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帝王,終歸黃土,冬遊清東陵

昔日帝王,終歸黃土,冬遊清東陵

古今多少事,皆付笑談中,昔年帝王陵,今朝聖地遊。

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留下來的帝王寢陵數不勝數,隨著時光的變遷深沉,如今存世規模最宏大、體系最完整、佈局最得體的帝王陵墓建築群,非清東陵莫屬。

昔日帝王,終歸黃土,冬遊清東陵

清東陵位於河北省唐山市遵化市西北30公里處,西距北京市區125公里,佔地80平方公里。清東陵於1661年(順治十八年)修建孝陵開始,到1908年(光緒三十四年)最後建成慈禧皇太后的菩陀峪定東陵為止,歷時247年,陸續建成217座宮殿牌樓,組成大小15座陵園。陵區南北長125公里、寬20公里,埋葬著5位皇帝、15位皇后、136位妃嬪、3位阿哥、2位公主共161人。

昔日帝王,終歸黃土,冬遊清東陵

若說人都是有貪念的,權貴自然在手,而生命終將告別,擇一處風水寶地,留身後傳奇無數。清皇帝是如何選定這塊風水寶地的呢?當年順治到這一帶行圍打獵,被這一片靈山秀水所震撼,當即傳旨"此山王氣蔥鬱可為朕壽宮"。從此昌瑞山便有了規模浩大、氣勢恢宏的清東陵。

昔日帝王,終歸黃土,冬遊清東陵

我們驅車駛來時正值夕陽映霞染紅天,風凌厲著,向每個人訴說冬日的到來,又似清東陵皇家之霸氣。清東陵風水確實極富傳奇色彩,北有長白山發祥之地,一路似巨龍蜿蜒而來,和東西走向的燕山交匯結穴,燕山南接南北走向太行山,燕山與太行山似兩條巨龍又在這裡結穴。

昔日帝王,終歸黃土,冬遊清東陵

昔日帝王,終歸黃土,冬遊清東陵

清東陵是一塊難得的"風水"寶地。北有昌瑞山做後靠如錦屏翠帳,南有金星山做朝如持芴朝揖,中間有影壁山做書案可憑可依,東有鷹飛倒仰山如青龍盤臥,西有黃花山似白虎雄踞,東西兩條大河環繞夾流似兩條玉帶。群山環抱的堂局遼闊坦蕩,雍容不迫,真可謂地臻全美,景物天成。

昔日帝王,終歸黃土,冬遊清東陵

說起清東陵,想當初明成祖也看上了這塊寶地,卻因長城守望視此為邊關,因而放棄此地。

據說明朝最後一個皇帝崇禎選定陵寢的時候,又看中了昌瑞山這塊風水寶地,誰想李自成起義軍佔領了北京,崇禎吊死在了煤山上。

昔日帝王,終歸黃土,冬遊清東陵

東陵以順治的孝陵為中心,排列於昌瑞山南麓,均由宮牆、隆恩殿、配殿、方城明樓及寶頂 等建築構成。其中方城明樓為 各陵園最高的建築物,內立石碑,碑上以漢、滿、蒙三種文 字刻寫墓主的謐號;明樓之後為"寶頂"(大墳頭),其下方是停放靈柩的"地宮"。由陵區 最南端的石牌坊向北到孝陵寶頂,由一條約12公尺寬、6公里 長的神道連成一氣,沿途大紅門、大碑樓(聖德神功碑樓)、 石像生、龍鳳門、七孔橋、小碑樓(神道碑樓)、隆恩門、 隆恩殿、方城明樓等建築井然有序。

昔日帝王,終歸黃土,冬遊清東陵

龍鳳門造之精巧,一面雕鳳,一面刻龍,故有龍鳳門之說。亦是陰陽之和。

昔日帝王,終歸黃土,冬遊清東陵

昔日帝王,終歸黃土,冬遊清東陵

夕陽的光於冬日落得有些令人措不及防,二百年的清朝也隨時光走遠。留這清樂陵書寫百年皇家輝煌的過往。

昔日帝王,終歸黃土,冬遊清東陵

將相王候,爭戰廝殺,昔日帝王,終歸黃土。

昔日帝王,終歸黃土,冬遊清東陵

清代皇家陵園的過往,或許眼前這一切,無需文字,無需書寫。一個朝代,從鼎盛至瓦解究竟經歷了多少風雨,多少征戰沙場,多少恩怨情仇,多少無人知的故事沉默歷史長河之中?

昔日帝王,終歸黃土,冬遊清東陵

昔日帝王,終歸黃土,冬遊清東陵

昔日帝王,終歸黃土,冬遊清東陵

整座東陵在木構和石構兩方面都有精湛的技巧,可謂集清代宮殿建築之大成,其中孝陵的石像生最多,共達18對,造型多樸實渾厚;乾隆的裕陵規模最大、最為堂皇。目前,清東陵15座陵園中,只開放了裕陵和東、西太后陵及香妃墓等四處供遊客參觀。還有很多人們想窺探卻無從去深知的陵墓深藏歲月長河中。

昔日帝王,終歸黃土,冬遊清東陵

昔日帝王,終歸黃土,冬遊清東陵

孝陵為中軸線,依山勢呈扇形東西排列,主次分明,尊卑有序。總體佈局為"前朝後寢"。“百尺為形,千尺為勢”的審美思想貫穿於每一座陵寢建築中達到了近乎完美的空間組合。遠望時殿宇、城垣、門坊、道路、橋涵,金黃碧綠、丹紅雪白,氣勢恢宏壯麗而深沉。由遠及近,步移景易,化豐富秩序嚴謹,相得相濟,引人入勝,是中國古代陵寢建築的典範之作,其建築藝術達到了中國古代建築的頂峰。

昔日帝王,終歸黃土,冬遊清東陵

昔日帝王,終歸黃土,冬遊清東陵

說清東陵為風水寶地,其建築造價精緻也是令後人有目共睹,有經過兩次大地震巋然不動的全國現存最寬的石牌坊;有全長達5.5公里的孝陵主神路,有叩之聲若金鐘的“五音橋”,有被譽為“石雕藝術寶庫”和“地下佛堂”的裕陵地宮,更有采用最為珍貴的黃花梨木建成併為黃金裝飾的慈禧陵三大殿,以及“鳳在上龍在下”的丹陛石,遊人看後既被她那精湛的藝術所傾倒,更為她那宏偉的氣勢所折服。

昔日帝王,終歸黃土,冬遊清東陵

昔日帝王,終歸黃土,冬遊清東陵

清東陵是一部用磚、木、瓦、石寫就的清王朝盛衰的歷史。孝陵的建築反映出清朝定鼎中原初期財力不足,但是雄健古拙,規模龐大的石像生則反映出八旗子弟以武力征服中原,靠弓馬開創天下的雄姿。景陵、裕陵則反映出“康乾盛世”天下太平的時代特徵,定陵和惠陵則是清王朝一步步走向衰亡的寫照;慈禧陵則是權力的象徵,反映出慈禧兩度“垂簾聽政”的那段特殊的歷史。

昔日帝王,終歸黃土,冬遊清東陵

這一片清山秀水旁,被喻為風水聖地,而清東陵以她的魅力,重要的歷史痕跡、藝術與科學並存的價值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聯合國世界遺產專家說清東陵是“人類具有創造性的天才傑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