寧及俄羅斯總統普京的名字,都叫弗拉基米爾)。到了十三世紀,弗拉基米爾公國又分為十多個小公國,其中有一個小公國就是莫斯科(城邦國家)。1240年,基輔陷落之後。弗拉基米爾大公的頭銜,也漸漸取代了“基輔大公”,而成為(東北)羅斯名義上的共主。而莫斯科公國,其早期的實力並不強勁,在諸羅斯公國中並不具優勢。


為何說蒙古的征服,促使了俄羅斯的崛起?

莫斯科公國能夠崛起,一方面是蒙古人(金帳汗國)除去了諸多勁敵(自覺有些實力,而堅決抵抗蒙古的,都成為了蒙古人刀下鬼)。另一方面是莫斯科公國“很識時務”,積極與蒙古人合作。西征的蒙古人,原本人數就不多。作為遊牧民族,蒙古人也更喜愛溫暖宜人的南俄草原地區,而對寒冷的森林地區(莫斯科等北方地區)並不敢興趣。

故而,蒙古在北部羅斯地區,也只能尋求一種“代理人”統治。莫斯科公國積極與蒙古人合作,最討得蒙古人喜歡。蒙古人就漸漸把“弗拉基米爾大公”的頭銜授予給了莫斯科公國,讓莫斯科公國去替自己徵收賦稅。


為何說蒙古的征服,促使了俄羅斯的崛起?

莫斯科公國就仰仗蒙古人的支持與授予的權力,征服了許多不服從自己的部落與城邦,也就順理成章地成為了諸羅斯公國的最高統治者,而促使了(東北)羅斯民族的統一。在這一進程中,羅斯也終結了封建制,而仿效蒙古人建立了君主集權制。

自此,莫斯科公國日益強盛,而蒙古(韃靼)人卻由於自身草原部落的習俗,逐漸分裂並衰落了下去。於是,莫斯科公國不但終結了韃靼的統治,還將韃靼人給反吞噬了。而當時的西伯利亞、遠東地區,都是人口稀少的“空虛”地帶,俄羅斯幾乎不費吹灰之力就將這些地區全部據為己有。


為何說蒙古的征服,促使了俄羅斯的崛起?

假如沒有蒙古西征,俄羅斯很有可能像德國、意大利那樣,到19世紀中期才統一。而到了19世紀中期以後,隨著技術與文明的進步。北方很多原本苦寒之地,將漸漸適合開墾與定居,而東亞為人口最稠密的地區,人口也就自然會向這些地區溢出(我國的“闖關東”、日本正式開發北海道等等,都始於19世紀中後期)。而一旦西伯利亞、遠東地區的人口增多,到那時,俄羅斯即便完全了統一,其擴張起來也就沒那麼便利,而很難有今天的遼闊疆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