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華為每年的研發投入比當年的利潤都多,還要發18萬人的工資,它是怎麼維持的?

迷茫中的霧


感謝您的閱讀!

2013年-2017年,華為研發費用確實要高於它的淨利潤,而且有的時候,竟然是幾乎2倍。我們很多人會問,這樣華為還賺什麼錢?這裡我們先聊聊什麼是淨利潤?這個內容搞清楚後,我們在說說,華為到底是怎麼做到研發費用比淨利潤要高的。


淨利潤計算公式:利潤總額-所得稅費用。也就是說,是我企業今年賺的錢減去我的所要繳納的稅收。

比如利潤總額≠所有的營銷收入。2017年華為財報中,銷售收入為6036億元,而淨利潤為475億元。我們不能說利潤總額是6036億人民幣。

在利潤總額應該是=銷售收入—營業稅或者增值稅—銷售、生產,研發成本—人工、福利、辦公費、水電等等—管理費用—財務費用等等。我們看到在這裡有一個研發成本,這就是研發費用,它是包含在銷售收入之中的。

為什麼包含呢?在《企業會計準則6號無形資產》中有規定,這裡面就是把研發減去。

按照《企業會計準則6號無形資產》第8條規定:企業內部研究開發項目階段的支出應當於發生時計入當期損益。

即使如此,我們不能說,華為的研發費用不高,要知道在全球2017年研發費用中,華為的研發為第六名,我們通過這份排行版可以看到,大眾、谷歌、微軟、三星、英特爾分別是前五,我們可以確認一件事,華為的研發費用非常高。

這就為什麼華為能夠不斷提升自己在國際中的地位,不斷遭到美國等國家的反對,為甚華為可以不斷在通訊市場上始終佔有優勢,原因很簡單,它的研發上投資高。我們都驚訝於華為的麒麟處理器發展迅速,卻不知道,從2004年到2018年,14年間投入1000多億研究芯片;同樣在2009年,花費近10年研究5G,任何的成功都不是僥倖,是花費了人力和財力,也是華為的魄力。我們,不是說捧殺華為,而是它確實做到了很多企業做不到的事情,這就是我們值得欽佩的地方。


LeoGo科技


稍微有一點財務知識的都知道,你只需要知道,營收、成本,稅額、利潤等等名次到底都是什麼意思就可以了。舉個例子你開發一個軟件,你買電腦花了1萬塊,請一個員工花了1萬塊,最終軟件賣出去賣了2萬5,那麼你的利潤就是5千塊,你的研發投入比你的利潤就高,但是你依然是賺錢的。

這個理解起來並不難,不過我今天要說的是我們為什麼要力挺華為?

  • 不管標準如何,華為的研發投入都排名世界前列

當然,我們不否認製造業本身的研發成本理論上要比大多數軟件企業、互聯網企業要高,華為是科技公司、也是主營業務為硬件生產的企業,本質上是一個製造企業,因此研發成本確實比較高,同時華為的員工確實比互聯網企業要多得多,研發成本中人力成本佔據了更多的成本支出,不過我不認為這是問題,畢竟這是行業性質決定的。

在任何榜單中,華為的研發投入都排在全球前列!

不管排名標準如何,華為的研發投入都是全世界排名最靠前的幾家企業之一,基本上在所有榜單中,華為的研發投入都能排在全球前十的榜單中。

幾乎在所有的榜單中,華為也僅次於大眾、微軟、谷歌、亞馬遜、三星等企業的後面,甚至華為的研發投入要略超過蘋果公司的研發投入(不過蘋果的投入產出比確實厲害,蘋果是全世界研發效率最高的企業)。這是華為為什麼能夠從一家山寨企業,發展到如今的一家持有這麼多專利的科技巨頭的,並且在電信設備、移動處理器、以及5G專利方面能夠有很深技術積澱的根本原因,就是捨得花錢做研發。

  • 華為的營業收入有一半來自海外

大家都知道,對於中國的企業最難的是什麼?就是國際化!

在互聯網企業尤為突出,因為模式創新的原因,我們的企業很難出海,阿里巴巴、騰訊、百度出了國門大家都不知道是什麼,別看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天天到處跑,但是馬雲國際化了,阿里巴巴可沒有國際化,在國外基本上沒人用支付寶、阿里巴巴這些產品。

華為的2017年超過6000億的營業收入中有一半以上的收入來自海外,可以說華為是全中國國際化最好的企業,對於中國本土市場依賴最小的企業,這是民族品牌的驕傲。

  • 華為從山寨企業逆襲,成為真正有核心技術的企業

不過華為雖然也是山寨出身,這麼多年來勵精圖治,在核心競爭力方面,也就是專利技術積累,尤其是核心技術方面的專利積累已經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從最開始要依靠愛立信、諾基亞、思科等企業的專利授權,現在華為已經可以和愛立信等交叉授權,因為有了核心技術積累以後,我們挺起了腰桿。

在5G專利最終結果中,華為拿下了控制信道,掌握了29%的行業專利,雖然核心專利還是在高通手裡,但這是中國的企業歷史上第一次能夠真正參與到基礎網絡協議的標準制定當中,並且擁有很大的話語權。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要力挺華為的原因,華為是民族科技的驕傲!為什麼有的人要各種找我們的麻煩,因為哥強大了,某些人怕了!而華為就是這裡面最好的一個縮影!


EmacserVimer


淨利潤是扣除各項開支之後所剩的利潤,研發投入也包括在裡面。所以,不要只看華為淨利潤,淨利潤只是一個數字,華為想提高淨利潤,只需要削減工資、獎金、研發投入,淨利潤瞬間破千億、兩千億都不是問題。

這就跟亞馬遜、京東N年沒盈利是一個道理。不是他不賺錢,而是他所賺的錢又投入進去了。投入是為了以後能獲得更大的回報。

華為業務很多,主要的就是通信、手機。通信方面,快要到5G時代了,研發投入自然不能少。手機更新換代快,而且華為自己還做麒麟芯片,研發投入也是不可削減的。

不斷研發,與時俱進,才能在通信和手機行業保持領先,才能年年有"餘"(淨利潤)。如果固步自封、夜郎自大,那麼華為只會是下一個諾基亞。


倫理君


華為研發費用包含了工資和營銷費用,而且不是上市企業,報表水分會很大


不羈飛揚


華為是國之驕傲,是全球5G的引領者,是快把美歐嚇的尿褲子的高科技企業。不過,我們在為華為驕傲的同時,對有關華為的宣傳也應該客觀評價,理性認識。前段時間我就寫了一段短文分析了華為手機銷量與銷售額的問題。

高額研發費用一直是宣傳華為的主題,據說,華為2017的研發費用高達897億元。鑑於華為財務數據不公開,無法直接查詢,那我們是不是可以根據公開的各種數據用常識倒推其真實性呢?根據華為自己公開的各分項數據我們知道,2017華為總銷售額6036億元,淨利潤475億元,重點是,研發費用897億元,納稅1100億元,工資福利1402億元,營銷費用又叫銷管費用926億元。如果把這些加起來,是4800億元,也就是說,支持6036億元銷售額的物料成本,設備成本,電力成本,物流成本,辦公用品等等等等,加起來才1236億元,只佔總銷售額的20%。大家見過或聽說過除了人工以外生產成本只佔20%的製造企業嗎?還可以換一個說法,華為超過80%的毛利率,可信嗎?如果不可信,到底哪一個數據有問題?


用戶710810591763笨蛋


傻雞,人員費用很多都可以計入研發費用的,這樣體量上去了,國家還給補貼。


1啊


研發投入和人員工資都是成本呀!淨利潤是收入把所有成本減掉!華為研發人員約8萬名,佔公司總人數的45%。2017年研發費用支出為人民幣897億元,約佔總收入的14.9%。2017年,華為總營收為925億美元,而僅到今年6月底,華為的總營收就已達490億美元,同比增長15%。今年營收將突破千億美元,就是無論怎麼說,華為都不缺錢,這也是華為堅持不上市的原因!


華為是世界500強中唯一一個不上市的企業,管理體系也獨一無二的,任正非所佔股份只有不到1%,華為的70%的員工都持有公司股份,年底分紅佔收入的很大一部分,淨利潤一部分用於明年的基礎設施建設,其他全部分紅,新員工是沒有股份的,只有工作2年以上放棄各種休假才能認購公司股票,也就是華為員工拼命的原因,正是這種公平的競爭環境,讓華為活力四射!


用心生活的小Q


我是科技數碼隨時答,很高興能回答這個問題

有人說華為每年的研發投入比當年的利潤都多,還要發18萬人的工資,它是怎麼維持的?

這個其實很好理解,因為華為做的行業不同,所以投入和回報也是不同,比如華為的通信行業,華為已經是做到了行業最頂尖的,目前也是全球最大的通信設別供應商,這是當然是和華為的前期努力是分不開的,而且華為的設別不僅僅是價格優惠,而且性能也是不錯的,所以我們才會發現,關於通信設備,華為已經是在國產市場站穩了腳跟,所以這些都相當於是前期的投入,後期一直算是有回報的項目,所以題主說的研發比利潤還要多,這是正常的,因為投入和產出是成為正比的,我想這是華為應得的。

我們來看下華為的2017年的數據分析

華為在去年2017年的業績穩健增長,全球銷售收入達到603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5.7%,2017年智能手機發貨量達到量1.53億部,全球份額超越10%。

而且華為的淨利潤,同比增長28.1%,高達475億元人民幣,同時在企業業務、消費者業務、運營商業務、雲業務四個模塊,都實現了不同程度的增長。

2017年華為的研發支出就達到了897億元人民幣,增長了17.4%,而近十年來,華為投入研發的費用也非常的高昂,超過了3940億元。要知道,在僅僅面向5G、芯片、智能終端等方面的研發,費用率就同比上升了0.3% 。


總結

華為其實大力搞研發的同時,也帶來了很多成就。其中,華為去年已經累計獲得專利授權74,307件,累計申請中國專利64,091件,累計申請外國專利48,758件。其實這些東西怎麼說呢!其實都算是潛在的賺錢的渠道,其實就像是高通處理器一樣,每年的專利費用就有多少呢!


所以總體來說的話,如果真的是每年的研發費用都超過了每年的利潤的話,那麼我想華為也撐不到現在,所以除了研發之外,每年的專利以及像華為的企業服務以及,雲服務這些業務的投入都相對來說比較少,而通信業務和手機業務,因為像5G,以及手機芯片方面是要不斷的研發才能有結果的事情,所以投入都相對較多。


其實不難理解,華為做通信從創立以來,一直走到現在,累計的專利會少嗎?以及之前的努力,正是華為一步步走出來的,全球最大的通信設別供應商,所以華為現在華為專利費用這一方面來說的話,其實也是不小的收入,只是華為相對來講比較低調沒有宣佈過這一項收入,再者前期的大力投入,才會有大力的回報,這樣才能更好的維持後續的發展,關於這些我想是華為應該得的,哪怕華為那一天需要我們幫助,作為一名中國公民也會義不容辭。


回答完畢

點贊很容易,評論顯真情!關注更有愛,以上就是我的建議和觀點,如果你有不同的觀點或者是更好的答案可以留言,我們互相交流和學習,也希望我的解答能夠幫到正在看問題的你

科技數碼隨時答


你將十年研發和毛利率,經營利率認真比較,就會發現,華為這些研發費用的大半是他身處這個行業必須做的。









 


謝邀!感謝閱讀!

不管各位看官是否認為筆者是華為水軍,我都要講一個事實,那就是,作為一個私人企業,華為的研發投入是中國所有企業中最高的!當然,題主問的也有問題,企業的利潤是總營收減去各項開支後的剩餘值,研發投入當然也屬於企業開支。

2018年還未結束,我們就把2017年中國各企業的研發投入數據做個對比。

2017年華為研發投入排世界第六,中國第一

歐盟委員會公佈的數字顯示,2017年中國共有6家企業的研發投入可以排進世界前100。其中華為2017年度總研發投入約104億歐元。104億是個什麼概念呢?104億這個數字,比剩餘5家排進世界前100的中國科技企業研發投入總和還多!阿里巴巴+臺積電+中興+聯發科+騰訊,五家的研發投入總和是95.35億歐元。

研發佔比上,華為也幾乎是最高的,達到19.2%,僅比排名第一的聯發科低一個點。而兩家互聯網企業巨頭——阿里巴巴和騰訊——竟只有10.8%和7.8%!

細說華為的研發、營收、利潤

仍以2017年華為公佈的年度財報為例說明。

研發上,2017年華為官方公佈的數字顯示,研發投入為897億人民幣,比歐盟的調查數據略高。近十年累計投入的研發費用超過人民幣3,940億元。華為共有研發人員8萬名,這個數字要佔到華為公司總員工數的45%。累計獲得專利授權74,307件,這其中有90%以上專利為發明專利!大家看清楚了,這7萬件專利是發明專利,不是什麼使用專利,更不是什麼鬼外觀專利。

營收上,2017年華為共收入6000億人民幣。其中有一半的錢是從海外掙到的,手機收入只佔1/3。希望大家能明白,華為不只是個賣手機,而且在佈局上,華為在中國企業裡無人能敵!

利潤上,2017年共盈利475億人民幣。當然這個是減去研發投入、營銷投入、稅等各項開支後剩餘的錢了。

最後,希望大家能理性對待華為,說一句不怕得罪人的話,中國可以沒有阿里巴巴,也可以沒有騰訊,但不能沒有華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