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金东税务把握“三对关系”助力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

2018-12-07 07:05 | 浙江新闻客户端 | 通讯员 张怡 记者 何贤君

浙江日报:金东税务把握“三对关系”助力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

近日,在金华金东区江东区块卓远实业的厂房内,电动自行车在流水线上行进,一批共享滑板车被打包装箱,即将运往美国等地。上半年,这家立足金东不到3年的新兴高新技术企业,累计实现工业产值2.75亿元,同比增长38.3%,形势喜人。

在金东区,类似卓远实业这样的民营企业是市场经济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而民营经济中的小微企业则是其中活跃的市场细胞。据统计,截至10月底金东区共有5248户小微企业,小微企业园6个。

在助力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金东区税务部门正确把握并处理好“三对关系”,多措并举,充分让小微企业享受税收所带来的政策红利,实现小微企业的发展步入健康快车道。

全面运用取数和调研的关系

要帮扶小微企业,首先要做好辖区小微企业的情况排摸工作。金东区税务部门采用后台抓取“大数据”的方式,对数据进行全面综合性分析,通过数据反映出的情况分析小微企业的经营状况,为实地调研做好准备。

在此基础上,近期该局一把手带队走访小微企业140家,小微企业园6个,收集企业困难40个,当场解决35个,使企业充分感受到来自税务部门的关注。

前不久,在对华熙实业小微园的调研走访中,调研团队以数据作为切口,与园区负责人深入探讨了园内企业目前面临的诸多难题,建议企业在招商引资时吸引优质小微企业入园,建立正常的流动机制。

正确平衡执法和服务的关系

税务部门不仅是执法部门,更是服务部门。在执法上,以最严格的标准规范征管流程,不断健全以税收风险为导向,为守法纳税的小微企业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落实改革红利,打造优惠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切实减轻了企业负担。

在服务上,启用全新的办税大厅,按照“改革落地、服务升级”的要求,进一步采取新的纳税服务标准,积极探索推行纳税人办税“容缺”制、纳税申报“提醒纠错”制,推进“银税互动”,以税务信用为基础,降低融资成本,使小微企业纳税人和缴费人办税缴费体验更好、便利度更高,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不断巩固输血和造血的关系

不折不扣落实税收优惠政策是为小微企业进行“输血”的有效举措。不过,唯有“输血”与“造血”双并重,才能焕发小微企业的盎然活力。该局积极与区经商局、二次开发办等部门进行合作,通过多部门齐聚的座谈形式,讲解扶持小微企业相关政策,共商助力小微企业的发展之计。“小微企业园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搞标准厂房建设,而是要通过有实力的小微企业集聚抱团形成合力,助推企业集约化发展。”在座谈会的发言环节,某小微企业园企业主对此感慨地说。

截至目前,金东辖区内已建立较为成熟的小微企业园3个,重点引进科技型、创新型小微企业超30家。月销售额3万元以下小微企业免征增值税优惠政策惠及企业近900户,减税超过20万元,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政策减税近3000万元,支持软件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增值税和所得税优惠政策减税近200万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