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些銀行理財產品難以達到5%的收益?

petetr100967281


首先,投資機構為什麼要凸顯出自己受益多高?為了招攬人來投資,為了體現自己的實力。

而銀行需要麼?不需要。銀行需要的只有穩定,銀行與投資機構最大的不同就在於,他走的是穩定路線,保證穩定可靠是他的第一要務,不然人也不會把錢存到它這了。所以他們不需要,也不會去,更不能去冒險。

要是一家銀行的投資產品大片的虧損了在那裡存款的人會怎麼想?大多數人可能第一反應是這家銀行是不是不靠譜沒錢了,要不要快點取錢出來去存到別處。這就是銀行和金融機構的不同之處了,銀行有國家作為背書的金字招牌,就算不做宣傳也會有許多人願意將錢投入進去,交給銀行作為儲蓄或者理財,而儲蓄在銀行的資金利率並不高,人們也不可能一次性把銀行存的錢全部提走,金庫裡面只用存儲一定的流動資金,剩餘的龐大的資金銀行用這部分錢去投資獲利。而金融機構有諸多的競爭對手,並且也沒有國家進行背書,在穩定上肯定比不過銀行,那麼就只能在收益上下功夫,儘可能提供高收益來吸引人。

而收益與風險是一體兩面,想要高收益就肯定要承擔高風險了,不同的金融機構就是憑藉自己的團隊來把控這個風險,取到一個平衡點,依靠這個高於銀行的收益以及在人們接受範圍內的風險來招攬客戶。

瞭解這些之後,回答這個問題就很簡單了。

因為超過5%收益率的產品在銀行的評估下風險就已經有些高了,不符合自身穩定的定位,沒法提供穩定的收益,所以為了維持自己的金字招牌,他們能做,但是選擇不做。

這並不代表超過5%的產品就有多高的風險,實際上就算你收益率只有1%都會有風險,只是不同的機構對於風險的接受度不同而已,投資者按照自己能夠接受的範圍去選擇就好了,這世上沒有百分百獲利的項目,也不存在必然會虧損的項目,因為既然項目能夠成立擺在面前,就說明它是有價值的可能帶來收益的。

想了解學習更多個人投資理財知識和內幕,歡迎關注中金瑞豐投資管理


中金瑞豐投資管理


其實這個道理很簡單,因為5%以上收益的理財產品,風險會大很多,資金可能面臨較大的風險。而一旦大量用戶的資金出現虧損,必然會極大的影響銀行的信譽!

銀行自營理財產品

除了結構化理財產品以外,銀行自營理財產品很少能有預期收益超過5%的!

究其原因,主要還是銀行的體系龐大,一旦出現理財產品大面積虧損,必然會影響到銀行的信譽;而銀行“金字招牌”的重要性,也使得其不屑、且更不願意去冒風險!

銀行是整個經濟運轉的核心,也是現代金融發展的基石。我們可以試想一下,如果某家銀行推出高收益的理財產品,且到期未能兌付、產生資金虧損的話,會帶來何種後果!雖說,現在絕大部分的理財產品已不承諾保底保收益了;但是,仍然有大量的投資者湧進銀行網點,要求按期兌付,甚至有可能會引發“騷亂”!

如果是這樣的話,對於整個銀行體系的影響將是重大的!當用戶對於銀行不再信任,帶來的損失將會是無可估量的!因此,儘管不再剛性兌付,但銀行理財產品還是會以中、低風險的定期理財、貨幣基金、債券投資為主,通過安全性能較高的投資標的,來“間接”確保銀行理財產品達到保本保息的效果!

而最新五年期國債的票面利率為4.27%,銀行大額存單的利率也很難達到5%,

因此,以固定收益類產品為投資標的的銀行自營理財產品收益當然是很難超過5%的!

總之,為了確保用戶的利益、保護銀行的信譽,銀行自營理財產品,會更側重追求資金的安全性能,收益低於5%也算正常!

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交流!財經問題就請點擊關注【財經者思】,記得多多點贊哦!!!


財經者思


關於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很難達到5%的問題,我們要知道銀行的經營模式,簡單的說銀行的收益 = 利息收入+非利息收入-利息費用-風險準備金

也就是說銀行主要靠利息差來獲取收益,如果顧客在銀行的理財產品收益都達到了5%,那銀行放貸的利息就必然增加,利息太高導致企業成本增加,企業經營壓力變大,導致還款能力不足,又會導致銀行壞賬,影響銀行利息收益。所以銀行要平衡和各種關係,這也就是為什麼銀行的理財產品的收益要比市場中其他金融公司的收益低的原因。

有些小銀行的理財產品收益確實會高些,那因為他們的客戶規模較小,要通過出讓一部分利益來吸引顧客。同理收益高的理財公司也是一樣,像之前頻繁暴雷的P2P產品,動輒10%以上的收益率,很快吸引了天量資金,但是高收益必然伴隨著高風險。


小狗錢錢錢


銀行是國際最大的金融機構,求的是穩定,是靠譜。

銀行作為我們生活密不可分的一部分,也是國家不可缺的部門,銀行更是資金最集中的地方,也是流動性最大的地方。銀行的理財產品我們也都知道,收益真的不高,而且也還都是預期收益,不是固定收益,也並不是收益率高了不能保證本金的安全,才限制了預期收益。原因有幾個:

1.國家是允許銀行破產的,銀行也得生存,銀行也得有利潤才能保證正常運營,有錢才能保證資金量的充裕。

2.銀行是國際穩定與繁榮的象徵,銀行不能亂,銀行亂了,就說明遇到像金融危機那樣的傷害了。銀行只能求穩,做靠譜的事,給客戶合理適中的收益率,這是銀行肩負的使命必須的選擇。

3.收益與風險同在,銀行也可以給大家更高的收益,但是不能,要有收益,就得往外投資,而作為投資項目,都是具有風險的,誰也不可避免投資的項目一定能夠賺錢,不然就不會有失敗這個詞了,所以銀行大多數都是組合投資,只要把握大,不把自己置於懸崖邊上,收益率低一點也就知足了。

4.就拿貸款來說,若想要購買銀行理財產品的人收益高一點,就可以提高別人的貸款利率,但是這樣做的結果是,大家都不賺錢。貸款成本高,而投資回報率低,甚至的虧本,貸款的人也會權衡利弊,不再貸款或經營失敗還不上貸款,這會對銀行造成更大損失。

銀行有它自己的使命,經濟穩定繁榮才是他的追求!


老鱷魚交易分析


收益與風險相匹配,不同的風險等級對應不同的收益。所有的理財機構都需對投資者進行風險測評的,不得對風險偏好低的人推介風險等級高的產品。銀行,作為最傳統的金融渠道,保本是老百姓根深蒂固理念,客戶對象以低風險偏好為主,所以他們銷售的產品大多是固收和類固收產品,收益也普遍較低。但即使這樣,這些理財產品也不是保本型的,除了存款,理財都有風險,只是平常習慣性的把風險極低的產品當作保本而已。銀行為了維護自己安全保本的形象,也大多隻售低風險低收益的產品了。


卓凡理財


現在的國有銀行的理財保本一般很少能達到那個5%的年化收益率。但是一些民營銀行,比如說那個渤海銀行,還有那個濰坊銀行,億聯銀行啊這些地方或者民營的銀行,都會有一些保本理財大概一年的收益率是在5%以上的


土豆說說看


金融業分業監管的!銀行賣的理財產品除了自營大部分是代銷,譬如:私募基金、保險、貴金屬等等

你所指銀行理財產品大多投向債券、定存等,本身收益就是很高,而代銷的產品銀行是需要從中賺取中收的,所以像是信託之類的產品比直接從信託公司買的要低2~3%,銀行也是要盈利的,而且你可以從上市銀行的報表中可以看到四大銀行每年的收益是數千億規模的,除了存貸之外的業務就是這些業務賺錢!



Jack田老師


銀行只是代銷,中間賺取利差


區塊鏈代頭大哥


目前市場利率有下降趨勢,在這樣的背景下,理財收益就不會太高,但債券基金年化收益率中短期內,反到有可能走高。僅供參考


劉繼林133


銀行理財90%以上都是代銷,中間商要賺差價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