麋鹿测试是什么?它能正确评价底盘操控性能吗?

麋鹿测试是一项车辆动态性能测试,用来衡量汽车在紧急变道时的操纵稳定性。要求测试车辆安全地完成一个紧急变线动作,不能碰倒桩桶、不能出线、不能侧翻,能完成动作的最高车速就是麋鹿测试的成绩。

麋鹿测试是什么?它能正确评价底盘操控性能吗?

网上的麋鹿测试视频多数是国外的。最出名的一例是2012款Jeep大切诺基,在初次测试中车辆不仅严重侧滑,而且几乎要翻车。在克莱斯勒工程师的现场调教和监督下进行了第二轮,结果车辆的表现非但没有改善,而且其中一次还出现了左前轮爆胎的现象。暴露出非常严重的安全问题。

麋鹿测试是什么?它能正确评价底盘操控性能吗?

麋鹿测试是什么?它能正确评价底盘操控性能吗?

这项测试在欧洲比较流行,尤其是北欧国家对此很重视。因为当地一些公路会有驼鹿、麋鹿出没。这种体型巨大的动物如果突然出现在路上,直接撞上去并不是最好的选择,而且多数人会下意识地变道避让。从这种交通状况出发,逐渐演变出麋鹿测试,用来衡量汽车紧急变道时的操纵稳定性。

这项测试最后形成一项标准:ISO 3888-2,乘用车紧急变道机动——障碍物躲避。

麋鹿测试是什么?它能正确评价底盘操控性能吗?

麋鹿测试是什么?它能正确评价底盘操控性能吗?

不少人认为麋鹿测试能够全面反映汽车的操控性能,体现厂商的底盘设计功力,非常看重这项测试。根据瑞典专业机构Tekniken Svarld近20年数百款车的数据,测试成绩超过80Km/h的车算得上骨骼清奇。总体而言,车速超过75Km/h后还能完成的车型开始迅速减少,达不到65Km/h的主要是一些SUV、皮卡和旅行车。

虽然麋鹿测试成绩优秀的车总是一些好车,但是这项测试不能全面反映操控性能。而且这是一项主观评价测试。

麋鹿测试是什么?它能正确评价底盘操控性能吗?

严谨的测试需要按照标准来设置场地,并严格按照测试流程进行。标准中限定了车道的长度、宽度和桩桶的尺寸。其中宽度根据具体车型的宽度来设置,增加了这项测试的公平性和普遍适用性。

测试流程:

1、驾驶汽车加速到预定车速,在进入测试车道前,如果是手动挡应处于最高档,如果是自动挡应处于D挡,发动机转速应达到2000转/分以上。

2、按预定车速进入车道后,立即松掉油门,此时车辆处于滑行状态。

3、要求驾驶员在滑行状态下,从当前车道变换到左侧车道,然后再变回原车道。当地上的桩桶被碰倒,或者被碰移位,则此次测试无效。

4、如果本次测试有效,则测试成绩是:下图中红线处测得的车速(紧急变线初始车速)。此时测试人员应该将车速再小幅度提高1-2km/h,直到测试车辆不能完成测试。

麋鹿测试是什么?它能正确评价底盘操控性能吗?

若干疑问:

1、高速进入测试车道后松开油门,但是马上踩刹车,慢慢走完剩下的路,成绩有效吗?

这违背了这项测试的初衷:测试车辆紧急变线时的动态性能。

2、网上的测试视频中,经常见到刹车灯高频闪烁,ESP启动,成绩有效吗?

ESP起作用时,会对某一个车轮进行短时间的刹车,从而纠正运动趋势避免失控,这和长时间长距离刹车不一样。而且ESP的纠偏能力是底盘操控性能的一部分。1997年奔驰A级在麋鹿测试中翻车,改进项目之一就是增加ESP。其他德国厂商也很重视,到2005年德国ESP的装车率就达74%。

这项测试之所以是一项主观测试,主要是驾驶员的因素对成绩影响极大。测试一般从60Km/h开始测,走完测试车道也就几秒钟,过程短暂考验反应能力。

对同一个驾驶员来说,每次测试的可重复性不高。从哪里开始打方向,方向盘转多快,角度打多少。时间和操作策略上的细微差别,导致转向盘角输入不一样,横摆角速度、侧倾角、侧向加速度等响应也不一样。对不同驾驶员来说,可重复性更加差,人-车-道路闭环系统中的变量太多。因此,这项测试无法让工程师得到可靠的、可复现的、可用来分析优化的测试数据。

而且,评价底盘操控性能,应当包含稳态和瞬态。而麋鹿测试只体现了底盘动态性能中较小的一部分。

麋鹿测试是什么?它能正确评价底盘操控性能吗?

但是!主观测试不代表这是一项有偏见的、不可靠的测试。测试过程能体现操控品质,测试结果简单直观易于比较。

就像购车时试驾,能直观体验车辆,得出一个喜不喜欢的粗浅印象,买回家后不后悔,又是另外一回事。也像0-100km/h加速,对任何车都有参考价值,成绩简单直观,能用最简单的数字比较出汽车动力的好坏。通过对变道时车辆侧倾姿态的观察,还能直观看出悬架支撑是否可靠。对于同一家测试机构,能直观对比不同车型的操控。

麋鹿测试是什么?它能正确评价底盘操控性能吗?

我们来回顾总结一下:

1、麋鹿测试是一项紧急避险测试,顺利完成变道的初始车速是成绩。

2、这项测试只能部分反映底盘动态性能,是一项主观评价测试,工程意义有限。

3、这项测试很直观易于对比,能观察到底盘的操控品质,能暴露重大缺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