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的弟弟官至宰相,老了想退休,皇帝根本不放人

众所周知,白居易是唐朝著名诗人,“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脍炙人口,《卖炭翁》写尽了老百姓的疾苦,《长恨歌》则表达了对唐玄宗杨贵妃爱情的歌颂。

不过,白居易的身份可不止是诗人,他还是冯翊县侯、刑部尚书,也是一员高官,他原本还能再高升一步,却因年龄原因,机会被自己的从弟白敏中拿到。

白敏中生于唐朝贞元八年(792年),他的文采不如白居易,但做官很厉害,当到了太原郡公、司徒、门下侍郎、同平章事、侍中,算是朝堂上绝对的大佬。


白居易的弟弟官至宰相,老了想退休,皇帝根本不放人


到咸通元年(860年)的时候,白敏中已经是一个69岁的老人,在古代算是很长寿的了。

白敏中身居宰辅高位,而且受到刚刚即位不久的唐懿宗李漼的重视,自然要知恩图报,继续兢兢业业地工作。

然而,岁月不饶人,在一次上朝时,白敏中一不小心就跌倒在台阶上,腰部受伤严重,被人用肩舆抬回府中休养。

我们都知道,老人最怕的就是摔跤,很多致命的毛病就是摔跤来的,白敏中这一摔,身体更加不堪,于是下定决心辞官回乡。

白敏中接连三次上表,请求辞去自己的职务,回乡安度晚年,然而,唐懿宗都没有批准,而是给他放了长假在家休息。


白居易的弟弟官至宰相,老了想退休,皇帝根本不放人


白敏中身为宰相却一直不上朝,这一现象让言官们不能忍,右补阙王谱就直接上疏,劝谏唐懿宗道:“陛下致理之初,乃宰相尽心之日,不可暂阙。敏中自正月卧疾,今四月矣,陛下虽与他相坐语,未尝三刻,天下之事,陛下尝暇与之讲论乎!愿听敏中罢去,延访硕德,以资聪明。”

王谱认为,唐懿宗继位还不满一年,治国理政刚刚开始,正是需要宰相们辅佐的时候,不能有半点耽搁。可白敏中已经请假几个月了,一直在家躺着,和皇帝说话的机会都比较少,天下大事怎么能够出力呢?这实在是失职,应该听任他辞官回乡,然后另外选择有名望的人担任宰相,继续辅佐皇帝。

唐懿宗很敬重白敏中,他觉得王谱是在捣乱,一生气就把他贬为阳翟令,发配得远远的。

王谱也不是一般人,他是唐朝永宁郡公、宰相王珪的六世孙,只因一番进谏就落得这么个下场,不少大臣都比较同情他的遭遇。

同年五月,给事中郑公舆把唐懿宗要求贬斥王谱的敕书封还回去,不同意这么处罚王谱。


白居易的弟弟官至宰相,老了想退休,皇帝根本不放人


唐懿宗当然不愿善罢甘休,他把这个事情交给其他宰相去裁决,宰相们跟白敏中是一条裤子的,认为王谱是在故意攻击白敏中,还是把他贬到了外地。

就这样,白敏中的辞官计划彻底失败,在病床上继续自己的宰相生涯。

悦史君点评:白敏中是唐朝后期一个比较重要的宰相,长期处于关键岗位,但起到的作用并没有那么正面。但皇帝们对他比较信任,以至于又老又病还是放不下他,宁愿把说实话的言官贬斥,这也造成了白敏中没法正常退休,始终有羁绊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