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是否可以罚学生站到教室外,这种行为违法吗?

耘荷草堂


说起罚站,我想起了难忘记一件事,我女儿小学二年级时就读于奉节辽宁小学。有一次女儿的外婆去世了,我们把她寄到姑姑家,由于姑姑她们不知道上课时间第二天早上迟到了,后来老师罚她站了一天,如果罚站一节课到半天,我都能接受,这一天多难受,中午饭就没吃,因为不敢动,一般早饭也不吃,到晚上没精打采的回家,出于尊重老师我们没有言语,后来还胁迫学生去他家里补课,作为一个学生家长我只是看贬了这位老师,不值得尊重。所以我认为短时间的罚站当然可以,是老师应有的权利和对违规学生惩罚方式。但也要适度,站也是不轻的惩罚,曾经就遇一学校罚站晕倒的现象。


666150194002


站在教师角度,给大家分享两个真实案例。

某高中老师班级有一位学生,借读生,成绩遥遥落后,性格时冷时热。有一天课堂上,小孩一会一口一会一口的喝饮料,该老师说,“好好听课,你不是来看戏的,不想听就滚出去”。小孩当时拿着书包就走,然后,该老师在后面喊,“你回来,老师跟你开玩笑的”。

嗯嗯,该老师在学生打分评比最喜欢的老师,每次都高居前三,对学生严厉有爱,耐心细致,成绩突出,是我校最好的语文老师。

我也曾经在早读课批评一个经常迟到的小孩,让他在门口反思一下,等我在班级里转一圈,小孩不见了,可把我急的,赶紧满校园的找,还好,在操场体育看台的角落里找到了。每每回想当时的心情,人家说,急出一身冷汗,就如刚从水里捞出来;还有,六神无主,心里一片空落落的。


计工算资


绝对不行!只不过是违反课堂纪律影响其他同学学习而已,教师有什么权力罚学生站呢?说不定这位同学一节课捣乱40分钟累了后还能听5分钟课呢,教师有什么权力让他站教室外不让学生听课呢?

是否违法?这种行为不但违法,而且违反了多部法律,犯罪事实令人发指:

1.违反《义务教育法》让学生站到教室外,剥夺了学生认真听课、好好学习、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力。

2.违反《未成年人保护法》未成年人是祖国的花朵,教师作为园丁是培育花朵的怎么能修剪花朵呢?

3.违反《教师法》。教师法明确规定,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建设灵魂可以,怎么能越权塑造肉体呢?

4.违反《刑法》教室外空气PM2.5爆表、紫外线强烈、流感病毒肆虐,让学生站在教室外简直就是非法拘禁+蓄意谋杀!

如何处理?对于这样的教师这样的行为,我们作为家长要坚决斗争到底,发现一个打击一个。具体可以这么做:

1.可以先去医院体检。B超、CT、核磁共振一套做下来,检测罚站对学生造成的心理阴影面积、膝盖和踝关节软骨组织磨损度、腿部肌肉疲劳度、室外PM颗粒物吸入了多少粒等。

2.走访班里同学取证。一定要录视频。一定或获得以下有利证词:“XX同学上课大声说话不是故意违反纪律,只是为了调节课堂氛围”, “XX同学上课睡觉不是故意违反纪律,只是因为昨晚学习农药知识到深夜太过劳累”……

3.拿体检记录和视频取证找学校谈判。至少要满足以下条件:让犯罪教师在全校师生面前给这位学生下跪道歉、撤除犯罪教师一切职务去烧锅炉、赔偿精神损失费等共计1000万、新任老师写下保证书保证不管该生有任何违纪行为都装看不见,并保证让该生考入清华或北大。

4.如果学校不能满足以上条件,也休怪家长不仁义。

直接走法律途径,用法律去捍卫自己和孩子的权利:比如可以建议孩子找学校最高的楼跳楼、聚集亲友团到学校门口拉横幅堵路、去教体局等主管部门上访等。不满足条件绝不罢休!坚决跟这样的恶势力,教师中的败类斗争到底!

这样你的孩子不用高考就能手握千万资产了,高考考不上清华北大也没关系,再起诉学校索赔一千万!此生衣食无忧了!


英语语法实验室


我是一名市级重点中学的老师,也当过多年的班主任,从从教二十多年的经历以及自己求学的感受来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首先,我觉得可以把学生站在教室外。因为:第一,我想提出是否可以罚学生站到教师外这个问题的人,大概率不是老师。当前由于对未成年的过分保护、家长的维权意识、孩子的脆弱、媒体对教师的围追堵截,使绝大部分教师在管理学生方面畏首畏尾,有时候为了明哲保身,采取了放任自流的做法,只要不出事,就阿弥陀佛了。当前,我可以这么说,这些年来,老师的责任心下降了,跟怕出事有很大关系。第二,很多人会说,罚学生站到教室外,是一种简单粗暴的做法。这种批评是理论正确,实际效果并不如意。学生千差万别,怎么说都无效的学生大有人在,他们的思想出了问题,绝不是老师的几句不痛不痒的谈心可以解决的,是个社会问题,不仅仅是个教育问题。第三,如果把学生站在教室外,能够提到效果的话为什么不行。说实在的,教书很多年,把学生站在门口,能起到较好的作用,特别是对于一些自尊心比较强的同学,站过一次,以后就很少站了。当然,老师做任何一件事情,都要考虑,有些孩子性格缺陷,不要说站在教室外,连批评都不行,多了去。有的孩子,站一个月也没效。第四,站在教室外,是为了批评,不是为了处罚,站不是目的,改正才是目的,所以每次把学生站在教室外,我务必给他们解释清楚,为什么要站,下次还违犯了,怎么办。抵触的学生一定做通思想工作。

其次,我想,问题所说的违法,不知道违反什么法,大概是想说,教师不许体罚学生。说实在的,何谓“体罚”?作为法律应当清楚明白,但“体罚”,是个模糊概念。教师哪些处罚可以,到什么程度,造成什么影响,我觉得应该交代清楚。我让学生把不会背诵的课文抄五遍算不算体罚,抄十遍呢?我总觉得体罚在每个人的心中,程度内容大有差异,曾经让学生把不会背诵的课文抄三遍,就有人认为是体罚,于是我就放弃。

最后,我想说,多关心如何让老师找到一种切实可行的教育方法,多关心对老师教育水平的提高,多关心对教师心理的关怀,而不是总是上纲上线地说“违法”了,如果这样,老师很会明哲保身,不敢管,怕管,那才是真正害了孩子。

我想说,“没有处罚的教育不是完整的教育”是个真理,“孩子是表扬出来的”是个伪命题,多从孩子的未来出发,而不要老讲溺爱和心疼。老师们,担当些,能站的,该站的,还是站吧。

以上,是我的一点想法,未必正确,如果觉得有几分道理,请关注我,有商榷的地方,请留言。


木叶看人间


明确的说,违法!学校已经开过许多次会专门说明此事。不得体罚或者变相体罚学生等等。但有部分教师思想没有跟上时代潮流,总是认为是小事。如果学生跑了或出现意外,后果不是自己想象的那样。

十年前一次学校开会,忽然看到一位教师走到前台,拿出一张纸,读了起来。声音逐渐哽咽,眼泪流了下来。原来是位初中老师教训本学校门卫亲戚家孩子,门卫找到学校,学校责成教师检讨道歉。此事对我触动很大。

两年前,亲耳听过一个城管说,夫妻两开宝马车堵住校门口,打了一位教师,原因是他家女儿上初中成绩很好,被打教师要求去补课,没去,可能说了什么话,然后激起家长愤怒,就……。我听过即愤恨教师的行为,又感慨家长的勇猛。

感觉初中可能出事概率比较大,可能高中学生懂点事,小学还不懂事,初中是义务教育,又处于叛逆期。

时代的变化太快,许多的事情没办法说清。无论什么时代,你如果没权没钱就要多动脑子,否则后果是自己无法承受的。领导不在乎多考一两个本科,绝对在乎给他带来麻烦的人或事。

现在上课碰到睡觉的,我会让他站起来,注意这是体罚学生违法行为。我会说让他站起来是休息,长期坐对身体不好,以得到他的理解。注意如果你也让睡觉学生站起来,出现任何意外与我无关。

以前教师都很单纯(可能只是自己幼稚),只考虑提高学生就可以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对教师的认识也在变化。希望广大教师,能够跟上形势,快乐过好每一天。


高中数学老师大志



我本身是一个老师,这个事可以简单说一下。

从法律上讲,这样是不犯法的,但是从职业道德上讲,这样是不可以的。用老师的话说这样侵犯了学生的受教育权。因为你把他罚站到教室外,让他不能和其他学生一起学习。

另外好多回答提到教师不敢管学生的问题,我们这里学校其实也是一样的。甚至我们这里的监控都是全县联网的,如果你在这里把学生罚站到外边教育局是可以直接看到的。那么随之而来的当然就是各种处分了。

另外对于另一句“无规矩不成方圆”来说,这是个很无奈的事情。我们想对学生立下规矩,可是孩子们毕竟是在家和自己家长撒泼顶嘴惯了,不拿出点本事还真镇不住他们。我就有一次一气之下一拳头把课桌打透了,从此学生再也不敢放肆。

当然这样也是不对的,上纲上线的话这是恐吓学生。如果学生吓着了家长找过来的话,好一点的话受点批评,严重点的话就要调整岗位了。


爱唠叨的苗老师


楼主的问题反映了许多教师对纪律管理的焦虑,管的轻担心没效果,管的重又担心会过度。其实解决焦虑的关键,在于理清纪律管理的思路。

有时没课坐在办公室,时不时能听到附近班级传来教师的怒吼;出去走上一圈,偶尔还能看到有学生被罚站,不用说,原因就一个,违反纪律。

纪律对教学来说就像是空气,有的时候觉得正常,没有的时候却很致命。于是,每逢各种大大小小的集会,纪律都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如果某个教师对纪律管的很好,我们通常会认为要么是他很幸运,遇到了一群听话的学生;要么就是他够凶,而且够狠,这样才能镇住学生,让学生听话。如果有人发表意见:“他平时没有凶,也没有狠啊!”我们会下意识地嘲笑回去:“切,你只是没遇到他凶的时候而已!”

凶和狠可以作为管好纪律的一种解释,可问题是,有的教师因此把凶和狠当成管好纪律的唯一法宝。一旦感觉学生的行为有点异常,他们就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发一通火;如果学生还有抵抗,立马上措施,严重点,就通知家长,给个处分,直到学生服为止。

有的教师管不住纪律,便归咎于自己的凶狠不够:“唉,谁叫我善良呢,学生就是欺软怕硬!”有的教师不甘心,默默地向凶狠的同事偷师,尝到一点甜头以后,马上就变成一个狠角色。

我也曾经试过用发火来管纪律,起初的确挺有效果的,可是时间一长发觉不对劲。一来效果持续时间不长,许多时候,自己发了一节课的火,下课铃一响,学生就嘻嘻哈哈地聊天了,仿佛刚才只是刮了一阵风。二来学生的脸皮似乎越变越厚,为了达到效果,每次都要发更大的火才行,发完之后,会感觉全身的力气被掏空一样。为此,有的人教我一个秘诀:“你不要真的跟学生动气呀,只要做到表面发火,内心不发火就行了!”得,还是因为不够火候。

那么,管理纪律有没有别的办法?有的。

第一步,先理解纪律的本质。

关于纪律,我们最熟悉的,某过于“无规矩不成方圆”。纪律的本质是规则,它的目的有两个,一个是保证工作顺利开展,另一个是维护集体利益。就好比打篮球赛,每个球员都需要按规则来带球,并且努力把球投进对方的篮框,要是你抱起球就跑,这比赛就没办法打下去了,要是你把球投进自己队的篮框,对方就会得分,自己队的利益就会受损。

在教学中,提到纪律,我们通常下意识地想到课堂,许多网络文章也只是针对课堂纪律。不过,从纪律的本质看,教学中除了课堂以外,作业、培辅和测验等常规工作也有相应的纪律,而且,这些工作出现的纪律问题也不见得让我们省心,所以,把所有教学工作中的纪律看成一个整体,是更好的选择。

纪律的本质是规则,那么违反纪律的本质,就是不按规则做事。我们可以针对学生违反纪律背后的原因,来制定相应的管理策略。

学生遵守纪律的背后,意味着三件事:一是学生有足够的能力按照规则做事;二是学生认同规则背后的价值观,即感觉对自己来说,工作的顺利开展与集体利益的维护更重要;三是认同规则本身,认为这项规则是当下最好的选择。那么,学生违反纪律的原因,也可以分为三种。

第一个原因,是学生遵守纪律的能力不足

有些纪律与学生原来的做事习惯有冲突,为了遵守纪律,学生需要调用自身的自控力,来实现和维持纪律的效果。问题是,学生的自控力并非取之不尽的资源,它和学生生长发育的规律息息相关。打个比方,如果要你不断地做俯卧撑,那么达到一定数量时,你就会做不下去,因为你的肌肉受不了。同样,学生需要调用自控力来遵守纪律,就相当于做“俯卧撑”,当大脑的“肌肉”受不了的时候,学生就无力遵守了。

解决的策略,就是尊重学生自控力的发展规律,调整学生遵守纪律的必要时间;同时,帮助学生提高自控力,方法是不断地突破自控力的极限,然后充分恢复。

比如上课,你要求学生认真听讲,学生一时半会是可以做到的,可是讲课的时间长了,学生难免会开小差。有的教师会因此把学生大骂一顿,其实有时并不一定是学生的错,有可能只是学生的自控力刚好用尽了。别说学生,就算我们大人去开会,如果讲话的人一直叨叨絮絮不停,也会有不少人打瞌睡,或者玩手机。

我的做法是,每次需要学生听讲时,告诉学生大约要听几分钟,让学生心里有个底,就好像平时开会时,如果事先告知要开多久,我们认真听的概率也会更大一些。另外,我会利用一些碎片时间,和学生讲解自控力提高的原理和方法,帮助学生有意识地自我突破和恢复。

除了尊重学生自控力的规律,我们还需要尊重另一个事实,就是同一个班里,不同的学生自控力也不尽相同。解决的策略有两个,一个是多一份耐心和宽容,另一个是帮助学生自我调整。比如讲课时,我常常发现,有的学生能够专注地听,有的学生没多久就犯困,或者四处张望,又或者东摸西摸。我过去的做法,是来个痛快的点明批评;现在的做法,是暂停几秒,看着那个学生,有时会提醒:“有的同学大脑内存开始不够用了哈!如果你发现注意力分散,请默数五秒钟,让自己脉动回来。”学生常常会心一笑,然后努力调整自己。

第二个原因,是学生不认同规则本身

为了教学管理的方便,有些教师倾向于把各项纪律统一化。问题是,同一条纪律,不同学生的遵守成本不一定相同。有的学生遵守起来轻而易举,有的学生则痛苦不堪,但是他们发现换一种适合自己的方式,也能达到纪律的目的,于是会选择行动。但是有些教师往往选择把这样的做法当成对自己权威的挑战,动用权力把学生压下去。

其实更好的做法,是用原则来代替规则,为学生的行动提供更大的调整空间,同时用效率来衡量结果的质量,约束学生行动的自由。

比如你在课堂上讲解习题,要求学生认真听讲。有的学生不会做,认真听的话会很有收获;而有的学生早就会做了,再认真听收获也不大,他们更倾向于找别的事情做。我过去会感觉挺为难,现在的做法是,对于成绩水平优秀的学生,在我讲课时,如果觉得自己会了,可以选择不听,原则是找一件有助于数学学习的事情来做,可以研究难题,也可以超前学习新的内容。另外,我会关注他们每周的周测成绩,如果发挥稳定优秀,则宽容继续;如果出现下滑,则宽容停止,要求他们先认真听讲。

我尝试了这个做法后,发现优生们都特别兴奋,感觉自己拥有了一项别人无法企及的特权。他们会很珍惜这样的机会,如果某次周测成绩不理想,他们首先会紧张起来,然后特别用心地学习,努力在下一次周测把这项特权拿回来。

第三个原因,是学生不认同规则背后的价值观

不认同规则背后的价值观有两种表现,一种是不认为集体利益更重要,另一种是不认为数学的学习更重要。

一个学生,如果不认为集体利益更重要,有两种可能,要么他在班里有自己的小团体,认为小团体的利益比集体利益更重要;要么他感觉自己不能融入这个班集体,认为自己的利益比集体利益更重要。通常来说,这跟班级的凝聚力有关,只要班主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还是很愿意为集体利益做点贡献的。很多时候,学生做出有损集体利益的行为,我们只需给予提醒,学生大概率会有所收敛,如果不是,可能要费点心思,先来树立团队意识了。

一个学生,如果不认为数学的学习更重要,那么最大的可能,是他没能从中获得足够的成就感。这里又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感觉学习数学没什么用,另一种是感觉自己学不好数学。对于前者,我们需要帮助学生理解学习数学的价值;对于后者,我们需要帮助学生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我的做法,就是定期与学生进行沟通。沟通的内容,包括学习数学的价值和学习数学的策略。

对学生来讲,学习数学的价值有两个,一个是让自己变得更聪明,另一个是考好中考。前者能够让自己的未来变得更好,后者能够让自己的升学赢得更有利的筹码。道理不难讲,难的是把道理讲出不同的样子。学生讨厌我们说教,但基本上不会拒绝我们讲故事。

讲故事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有一次我跟学生分享一个看过的故事,说广州的出租车司机的收入也有四个层次,最低层次的司机月入3000元左右,但是最高层次的司机能月入上万!为什么呢?因为出租车司机每天的收入,等于接单的数量乘以每单的价格。最低层次的司机,选择很勤快地四处兜转,运气好的能遇到几单短途生意,运气不好的就只能瞎转一天,收入很难上得去。最高层次的司机,会组成一个团队,大家互相推荐生意,确保自己随时能接到单,而且多数的单都是赚钱的长途单,所以月入上万不是梦。

当时学生听得津津有味,我就趁机总结:“你觉得最低层次的司机没有能力月入上万吗?他们不是做不到,只是没能想到。学习的价值就在这里,它能帮助你见到更多的可能,让你有机会改变自己的命运!”之后的一两天,学生上课明显更卖力了。

比起学习数学的价值,学习数学的策略会更有吸引力。对学生来讲,学习数学的基本策略,就是积累知识点、解题思路和解题技巧。策略不难讲,难的是把策略化成学生可操作的行动流程,让学生有跃跃欲试的冲动。

记得有好长一段时间,学生每次考完试,都跑过来跟我吐槽:“老师,这次凉了,我又不够时间!”吐槽完的一两天,听课做题都无精打采的。后来我找了一个时间,专门跟学生分析数学考试的时间配置策略。

一场数学考试时间100分钟,全卷满分120分,其中选择题10道,填空题6道,解答题包括6分题、7分题和9分题各3道,共25道题。 这100分钟如何配置呢?

首先,划出15分钟的检查时间,还剩85分钟。

接着,划出解答题的解题时间,多少分的题目给多少分钟的预算,共计(6+7+9)×3=66分钟,还剩85-66=19分钟。

最后,选择题和填空题的时间预算是19分钟,平均每道题1.2分钟,这还包括填涂的时间。

这样一分析下来,时间不够的原因就清楚了,无非是某些题目上多花了时间,超出了预算,使得其他题目变得仓促。解决办法也很明显,一个是有所取舍,对于1分钟没想出思路的题目,就毫不犹豫地推后,即使没时间做也没关系;另一个是平时有意识地训练解题速度,用预算来自我反馈。这两点都是学生能够操作的流程。

分析完后,我几乎每次上课都时不时地提醒学生:“速度,速度!”学生都心领神会地调整自己的注意力,专心做练习。有句话说得好:“要想田里没有杂草,最好的办法不是勤快锄草,而是在上面种满庄稼。”当学生心里有了期待,自然就无暇违反纪律。

按照上述思路执行,教学纪律的管理就能进入一个良性循环,随着时间的推进,我们在纪律上投入的精力会越来越少,最后只需留下少量来维护即可。

那是不是意味着我们可以完全不用生气?不是,按照我过去的做法,几乎任何风吹草动都能让自己发火,但是现在,真正值得我们表示生气的,是学生的行为违反了最基本的原则。不过,对于我们这时的生气,学生会更愿意接受,因为这是悬崖勒马式的提醒。

- End -


蓝色winds


首先明确下,惩罚学生站到教室外面是违纪行为。如果情节严重,造成了严重后果的就是违法行为,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可是现实生活中依然会有部分教师会顶风违纪下手体罚学生。我们一起来关注下这个问题!


上面的老先生认识不,你会说这谁不认识呀,大教育家孔子呀,那我问你孔子体罚学生不?你能回答出来吗?或许你觉得这大教育家不可能会体罚学生吧?那你想错了,孔子也体罚学生,那我有啥证据呢?听我慢慢道来。

《论语》里有记载,子曰: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啥意思?意思就是:年幼时,你不讲孝悌,长大后又没有什么可说的成就,你活的长了,真就成了祸害晚辈的贼子了。我的妈呀,孔子老先生这是说谁呢,可真是一点情面都没有留呀,又挖苦又讽刺的。这个挨骂的是他的弟子加旧友原壤。原壤“夷俟”(夷俟就是叉开腿等孔子时),孔子指着他说的这句话,说完还没完,然后“以杖叩其胫”,就是拿手杖打原壤的小腿!你说是体罚吗?你能告孔老先生体罚你吗?估计没处说理去。

我们不说古人,我们看看美国,你觉得美国会有体罚学生的问题吗?你肯定觉得那个宣扬民主与自由的国度,肯定更加尊重人权,不会出现体罚的现象。你又被迷惑了。


美国的学校不仅存在体罚学生的问题,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比较普遍,甚至有明确的法律依据(当然美国也有部分州废除了体罚,而依然有21州保留对学生的体罚法规),这也提醒家长怕学生收到体罚,千万不要送去这些州,孩子在校期间出现违纪现象,被老师按规定实施体罚,任你到教育主管部门去吵闹,人家有法律规定撑腰,恐怕闹也白闹。老师照章办事你能咋。

咱们国家有《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这里面都有禁止体罚的规定:殴打、讽刺、辱骂、强迫进行激烈运动、惩罚性抄写等等都属于体罚行为。经教育不改的,要给予教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情节严重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可是依然有体罚现象,只要不过分,家长们也不去学校找老师的麻烦,也理解老师是为了自己的孩子。可真出了一些“虎狼”般的老师,下死手,给孩子身心留下了不可毁灭的阴影。好在现在都是智慧课堂了,除了偏远山区大部分教室都安装有摄像头,教育主管部分每周在网上巡视课堂,对一些违纪行为起到很好的警示作用。
还是让以下行为远离孩子们吧,去做一个真正的关爱学生的人民教育工作者。


微笑是嘴角的上扬


作为一名教师,我不会罚学生站到教室外。

作为一名家长,我能够接受老师罚自己的孩子站在教室外。

二十多年前,我刚刚走上工作岗位,成为一名小学教师,对于班里调皮捣蛋的学生,我最常用的方法就是罚站。

罚站分为站在学生自己的座位上,教室前(讲台),教室后和教室外。

记得有一次,我罚一个学生站在教室外,外面下着小雨,主任检查经过,发现这个学生,训了一通,还在他屁股上踢了两脚。这个学生是主任的侄子。

现在想想,这事真的不可思议。罚学生站在教室之外,有明文规定是体罚学生,违反教师的职业道德行为规范。虽然不违法,但是教师严格禁止的行为。

笔者教书二十多年,书越教胆子越小了。有报道说,现在教师不想管,不愿管,不敢管学生。确实如此。

一位三十多年教龄的老教师说,检查学生作业,一个学生第一次没做,第二次检查,又没有做,第三次检查,还没有做,非常的生气,我不检查你了,你爱做不做!

其实,我认为,学生毕竟是未成年人,犯错误,不遵守纪律是正常的事,教师教书育人,适当的惩戒非常有必要。

有一天,儿子的同学向我报告,上小学二年级的儿子被教师罚站到教室外了。我问明情况,原来是他课堂捣乱,老师管教。

我警告儿子,上课注意听讲,下次再被罚站我就要收拾你了。


老师不愿,不敢管学生,也让老师的责任心打了折扣。


小桔灯


我就是老师,工作20几年了,对处理课堂纪律问题感慨颇多。以我的经验,如果一个学生不干扰别的学生听课,老师是不会让他站到教室外面去的。

如果一个学生不听课,比如老师讲课,他却偷看课外书,老师一般会批评一下,或暂时没收课外书。如果再犯,就会罚站,一般是站在教室最后,这样不影响其他同学听课。

什么情况下老师会把学生撵出教室?我确实有过罚学生站在走廊的经历:一个学生回头和后桌说话,我警告后他只安静了几分钟,就又故技重演,我只好让他站在教室最后,但他还不肯安静下来,仍然和教室最后排的学生说笑,这就影响其他学生正常听课了,多次警告无果,我只好请他站在走廊了。

这种做法违法吗?就算违法吧,可是谁能给个不违法又让他不干扰讲课的高招?我绝不相信老师会无缘无故把学生撵出教室。

如果说这个学生有听课的权利,不能把他赶出教室,那么他干扰老师讲课,使其他同学无法正常听课,这是不是侵犯了其他同学听课的权利?在这种情况下剥夺他听课的权利是不是就不违法了?

学生有听课的权利,但他同样也有遵守纪律认真听课的义务。如果我们仅仅看到他的所谓权利,而忽略甚至故意忽略他应尽的义务,那是不是也很不合适?

我们的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要培养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培养人是百年大计。作为学校领导和家长一定要认识到这一点,是孩子某一节课没听到危害大,还是他成不了人危害大。懂得了这个道理,就不会争这一节课的得失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