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經典解析: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大家讀中庸首先要搞清楚中庸是什麼?生活如何做到中庸。這是很重要的。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為什麼呢?

中庸經典解析: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原文: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時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無忌憚也。」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鮮能久矣。」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過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賢者過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飲食也。鮮能知味也。」

譯文:

孔子說:“有道德的君子能夠做到中庸,無道德的小人的行為則違背中庸。君子之所以能達到中庸的境界,是因為他的言行時時刻刻適中。小人之所以違背中庸,是因為它們無所忌憚,肆無忌憚。”

孔子說:“中庸大概是最高的德行了吧!大家缺乏它已經很久了!”

孔子說:“中庸之道不能實行的原因,我知道了:聰明的人自以為是,認識過了頭;愚蠢的人智力不及,不能理解它。中庸之道不能弘揚的原因,我知道了:賢能的人做得太過分:不賢的人根本做不到。就像人們每天都要吃喝,但卻很少有人能夠真正品嚐滋味。”

中庸經典解析: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什麼是中庸?文章沒有直接用定義的方式來說明,而是引用孔子的語錄從四個方面論述中庸的概念。一是誰在中庸;二是通過對立雙方的表現來說明中庸的內涵;三是指出中庸目前被接受使用的程度,說明中庸在現狀;四是分析中庸現狀的原因。這四個方面環環相扣,引人入勝。絲毫沒有論述抽象概念時候的枯燥。

這一篇告訴我們了“中庸”這個詞的由來。它從孔子這位聖人的嘴裡說出來,中庸,其實就是不偏不倚,無過之亦無不及的平常道理。孔子認為,能否做到中庸是君子與小人的區別。君子是有道德的人,所以能夠隨時隨地保持“中”的境界,也就是中和平常,適中,做事情合乎中道,有一顆平常心,不急不躁。這是因為君子立身處世,不是圖名圖利,所以不會患得患失,急躁冒進;亦不會氣人有笑人無,而是做事情求同存異,公平客觀,所以是中庸的。小人卻只想滿足一己私慾,圖名索利,沽名釣譽,未達到目的不擇手段,做事情不會遵循客觀規律,待人接物偏三倚四,怎麼可能做到中庸呢?更沒有可能得到永久的勝利!

孔子說,賢德君子的行為是符合中庸之道的,不賢德的小人的行為是違背中庸之道的。這本以中庸為題的著作中,第一次提到中庸解釋中庸,用這樣的方法,自有其獨到之處。首先,這種方式把一種抽象的概念具象化了,當提到中庸的時候,人們就會聯想到謙謙君子的形象,中庸這個枯燥的概念就有了具體的形象。其次,通過君子和小人不同的行為方式,很容易讓人們理解中庸的概念。第三暗示了作者的傾向性和願望,希望大家都成為中庸的踐行者,因為君子的形象是所有人追求的。那麼中庸的內涵到底是什麼呢?君子時時刻刻都守中,即不偏、不倚、不過、不不及。前文已經對中做過了解釋,即最符合天道規律的理想標準,君子的行為、言語、思想就是守住這個“中”的標準,這當中,只有天道規律,而沒有“我”,所以守中就是無我。而小人卻不是這樣,為什麼小人不是這樣呢?因為小人無所忌憚。無所忌憚就是隻考慮自己不考慮別人,就是一切以自我為中心,只要對自己有利的就沒有任何底線,所以他的行為是不受控制的。孔子認為中庸是最高的智慧,但是在民眾當中已經好久沒有得到廣泛推行了。這就是中庸的現狀。孔子繼續分析道,我知道中庸之道好久沒有得到執行的原因,聰明的人行事往往過頭,愚笨的人行事往往不足。這是因為很多不明白中庸之道的原意。我也知道中庸之道很多人為什麼不能夠明瞭中庸之道,那是因為行為表現得很正派的那種人過分強調了中庸之道,而行為表現得不正派的那種人則完全達不到中庸之道的思想水準。這幾句既解釋了“道不行”的現狀,又指出瞭如何修道的途徑,即需要有針對性地、因人而宜地修。

在《論語》這部儒家重要經典中,記錄了孔子對待君子與小人不同行為方式對比的看法。比如,“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易事而難說也。說之不以道,不說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難事而易說也。說之雖不以道,說也;及其使人也,求備焉”;“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等等,這些精闢的總結可以幫助我們理解中庸之道的深刻內涵。

君子的“時中”,就好像孔子的學生子貢問孔子說:“子張和子夏哪一個比較賢德呢?”孔子的回答是,子張過分,子夏不夠。子貢又問:“那麼是子貢更賢德一些了?”孔子回答是:“過猶不及。”孔子以中庸謂為至德,認為做事情過分和不夠是同樣不妥當的。“過猶不及”一詞,也已經如今為我們所熟知的富於哲理的成語,在日常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都有著指導意義。比如說工作中想出成績,不努力是不行的,這就是“不及”不行;可是為了出成績而有過激行為,甚至不擇手段,這就是“過”,兩種做法的後果不相上下,都不可取。

中庸經典解析: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在日常生活中,做事情大道中庸的境界,或者說做到恰到好處確實不容易。讓我們來看這樣一則小故事,對於我們理解中庸之道或許有些幫助。在英國,有一對夫婦領著5個12歲一下的小孩在馬戲團劇場前的售票處排隊購票。此時孩子們都很興奮,雖然穿著便宜的衣服,但是全身上下乾乾淨淨的,手牽著手跟在父母的身後,嘰嘰喳喳地談論著馬上就會看到的小丑,大象,獅子。。。。。。今天晚上當然是這些孩子們生活中最快樂的時刻了。

它們的父母看上去也很神氣:母親挽著父親的手,夫婦倆注視著他們的孩子,眼神彷彿在說:“能帶給孩子如此的快樂的父母是多麼偉大啊。”

當他們排到售票窗口時,售票員問父親要多少張票。他回答說:“請給我五張兒童票,兩張成人票。”售票員說出了票價的總額,這位父親好像是沒有聽清似的,嘴唇微微抖動了一下,問了一句:“你說是多少錢?”售票於是又說了一次。父親知道,自己帶的錢和那個數目相比,差的很遠。可是,此時他怎能轉身告訴五個興致勃勃的小孩說他沒有足夠的錢讓他們看馬戲呢?這一切都被他們身後的一位男士看在眼裡了。那位男士悄悄的把手伸進自己的口袋,掏出一張一百元的鈔票,拍了拍那位父親的肩膀,說道:“對不起,先生,這時從你的口袋中掉出來的!”

這位父親愣住了,不過他馬上就明白了其中的原因。他的目光中充滿了感激的神情,但卻並沒有說任何感激之辭,只是在接過那張鈔票時用力的握了握幫助他的人的手。

那位在關鍵時刻幫助那對夫妻的人的做法可以說就達到了恰到好處的中庸的境界,既毫不猶豫的解了人家的燃眉之急,又沒有因為過分張揚而給人家帶來任何負面影響。

中庸經典解析: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行中庸之道,其實也就是我們常常說的做事要把握分寸,合乎尺度,即使是善舉,若是超過限度,也可能轉化為惡。為人處世要想有所成就,有做事的分寸感十分重要。恰如其分,恰到好處的中庸之道也就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和最大學問了。

月盈則虧,水滿則溢。所以說做的過頭和做不到同樣失敗。歷史上,立下絕世功勳卻由於做事忽略了“中庸”二字而沒能逃脫“狡兔死,走狗烹”的厄運的人不勝枚舉,然而有一個人卻是例外。清朝末年,重臣曾國藩回湖南組建湘軍,先後攻克太平軍控制的幾個重要城市,最後攻陷金陵,曾國藩也因此而受封一等侯爵。也就是在這時,曾國藩發現他的湘軍總數已經達到30萬眾,並且成為了一支只聽命於曾國藩本人,除此以外誰也調動不了的私人武裝。曾國藩深知顧命大臣功高震主的利害關係,於是開始自削兵權,目的就是要解除朝廷對他的顧慮,是自己依然得到信任和重用,也正因此曾國藩更加受到皇帝的信賴。曾國藩的“好運”就在於,他善於把握做事情的尺度和分寸。

中庸之道就是不過分,不不及,兩者都要避免。愚者和不肖者更容易被識別,因為他們或反對或不足。但知者和賢者常常自詡甚至被冠以榜樣而難以被識別。這些人看上去很認可中庸之道,並且特別強調中庸之道,生怕別人不知道他是行中庸之道的,如此為了表現而行,就會做過頭。歷史上的革命左派就屬於這一類,所謂真理多走一步就是謬誤,就是指文章中所提及的“知者”和“賢者”。因此,凡是故意表現的,都是過。過就是錯。所以,中庸就是恰到好處。

中庸經典解析: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行中庸之道,其實也就是我們常常說的做事要把握分寸、合乎尺度,即使是善舉,若是超過限度,也可能轉化為惡。 為人處世要想有所成就,有做事的分寸十分重要。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人的一生也不可能永遠春風得意,這是自然規律,所以適可而止是最明智的。般若無相:般若智慧沒有什麼形象,表現在人事上,如果這個人做事情有條理,恰到好處,和諧適度,這就是般若智慧的表現。

到此為止,中庸的初步概念基本上講清楚了。中庸總論部分也就結束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