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黄马甲起义”中,你是如何看出法国民众的自私自利的?

鞅法强国


所有人都自私自利,但是欧美国家的百姓对于自己的利益十分看重,而且敢于反抗,尤其是法国人,素来具有造反的光荣传统。



法国暴乱的起因是马克龙政府要在现有基础上提高燃油价格,马克龙的想法是一者可以通过多收汽油钱,用来补贴新能源,发展新能源,二来可以降低污染物排放,保护环境。


从马克龙的角度来看,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对于百姓而言,效果是明显的,那就是政府要多收钱,这一点最先得到了法国出租车司机的强烈反对,由于出租车司机的衣着为黄马甲,所以才称之为“黄马甲起义”。

随着游行的扩大,法国各界纷纷加入,规模开始升级,马克龙政府头痛不已,让马克龙进退两难,派出了警察专门维持巴黎的秩序。

外界的很多人是抱着幸灾乐祸的心理看待暴乱,但是从根本而言,是一次民众捍卫权利的争斗,法国人不愿意让自己的利益被侵犯,于是选择了抵抗。


欧美国家赋予民众过多的权力,有利有弊,利是民众可以维护自己的利益,避免政府政策太出格。弊也很明显,那就是政府的正确决策会受到外界影响,而民众受到眼前利益的诱惑,很可能做出错误决策。

民意就像是洪水,善于引导有利,如果引导不好,只会淹了自己。


视野新观


这个题目有意思😂什么叫法国民众自私自利?一个政府不能满足民众的要求不能维护民众权力还有什么脸待在台上?还要求民众闭嘴默不作声?骑在民众的头上作威作福只顾自己小团体的利益不顾民众的疾苦这个政府还要不要脸?


欧凯迪1


高失业率会导致社会动荡。



1成亮1


如果看到了民众抗议之后得出民众自私自利这样的结论,那么法国社会何来民主?有关燃油税所引起的黄马甲起义,尽管有被法国极端党派诱导民众利用民众的成分,但也算是代表了法国大部分民众的心声。

黄马甲运动

马克龙对于燃油税计划实施的预期是失败的,他真的没有想到会引起法国民众如此之大的反响,这也表现出法国民众在马克龙执政时期内积攒了很多的不满。马克龙的大多数开放性决策受益者基本全部是法国贵族,而抑制性政策受影响的大多都是普通民众,久而久之人们对这位“皇帝总统”积攒了太多的怨气。

法国总统马克龙

在法国民众很容易因为某件常见的事物被极左或者极右的政党带节奏,比如食物就经常在法国政界引起轩然大波。玛利亚·安东尼特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穷人没饭吃,为什么不去吃蛋糕!”,因此彻底惹火上身,法国贫富两波民众之间展开了持久的骂战。对于吃素或者吃肉也能让极右政党利用,素食主义者经常组成队伍去肉贩那里砸店,还要彻底杜绝动物性产品,法国议会甚至还为此进行了讨论,还产生了两项支持素食主义者的提议。从这些我们可以看出,法国民众的情绪成为了极端党派利用的工具。

这种利用归根结底是出于社会问题的扩大化,如果压根没有问题,根本不可能被借题发挥。这次黄马甲起义也是如此,民众不支持燃油税自然要反对,这种反对归根结底是对燃油税的不了解。这时极端的党派不会去给你解释燃油税是在干嘛,而是会拿平民遭遇不公,政府又从你们口袋里拿钱的口号去煽动情绪,顺便再附带一些游行队伍被暴击对待的照片就更有渲染力。



这些并不能说明法国民众是自私的,因为就如刚刚分析的那样,大多数人还是不明不白的被利用了,不过他们最终还是得到了他们想要的,马克龙看到民众的反应后被压力所迫延后了燃油税计划的实施,这种得到的感觉会让他们在下次起义中更加卖力。法国民众这种行为是可悲可叹的,民众维护自己的利益没有错,错的是那些极左和极右的政党对于这种行为的利用而最终导致更大的冲突。


黑先生1998


我看不出法国民众是如何自私的,反倒看出法国民众是如何维护人权,发扬民主的。

法国是现代民主政治理论的故乡,资产阶级启蒙运动就发生在这里。有些普世价值派很崇拜人权,往往以法国为例来说事,说法国如何维护人权,现在黄马甲运动就是在维护法国人民日常生活的人权。怎么能说民众是自私自利的。再说了,自私自私不是作为人性的一部分被某些人大肆弘扬吗?所以说,题主说法国民众维护消费是自私的话,首先打了某些人自己的脸。

根据相关资料,马克龙上台后,所采取的开放性政策,都有利于富人,所有抑制性的政策,都有害于穷人。就说燃油税吧,严重影响到穷人的生活,损害了大多数人的利益,民众也是忍无可忍,抗议几声就自私了?

至于其它事,我不想多说什么了。我只是想告诉题主,马克龙是法国民众一人一票选出来的总统,理应站在人民大众一边说话,办事。这才能体现为选民服务的精神。


阳城导航


如果按照民主的定义:人民是国家主人,主权在民,政府只是人民的仆人,是看家护院的。因此这个仆人必须得听从主人的吩咐,当政府这个仆人不能为他的主人谋利益的时候,或者违反主人的意愿,他的主人——人民就有权推翻政府,收回人民赋予他的权利。而所有这些都是天赋的不可剥夺的人权。按照这个定义,法国人民的要求是神圣的不可侵犯的权利,是一场正义的革命!可我们看到却是:砸碎的玻璃,被焚的汽车,横飞的砖块,凄厉的警笛,四起的枪声。难道这是一场革命?是我们极其仰慕的伟大的民主的法兰西共和国?!


扬州二分明月


自我关爱为何被解读为自私自利?这是极权主义国家为了他们自身的利益而灌输给人们的极权伦理观。极权的道德着重个人的服从,自我牺牲。极权的良心就是弗洛伊德所称的“超我”,它并非出于个人自己的价值判断,而是由统治权威来确定它的戒律,他们宣扬以代表舍己原则的姿态出现,要求每个国民必须献身与公共的福利,可是却容许他们自己追求自己利益的最大化,而置国民的幸福于不顾!这是他们自己极端自私的籍口!

如果极权伦理权威被人们内在化后,其一是令人服从权威;另一是担任权威的角色,以同样严厉与残酷的态度对待自己以及他人。因此,人们不仅变成顺从的奴隶,同时也是把自己当作奴隶的严厉主人去批判自己,批判他人的自私自利!

通常接受这种极权道德观的人们,尽管他们不自私,却并不愉快,他与那些最亲密的人关系并不理想,他们却缺乏自爱与爱人的能力,或者是对生活也是满怀厌恶。


韦燕妮


待到明年九月八,我花开尽他花煞。

冲天香怒贯长安,满城尽戴黄金甲。

遥远东方的政治家黄巢与穿越千年的法国玛丽娜.庞勒不谋而合,他们认为自己的国家遇到了问题需要被彻底改造,这种机会主义的政治投机行为获得异曲同工的结果,黄巢起义为了苍生而忘记了自身政治基础导致兵败身亡,庞勒女士顾及自身而忽略了欧盟芸芸众生而败给了马克龙。



马克龙作为法国历史上最年轻的总统,他希望能够弥合分裂的民意,他希望法国能够留在欧盟中继续发挥领导作用,他很清晰认识到法国日渐衰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法国工业除了部分科技产业外已经开始丧失国际竞争力,法国落后的农业体系也无法与荷兰及美国竞争,面对不确定的国际化进程,法国作为一个全球利益国家该何去何从呢?

马克龙聚合了国际社会打造了《巴黎气候公约》,这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国际协定,将有利于世界经济向环保型升级转变,法国环保科技和资本将在这个转型过程中获得机会,可是任何的社会变革都需要付出代价,这种偿还历史环保欠账的举措涉及到每一个法国人切身利益,法国受欧债危机和英国退欧的影响经济发展缓慢,同时特朗普的美国优先政策更令法国经济雪上加霜,法国人推动《巴黎气候公约》的热情开始降低接近冰点。



圣诞节快到了,马克龙推出增加燃油附加费和购买燃油车加税的举措让雪上加霜的民生感到愤怒,这位年轻的亿万富豪似乎并不懂得民生疾苦,人们开始怀念“国民阵线”的玛丽娜.庞勒了,她主张的“法国优先”方案似乎更贴近真实的法国,于是人们穿上加油站员工的制度“黄马甲”与马克龙政府开始对峙起来,这让人想到法国1965年1000万法国公民街头运动让法国英雄戴高乐下了台时的场景。

法国内政部发布数据:全法国有2034个地方发生了抗议示威集会,287710人参加了示威,1人死亡,409人在示威中受伤,其中14人伤势严重。282人被警方逮捕。28名警察、宪兵和消防员受伤,有的受伤较为严重。

马克龙政府加税举措用意是引导人们采购新能源汽车以便在2020年全面履行《巴黎气候公约》的义务,法国人民却并不理解,主要是口袋收入减少了,同时马克龙政府的经济政策没有为法国赢得市场先机。特朗普在推特中表示,希望马克龙政府向他学习退出《巴黎气候公约》,不让这昂贵的国际义务由人民买单,而是把环保治理费用分给人民。马克龙政府在声势浩大的“黄马甲”运动抗议下暂停了燃油附加费和汽车购置税加税的政策,“黄马甲”运动仍在继续,抗议民众打出了“马克龙,下台”口号,有政治分析人士认为这是法国“国民阵线”及右翼政治联盟对马克龙政府的报复。



马克龙政府明显“新自由主义”色彩的改革措施触动了法国多个阶层和利益群体的“奶酪”,从劳动法,到国营铁路公司再到教育和退休制度改革,政府改革节奏迅速且紧凑,加重了民众的失去感。《世界报》民意调查显示,多数民众认为本届政府的改革政策不利于社会平等,73%的民众认为政府改革更多地损害了中下层民众的利益。加之政府强硬的推进方式,加剧了法国已有的社会分裂。

“黄马甲”抗议浪潮是一个矛盾的爆发点,马克龙政府面对民粹主义方兴未艾的极右翼政治势力需要进一步落实自己经济举措实现政治承诺惠济民众,才能长治久安弥合分歧。


唐俊龙55398571


我想知道美国人民什么时候起义?他们手里有枪,可以干大事儿!



预测未来9


小编胡说八道!怎么是老百姓自私自利呢?是人民对任性权力的抗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