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香警告:吐槽拼多多的城裡人都開始下單了!

“拼多多,一款三億人在用,十億人在吐槽的神奇APP。”

不過三個月之前吐槽拼多多的人,好像開始用它咯?嗯!真香!

根據QuestMobile和獵豹大數據的相關數據顯示,截止2018年9月,拼多多一二線城市用戶的佔比接近50%。這意味著目前有接近1.9億一二線城市用戶使用拼多多產品。

也說明拼多多在用戶數量和用戶質量上都有了長足的進步,不只是從三億人在用成為四億人在用,而且吐槽的主力軍——一二線用戶也被俘虜了。

真香警告:吐槽拼多多的城裡人都開始下單了!


相信大家都知道,七月底拼多多上市,在開始收穫了一片驚歎後,馬上就遭受到了全網的diss。那個時候,唱衰拼多多成為了我們的政治正確。而在爭議聲中,拼多多最近亮出了一份漂亮的Q3財報:拼多多第三季度營收為33.7億人民幣,同比增長697%,環比增長24% 。

真香警告:吐槽拼多多的城裡人都開始下單了!


不只是讓股價直接暴漲16%,更是代表拼多多獲得了市場的諒解和認可。

不得不說拼多多打了一場漂亮的品牌反擊戰,我們為大家梳理一下拼多多到底做對了什麼?

爭議中上市,引爆輿論危機

七月份的尾巴,拼多多正式上市。這時候的黃崢應該有著剋制的興奮,征服的雄心,不會想到接下來的焦頭爛額——拼多多將直面創立以來最大的危機。

或許早在一個半月前,事情也早有端倪。6月18日,黃崢召開媒體溝通會,回應拼多多被大眾詬病為“坑多多”的問題。現在看來是為上市預留的伏筆。

不過問題還沒有解決,關於劣質產品的抱怨聲不絕於耳,拼多多在爭議聲中上市。於是直接引爆輿論,拼多多上市成為了全網的狂歡,段子手們紛紛出手進行討伐。

真香警告:吐槽拼多多的城裡人都開始下單了!


真香警告:吐槽拼多多的城裡人都開始下單了!


為什麼說這是拼多多最大的危機?因為在各種段子裡,使用拼多多成為了一件足以羞恥的事情。大爺大媽們可以為了便宜轉拼多多的鏈接去麻煩親友,因為實惠不丟臉,而被貼上使用假貨被忽悠的標籤後,他們會選擇繼續去“村頭雜貨鋪”淘貨。

扶貧助農,央視態度翻轉

拼多多剛上市的時候,央視點名批評“廉價或許未必能物美,但摒棄假冒、山寨是應有的底線,正因此,我們希望拼多多能夠切實履行平臺責任!”而在雙十一的專題報道上,我們看到央視讚揚了拼多多在扶貧助農方面的動作。

真香警告:吐槽拼多多的城裡人都開始下單了!


央視態度的轉變在於拼多多在賣農產品這件事上真的做出了大事。

據黃崢介紹,平臺創立之初,團隊便發現,“拼”的模式,能在短時間內聚集海量需求,迅速消化掉大批量的當季農產品,為中國農業突破分散化的制約提出了新的答案。

拼多多用3年的時間,為分散的農產品整合出了一條直達3.4億消費者的快速通道。經由這條通道,吐魯番哈密瓜48小時就能從田間直達消費者手中,價格比批發市場還便宜;以前一度滯銷的河南中牟大蒜,現在打包賣到了北京,價格只有超市的四分之一。經由這條通道,平臺將全國679個貧困縣的農田,和城市的寫字樓、小區連在一起,成功建立起了一套以“拼”助捐的可持續扶貧助農機制。


真香警告:吐槽拼多多的城裡人都開始下單了!



為了充分發揮新電商的優勢,拼多多持續推出創新性的扶貧助農產品。

今年5月,平臺上線了一款名為“多多果園”的應用。在這個應用裡,用戶通過社交、互動的遊戲方式種植虛擬果樹,果樹一旦成熟,多多果園就會免費給用戶送出真實的水果。這些水果,絕大部分來自中國的貧困地區,尤其是四川大涼山、新疆南疆等國家脫貧攻堅的重點地區。如今,多多果園每天送出的水果已經超過一百萬斤。


真香警告:吐槽拼多多的城裡人都開始下單了!



通過多多果園這類創新的扶貧助農產品,拼多多用戶在收穫快樂的同時,也自動成為了扶貧工作的一份子。他們的每一株虛擬果樹成熟,都意味著在遙遠的另一端,有果農實現了增收。

緊抓農產品,雙十一成績非常亮眼


真香警告:吐槽拼多多的城裡人都開始下單了!


11月8日,黃崢在烏鎮互聯網大會分享了扶貧經驗並表示,拼多多將在扶貧上迎來自己的社會價值機遇期。

當然,他說這話充滿底氣。拼多多平臺數據顯示,自11月開始,一至六線城市呈現出了超出往年的旺盛消費勢頭,新款高客單價的iPhone銷量超過12萬部,而農產品每天包裹數已穩超250萬單以上,逢爆款推出和平臺大規模補貼時,每天的農產品包裹數超過400萬單。

就在他講話的前一天,拼多多發佈雙11農貨必買清單,然後“五萬份9.9元包郵的20只裝散養土雞蛋”不到一小時售罄。

真香警告:吐槽拼多多的城裡人都開始下單了!


公開數據顯示:

雙十一期間,拼多多平臺總物流訂單數同比增長逾300%,農產品訂單量超4000萬單,其中的1200萬單由全國國家級貧困縣通過“產地直髮”的方式發出,總量超過1億斤,較去年同比增長逾409%。

從四月份的“一起拼農貨”,五月份的“多多果園”,還有雙十一亮眼的成交。拼多多讓百萬農戶都享受到了互聯網的紅利,實現了農戶、消費者、商家的三贏。當拼多多的名字越來越多和扶貧助農等關鍵詞聯繫在一起,我們就不難明白他是如果度過上市後的輿論危機了。

危機變轉機,農產品救了拼多多的口碑

一上市就引發全網吐槽,基本上所有人都覺得拼多多可能要“涼涼”了。可沒想到,輿論危機過後拼多多居然活的更好。

主要就在於扶貧助農這一舉措,拼多多通過它不只抓住了極其契合自身平臺的“農產品”,打造多款農產品爆品,大量成交讓財報變漂亮。而且還獲得了主流媒體的認可,這對於企業的品牌和形象打造產生了巨大的作用。

農產品是一個高效的流量入口。通過農產品,拼多多把自己從三四線城市的“村頭雜貨鋪”到全國人民的“跳蚤市場”。讓人感覺其實拼多多的東西質量也還行,買一下沒什麼關係。


真香警告:吐槽拼多多的城裡人都開始下單了!


吐槽的人不在拼多多買阿迪耐克,蘋果飛利浦,但是下單一箱琯溪的蜜柚又會怎麼樣呢?而且,對於消費能力強大的中產們來說,不熟悉的農產品可以用過較為低廉的價格買到,拼多多簡直是個嚐鮮的好地方。有人就通過朋友圈的消息,下單了自己以前沒試過的軟籽石榴。

於是我們看到拼多多的用戶裡一二線用戶佔了快一半,他們的觀念開始改變,從“買到就是坑到”到“買點農產品沒關係”,也就兩個月的時間。

還有“農產品”是最好的感情牌,最好的公關產品,扶貧助農很容易贏得大眾好感。



泰藍榴蓮 操盤人 文召

分享如何通過社區社群年銷3000萬?

直播時間:12月8日(本週六)今晚8點

直播免費,回聽收費▼

真香警告:吐槽拼多多的城裡人都開始下單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